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现代产品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2021-03-31郑艳玲伍洋

西部皮革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产品设计传统产品

郑艳玲,伍洋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设计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构建文化软实力的重中之重。优秀的设计作品通过色彩、形态、工艺、材料等诸多要素,表现出特定时代人们的审美需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历经千年,经久不衰,成为了时间长河中的“沧海遗珠”,可谓弥足珍贵。它既是时代精神的浓缩,也是现代艺术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因此,我们应当对其进行充分研究,挖掘其中的文化精髓,将它和当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融合在一起,从而开辟一条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设计发展之路。

1 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背景

伴随着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一种基于工业生产为背景的学科在20 世纪应运而生,这就是工业设计。而工业革命之后,为了满足社会对物质欲望的、进一步需求,批量化生产和分工合作被用于各种生活器物的生产和制造,由此,便形成了产品设计的概念。其根本任务是对批量生产的产品进行综合的思考和分析,从而确定一种能够满足人类现代生活或将来所需的物质形式。产品设计作为现代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科学、艺术、经济和社会生产等诸多因素的结合体,其牵涉的范围之广,更是渗透到当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小到一个纸杯,大到一艘轮船,都离不开产品设计的身影。不仅如此,产品设计还处在一个不断拓展创新的阶段,其不仅着眼于现有产品的改良优化,同时还结合社会需求创造出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产品。

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

2.1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历经千年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孕育出独特的民族思想和民族文化。这些优秀的文化成果,成为了我们这些后辈所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也成为了我们实现设计本土化的基石。

我国的传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既有儒、佛、道、禅等多宗派并存的宗教文化,也有诗词歌赋、戏剧曲艺、书画水墨等多种艺术表现形态。它们在开拓视野、教化世人、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而传统文化元素是传统文化的具象展现,它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国家利益的形象、符号和风俗,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1]。因此,我们在探究传统文化元素与产品设计的关系时,必然要全方面地了解传统艺术的类别和表现形式,从而实现现代产品设计的本土化、民族化发展。而在设计本土化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包含一个民族的文化理念、思想价值等特有属性,其中包含的文化元素将有利于传播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种子[2]。

2.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应用

文创产品是近年来较为火爆的产品设计种类之一。在设计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出发点,独具创新,将浓厚的中国色彩融合到产品之中。洛可可公司设计的上上签牙签盒,就是将中国道教文化元素运用到实际中的案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摇签、卜卦、祈福,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从未缺席。它们是中国人对人生凶吉、仕途顺逆等命运轨迹的先行体验[3]。这种将祈福文化运用到设计中的案例,更寄托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期望。通过产品的形态给予用户视觉上的享受,并在用户的脑海里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元素。

鸟巢作为北京奥运会的主场地,其设计灵感也来源于中国传统的菱花隔断和冰花纹瓷器。横斜交叉的纹路和大小不一的孔洞,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网状形构架,支撑起了整个庞大的会场。与此同时,鸟巢在各个方向上都表现出相同性和中心对称性,这种稳定、和谐的美学表现方式,也体现出了中国道教所提倡的均衡和归一。这些设计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抽象处理,使文化不断创新,突破了原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满足了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元素的需求。

3 传统文化元素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原则

3.1 简洁性原则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中,无论是文学、绘画、书法或是戏剧,都强调留白的创作手法。通过这种刻意保留空白空间的方式,从而给予人们一种简洁明快的视觉感受;也正是这种创意性的表现手法,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种简洁、朴素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产品设计中的简洁性,不仅是对产品外观样式的抽象、简化,同时也是对产品使用方法的简化处理。在设计过程中,摈弃繁华无用的装饰主义风格,将实用功能、用户操作放到首要位置,更加注重操作的便利性。

3.2 协调性原则

庄子曾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天就是代表规律、法则,从而讲究回归根本,探究人与道的和谐统一。这种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的文人艺术(绘画、音乐)造成了很深远的影响,道家美学也成为中国文人艺术思想精神、审美甚至生活的境界[4]。老子也曾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天、地、人、自然联系在一起,从而去探究人与自然的协调。这种追求万物平衡,和谐共存的想法,其实就是追求人与物之间的协调性。在现代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这种协调性,从而提升产品与周围环境的适应度。苏州园林作为我国传统园林中的代表之作,就完美地阐释了和谐统一的原则。曲径通幽、一步一景,通过情景交融,旨在咫尺之内创造一份意境。这其中,除了要注重比例、尺寸的协调,同时还要在景观规划、山石陈设和整体构造等方面下足功夫,从而才能达到这种内外呼应,协调统一的效果。我们在进行现代产品设计时,要注重产品与用户之间的协调性,产品与使用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产品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性。充分利用好协调性原则,就能合理地把握产品在不同环境中所起到的功能和作用。

3.3 创新性原则

独特的设计风格,创新性的设计文化,不仅是现代设计的必然要求,也是充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所必须遵循的原则。古典、儒雅、灵动、秀丽,不同的文化元素会带来不同的设计风格。在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中,依据产品的使用人群、地位和时代,秉持创新性的产品设计思维,才会获得时代的青睐。设计师在剖析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时,要保证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出产品设计的创新性原则。创新是设计延续和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创作的同时,我们既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抽象处理,避免生硬地照搬照抄,同时也要注重对文化元素精华的提炼,保留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创新就是对产品进行再设计、再构造,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从而突破到新的意识层面[5]。我们要做的,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独特之处融合到产品的设计中,从而起到吸引消费者,乃至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而突破传统思维,创意创新,也成为了现代产品设计发展的重要手段。

3.4 美学性原则

设计作为一种对产品形态和外观进行再塑造方式,对美学的需求必不可少。在现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式美和功能美成为了促进产品推陈出新的两大“臂膀”。形式美不仅需要我们注重产品本身,同时还要了解机械化生产的制作流程和产品的材料加工方式,从而使那些优美的线条、圆润的曲线得以真正地存在。当今中国的设计美学思想既要学习现代的设计思想,同时也要了解实现这些美学形式的科学技术。让美可以脱离纸张的禁制,真正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6]。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其中的简洁性、文化性、创新性和美学性。而早在十九世纪,沙利文就提出了形式服从于功能,这条设计理论同样适用于现代产品设计的美学研究中。实用性作为产品设计的初衷和目的之一,一直是当代设计师所关注的重点。在提炼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设计方向时,要时刻将产品的“美”与产品的功能进行对比,从而使产品的形式不仅停留在外观造型上,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以一种艺术化的手法,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4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弥足珍贵的,是时间沉淀的结果,是历代中国文人呕心沥血的结果。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对现代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价值。从传统文化元素中发掘设计灵感,探索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能够推动当代设计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寻找了一条合适的道路。因此,当代设计师应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精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创新现代设计中的文化价值,从而实现以设计推动社会发展,以文化推动时代进步的崇高理想。

猜你喜欢

产品设计传统产品
智能产品设计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冷·暖》
《教堂之夜》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