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2021-04-02范钰晨马月珍尹双双杨庆娟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内科心血管精细化

范钰晨,马月珍,尹双双,杨庆娟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山东济南250031)

医疗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较多,主要与患者本身、医护人员、医疗护理技术、护理环境及设备、医疗护理认知度及程序等多个方面相关[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住院患者不断增多,加之心血管疾病本身症状较为隐匿,这对临床护理管理的要求也更高。不过传统护理管理工作较为一般[2]。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是一种需要“医院-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新型管理模式,该模式帮助三者构成一个循环在通的途径及系统,促使患者参与到自身的护理工作当中,避免患者在疾病管理中呈现出“孤导”状态,借此获得更多的健康支持及干预,以此帮助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均能够达到满意水平[3]。2018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我们将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60例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5月1日~2020年5月1日收治的12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于我院确诊的患者;②年龄≥60周岁的患者;③拥有正常的读写能力及认知水平的患者;④心态良好,病情稳定的患者;⑤自愿接受本次研究以及为期3个月的随访工作的患者;⑥签署知情权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②精神类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者;③病情变化较为严重,无法配合本研究者;④临床资料缺失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0~72(65.47±4.21)岁;住院时间10~43(27.77±2.47)d;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4例,中专及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6例。观察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61~74(66.10±4.19)岁;住院时间11~42(28.12±2.52)d;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中专及高中22例,大专及以上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包括常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运动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4]。观察组给予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小组的构建。结合院内条件构建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小组,其中包括老年心血管内科护士长1名、病房护士4名,所在社区护士长1名、社区护士2名,家庭主要照顾者1名,要求对组内人员进行分级培训,使其掌握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价值、主要实施办法。②明确组内成员的各个职责。a.病房团队(老年心血管内科护士长及护士)。由护士长负责对整体活动方法的监督、控制,同时对护士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指导。护士需要在住院期间对患者的个体病情进行判断,同时对其生活能力、自理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对不足之处予以精细化护理、管理,同时要求与社区护士、家庭主要照顾者建立密切的沟通与联系。b.社区团队(社区护士长及护士)。由社区护士长负责对社区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指导与监督,社区护士的主要工作在于负责对患者出院之后随访情况观察、指导与记录,包括患者用药情况、病情变化、运动饮食情况等,采取浅显易懂的方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c.家庭(主要家庭照顾者)。负责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并协助患者完成日常生活能力、认知功能、躯体运动等方面的训练。同时,需要与社区护士、院内护士取得密切的沟通及联系,及时反映并上报患者的病情变化。③风险管理。结合当前心血管病房内较为常见的不良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及分析,包括跌倒、压力性损伤、噎食等,以做好相关的风险评估,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待患者出院前1 d,与组内的社区人员取得联系,要求其对患者居家期间的风险情况予以正确的评价及监督,以完成在患者出院后的随访活动。④人文关怀护理。为老年住院患者举办生日会,定期举办病友会、心理疏导大会、心血管健康知识教育讲座等,在讲座或其他会议上,组织患者积极参与,并参与评选活动、病友互动、心理历程分享等,帮助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互相交流,缓解其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护理管理质量:采用我院自制的评价量表判断,包括病房环境维持、物品摆放整洁、医护合作良好、科室纪律严明,每方面满分为25分,得分越高说明护理管理质量越好。②不良风险事件:包括意外跌倒、用药失误、压力性损伤、噎食等。③遵医行为执行情况:采用我院自制的遵医行为执行情况调查量表统计,其中包括遵医规范服药情况、盐摄入控制情况、油摄入控制情况、规律运动情况、戒烟和限酒情况。④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管理满意度量表评价,其中包括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方法、主动服务意识、健康知识掌握情况、体感舒适感等,满分为100分,得分80~100分为非常满意,60~79分为满意,≤59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遵医行为执行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遵医行为执行情况比较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时刻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日常生活质量,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年患者因病情复杂且预后不佳而需长时间住院接受治疗及护理,出院后也需要可靠的护理管理,以达到促进预后的目的。近年来,随着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加之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传统护理管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原因是传统护理管理方法仅强调遵循医嘱,并将保证患者病情的稳定性作为护理重点,对其他方面的不够重视[5]。尽管当前所实施的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着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所转变,医疗护理管理工作也开始从疾病转移到了患者身上,但仍然无法达到最佳的护理管理状态[6]。现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对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展开探讨。

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管理方法,通过将医院、社区及家庭这三者紧密结合并沟通,建立紧密的联系,以此更好地保证患者不管是在住院期间或出院之后仍然可获得延续及全面的护理,为其提供更加主动、专业无缝隙的护理活动,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7]。同时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更加注重患者情感及心理上的变化,强调了人文关怀的重要性,通过实施不同的护理办法,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以及患者的遵医行为执行率[8-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房环境维持、物品摆放整洁、医护合作良好、科室纪律严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所强调的护理管理方法可有效弥补传统护理管理方法中的缺陷,将医院、科室及家庭之间紧密联合,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不断升高的同时,护理质量也随之升高,此时不良护理风险事件率也会降低[10]。另外,观察组遵医行为执行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与以往报道基本一致。提示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通过将医院、社会及家庭护理相关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在统一的管理之下充分实现了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有效管理,促进其建立更加良好的遵医行为,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构建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护理管理方法的满意度[11]。

综上所述,将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可通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期间不良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还可明显改善并提高老年患者的遵医行为,易于被接受及认可,总体满意度较高。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延长随访时间,以进一步探讨三元联动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临床优势性。

猜你喜欢

内科心血管精细化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内转科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临床体会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