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规划决定城市“温度”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评析

2021-03-31

居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功能主义分区理性

王 杨

(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理性功能主义为了解决在工业高速发展下城市显现出来的各种问题,用集中的布局形态、明确的功能分区以及立体的交通系统进行了城市规划的探索,但是,高度的“理性”以及“机械化”忽略了城市当中的人文本底,忽略了城市的特色。本文从“城市脉络”和“城市参与者”以及“城市活力”的角度出发,对“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进行解读,希望我们所生活的城市在规划下更能体现“人文色彩”,更加具有独特的“城市活力”,也更具有“城市温度”。

1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概述

1.1 明确的功能分区

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集聚让城市变的杂乱无章,功能分区的交杂与重叠让城市看起来无序又无措,理性功能主义认为,应当将城市活动按照其行为特点划分为几个明确的分区,并且在规划过程当中严格按照分区进行城市设计,其实在当今社会,柯布西耶所提出的这一理念还在影响着现在的规划方式。

1.2 提高土地人口密度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认为,土地的大部分面积都由建筑所占据,低层住宅的设立使得建筑密度过大,导致的直接问题就是没有给城市公共活动场地留有足够的空间,人居环境不甚理想,人际交往也无场所进行,人们更多的是机械的工作与生活,情感交流非常欠缺。基于此,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主张增加建筑层数,以达到提高容积率的目的,节省的地表空间可以用来建设更多的绿地以及广场,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努力。

1.3 采用立体交通系统

立体化的交通自从在城市中设立开来,充分地利用了地下和地上的空间。不同用途的专用通道上行驶着不同用途的交通工具,这样提升了运输的效率,减少线路相互交叉而耽误的时间,也保障了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

1.4 增加户外植被面积

户外植被面积的增加是通过增加建筑高度、提高容积率来实现的,居住空间越为集中,减小的建筑密度用来增加植被的面积,建设供人们休闲的花园、公园和广场。人居环境的改善使得很多细菌失去了原有的滋生环境,人们的健康也得到了极大的保障。

2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的先进性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的先进性在于它着重从城市内部结构出发,进行相关要素的改进与整合,值得我们后人深入思考并学习。

2.1 功能分区概念的提出

人类生活根据其不同行为特点主要有“生产”、“居住”、“工作”、“游憩”这几项,理性功能主义在其基础之上提出的功能分区能够很好的对空间进行集聚性地规划,有利于生产资料的集约型发展,能更加精准得利用我们的土地空间。

2.2 立体交通系统的提出

城市的有效发展与交通系统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现在“时间换空间”的概念就是在重申发达交通系统的重要性,高速便捷的交通能够缩短城市与城市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通达时间,从而缩小了不同地区的距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效率。所以说,理性功能主义提出的立体交通系统在今天看来依旧具有先进性,以兰州为例,兰州是一个两山夹一河的城市,南北向距离过短,兰州的交通在高峰期变得格外拥堵,尤其是一些十字路口,因为缺少立体交通系统,人、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在此便会相互交叉干扰,通达性很差,有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就是在重要交通节点处设置立体交通,使各系统相互独立。

2.3 “绿色”概念的植入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增加建筑高度,减少底层占地面积来空出土地用以增加植被面积的做法和现在改善人居环境的理念不谋而合。我国社会由高速发展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体现了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绿化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切身内容,城市绿化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3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的局限性

前面我们提到,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在城市结构、城市交通和城市绿化等概念的提出上都有超前的预见性和先进性,也有效地解决了当时社会存在的一些显著矛盾,但是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也存着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忽略了人在城市生活当中的活跃度,没有充分考虑城市设计中的“人本图底”,我们在城市设计以及建筑设计当中应该充分考虑“人”在建筑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机械性”规划使得区域功能单调

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它包含了人类生存必要的各种物质要素,也包含了人类的各种活动,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将各区域“机械式”地进行划分,使得各区域功能绝对独立,这种略微激进的规划手法使得各区域的功能显得非常单一且单调,而且过于明确的区划,会增加居民的出行消耗,降低工作生活的效率,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段人们集中涌向工作区域,也会增加瞬时交通流量,加重城市交通压力。工作期间,工作区域的能源消耗也会激增,造成能源集中消耗排放。

3.2 过大的设计尺度降低了城市与人之间的“温度”

城市与人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联系,我们可以称之为城市的“温度”,而获取这种适宜“温度”的途径则是设计适宜的城市尺度。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所提倡的扩大空间尺度而减少道路交叉口的做法会使得城市街道失去原有的亲切尺度感。小尺度空间会让人与建筑、与空间的交互变得亲切与自然,当周边环境的尺度变得生动与自然时,我们便有一种强烈的向心意识,有非常明确的归属感。

3.3 明显的区域划分丧失了区域的活力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明显的区域划分还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丧失了区域的活力。在某一特定时间段,某区域的活力因子达到峰值,区域内活动繁忙有序,一片生机,欣欣向荣,而过了这一时间段,因为缺少了主要的消费群体“人”,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该区域的购买活力下降,所有的商业化活动减少,变得异常冷清,这种情况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使得这一地区变成所谓的“鬼城”,慢慢衰败,造成资源的浪费。

3.4 “工业化”的设计理念忽视了城市特色

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认为城市以及建筑都可以像流水线上的工业品一样,模式化地进行设计。然而在这一过程当中,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却忽略了不同城市所具有的自身特色与文化脉络。如今,“千城一面”现象比比皆是,它所带来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同样的城市风貌让我们产生了城市审美疲劳,也让城市失去了原本的历史风貌,如果所有的城市都是千篇一律的样貌,人们对于原有空间的熟悉感便随之消失,也让人们失去了归属感。

4 结 语

本文从“先进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理性功能主义规划思想进行了评析,理性功能主义提出的规划思想都为解决当时社会发展而带来的诸多弊端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此同时,过于理性的规划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于过于关注规划的理性与结构的清晰,忽略了“人文本底”。城市不是永固的,它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内部要素的改变会发生变化,我们应当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在技术性以及明确性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类活动对于城市发展的影响,让城市成为人类情感的寄托空间,让城市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更加得亲密与和谐,也让我们的城市一直充满活力,欣欣向荣。

猜你喜欢

功能主义分区理性
上海实施“分区封控”
Development of Skopos Theory
“忠诚原则”的复调倾向——兼论功能主义语用学传统的衰弱
浪莎 分区而治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Typ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ader and Translator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美国功能主义传播观的继承与失去
基于SAGA聚类分析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基于多种群遗传改进FCM的无功/电压控制分区
理性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