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I 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践探析

2021-04-01袁振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1年10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环境评价

袁振

(华正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山东 淄博255000)

1 引言

社会各界在保护环境方面的重视程度逐步上升,工程建设中也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了环境影响评价。因此,切实增强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性才能给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效支持。GIS技术充分利用了计算机技术的优势,可以准确分析各项数据,给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环境保护工作。将GIS技术合理地应用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能够起到显著效果。

2 GI S技术的内涵及功能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是在遥感学、地理学、地图学等多学科的基础上交叉形成的新兴综合性学科,能够采集地表、地球表面等数据,并开展数据分析、整理以及处理工作,形成完整的电子地图,为技术人员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1]。

GIS技术实际应用中,可以实现多种功能:

1)收集和归纳空间数据,高效处理信息和数据,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信息;

2)管理空间数据,支持用户共享数据信息,持续更新数据信息;

3)具有分析空间的能力,可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便于查询空间关系;

4)可处理数据信息、绘制图形;

5)可以转化信息数据,实现表格、图形等方式转化目标,传输给用户,从而满足用户需求。

3 GI S技术对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

3.1 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是在环境被破坏、污染之前进行的工作,是结合拟建工程项目或在建项目,分析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科学解决措施,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起步较晚,却拥有较快的发展速度,环境评价内容和环境评价方法都在持续完善和成熟中。

3.2 GI S技术的应用意义

GIS技术可以综合采集、分析、整合、处理以及应用数据信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GIS技术能够获取更多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可以全面覆盖到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评价内容,充分借鉴和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效果。先进有效的GIS技术可以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且通过表格、图形等形式输出数据信息,为用户提供直观、全面的信息体验,促进用户得到充分的认识,有效支持工程项目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达到保护周围环境的目的。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合理运用GIS技术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质量,提高相关工作人员分析和处理信息数据的效率,减少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更好地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从而合理调整工程项目建设的方法和步骤。

4 GI 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实践应用

4.1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需要开展整体性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积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有助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环评人员要高度重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合理运用GIS技术,关注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和建设活动及其对于生态环境影响,开展综合性评估工作,并制订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平衡发展的方案。政府区域规划、开发和管理工作进行中,应积极使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手段,准确收集多项地理信息数据,包含建设活动的环境基础值、周围环境承载力等,环评人员全面预估这些数据,以此作为规划建设的依据和支持。

4.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面向具体项目而进行的。主要是针对项目建设可能产生的后续负面环境影响加以评估,从而制订科学的项目建设方案,实现可持续发展。

1)要合理建设专业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环境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人员应全方位评估项目环境的基础情况,预测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其中主要是收集和分析土壤数据、空气数据、地形数据、水资源数据、人口数据、产业结构数据以及经济数据等。有效建立面向项目建设的环境标准,确保其和国家相关管理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构建完善的、规范的法律法规体系,给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提供准确支持。

2)全方位考察项目建设周围环境,着重观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前者包含土地规划、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土壤状况;而后者则涉及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教育以及人口等。发挥GIS技术的优势和作用,能够广泛收集这些数据,进行合理处理和总结,将其纳入统一的数据库系统中,构建相对完整的环境数据库和社会经济数据库,给项目建设工作提供科学有利的条件。

3)全面总结项目环境评价的各项内容和信息数据,从而构建起工程项目信息数据库。着重包含工程项目建设的规模、材料、技术、类型以及设备等,便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顺利开展。

4.3 累积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工程实际建设过程的周期较长,会给周围环境带来较为明显的影响,实际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也会在时间变化中发生变化。针对这种情况,要合理利用GIS技术手段,切实开展累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这是综合研究现阶段环境状况和未来环境状况而开展的工作内容。以往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中,面对工程当下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不够全面,评估不够准确,在较长时间的发展中还会导致评价结果产生误差。

GIS技术的运用有效改进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实施方法,提升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整体水平。在GIS技术应用过程中,能够针对不同环境影响加以叠加计算,这是该项技术手段的重要功能。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引进GIS技术,一方面能够分析现阶段的环境变化情况;另一方面能够预测评估未来一定区域内的环境状况,实现多方位评价环境的目标,同时还能在长时间累积分析的基础上,制订科学有效的改善方案,作为提升环境质量的良好支持。此外,GIS技术本身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较强,能够充分结合不同区域内、不同时间下的环境分析数据,从而开展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构建专门性的综合数据库,有效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整体质量。

4.4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GIS技术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运用,还能推进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稳步开展,这是指针对环境政策、计划、规划以及其他替代方案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与评价,做好环境和社会发展关系的合理协调工作。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可以获取、分析、处理以及总结大区域范围、长时段的数据,给战略环境评价工作提供良好的方法,使环境发展与社会经济建设之间的差距显著缩小,促进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之间均衡发展[2]。

5 结语

本文结合GIS技术的功能及特征描述,分析其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价值,指出GIS技术能够有效提升环境影响评价质量,提高数据收集效率,最后对GIS技术在不同形式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方法及实际作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对充分发挥GIS技术在整体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提到促进的作用。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环境评价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养殖的环境影响
洙赵新河扩大治理环境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