APP下载

“生态式”美育观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的策略措施研究

2021-04-02沈薇薇

艺术评鉴 2021年4期
关键词:音乐

沈薇薇

摘要:本文试从设计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教学中提出实施建议和要求,融入“生态式”美育的观念对音乐课程的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分析探讨;建构以“赏、学、创、教”为课程模块,必修课为主体,选修课为补充的高师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艺术教学基础硬件设施建设、保证高师课程有效地实施等,提出具体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生态式  音乐  教学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085-03

一、“生态式美育观”产生的背景、理论基础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树立学科融合的理念,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国语·郑语》中哲人太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故先王以金木水火土杂,以成百物……和乐如一”这段话提出了音乐的本质即“和谐”,鲁枢元教授在《生态文艺学》中创新性的提出了“精神生态”这概念,认为除了自然生态以外,人类还面临着精神生态问题,而且精神生态还可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国内学者滕守尧先生的《论生态式艺术教育》中提出生态式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施策略。生态式教育理念下的文化应该是:遵循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创造一种自然、自由、平衡、和谐的教育环境,将“生态式”美育的理念渗透到课堂上,实现高等院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艺术课程中存在的现状与问题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小学教育优秀教师以及从事小学教育研究、小学教育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笔者调查了贵州五所开设有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院校贵州师范大学、遵义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铜仁学院、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后发现:如果学校有专门的音乐舞蹈学院,学校就没有再对艺术课程进行分科,如:遵义师范学院和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另外在艺术课程的设置上,同时开设有本、专科方向的高校在艺术课程上更偏向于往专科方向的倾斜,也就是专科方向开设的艺术课程占比更高,如遵义师范学院。在培养方案上对艺术课程的设置更是各校不一,如贵州师范大学虽增加艺体训练的艺术课程,在课程设置上明显不足,相较于学前教育专业学时明显偏少,有的课程将很多内容压缩在一门课中,如《舞蹈基础与编排》这类课程,只能在教学实践周中补充一些艺术课程的讲座。受培养方案的限制,艺术技能课程方案设置上合理性欠佳,选修课的选课原则是“四选二”,也就是在声乐、乐器、舞蹈、美术四个模块中只能任选两个模块进行选修,可能造成学习不全面,满足不了未来小学教师的岗位需求。由于各个学校教学硬件设备参差不齐,在琴房的数量和教学场地上差异明显。

教师现状分析:目前从事贵州省高师小学教育艺术专业教学的老师均为硕士学历文凭及本科文凭,缺乏高学历的学术领航人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教学内容杂乱、为出教学成果难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缺乏必要的教学监管等;教师职业倦怠,缺乏创新意识,老师之间教学经验、教学能力千差万别。

学生现状分析: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是通过统一高考进入学校,入校前在艺术方面并没有系统地学习,也未受过专业的训练,基础参差不齐;大多数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男女生大概比例为1:10,学生对艺术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男生尤为明显和突出;学生主观能动性支配学习兴趣,但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和定位明显认识不够。

三、通过教学实践及教学案例提出构建“生态式”高师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体系的策略措施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创造性发展潜能,提升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世界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认识和理解;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音乐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要求改变传统教学大纲过于注重教材的单因素到注重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等因素的整合,音乐课程由此变成一种动态的“生态系统”。

(一)在感受中欣赏,注重学生审美体验

高师小学教育的学生音乐课程教学法课程设置的总目标旨在促进学生对小学音乐教学实施的过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及系統的训练。课程主要以知识传授和案例分析运用为教学目的。通过融合“生态式”美育观的学科交叉、串联式教学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小学音乐教材分析、教案编写、课堂导入、课堂提问、教师语言教学评价与反思技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等重要技能的实施要求。使学生了解小学音乐教学技能的基本内涵和内容,掌握小学音乐教学技能训练的各项技能,在小学音乐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各种小学音乐教学技能,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的音乐教学技能水平。

试从人教版音乐教材进行教学策略分析:

教材分析:一年级人教版音乐书第一单元是声音的辨别。此单元将“寻找生活中的声音”作为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倾听大自然,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使学生对探究各种声音的奥秘产生兴趣。通过模仿,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知力,并且启发学生创编声音小故事。对教科书中呈现的八幅插画进行“生态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激活发散性思维,使小学生爱上音乐。

课前准备:可以尝试从学生熟悉但又容易被忽略的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入手,提前准备好各种声音范本,如开关门、高跟鞋走路声、打乒乓球、风吹树叶、雨落下、敲击键盘等生活中的声音。

重视课程导入:好的课程导入可以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引入大自然的声音实例,例如笔者U-S活动中帮扶的GA附属小学有绝大一部分属于农村学生,那么可以尝试用提问法来引入教学内容:“田地里都有什么声音?”作为课程导入。另外可以尝试情景导入,比如在安静的教室里先请大家闭上眼睛,教师播放一些声音的素材,学生跟随老师的口令,进入一个只有声音为主导的世界。在导入这个环节中可能有非常多的方式和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都可以作为引入新课的教学手段。可以构建如下课程导入的图表(图1)

1.整合经验

例如提问导入:同学们能快速的说出多少声音?大家都给声音分一下类。男生和女生的声音一样吗?是不是也能分类呢?

自然界中声音:瀑布声、大海的声音、风声、雨声等。

生活中的声音:脚步声、推门声、汽车鸣笛、电话铃声等。

动物、人声、各种乐器的声音:小狗汪汪、女高音、女低音、琵琶、笛子、鼓声等。

2.体验创造

我们的身体能够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比如拍手、跺脚、说话声、喷嚏声、咳嗽声、呼吸声、内脏器官发出来的声音等等。

3.联想想象

想象一下自己正在池塘边,可能有哪些声音在周围?

4.游戏拓展

给出一些描述声音的词语,请大家分组试试看如何用声音表现出这个词语。

(二)在快乐中学,重视各学科间生态发展

在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法课上,我们把艺术课程定义为课堂上具体的教学指导,也包括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全部经验。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可以更加敏锐的捕捉到生活中的各种美。在融合“生态式美育”的课程目标中,重视学生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向整合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改革,音乐课程的教学也由单纯的以唱歌教学为主转变成:听、唱、弹、创、编、鉴的综合模式。艺术课程设置上推陈出新,增加了艺术教育与实践的学时,打造主修课为主体,选修课为补充的小学教育专业艺术课程体系,开设各类院级艺术社团,搭建U-S合作机制,校校帮扶附属小学开展“班班有歌声”以及每学期的期末汇演、迎新晚会等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升了同学们学习艺术的热情。

目前我国开设有专门小学教育专业音乐方向的本科院校并不多,教学方式仍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式艺术教育为主的教学方法还占据重要位置,“生态式美育观”的引入无疑是将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使得艺术与生活、艺术与各个学科之间有机结合,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与发展,生生不息,并且可持续。承担艺术课程的教师不仅是艺术知识和能力的传播者,更是传播文化艺术的媒介,除了了解本民族艺术外,还应了解其他民族和外国的文化,增进艺术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理解,全面、系统地了解艺术文化,帮助学生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艺术与文学

大多数学生在入校前并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为适应全科型卓越教师的培养需求,在教学上可以以诗词艺术歌曲的学唱为切入点,提高学生音乐修养上的层次,并提升背诵古诗词的效率和趣味性。在对人教版二年级音乐教材上册的歌曲《江雪》教学上上,首先请学生对教材进行详尽地分析:这是一首根据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同名诗歌创作的乐曲,根据诗歌的创作背景学生可以了解到,此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所作,整首诗描写了大雪后鸟尽人绝的空旷景致,天地间一片寂静,唯有一个老翁在江边怡然自得地垂钓场景。歌曲采用五声调式中的宫调式,是四四拍,由不对称的五个乐句组成,其中第四、五乐句是经过扩充的乐句。歌曲首句音区较高,符合诗句第一句的意境空旷静谧。第二句由中音开始,结束在角音。第三句变化重复第二句并在主音上结束。最后有在较低音区完成整曲,使整首乐曲的旋律线条都呈现一种从高到低的走向,并且每一句都如此,表现出心中若有若无的惆怅。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融入“生态式美育”中艺术与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设计上采用国画导入,比如出示一幅江雪图,配以古琴乐;又亦或诗词导入,细讲诗歌,使学生先理解诗歌意韵。另外,尝试着表演歌曲,可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可以分组创编也可以加入乐器伴奏及诗词朗诵等。日常生活中我们需对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事件认真观察,感受各种声音以及图像的变化,它们可能是节奏、旋律、结构、图形、颜色等等,不断发现并寻找规律,提高个人的感受和感知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得出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

2.艺术与科学

提到艺术与科学,大家普遍会认为艺术感性,科学理性。音乐通常是富有情感和想象力的,而科学通常是严谨的,高深的。但是这其中的“生态观”其实早在2500年前就被古希腊的哲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著名的画家达芬奇的传世画作《蒙娜丽莎》其巧妙地构图,运用了很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如黄金分割法、无界渐变着色法等,为我们构绘出一位眼神深邃的、面带微笑的神秘女士。科学家们对这一画作进行光谱扫描过后,惊奇的发现这幅图中间神秘女士的微笑居然是动态的微笑。

从远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从艺术到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生态式美育” 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教学组织、教学模式、教师安排的合理配置实现各门学科的美育渗透, 使之相互交叉、融合,并不断产生新的枝叶。笔者尝试用“生态式”美育的观念对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音乐课程教学的探索仅仅为初级阶段,还会遇到新的教学问题,积极探寻解决方法,为培养全能型的小学全科教育人才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瑶,牛晓牧.走向生态的艺术课堂——基于生态美育的高师公共艺术教育课堂教学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08).

[2]王智秋.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教育研究,2007(05).

[3]张超.生态美育的概念探源[J].中国成人教育,2015(12).

[4]赵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音乐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9).

[5]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9(01).

[6]滕守堯.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7]张明志,岳军祥.小学教育专业艺术技能课程的建设现状与构建——以河西学院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4(01).

猜你喜欢

音乐
奇妙的“自然音乐”
3D环绕音乐
音乐快感缺失
音乐
音乐
有一群人,他们用视觉听音乐
音乐部落格
父亲的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