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2021-04-02王群群陈园园邵亚奇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全程例数心血管

王群群,陈园园,邵亚奇

(洛阳市中医院 河南洛阳 471000)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由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等导致,造成大脑、心脏甚至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或出血的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的日常作息[1]。目前,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人数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已经在威胁人类健康排行榜中居第一位。全程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在患者住院的全过程提供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2]。有文献报道,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1]。本研究主要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护理工作方法的改善提供实践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1日~2019年6月30日来我院心血管一病区住院的患者372例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①免疫系统存在严重异常者;②认知功能障碍者;③药物滥用或精神异常者;④严重躯体障碍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86例。由于两组病例中均存在相关记录缺失或不清楚的情况,最终选取研究组183例和对照组179例。研究组男105例、女78例,年龄39~84(59.24±7.35)岁;住院时间(8.65±2.68)d。对照组男103例、女76例,年龄36~85(58.57±7.43)岁;住院时间(9.26±2.89)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1.2 方法 对照组在院期间进行常规健康指导,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主要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进行心血管病相关知识教育,让患者和家属对病情有较清楚的认识,同时告知患者及家属药物的功能及服用细节,使其知晓运动锻炼时需注意的相关事项,让其了解常见的并发症等;为确保患者熟知相关知识,对其知识了解程度进行评估。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持续关注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情况,要对负性、消极的心理进行及时的疏导[3];鼓励患者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多参与户外活动。同时要与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多监督、帮助、鼓励患者。③日常住院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记录,如果发生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医生;每日帮助患者进行翻身、活动,监督患者服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理饮食等。④家庭护理:在患者回家后,至少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了解其用药效果、饮食状况、运动状态和病情状况等。纠正可能出现的不健康的运动或饮食行为,同时宣讲与患者病情相关的知识。要求患者在出院3个月后到科里进行检查评估。

1.3 评价指标 ①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74)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该问卷包括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4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4]。 ③焦虑、抑郁程度:在护理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进行评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5]。④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在出院前1 d请患者或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测评,该量表包含5个方面,即技术水平、关爱患者、服务态度、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分为3个评价等级,包括满意、一般和差。护理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GQOL-74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GQOL-74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年龄较大、住院时间较长,且伴有多种并发症,易发生心、脑等重要器官及组织供血不足、缺氧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甚至威胁生命[6]。而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本身自理能力较差,病情较重,对自身的护理和照顾严重不足,这就要求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手段,同时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帮助患者提高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7]。而全程护理即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全面化、全程化、专业化的护理模式,这使患者不但在住院期间,且在出院后仍能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服药依从性,极大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疾病再发率,对延长患者寿命,减轻家属负担和社会压力有重要意义[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采用全程护理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起到明显的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研究组在认知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采用全程护理进行干预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恢复社会功能起到极大的作用。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说明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教育、关爱患者和心理支持方面,研究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进行全程护理模式能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模式能提高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对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全程护理过程中,患者入院后就对患者进行疏导和安慰,对其病情进行讲解,这些工作使患者对自身情况有了正确的了解,认真听从医生的指导,耐心接受治疗,使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得到显著缓解,从而改善了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9]。全程护理是一种人性化、专业的、全面的护理模式,它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和心理状态合理地调整相关护理过程,同时对患者的用药、饮食和康复训练等进行指导和帮助,提高了治疗的临床效果[10]。这不仅能使患者的诊疗过程顺利进行,同时也能极大地改善预后情况。全程护理的实施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强了医护人员对病情的观察能力和诊治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保证了患者的安全[13]。同时,也使医护人员增加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的频次,进一步提升了护患和谐,使患者能密切配合医护人员并耐心接受治疗,患者和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

本研究通过探讨全程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发现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提高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能使其生活质量有效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因此,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要尽量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模式,使患者心理情绪得到缓解,身体机能和自理能力得到尽快恢复,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医院和家属的医疗、护理压力得到减轻。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相对较小,关注维度相对单一,且观察时间短,缺少长时间的随访追踪等。今后我们将进一步积累病例数量,增加考察维度和观察时间,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全程例数心血管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