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1-03-31

中国煤炭工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瓦斯煤炭煤矿

压实各环节安全生产责任 增强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1月23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安全生产事关重大,须臾不可放松。2020年,经过各方共同努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同时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安全生产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单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落实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要求,进一步压实各环节安全生产责任,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基础建设;提高精准执法和服务水平,强化源头治理,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和薄弱环节,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有效化解风险隐患;创新安全监管方式,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主动报告等制度,提高监管效能,增强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作出新贡献!

会议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统筹发展和安全,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牢牢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推动实现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深入分析安全生产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三个必须”监督管理责任。严把安全关口,把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规划建设全过程。筑牢安全防控体系,健全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企业风险主动报告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健全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执法体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重大安防工程建设。

会议强调,要全力打好专项整治三年行动集中攻坚战,深入细致排查风险,彻底根治重大问题隐患,深化各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严肃认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见到实效。

国家发改委:确保安全前提下按最大能力组织煤炭生产

1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视频会议,部署做好2021年春节及“两会”期间生活物资保供稳价和能源供应保障等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煤电油气运供需监测,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最大能力组织煤炭生产,推动国内气田继续安全满负荷生产,统筹安排好各种电源开机应对高峰电力需求。要加强存煤偏低电厂运力保障,做好电力余缺互济,确保天然气管网设施安全稳定运行。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保证疫情地区煤炭运输、LNG运输车辆进站装车和通行不受影响。

国家能源局批准45项涉煤行业标准

1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公告,批准《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综合设计规范》等320项能源行业标准、113项能源行业标准外文版、《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等5项能源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其中包括露天煤矿建矿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露天煤矿建矿安装工程质量评价标准、露天煤矿建矿安装工程验收资料标准等45项涉煤行业标准。

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达494个同比增加80%

1月11日,据国家矿山安监局新闻发布会披露,近年来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全国煤矿仅有3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019年达275个,2020年增至494个、同比增加80%;已有采煤、钻锚、巡检等19种机器人在煤矿现场实施应用。同时,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全国矿山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淘汰退出煤矿5464处、产能9.4亿吨,整顿关闭金属非金属矿山和尾矿库1.9万余座;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65.3%和62.4%,重特大事故起数下降40%;非煤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8.2%和39.2%。2020年未发生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为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

2020年国家批复核准新疆20个煤炭项目

2020年底,国家能源局批复同意新疆六个煤炭开发基地建设项目,分别为新疆昌吉白杨河矿区天业煤矿项目、新疆和什托洛盖矿区小型煤矿整合区阿勒泰鑫泰矿业五号煤矿项目、新疆七克台矿区资源整合区二号整合井田项目、新疆准东西黑山矿区资源整合区北山露天煤矿一期工程项目、新疆伊宁矿区北区七号矿井一期工程项目、新疆伊宁矿区资源整合区伊泰伊犁矿业公司煤矿项目,建设规模合计达1530万吨/年。2020年国家能源局共核准批复新疆煤矿项目20个,建设规模3720万吨/年,规模占比高达87.32%。最新获批建设的煤矿总规模占2020年总规模的36%。

煤炭行业7人获杰出工程师奖

日前,由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设立和组织实施的2020年(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公布。2020年,70人获杰出工程师奖,其中40人获杰出工程师奖、30人获杰出工程师青年奖。煤炭行业共7人获第四届杰出工程师奖。其中,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王虹、中国矿业大学朱真才、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杨俊哲、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书宁4人获杰出工程师奖。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任怀伟、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孙海涛、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拥政3人获杰出工程师青年奖。

我国第二个年产10亿吨煤炭省份诞生 山西重回产煤第一大省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山西和内蒙古产量分别为10.63亿吨和10.01亿吨,同比分别增加8.2%和减少7.8%,两省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3.7%。这也是继内蒙古之后,2020年山西成为历史上第二个年产量超10亿吨的省份,并且产量超过内蒙古,重新成为第一大产煤省。

2021年山西省将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

据山西省“两会”披露,2021年,山西省将把开展碳达峰作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牵引举措,研究制定一系列行动方案。2021年,山西省将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以5G通信、先进控制技术为指引,推进智能煤矿建设,建设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000个,抓好煤炭绿色开采,建设40座绿色开采煤矿。推进国家核准的东大等6座煤矿加快先进产能建设,全省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75%。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试点。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力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120亿立方米。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完善电网主网架结构,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扩大电力外送规模。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0.3元/千瓦时电价机制,引导发电企业降本增效。积极推动风电光伏平价项目健康发展,有序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和生物质能发展。

山东:2021年煤炭智能化开采产量达到65%以上

日前,山东省发改委、能源局等13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全省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1年,省属煤矿、生产能力120万吨/年以上大型煤矿、高瓦斯煤矿、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实现智能化开采,采煤和掘进工作面作业人员分别控制在16人和9人以内。建成一批省级示范矿井,争创国家首批示范矿井。智能化开采产量达到65%以上。同时,《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顶层设计、标准制定、系统智能化建设、科技创新、机器人研发使用、大数据资源应用、人才队伍建设等7项任务。《实施意见》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

到2023年底,河南将累计建成15~20处智能化示范煤矿

1月7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方案明确,到2023年年底,河南省累计建成15~20处智能化示范煤矿、80个以上智能化采煤工作面和200个以上智能化掘进工作面;井下部分危险岗位实现机器人作业;与2020年相比,全省煤矿井下用工人数减少1.2万人,原煤工效提升1.2~1.5倍。

甘肃制定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信息公示制度

日前,甘肃省应急管理厅会同甘肃煤矿安全监察局、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了《甘肃省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信息公示制度》。制度明确了可以从事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和从事本企业所属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的条件。制度规定,低瓦斯矿井每两年应当进行一次高瓦斯矿井等级鉴定,高瓦斯、突出矿井应当每年测定和计算矿井、采区、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因长期停产、停建等客观原因没有进行瓦斯等级鉴定的矿井,按上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管理。

2020年我国两亿吨以上煤炭企业增至4家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由于山西、山东推进大型煤炭企业重组,煤炭行业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年原煤产量超亿吨企业为6家,分别为国家能源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东能源集团、中煤集团、陕煤集团、山西焦煤集团,比上年减少1家(原兖矿集团产量并入新重组的山东能源集团),产量合计约为16.8亿吨,同比增产约0.5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43%左右。继2019年中煤集团成为全国第二个年产量过2亿吨企业后,2020年新重组的晋能控股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原煤产量均超2亿吨,我国2亿吨以上企业扩围至4家。

2020年全国十大煤矿产量排名出炉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全国原煤产量前十名煤矿核定产能共2.8亿吨/年,原煤产量实际完成2.3亿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约5.9%。2020年产量排名前十的煤矿分别为:神华准能集团有限公司黑岱沟露天矿、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补连塔煤矿、同煤大唐塔山煤矿有限公司、神华准能集团有限公司哈尔乌素露天矿、华能伊敏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露天矿、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矿、神华北电胜利能源有限公司胜利一号露天煤矿、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安太堡露天矿、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安家岭露天矿、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平朔东露天煤矿。

重庆能源集团核定淘汰煤炭产能共计1150万吨/年

1月19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重庆能源集团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关闭退出煤矿总体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重庆能源集团所属重庆能投渝新能源有限公司打通一煤矿、石壕煤矿、渝阳煤矿、松藻煤矿、逢春煤矿、南桐煤矿、红岩煤矿、东林煤矿、韦家沟煤矿、中心桥煤矿、邵新煤矿、田家煤矿及重庆能投资产运营有限公司三汇二矿、芦塘煤矿共计14个煤矿依法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实施关闭退出,核定淘汰煤炭产能共计1150万吨/年。

全国首个矿区全覆盖局域网数字平台在国家能源集团上线

近日,全国首个矿区全覆盖局域网型“WK-35电铲全时状态数字化平台”在国家能源集团胜利能源设备维修中心正式上线运行。该平台以“一个局域网数据中心、一套可视化界面、两大核心模块”为架构,充分运用大数据采集、实时状态监控、全时状态采集、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通信技术,广角度进行在线诊断设备故障和指导维修。该平台通过低延时、高带宽实现矿内电铲数据与车间数据中心互联互通,在大型电铲设备数据自动采集、自动获取、灵活应用的“数字化”维修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

华中最大煤炭铁水联运项目开港运营

1月5日上午,陕煤集团与湖北能源集团合资组建的湖北省煤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投资的湖北荆州煤炭铁水联运储配基地一期工程开港运营,港口各期工程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地区最大的煤炭中转、交易平台和湖北省煤炭应急储备供应保障平台。建成运营的荆州煤港一期工程,中转能力2000万吨,下水能力1500万吨,静态储煤能力300万吨;建有6个3000吨级散货泊位,其中进口泊位2个,出口泊位4个;新建铁路专用线铺轨总长度14.08公里,配套两线三车翻车机系统;新建8条堆取料作业线及13条原煤堆场。

“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潜力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月13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武强、王双明参加的鉴定委员会,对国家能源局重大科研项目“国家大型煤炭基地开发潜力研究”进行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项目基础资料丰富、翔实,成果总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项目由国家能源局组织,勘研总院、一勘局、地质集团、江苏研究院等联合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和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完成,取得了4项创新性成果:调查分析了14个大型煤炭基地资源分布特征和资源勘查、开发现状;首次建立了煤炭资源绿色开发潜力评价模型,全面评价了大型煤炭基地绿色开发潜力;系统调查和研究了我国矿井回采率,分基地、分矿区分析了煤炭资源保障能力和开发条件,提出了大型煤炭基地合理建设规模及保障措施;建立了集属性数据库、图形数据库、煤炭资源开发信息数据库于一体的全国煤炭资源开发潜力评价信息系统。

陕煤集团和西安交大联合组建成立西部首个能源行业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1月19日,陕煤集团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建的“陕煤集团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揭牌。这是西部地区能源行业成立的首个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该研究院将集合多方资源,开展泛能源行业5G+工业互联网产业研究,探索5G技术群与能源产业的融合应用,打造西部地区能源5G+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此次“陕煤集团5G+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成立是陕煤集团践行“新基建”迈出的重要一步,将进一步提升企业科研水平、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为走上5G智能化发展之路夯实根基。

猜你喜欢

瓦斯煤炭煤矿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
11采区永久避难硐室控制瓦斯涌出、防止瓦斯积聚和煤层自燃措施
煤炭:去产能继续 为煤炭正名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大型煤矿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途径探讨
煤炭的“未来”
上半年确定关闭煤矿名单513处
去年95.6%煤矿实现“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