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钡灌肠与多层螺旋CT结合在结肠冗长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4-02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放射科天津30045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年5期
关键词:冗长肠管灌肠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放射科 (天津 300451)

内容提要:目的:探讨钡灌肠与多层螺旋CT扫描结合在结肠冗长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诊治的38例成人结肠冗长症患者的钡灌肠和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结果:38例患者中,升结肠冗长症1例,横结肠冗长症16例,降结肠冗长症3例,乙状结肠冗长症18例,横结肠冗长及乙状结肠均冗长10例;结肠1个或两个回折26例,三个或四个回折12例;伴巨结肠2例。结论:钡灌肠和多层螺旋CT检查对结肠冗长症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结肠冗长症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先天性结肠发育畸形疾病,在临床上常导致患者出现顽固性便秘,严重者可导致乙状结肠扭转造成肠梗阻。结肠冗长症患者多因结肠镜检查不完全或患者不耐受而行钡灌肠或CT检查而发现,因此成为结肠冗长症确诊的重要检查手段。现将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诊治的38例成人结肠冗长症的钡灌肠及CT图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估,以提高对该病的检出率和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2016年1月~2019年10月本院总计检查发现的38例结肠冗长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32~68岁,平均51岁。其中顽固性便秘患者需长期服用泻药排便者25例,大便周期4~7d,长期慢性腹痛、腹胀和/或呕吐患者5例,8例患者无明显症状因结肠镜检查不完全、不耐受行钡灌肠检查发现。

1.2 方法

钡灌肠:患者检查前12h禁食水,口服缓泻剂清洁灌肠直至排出清水样便为止,检查当日采用气钡双重对比法灌肠检查,分别拍摄充盈像和黏膜像图像,设备采用岛津多功能数字胃肠机。

CT检查:患者检查前12h禁饮食,缓泻剂清洁灌肠,检查当日使用20mL碘佛醇溶解于1000mL纯净水稀释,口服3h后进行全腹部扫描。采用Philips MX16-Slice 16排螺旋CT机扫描,扫描条件:管电压120kV,管电流50mAs,螺距1.5,准直0.625mm,层厚5mm,扫描范围上自膈顶,下至耻骨联合,后处理重建采用层厚2mm。重建间隔2mm并行MPR冠状位重建。

1.3 观察指标

患者的钡灌肠和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评估。

2.结果

2.1 钡灌肠

38例患者中发现结肠冗长症32例,其中升结肠冗长症1例,横结肠冗长症12例,降结肠冗长症2例,乙状结肠冗长症17例,横结肠冗长及乙状结肠均冗长4例;结肠存在一个或两个回折24例,三个或四个回折8例,合并巨结肠2例。横结肠冗长症中10例最低点位于小骨盆腔,乙状结肠冗长症中12例肠襻最高点达第2腰椎水平。

2.2 CT扫描

83例患者CT扫描均可显示结肠冗长,MPR冠状位显示,32例横结肠冗长症中,25例肠襻最低点达小骨盆水平;51例乙状结肠冗长症中21例肠管向上延伸至中上腹,随后向左下走行与降结肠接续,30例肠管先向右走行至右髂窝,后向上延伸至中腹,肠襻最高点达肝下缘;肠襻存在一个或两个回折62例,三个或四个回折21例,结肠肝曲“8”字形回折2例,结肠脾曲“8”字形回折5例。

3.讨论

3.1 结肠冗长症的原因及发病机制

结肠冗长症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先天性结肠畸形疾病,研究表明,其病因是发育过程中结肠相关基因复制而致结肠生长过长[1]。据统计,正常成年人结肠的总长度大约为1.5~2.5m,其中升结肠长约15~20cm,横结肠长约40~60cm,降结肠长约25~30cm,乙状结肠长约30~40cm,当各段肠管的长度超过上述长度的35%~40%即可诊断为结肠冗长症[2]。由于升结肠和降结肠位置相对固定,且均位于腹膜内位,发生冗长的概率低于活动度较大的横结肠和乙状结肠,因此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结肠冗长症可分为全结肠冗长、横结肠冗长和乙状结肠冗长,其中乙状结肠冗长最为常见[3]。就发病机制而言,其一由于结肠过度生长导致肠蠕动减慢,其二因神经递质一氧化氮(NO)在结肠壁内大量生成、积聚,而SP阳性纤维含量显著减少,因此导致结肠动力不足;两个因素叠加造成粪便在结肠通过的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多吸收,粪便干燥、硬结而造成排便周期延长、排便困难和便秘。

3.2 结肠冗长症的钡灌肠检查及诊断

钡灌肠检查是结肠冗长症的传统可靠的检查方法,其影像表现为病变结肠明显延长并产生回折,横结肠冗长表现为最低点低于髂棘连线水平,乙状结肠冗长表现为肠管迂曲、延长,长度超过45cm,活动范围可达中上腹或右下腹。本研究的38例结肠冗长症中钡灌肠检查发现32例,肠管长度均显著超过正常范围,其中升结肠冗长症1例,横结肠冗长症12例,降结肠冗长症2例,乙状结肠冗长症17例,横结肠冗长及乙状结肠均冗长4例;结肠存在一个或两个回折24例,三个或四个回折8例,合并巨结肠2例。横结肠冗长症中10例最低点位于小骨盆腔,乙状结肠冗长症中12例肠襻最高点达第2腰椎水平。结肠冗长症的钡灌肠检查与诊断依赖于影像医师的工作经验和主观判断,结肠长度的测量缺乏客观标准,对疾病的诊断造成了一定困难。

3.3 结肠冗长症的CT检查及诊断

随着设备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多层螺旋CT检查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结肠冗长症的诊断。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后,对所得到的图形进行后重建处理和MPR冠状位、矢状位观察,可以较为直观地观察冗长的肠管,并且可借助测量工具对结肠长度进行的大致测量。结肠冗长症的CT表现为:病变结肠显著迂曲、延长并形成回折,肠管显著扩张,肠腔内可见大量肠内容物积聚,合并乙状结肠扭转、肠梗阻者可见“鸟嘴征”“旋涡征”等典型影像学表现,其中,“鸟嘴征”对诊断乙状结肠冗长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4]。本研究的38例患者均经过CT扫描证实。

3.4 结肠冗长症合并巨结肠的影像表现

巨结肠是对结肠病变形态学的描述,Preston等[5]认为,影像学检查显示当降结肠或直肠、乙状结肠直径>65mm、升结肠直径>80m时可诊断为巨结肠,巨结肠根据发病原因可分为先天性巨结肠、假性先天性睡结肠病和特发性巨结肠。据文献资料报道,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原因可能是乙状结肠和直肠自主控制肠蠕动的黏膜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中的Autonomic ganglion cells缺失,结肠镜活检可明确诊断该病[5]。假性先天性睡结肠病病因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可能与胆碱能神经活性减弱导致的结肠自律性功能减退有关[6]。研究发现,特发性巨结肠的病因多与患者生活的气候因素、餐饮习惯、损伤及炎症等既往史和精神因素有关,影像检查可显示结肠冗长,而无其他器质性病变[7]。有学者采用胶原染色法对病变结肠进行研究,发现由于结肠的黏膜下肌层发生了原发性代谢缺陷,这可能导致特发性巨结肠的发病[8]。本研究发现的2例成人巨结肠病变部在乙状结肠和直肠并发结肠冗长,患者均因长期便秘来诊,钡灌肠检查显示乙状结肠、直肠重度扩张,测量肠腔直径超过70mm。

结肠冗长症的影像诊断传统上依赖钡灌肠,可动态观察结肠的蠕动情况,但诊断需依赖检查医师的经验与主观判断,且缺乏客观测量标准,因此诊断该病存在一定限度。近年来,多层螺旋CT设备及技术的发展及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该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有效确切的选择,并且与钡灌肠相结合在结肠冗长症的影像诊断和进一步的治疗方案选择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冗长肠管灌肠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距 离
冗长辩论是什么程序?(答读者问)
基于自注意力机制的冗长商品名称精简方法
藏药灌肠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护理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LC术后残余胆囊管冗长与术前行MRCP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