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河湖健康评价实践与探索

2021-04-02王晓刚

中国水利 2021年23期
关键词:河湖完整性河流

王晓刚,王 竑,李 云,王 彪

(1.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10029,南京;2.水利部河湖管理司,100053,北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为保障河湖生命健康、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我国江河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50 km2以上河流共45 203条,总长度达150万km,常年水面面积1 km2以上天然湖泊2 865个,湖泊水面总面积7.8万km2。加强河湖管理保护,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遵循,也是保障我国水安全的根本举措。

河湖健康评价是河湖管理的重要内容,可为判定河湖健康状况、查找河湖问题、剖析“病因”、提出治理对策等提供重要依据。近20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在河湖健康内涵、河湖健康评价方法以及实践上都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健康评价已经成为当前河湖管理重要手段

河流生态系统作为生物圈物质循环的重要通道,具有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等众多功能。随着河流生态系统不断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损害,科学有效地评价、恢复和维持一个健康的河湖生态系统已经成为近年流域河流管理的重要目标。

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建立了针对本国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1972年美国《清洁水法》为河湖健康设定了一个标准,指出水体修复与管理的目标在于维持水体“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完整性”,将生物完整性列入水环境评判内容。该标准获得了一些国家认同,并成为指导性原则。1989年美国环保署(EPA)制定了河流快速生物评价协议(RBPs),从河流的物理生境、水文以及水生生物质量等作出相应描述并制定评价标准,在后期不断进行更新、完善,为美国水生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提供支持。加拿大针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监测是在省一级层面进行,没有国家立法规定其监测和报告具体形式。但是与美国相似,加拿大各地在2006年采用了统一的标准化方法来检测淡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澳大利亚1992年实施国家河流健康计划,开发出了澳大利亚河流评价系统(AUSRIVAS)。2000年欧盟《水框架协议》提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保护为基础的流域管理模式,明确规定将河流水质、水生生物、河道结构与水文条件纳入河流的监测与评价体系中。

相较于国外,我国河流健康评价起步较晚。在2000年以前流域污染控制与治理过程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工作重心主要集中于水质改善与恢复,对水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不足,没有建立起基于水生态系统健康的管理体系。2000年以后我国学者逐步重视河湖健康评价相关研究工作,在2010—2012年、2013—2016年相继开展了两期河湖健康评估试点工作。2010年发布了《河流健康评估指标、标准与方法》,辽宁、福建、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等省相继出台了评价导则、规范。2020年8月,在已有工作和最新研究成果基础上,水利部河长办印发《河湖健康评价指南(试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我国河湖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我国河湖健康评价工作进入了“新时代”。

二、我国河湖健康评价的工作实践与经验

1.河湖健康评价概念与内涵进一步明晰

国内外河湖健康概念与内涵表述不一,国外概念从侧重于河湖生态系统完整性与近自然恢复程度,逐步发展到兼顾生态系统完整性与社会服务价值,而国内概念侧重于河湖本身对生态与社会服务功能的满足程度,也开始关注生态系统的可恢复性,注重河湖生态系统与社会功能的平衡,强调自然与社会功能的可持续性。2019年,刘六宴等进一步明确了健康河湖的概念和内涵。河湖健康内涵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系统须完整,指河湖水域与岸线生态系统的物理结构(盛水的“盆”)、水生境(“盆”中的水)以及生物三方面核心要素的完整性;二是生态过程能恢复,指河湖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通等生态过程始终保持一定抗扰动弹性;三是河湖功能可持续,指河湖系统能满足人类活动的适度需求,可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河湖功能可持续的内涵是随人类活动需求动态而变化的,现阶段人类活动需求主要体现在防洪、资源供给以及水景观文化需求上。

2.河湖健康评价方法更加科学

国外研究者提出的河流健康评价方法,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种:单一指标评价法、预测评价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法。

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流域而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不尽相同,决策者对于水环境的功能需求和期望也各有不同。单因素指标模型就是选取当前最为关注的水环境指标来建立评价指标,对河湖健康进行评价。

预测模型法是选择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或干扰非常小的处于原始状态的河流作为参照河流,将预测在没有受到人为活动干扰情况下应当存在的生物组成结果与实际采样得到的生物组成进行对比,根据两者之间的差距判断被评价河流的受损程度和健康状态。尽管预测评价法已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河流健康评价中广泛应用,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局限性。

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是对涉及河流健康的各个方面进行单项评价,然后对单项结果进行组合得出河流健康的综合评价结果。根据各个单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能够更全面地评价河流健康问题,为河流管理提供指导。虽然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全面考虑了多种关键指标,但其评价结果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从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来看,多指标综合法由于其可操作性及科学性,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和采纳。依据我国各地已经开展的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来看,不同于早期美国快速评价法和早期各国更关注水污染问题,当前从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出发进行健康评价已经成为当前河流管理发展趋势。

3.各地稳步推进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安徽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办公室发布皖河长办函〔2020〕9号文件,要求全面推进全省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坚持省市县统筹推进,2021年年底前完成设立省级河长湖长的3河9湖和60条(个)市级河长湖长负责的河段(湖区)健康评价工作(不低于市级任务的40%);2022年年底前各市全面完成设立市级河长湖长的河湖健康评价工作;2023年年底前各县全面完成设立县级河长湖长的1 022条(个)河湖(湖区)健康评价工作。安徽省河湖健康评价工作以顶层谋划、全面启动、分级推进、考核促动为特点,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西藏自治区总河长办公室于2020年9月组织试点开展了拉萨河、纳木错健康评价工作,为全区全面铺开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提供了范本。2021年,自治区总河长办公室印发了有关工作要点,积极落实专项经费,全面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实现了21个自治区级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全覆盖。预计2021年12月31日前全区累计完成健康评价工作河湖可达35个,区内重要河湖健康评价工作覆盖率达100%。福建省于2019年发布了《福建省生态河流评估指标体系和方法(试行)》,从水文水资源完整性、物理结构完整性、化学完整性、生物完整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等多个方面着手,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对全省179条流域面积200 km2以上河流全面评价,并发布河湖健康蓝皮书。云南省河湖健康评价工作也于2021年逐步启动。曲靖市、红河州、丽江市、临沧市和迪庆州获得2020年美丽河湖建设省级以奖代补的州(市)开展全域河湖健康评价,编制州(市)全域重点河湖健康评价报告;其余州(市)依托州(市)河长湖长负责“一河(湖、库、渠)一策”滚动修编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级河长组织第三方开展健康评价,乡(镇)、村级视情况灵活选择河湖健康评价单项指标进行单项评价。江苏省于2010年即开展了较大范围的河湖健康评价工作,浙江省也是开展河湖健康评价较早的省份。其他省份,如辽宁、江西、湖南、四川、山东省等均在努力推动河湖健康评价工作。

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开展充分检验了河湖长制推行以来河湖保护管理成效,着力提升了河湖管护的能力和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各省河湖长制管理、开展河湖精确治理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为各级河长湖长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履行河湖管理保护职责提供参考,为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提供保障。

三、对推进我国河湖健康评价工作的设想

我国河湖健康评价工作已经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一些地方涌现出宝贵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河湖健康评价工作乃至下一步河湖管理与保护提供了重要指导。下一步设想:

①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能有效”转变的新阶段,有必要在中央文件基础上结合当前最新工作进展及形势,制定我国的河湖健康评价行动计划,逐年出版中国河湖健康报告,依据全国河湖健康评价成果,逐步建立、完善我国河湖健康档案。

②将河湖健康评价与“一河(湖)一策”编制工作紧密结合,将河湖健康评价与河湖长制考核工作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河湖健康督查及问责机制,积极探索四类、五类等劣等级河湖治理的经费筹措机制。

③全国河湖众多,各地地形、地貌差异大,不同级别的河湖资料完备度大不相同,探索适应不同地域、不同级别的河湖健康评价方法,尽快全面推动全国各级河湖的健康评价工作,摸清全国河湖健康状况家底,为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向纵深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河湖完整性河流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完整性管理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河流
流放自己的河流
莫断音动听 且惜意传情——论音乐作品“完整性欣赏”的意义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当河流遇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