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质量通病与监理控制探讨

2021-03-31王争鸣

居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检查井通病市政道路

王争鸣

(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河北 保定 07265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在一线城市带动下,二三线城市综合实力也在逐渐提升,私家车量不断增多,大幅度加重了市政道路荷载量。同时,受到设计、施工、管理等因素影响,部分二三线市政道路路面性能欠缺,受到车辆的反复荷载以及自然侵蚀等作用,容易出现起皮、龟裂、网纹等病害问题,轻则影响路面使用舒适度,重则会造成安全事故问题。因此,面对市政道路路面的质量通病问题,必须要充分发挥监理作用,加强监理控制力度,对这些路面质量通病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最大程度上保证市政路面施工质量,降低工程损失率。

1 市政道路路面常见的质量通病

1.1 检查井周围塌陷

检查井周围塌陷是较为常见的路面病害问题,如果周围路面受到外部作用出现沉降或塌陷时,受到雨水侵蚀影响,会进一步加剧道路路面破损情况,车辆经过可能会出现跳车情况。造成检查井周围塌陷主要是因为路基层、路面层结构施工中,夯实密度不足,人工处理不当,降低了路面整体的使用性能[1]。还有部分检查井是采用粘土砖砌筑而成,而材料在受到外部荷载因素影响时,容易出现形变情况,从而导致检查井周围出现塌陷问题。

1.2 路面局部沉降

市政道路施工中可能会产生路面局部沉降问题,特别是管线通过路面或施工道路接缝位置最为明显。造成路面局部沉降是因为管道、道路没有同步展开施工,开挖管道施工沟槽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应力和压力,从而导致沉降问题。同时,在管道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达标,承载性不足,在回填、碾压施工以及道路运营时,很可能产生形变问题,导致管道埋设部位产生局部沉降。

1.3 路面裂缝

路面裂缝病害问题十分常见,特别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材料自身的特性容易出现裂缝情况。路面裂缝主要是因为施工材料选用不合理、质量不达标,再加上运营荷载量在持续增加,会增加路面裂缝生成几率和生成量,所以在施工和后期运营中都要全方位加强管理力度。

2 市政道路路面监理控制措施

2.1 前期控制工作

2.1.1 做好前期精密测量控制

前期测量是保障后期施工质量的基础,这就要针对路线上的加桩、整桩、控制点等进行精确测量,之后还要再次测量,确定精度,将各个桩点沿着垂直方向平移到路面外作为辅助线使用。用钢尺测量平移距离,在使用钢尺对路线长度进行复核丈量,根据最终测量结果定位出加桩、整桩。在测量过程中要将周围控制点作为基准点,并且用相邻控制点进行校核,控制点、测设点间距不得超过100m。测设完中心桩之后,还要统一测量施工横截面的方向,根据工程设计横截面、现场地面高度,确定两侧道路边桩,在边桩、中心桩部位作出高程标志。所有施工测量记录都要统一记录,结合相关规定,整理好测量资料。

2.1.2 施工材料质量管控

监理控制中材料质量管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路面整体质量。如今,材料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路面材料选择也更加多元化,这也容易使采购人员在厂商的指引下发生误导问题。所以,监理工作必须要重视材料检查,把好质量关。采购人员应及时掌握材料市场信息,对供应商生产能力、资质、信誉进行筛选,掌握市场中路面材料的价格情况,避免高价采购。所采购的路面原材料、半成品、构件、成品以及施工设备必须要三证齐全,包括出厂检验报告、质量合格证明、复试报告[2]。详细注明工程项目数量、规格、原件存放点。所有的施工材料在进场之前都要结合国家管理部门提出的标准进行抽样检查,交给试验机构展开质检,确保材料质量合格之后再投入使用。如果检查出不合格材料,要整个批次给予退回,并追究责任人和供应商的责任。

2.2 辅助优化路面施工设计方案

在市政路面施工前,需要针对路面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通病,根据施工现场前期勘察的地质条件、自然环境等,对容易产生通病的部位进行方案优化,在施工方案设计中,必须要充分考虑路面排水以及道路下管网布设情况,包括排水系统、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等,确定管线的铺设具体位置和铺设情况,制定管沟回填处理方案,特别是要注重灰土夯填处理、砂砾夯填处理等,在管沟设计、检查井回填方案中,要以公路施工回填处理标准为基础,回填材料选用砂砾,在回填范围较大时则采用分层夯填法,压实度要与路基压实度相同,严控回填质量,避免产生沉降等情况。

2.3 施工过程监理控制

施工过程监理控制作为路面工程质控关键环节之一,工作人员要仔细分析路面裂缝等病害具体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护措施。很多病害都是因为材料配比不合理、浇筑不完整造成的病害情况。所以在施工中,技术人员应严控沥青料配比量,砂浆、水泥配比应为1∶4,在混合料中加入2%粗骨料,从而提高材料整体的承压性能。混凝土凝结前要对面层压光处理,保持面层的干燥性,避免水体侵入内部。为了减少龟裂、横向裂缝等问题,要采用均匀的沥青料填补,将路基划分为多个层次,采用小型压路机压实,减少裂纹产生量。监理人员还要做好路面结构检测工作,还要聘请专家进行质量鉴定,避免产生突发情况,严格做好回填质量管理管控,使用相同配比沥青混凝土填充缝隙,并在夹缝当中注入水泥,通过人工振捣形式加强填充质量,检查路面周围水井,用100mm厚板座覆盖,从而保证回填密度达标[3]。

还要控制路面施工的平整度,在确保纵横段高程、各层密实度参数情况下,提高平整度标准,加强控制力度。在技术层面控制上,检查重点是底层横纵段高程,结合相关规范要求做好修整工作。积极采用机械设备,如利用平地机将基层修整,保证路床的平整度。在铁板上端卸下沥青料,不允许直接卸在底层上。剩余的冷料不得直接铺筑在底层作为层厚,如果要铺筑底层需要加热,或者用于其他部位。

2.4 建立健全质量监理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监理控制的积极效益,建立健全监理控制制度是基础。监理工程师应借鉴行业先进的监理体系,融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有效的监理控制方案。再者,在各部门宣传具体条款,负责人选派组长监管任务执行力度。组长应根据各个岗位具体内容分配任务,在完成任务之后进行考核[4]。细化部门工作内容,除了设计部、技术指导部、采购部、质检部外,还需要成立独立的监理小组,把好材料关、设备关、技术关,监理小组采用内部轮岗制,对材料进行入库前检查,根据材料功能差异进行分开存放。现场监理小组还要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不定期对施工情况进行清查,重点施工环节要旁站监理,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整改,落实“三检”制度,包括施工小组自检、管理人员复检、监理人员验收,质量检查合格后签字确认,三个签字具在的情况下即可开展下一道施工工序。

3 结 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中路面施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保证路面施工质量,才能够减少各类路面质量通病的发生。在实际施工监理中,需要严格分析路面质量通病种类以及产生原因,结合具体病害采取防治措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辅助优化施工方案,严控各项施工技术,抓住监理控制要点和难点,建立健全监理制度,这样才能够延长市政道路路面使用年限,打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方便人们出行。

猜你喜欢

检查井通病市政道路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给排水施工如何预防一些常见通病
无障碍设计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质量通病的预防与治理
大型检查井分节预制安装施工方法研究与应用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 雨水井、检查井
盖世神功是青春期美丽的通病
检查井装饰小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