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NICU细节管理模式在护理风险防范中的应用

2021-04-02褚婷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医源性早产儿家属

刘 芳,褚婷婷,田 青

(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枣庄277102)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对象多为急危重症患儿,包括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高危妊娠或出生时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儿等,患儿多存在严重的免疫力低下,机体重要器官和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易感性。护理风险贯穿于NICU护理操作和治疗的过程中,看似简单的操作都可能给患儿带来风险。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开展,护理管理者对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不断提高,风险控制对提高护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节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它注重每个可能导致错误发生或效率降低的细微环节,细节管理在提高工作质量和流程完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本研究将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NICU中,降低了护理风险事件,保障了患儿的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我院NICU的147例早产儿为对照组,男85例、女62例,体重0.61~2.86(1.74±0.49)kg,胎龄32~35+2周、平均32+5周。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我院NICU150例的早产儿为观察组,男86例、女64例,体重0.54~2.89(1.79±0.57)kg,胎龄31~35+4周、平均32+3周。纳入标准:①患儿监护人知情并同意本研究;②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10分;③小儿危重评分<90分或符合美国NICU入院标准[2];④患儿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早产儿入院时即合并先天性遗传疾病;②合并严重的免疫缺陷患儿;③合并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患儿;④早产儿住院时间<72 h;⑤患儿临床资料不完整。两组胎龄、病情、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NICU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常规生命体征的监测、用药护理、生活护理、呼吸道管理等。观察组在NICU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细节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风险评估: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CNKI、维普、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与NICU护理风险相关的文献,结合我院往年的NICU住院病历资料,根据住院患儿的实际情况,组织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讨论,评估NICU患儿现存或潜在的护理风险。主要围绕NICU院内感染、NICU医源性损伤、NICU管道意外脱落、NICU患儿肺部感染等护理风险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②护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a.NICU院内感染院的防控。根据《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实用指南》和医院内感染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NICU院内感染防控办法。形成以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NICU感染管理防控小组为主的三级管理模式。NICU护士长担任组长,负责科室内的感染管理防控工作。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查对制度,进入病房前着装整齐,戴口罩、换鞋或戴鞋套;每例患儿的床头均配备快速手消液,护理人员为患儿行护理操作前要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无菌技术和手卫生,防止医务人员的手造成患儿之间的交叉感染;患儿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不能交叉使用;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严格限制探视人员数量和探视时间,家属探视时要严格按照NICU出入标准着装,严格限制探视时间。b.NICU医源性损伤。主要包括皮肤医源性损伤,如医用粘胶相关性损伤、压力性损伤、药液外渗所致损伤、皮肤感染所致损伤等。针对皮肤医源性损伤的潜在危险性,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由护士长牵头,成立皮肤损伤防控管理小组,科室内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小组内成员,指定特定人员进行监督,将患儿皮肤医源性损伤防控情况纳入晨会交接班的内容,切实将患儿的皮肤管理措施落实到位。c.NICU管道意外脱落。做好管道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对管道的管理,强调管道管理的重要性。制定NICU管道管理评估单,悬挂于患儿床头,定时巡视、班班床头交接。患儿管路较多,应标识清晰、妥善固定、保持通畅,并于患儿床头悬挂警示标识。NICU将管道滑脱风险评估形成标准化、规范化、质量化的护理措施,患儿脱管情况明显减少。d.NICU患儿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是NICU患儿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可有效解除患儿肺通气换气功能障碍,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NICU患儿病情复杂、严重,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发生各种感染。患儿机械通气期间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时进行肺部听诊;为患儿吸痰时动作尽量轻柔,以免损伤患儿鼻、口腔黏膜;拔除气管插管时需及时清理患儿口腔分泌物,以防误吸;患儿雾化吸入治疗后,做好仪器的专管专用,以防交叉感染。e.患儿家属心理护理。NICU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患儿父母因担心早产儿病情及预后、住院费用等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有研究显示患儿母亲受影响程度更明显[3]。负性情绪严重者甚至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等不良心理问题[4-5],应引起高度重视。患儿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家属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主动给予安慰和鼓励,可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NICU管理允许的前提下,增加父母的探视时间;根据患儿的情况,医护人员为患儿提供母乳喂养的机会,鼓励母亲为住院早产儿施以母乳喂养,增加母婴接触机会。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者,科室应帮助患儿申请补助,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压力。此外,应加强护患、医患沟通,及时将患儿情况告知家属,良好的沟通可以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减少医患纠纷[6]。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包括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压力性损伤、药液外渗所致损伤、皮肤感染所致损伤。②比较两组NICU患儿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包括管道脱落、皮肤抓伤、皮肤感染。③比较两组NICU患儿体重增长情况、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④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情况:采用科室自行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患儿出院时对其家属进行满意程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4项。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医源性皮肤损伤情况比较

2.2 两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意外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体重增长、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体重增长、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4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环境的变化及“二孩”政策的放开,早产儿发病率逐年增加。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约1500多万早产儿出生,超过新生儿总数的1/10,其中我国早产儿数量居全球第二位[7]。NICU 是救治早产儿的重要场所,由于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需要长时间住院治疗和救治。治疗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医源性的损害是重要的研究课题。

细节护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它尤其注重每个可能引起错误或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的环节,采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从而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过程中,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研究针对NICU患儿的特点,采用针对性的细节护理管理措施,在预防医源性皮肤损伤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医用黏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压力性损伤、药液外渗所致损伤、皮肤感染所致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细节护理从源头上切断了引起患儿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找到引起NICU患儿皮肤损伤的原因,针对性地实施风险防范措施,并设立专人进行管理和监督,实施班班交接,责任到人,有效地解低了患儿的皮肤损伤安全隐患,与相关研究[8]结果一致。表明细节管理模式在控制医源性皮肤损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管道脱落、皮肤抓伤、皮肤感染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NICU患儿多携带多根管道,管路的通畅与妥善固定是患儿生命的重要保障,细节护理将管道的妥善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每班交接时根据NICU管道管理评估单进行有效的交接,及时做好患儿生命通道的风险评估,有效地降级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证了患儿的安全[9-10]。细节护理将与家属的沟通纳入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时向家属交代患儿的病情进展和治疗过程,安抚患儿情绪,做好家属尤其是母亲的沟通交流工作,融洽了护患关系,从而提高了患儿家属满意度[11]。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细节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医患和护患纠纷。

综上所述,基于NICU细节管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护理中,可以有效降低患儿医源性损伤,降低患儿意外事件发生率,促进患儿尽早康复出院,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医源性早产儿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早产儿出院后如何护理才正确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早产儿如何护理及喂养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检验科医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控制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经气管切口误吸医源性呼吸道异物3例护理缺陷分析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