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今街舞文化与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融合及发展

2021-04-02杨结

艺术评鉴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融合街舞发展

杨结

摘要:随着时代与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街舞在国内的广泛兴起冲击着传统舞蹈,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打破了舞蹈之间的分明界限,两种舞蹈文化的相互交融很大程度上促进舞蹈作品的大胆创新。街舞在中国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舞蹈文化的重要部分,使中国的舞蹈更具时代特色,焕发民族精神,并将中国的舞蹈魅力散发到世界各地,传播中国的独特舞蹈文化。

关键词:街舞  传统舞蹈  文化融合  发展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4-0057-04

一、街舞的概述

(一)街舞的起源及类别

舞蹈是非洲黑人原始而又极具本能的冲动,他们用这种舞蹈来代替和表达所有人的一切想法:愉快、愤怒、悲伤、战争、祈祷、自由、憧憬。在20世纪的美国,黑人凭借自身的舞蹈艺术天赋和才华创造出了一系列新的舞蹈和文化,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敢于承担和挑战的街舞正是其中之一。

20世纪60年代末,街舞出现于美国东海岸纽约城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这是美国一个被称为黑色城市的贫困地区。街舞与其它各类舞种一样深受多种舞蹈文化的影响而发展起来,非洲鼓舞、拉丁舞、踢踏舞、爵士舞,包括中国武术等也是对街舞文化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从一开始,中国传统文化就与街舞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

(二)追溯街舞的历史进程

街舞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国武术、香港功夫电影等都是街舞的重要形成部分。一些著名的中国功夫片如《少林寺》《卧虎藏龙》《醉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早期街舞的发展。

中国武术在街舞中的影响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李小龙的《拳击场》功夫片,它很好的激发了纽约市霹雳舞演员的跳跃热情与灵感。美国的知名 b - boy 曾经说过观看各种功夫片都是他们揣摩其动作的重要一环,黑人用丰富的艺术创造力将“武术美”与“街舞美”有机的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特点突出的各种街舞表演动作。功夫电影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武术和街舞的一种重要媒介,是“头转”“风车”等技巧动作产生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由于旧社会的香港和纽约有许多共同之处,都是人口稠密、贫富差距大、犯罪发生率高,还有一大片贫民区,所拍摄的这些电影主题非常吸引早期的街舞舞者。著名 b - boy 肯斯威夫特曾经说过:“实际上我们从电影院出来,往往要打上三拳两脚”。他们模仿了电影中打斗场景情节中的对打招式,并把这些动作融入到舞蹈中。肯斯威夫特还曾经说:“每部功夫片都是一样的模式:人们先受到欺负,然后他们回来复仇”。电影里面描述了一个街头帮派之争和打打杀杀的街舞舞者的场景,“黑铁锹”和“野人骷髅”这样的街头帮派为了争夺自己地盘,在纽约的街头打来打去,后来这种街头帮派间打群架前所跳的各种舞蹈逐渐成为了街舞的一部分。

街舞舞蹈诞生于一个贫穷、社会动荡与充满战争的时代背景下,是黑人以对社会歧视的不满和对贫穷的不服来创造出的一系列充满竞争性的自由表达式舞蹈。街舞的种类繁多,受到中国传统武术和体操运动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来自美国纽约布朗克斯区的一种以技术和艺术为特色的霹雳舞(breaking)最具代表性。经过时间的推移,舞蹈动作慢慢发展与演变,后期的多种舞蹈风格逐渐在街上出现,机械舞(popping)、锁舞(locking)、豪斯(house)、爵士(jazz)、自由式舞(freestyle hip - hop)、小丑舞(krumping)等各种舞蹈的兴起与涌出使得街跳舞体系更加丰富,更加完整。

受各类不同的舞蹈文化、环境因素、审美观念、社会变化等影响,街舞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老派(old school)和新派(new school)這两个流派。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历史比较早的几种霹雳(breaking)和疯克风格的舞蹈(funk style)被称为老派。老派的舞蹈都是实打实的街头舞蹈,它们都具有很强的竞争性,除了一些比赛、演出以外,在舞场之中几乎没有人能亲眼见到老派的踪迹。相对于以前的旧派舞蹈,新派以独舞为主要基础,而且具有很强的音乐和娱乐性,少有霹雳舞下地翻滚等技巧性的动作,主要依靠肢体协调才能使这些动作在视觉上看起来更加平滑和舒展。街舞在地域上可以划分为东海岸和西海岸这两个流派,由于复杂的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冲突,美国东西海岸的矛盾日益加剧,最终构成“两岸之战”。在东海岸的街舞中,主要有霹雳舞、豪斯(house)等种类的风格舞蹈;以西海岸为主要代表的则是疯克式风格的舞蹈。

20世纪80年代中期,正处于发展阶段的街舞传入中国。

二、街舞文化与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融合

(一)二者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从早期的原始时代开始,人们并没有系统的语言方式来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传统的手舞和脚踏来充分表达他们自己的需要,狩猎、繁衍、祭祀、战争和性爱等都通过舞蹈方式来表达。我国古代理论中就已经存在:“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语之不足故擘叹之;濡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其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上生动地表达了舞蹈作为人们表达最激烈情绪的产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推移、意识形态的变革与改变以及思想道德的影响,中国传统舞蹈经历各个朝代不同的宗教、思想、文化和风俗逐步演变,蕴含着许多中国特色独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几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而形成。

五六千年前中国就已经有了舞蹈,当时中国的人们之所以跳舞主要是因为其天性使然、生存需求、信仰崇拜,那时中国的舞蹈主要体现在部落与民族的总结上、群居性、自娱之中。古典舞圆润流畅、形神兼备、刚柔并济;民间舞形象鲜明、情节生动、艺术风格迥异。每一类舞蹈艺术类别的发展与形成都是通过了上千年时间在舞蹈中沉淀、传承、尝新而逐步形成,包含着太多关乎社会文化、政治和思想伦理的因素,背后又有着太多关乎社会文化历史与精神信仰。中国的传统舞蹈在历史上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与丰富的艺术储备,优秀传统舞蹈在历史上经过了许许多多阶段性的发展与演变,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复杂而又曲折的中国发展之路,坎坷的历史演变进程使得中国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基底。中国传统舞蹈伴随着其历史的变迁而逐渐丰富多彩、色情斑斓,逐步发展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独特的形态与其神韵的东方优秀舞蹈艺术。

从其历史和发展的长短角度分析来看,与街舞相比,中国民族传统的舞蹈历史悠久,而街舞则被认为是近几十年才逐渐兴起的一种舞蹈,它已经代表着一种崭新的文化正在迅速蔓延。街舞没有长时间的历史积淀,也没有太多的传统文化影响,最初单纯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象与人们的心理活动,为了宣泄某种情绪而产生。街舞中的自由解放、张扬个性、展示自我,勇于承担挑战等许多行为都是从他人身上学习到最后模仿。街舞舞者对于自然、动物、人类及其他生命体系中的各种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状态也进行了模仿,并且早期深深地受到了中国武术与中国功夫传统的影响,为表达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反映着当时的社会现象与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而形成。街舞的起源、发展再到形成,时间并不长,相对于中国的传统舞蹈来说属于“新生”舞蹈,但却掀起了时代潮流,冲击着当代人们的艺术审美和舞蹈的发展,与时代共进。

街舞与中国传统舞蹈在各个方面很大程度上都不相同,但二者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同之处。二者都是因时代背景与宣泄某种情绪、表达某种内心情感而产生,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不论是中国传统舞蹈还是街舞,他们都包括其他的舞蹈种类,如中国传统舞蹈包括民间舞、古典舞等;街舞包括霹雳舞、机械舞等。二者的舞蹈动作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同性,比如都要具有一定的技艺性,舞蹈表演者要具备旋转、翻腾、控制等高难度的技巧能力,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才是二者的共同目的。

(二)舞蹈的文化融合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第一部街舞电影《霹雳舞》在中国家庭里的录像带、电视机里一下子就传遍,从那时起街舞就开始流行到中国。由于“霹雳舞”未能被国际社会正确地认识,没有一个可以持续成长和健康发展的市场条件,在20世纪80年代末霹雳舞在中国迅速地消失了。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种新兴、时尚的嘻哈文化表现形式与其生活方式在美国乃至世界快速发展,由于嘻哈艺人在全世界各地进行巡回演出,嘻哈文化在美国并逐渐走向世界。日本青少年努力刻苦学习很快掌握并且进一步发展了街舞,也得到了美国的认可,日本舞者将其街舞艺术文化带入到新加坡、中国台湾、韩国等周边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起,街舞在中国大陆以广州、上海、北京三座主要城市为中心逐渐普遍传播,街舞在中国又重新“活”了起来。

街舞传入中国以后出现许多的街舞舞蹈工作室,特别是广州、上海、北京、成都等经济较发达城市。这些地区人口众多,经济较为发达,为街舞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一开始街舞面向的人群大多为年轻青年一代,较少有中年人与儿童,随着队伍的发展、传播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街舞逐渐面向更多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作领域的人群,街舞逐渐大众化,逐渐走向专业化。

街舞文化流入中国以后,对中国的传统舞蹈艺术文化产生影响,冲击着人们的审美方式。由于街舞是近代兴起的一种舞蹈文化,历史时间不长却紧跟时代潮流,非常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当代的年轻人们追逐潮流、追求个性,喜欢无拘无束与自由,街舞逐渐成为大多年轻人的舞蹈选择。这个文化多样化、舞蹈种类繁多的当今社会下,呈现的趋势并不是丢弃了旧文化一味地崇尚新文化,而是将新生文化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的结合与创造,逐渐呈现出一系列的文化新产物。

2018年12月,中国舞蹈最具代表性奖项“荷花奖”揭晓,街舞作品《黄河》获得当代舞奖,中国传统舞蹈与街舞的融合迈出了第一步。在街舞版本的《黄河》之前有过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等不同舞蹈风格的版本,都是时代的经典之作,如今的街舞版本相比之前的作品有了更多的创新,有完全不同的舞蹈语汇与表现手段。交响乐街舞作品《黄河》打开了街舞走向艺术道路的大门,对于中国街舞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和艺术价值,不仅尝试西方流行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舞蹈和文化的结合,还用街舞独特的舞蹈语言点燃了街舞的精神火炬,这是中国街舞在讲述中国街舞舞者自己的故事。街舞用其自身爆发力强、感染力强、充满张力的语言动作打破了其他舞蹈形式诠释冼星海《黄河》歌曲时局限于舞种、局限于动作的局面。“新时代”的“黄河”对于我们有了更为不同的意义,自那时起,街舞不再是小众文化。

由于街舞在国内的广泛传播,街舞走进专业化,走进荧屏,与中国的许多传统舞蹈进行结合与创作。从早期国内的许多舞蹈大赛来看,一开始国内许多著名的舞蹈大赛并没有街舞,如国内著名的“桃李杯”舞蹈大赛,里面设有古典舞、民间舞等中国传统舞蹈的比赛类别;再到出现在荧幕前的综艺性的舞蹈大赛,如“舞林争霸”“中国好舞蹈”等,相对于桃李杯,这些大赛出现的舞蹈種类更加丰富,现代舞、芭蕾舞、拉丁舞、当代舞都出现在其中。到了近几年,舞蹈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街舞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街舞方面比赛性的综艺节目,例如“这就是街舞”“热血街舞团”等。这些节目里出现了许多以不同舞蹈风格做融合的舞者和作品,拿现代舞与街舞做融合、古典舞与街舞做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作出许多富有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带有街舞风格的“中国风”街舞,呈现出新旧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结合,并且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创新。再到后来综艺节目“舞蹈风暴”的出现,这一文化结合现象更加明显,街舞逐渐“中国化”。

以“舞蹈风暴”为例,这个综艺节目里面出现了大量街舞与中国传统舞蹈进行融合的作品。不同舞蹈种类动作相结合,在特定的背景和故事情感线下表达作品主题,作品的呈现强化了街舞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使街舞注入了更多情感层面的东西,不再是单一的运动形式,凸显出它的艺术价值。

街舞逐渐走进系统化的学习,成为很多高校的一门专业课。以四川音乐学院为例,最先将街舞列入专业课进行专业化的训练。把街舞当作一门专业课,为街舞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促进了中国的传统舞蹈文化与街舞文化相交融,使二者在风格性、动作特征、情感线等方面有所融合。街舞逐渐走进中国舞蹈文化的教育系统并且作为专业课的形式进行教学,这大幅度的增加了街舞的艺术价值,抬升到专业层面。

三、街舞在中国的未来发展

我国舞蹈艺术不断快速发展,街舞在“中国化”的方向将不断突破、不断前进。人们不再局限于通过个性化的肢体动作、高难度的技巧来展现自由活力的美感,而是融入我国的舞蹈文化并提炼代表性的表演元素,在舞蹈文化的结合与创新的同时彰显中国精神。

街舞表演动作与中国舞蹈的舞姿将会更加丰富。在街舞自身的舞蹈形式中,加入中国的传统元素赋予了街舞一种新的生命活力。将“以舞传情”中国舞蹈艺术文化精髓注入街舞,走向“以街舞为载体、以传情为目的”的“中国街舞”。未来的街舞作品将越来越注重思想情感层面的表达,注重与人之间产生情感共鸣,也将会更符合中国人的艺术审美,更好地推动街舞适应我国舞蹈文化和新的时代环境,是街舞“中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目前国内的大多数街舞编导都开始注意到挖掘我国传统舞蹈元素来充实街舞的表演形式,已经逐渐成为推动街舞创新与发展的核心趋势,有些街舞编导试图从咏春拳、少林功夫、川剧变脸等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中探讨与街舞的融合方式。无论是汲取我国舞蹈的动作舞姿还是文化精髓,对于街舞艺术文化的创新要能够展现出街舞本身的风格韵味,表现出街舞独特的动态特征,才能使观众感受到中国文化融入街舞后在表演上所传达出的创新的形式與内涵,这才是真正的街舞创新,也是在新时代环境下的“新生”。目前,国内大多的街舞作品都在大量吸取中国舞蹈元素、舞蹈文化,还有中国的其他艺术文化作为街舞作品融合创新的材料,并以街舞为核心注入中国精神,传达中国化的主题思想与情感。在未来,将会出现越来越多以中国文化为特色的街舞作品,展现出中国的独特魅力。

街舞文化属于一种新生的流行文化,不断突破了这种文化的局限性与生存的局面性。街舞艺术是一种以形容积极乐观、崇尚自由的生活态度为主要特征的文化,舞者对自己的生命意义进行探索,散发其个性、独特魅力与精神。街舞吸引了当今社会的许多青少年,逐渐面向大部分不同阶段的群体,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掀起一波街舞潮流,为各类舞蹈培训机构或者舞蹈工作室提升了经济效益。除了专业层面之外,街舞还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具有健身意义的体操存在,能够宣泄情绪、陶冶情操、舒展筋骨、愉悦身心、增强心肺功能等,对生命力具有召唤作用,并且吸引了众多青少年及爱美的人员等将其当成自己的业余兴趣爱好,在工作、学习之余运用,让自己放松精神,充实自己的生活。随着我国社会对全民性体育健身运动的开展和大力宣传,利用街舞进行体育健身运动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街舞运动在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中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黄小珊.不羁的灵魂——街舞必读之全档案[J].医药与保健,2006(08).

[2]陈安安,秦海波.街舞在中国发展中的“新生”[J].艺术品鉴,2020(26):103-104.

[3]刘伊晅.流行舞蹈与艺术舞蹈的结合研究[J].艺术评鉴,2019(07).

[4]邓佑玲,于港.街舞理论在中国[J].中国文艺评论,2020(09).

[5]秋山.不羁的灵魂[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文化融合街舞发展
大学生将传统“五禽戏”改编成街舞
这就是街舞
区域发展篇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