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头操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

2021-04-02柴国珍易江平李晓峂万小洁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内皮舌头红细胞

柴国珍,易江平,李晓峂,万小洁

(松滋市人民医院 湖北松滋434200)

心力衰竭是临床心内科主要的急重症之一,由于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乏力,机体代谢所需血液不足而出现的症状,预后极差。而心律失常属于心力衰竭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室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室期前收缩等,是导致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1-2]。尽管药物治疗研究日趋成熟,但患者仍受临床症状的影响,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近年来,运动康复医学逐步成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研究热点,并将运动作为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唯一能够降低患者复发率、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的二级预防方案。2018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我们对5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舌头操配合运动康复训练,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者;②符合美国心脏病协会成人心力衰竭诊治指南关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并经过临床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者;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伦理知情同意书;④病情稳定,经过标准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者。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者;②伴有严重的高血压、高血糖、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者;③患有全身性恶性肿瘤者;④存在意识、交流障碍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6~78(67.32±6.41)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6例,Ⅲ级24例。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5~76(66.54±6.57)岁;心功能分级:Ⅱ级27例,Ⅲ级2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舌头操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具体步骤如下。①舌头操:指导患者晨起对着镜子进行舌头伸出与缩进动作,每组20次;在完成后指导患者将舌头在嘴外左右摆动各5次。a.舌舔上腭:指导患者舌尖轻殄上颚,左右摆动30次,并调和气息、凝神静气2 min后,在口中充满唾液后缓慢咽下。b.舌舔齿龈:首先指导患者将舌部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顺序轻舔齿龈,反正各30圈。c.伸舌运动:指导患者张口,舌尖向外伸,使舌根具有前拉感,当舌部不能载伸长时将舌缩回口中,3次/d,连续训练4周。②运动康复训练:a.屈伸髋膝训练。指导患者活动四肢远端关节,热身训练5 min后,协助患者将双下肢放置在训练支架上,利用选调装置牵引患者双侧脚踝至适当高度,且将膝关节固定在弹力绳上,保证能够进行膝屈伸运动。b.腰部背伸训练。指导患者将双膝关节屈曲到竖立位,辅助患者抬起腰部,使脊柱保持背伸状态,在拾起时指导患者进行收腹吸气、放松呼吸训练。若患者完成该动作较累时,选择电动悬吊装置牵拉腰部。c.肩关节训练。指导患者双肘部伸直,双手臂从身体两侧向头顶方向缓慢做往返运动,向头顶上举时吸

气,下放时呼气。d.慢走配合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在慢走基础上配合缩唇呼吸运动,在吸气时紧闭嘴唇、用鼻深吸气,上腹部鼓起后屏气2~3 s,经缩唇后缓慢呼气,吸气时间维持3 s,呼气时间逐步延长至8 s以上。e.运动强度与时间。以心肺运动负荷实验测试患者最大运动量的50%~60%作为运动强度,并按照患者主观感受、耐受度等调整运动强度。每组训练3~5次,运动总时间为45 min,每周训练3次。

1.3 观察指标 在干预2周后,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红细胞参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采用多普勒超生心动图仪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EDD)、心功能分级(NYHA)等指标,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3-4]。在治疗12周后,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红细胞参数及血管内皮功能,红细胞参数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及相关设备进行测定。血管内皮因子(NO)采用硝酸盐还原酶测定,血管内皮素-1(ET-1)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并记录数值[5-6]。

2 结果

2.1 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2.2 两组红细胞参数、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红细胞参数、血管内皮功能比较

3 讨论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发生于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心、肺、脑功能逐渐衰竭,若得不到有效的康复治疗,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7-8]。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药物治疗配合卧床休息,限制患者体力活动,导致运动耐力降低,加重病情[9]。近年来,随着心血管康复理念的持续发展,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治疗取得一定的成果,且根据近几年的研究提示,运动康复训练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心功能,提升运动耐力,降低病死率[10-11]。

中医将舌称之为灵根,不仅可诊查心病,也可对应五脏六腑的病变情况。《景岳全书》[12]:“舌为心之苗,心病则舌不转。”舌头操运动部位主要包括舌尖抵腭、伸舌、摇舌、吞津等几个动作,该训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且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掌握。舌头运动可调节机体脏器功能,促进心脑的血液循环,调节机理状态,并通过分泌金津玉液,加强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功能,促进心脑功能得到改善。而运动康复训练通过增强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室壁厚度变化幅度,改善心肌缺血,从而改善心功能。通过康复运动训练利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改善心肌血液供应,降低心室收缩末期充盈压,促进心室拮抗。此外,康复运动训练可增加骨骼肌血流量,提高患者运动耐力,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外周血管张力,使心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LVEF、LVEDD、NYHA、HTC、RDW、RBC、NO及ET-1均优于对照组(P<0.01)。分析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血流量增加等状态,使部分红细胞提前进入外周血中,导致红细胞体积增大,使RDW增加。而运动康复训练对降低RDW水平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运动可减轻骨髓造血功能抑制的作用,提高红细胞生成率有关。此外,在心力衰竭病理情况下,患者出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具体表现为NO水平降低、ET水平增加,而康复运动训练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且运动使骨骼肌异常结构发生生理性的改变,可能与局部肌肉剪切力增强有关。

综上所述,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舌头操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血管内皮功能,降低RDW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内皮舌头红细胞
刷牙别忘了刷舌头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不同浓度镁离子干预对妊娠糖尿病妇女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天热时狗为什么要伸出舌头
舌头上的疯狂
奇妙的舌头
Wnt3a基因沉默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