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能源集团:为社会赋能 为经济助力

2021-03-31李永生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6期
关键词:能源责任绿色

文/李永生 陈 慧

202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国家能源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研究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战略自信和战略自觉,付诸行动并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的新要求,进一步提升认识理念、转变发展观念,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责任工作走深走实,集团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迸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更好地实现了“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

牢记责任使命,坚决做好能源供应的“稳定器”“压舱石”和能源革命排头兵

2020年,国家能源集团提高站位,坚决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企业“六稳六保”要求,推动集团“一个目标、三型五化、七个一流”战略落实落地,全力落实煤炭、电力、运输和煤化工的综合能源保供。

发挥87座煤矿生产能力,全年完成煤炭销售7亿吨;发挥近2.6亿千瓦电力装机能力,全年完成发电9828亿千瓦时;发挥2420公里铁路和三亿吨港口吞吐能力,全年完成煤炭运输4.6亿吨、煤炭装船2.5亿吨;发挥现代煤化工产能,全年完成煤化品(不含主要中间品)产销165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5569亿元,利润总额838亿元(位居央企前列),上缴税金898亿元。集团2020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08位。

厚植“绿色发展、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大力推进集团公司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能源布局集约化、产业经营国际化的低碳化转型发展。

着力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实现2个“500万+”新能源目标,全年投产新能源机组521万千瓦,开工535万千瓦。细耕生态责任田,不断推进高科技研发、新能源发展、煤炭清洁开采、绿色工厂建设、强化污染防控治理、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等措施落地生效,2020年公司环保总投入达到97亿元。建设2.4万亩“国家能源集团生态保护林”,矿山新增复垦面积32平方千米,受益地区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218个县,受益人数超千万人,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积极提升煤炭矿区生态治理水平,省部级以上绿色矿山占生产煤矿总数40%以上,神东矿区采前、采中、采后针对性治理,做到了“采煤不见煤,采煤不见矸,污水不外排”,实现了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全集团常规煤电机组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全部机组完成脱硫脱硝改造、部分实现“近零排放”;积极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重点企业和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生态遥感、节能环保监测”三个全覆盖;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绩效持续改善,火电业务烟尘同比减排10%,二氧化硫同比减排12%,氮氧化物同比减排6%,燃煤发电机组实现100%脱硫脱硝。

加强疫情防控和疫后灾区帮扶,彰显民族大爱

2020年,面对严重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能源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防控疫情扩散、保安全生产、保职工健康、保稳定供应,健全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稳住煤炭市场,实现煤炭“零断供”、调运“零告急”、供热“零事件”。

向东北三省区域和湖北等疫情重灾区提供供暖、供电、保民生用煤超过1.2亿吨;通过煤炭增量补欠,保价让利,全年为社会让利128亿元;全国“两会”期间累计发电208亿千瓦时,按调度指令启停55台次,圆满完成保电维稳、生产经营、疫情防控等任务;助力社会抗疫,向湖北等重点省份捐款1.3亿元;发挥国家能源e购、慧采商城平台作用,全年采购湖北省企业产品及服务36.7亿元;助力湖北疫情灾后重建,完成集团湖北公司向上市公司注资等资本运作,集团在湖北省新增100亿元的投资项目。

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精诚做好社会公益

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国家能源集团大力开展脱贫攻坚,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1.6亿元,扎实做好西藏、青海、四川、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9个贫困县的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帮扶全国416个县(乡、村)。

开展教育扶贫,实施项目113个,援建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开展生态扶贫,在曲麻县创新开展黄河源保护工作,退耕还草32万亩,实施脱贫攻坚与生态修复互保共赢;开展民生扶贫,建设安居工程,推进村庄改造,修路修桥,安装饮水设施等;开展产业扶贫,建造现代设施农业、药材、大棚、车辆维修等9个帮扶项目和16个合作社;开展就业扶贫,开办技能培训、专招设岗、拓宽渠道增加贫困毕业生就业;开展消费扶贫,发动全集团购买右玉、布拖、普格等贫困县农产品超过2.5亿元,畅通其销售渠道;开展党建扶贫,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标准、带着目标做好扶贫工作,派驻55名挂职干部扎根一线开展扶贫工作,培训扶贫干部4198名、技术人员6828名。集团出资5.26亿元,继续巩固深化困境家庭儿童先心病救助的“1+3”模式和“爱心学校”“爱心助学”“爱心红丝带”“爱心之旅”等品牌项目,在卫生健康、文化教育、生态环保等领域共开展92个公益慈善和扶贫项目,受益人数达200余万人。

强化“大责任观”,扎实做好幸福员工和利益相关方、社会各界诉求的回应

“技术创新与行业引领”方面,全年投入91.5亿元,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以技术攻关拓展发展边界,共申请专利2255件(其中发明专利1305件)、授权专利2395件(其中发明专利504件),发布两项国际标准,82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级、行业或省部级科技奖(其中一项通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评审),58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公司命名挂牌82个首批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0人荣获“全国劳模”荣誉,2名技术能手当选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

“绿色产业链”方面,突出抓好煤矿、电厂、运输、化工厂的安全生产和职工工作环境的健康环保,集团煤矿安全生产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绿色供应链”方面,坚持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公开透明的采购、有竞争力的福利待遇等措施,携手合作伙伴共商共建共进“绿色发展”“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运输”“产业协同”,将绿色环保纳入考量,完善绿色供应商管理机制,优先采购和使用环保原材料。

“责任供应链”方面,以煤炭产品质量、诚信信誉和过硬品牌,充分发挥在国家能源供应中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阳光供应链”方面,推进企业信息透明公开,集中采购率、上网采购率和公开采购率力争实现“3个100%”。

全球化国际化方面,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发挥能源产业链优势,积极参与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大协同+专业化”的国际化发展体系,扎实推进中蒙跨境能源基地、扎舒兰露天煤矿等重点项目,江苏东台海上风电、印尼爪哇百万千瓦煤电等国际合作项目落地见效,不断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与水平。

构建社会责任工作体系,用体系力量和长效机制推动社会责任工作深入开展

建立制度,印发《国家能源集团社会责任管理办法(试行)》;研制措施,制定《创建履行社会责任典范企业实施方案》;健全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不断深化“决策——管理——执行”沟通协调机制,把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活跃和创新社会责任工作,建设一套理念、一套制度、一批典范企业、一批品牌案例的“四个一”工作体系,通过责任制、责任议题、责任培训和责任交流沟通,不断健全完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体系,推动集团各部门、各单位的社会责任工作取得实效。

猜你喜欢

能源责任绿色
绿色低碳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