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下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2021-03-31霍楷孙玮琪

西部皮革 2021年17期
关键词:病毒疫情

霍楷,孙玮琪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1 新冠疫情带来的深重危害及深远影响

1.1 疫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模式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使得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冲击,学校不能正常教学,企业不能正常经营生产。居家隔离仍然是很多地区人们日常生活的常态。截止目前全世界感染人数超过五千万,一百多万人因此失去了生命,中国之外疫情还在日益加剧,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仍在不断攀升。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渠道广、感染途径通畅、持续时间漫长且感染后对人体危害巨大,居家隔离,封城、封国,仍在被却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

1.2 疫情给很多企业毁灭性打击,经济复苏之路艰难

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后,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餐饮店关门、影视娱乐场所歇业。在我国由于防控措施得力,疫情得到有效抑制,但为此我们也付出较高的代价;随着疫情的逐步缓解工厂开始分期复工,高考延期开考,大、中、小学校相续复课,生活似乎又恢复了常态,但很多中小企业如:宾馆、餐厅、旅行社甚至闻名全国的大型连锁店等却没有熬过疫情带来的寒冬,很多员工永远失去了那份可以维持生计的工作。还有一些企业虽然等来复工复产,但受消费群体减少,消费能力明显不足等不利因素影响,产销量大幅下降,也到了关停并转的边缘。相对于中小企业,一些颇具规模的大企业也由于疫情的此起彼伏,经营业绩收到严重冲击。疫情爆发后带来的种种不利因素,从微观上看是人们就业机会少了,老百姓的购买力低了;从宏观上看则是社会收益降低、国家税收减少,创新创业又将迎来新的挑战。

1.3 疫情下企业国际产业链影响

疫情在武汉突显后,在世界各地陆续爆发,针对人类共同的梦魇----新型冠状病毒,各国政府态度不同,也采取了不同的防控措施,有积极应对的、有听之任之的,有努力探究病毒源头的、有想法设法抹黑他国的,新型冠状病毒在沸沸扬扬的闹声中迅速蔓延,航空、航海全球化的便捷运输,更为病毒的滋生、变异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五千多万的感染者,一百多万逝去的生命,许多国家不得不采取“封城”、“封国”、“预防境外输入人员、货物携带病毒入境”的措施,地球村、全球化的脚步在限制中放缓脚步,很多进出口贸易中断,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疫情的扑朔迷离让经济复苏变得举步维艰。

1.4 新冠病毒不断变异,使防控成为常态

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后,以钟南山、李兰娟为代表的医学专家,他们逆流而上,用医术和关怀挽救了无数患者,用生命和行动影响更多的中国人,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快速建成和投入,让世界惊诧了“中国速度”和“中国作风”,新型冠状病毒在短短时间内被有效控制,大多数的病患者在治疗后得以康复,针对病毒特点,我国专家团队结合临床实践,积极研发疫苗,专家称普通病毒疫苗上市后接种率如果超过60%,就会有效杜绝传播与发病,但新型冠状病毒属于传染率、变异性都非常高的病毒“有了疫苗不一定行,没有疫苗万万不行”。疫情防控常态化将成为必然。

2 疫情下的创新、创业的新思路

2.1 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

疫情在全世界大爆发,彻底改变了人们多年来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防控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封锁”,大到封国、小到封城,减少聚集就能大大降低病毒的传播,但毕竟学生要读书,企业要经营,社会要进步,经济要发展,疫情的爆发,使完善“互联网+”的脚步迅速提升,远程授课、居家办公、电话视频会议被迅速推广应用,疫情在很大程度上又成了倒逼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动力。疫情使许多线下实体遭受重创,但同时给许多线上服务的行业带来新机遇,网课、网红、带货等新模式,让人们看到了疫情当前保障生活、提振经济的新希望,“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办公、购物、娱乐、健身,高校做为中国智慧的引领者,必须认真探索,针对“互联网+”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积极应对,努力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和协同应用,才能使人们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同时又能防止网络泄密、网络诈骗等因网络缺陷带来的损失。中国这些年通过大胆创新,在世界领域内引领了互联网金融与金融科技的进步,但网络技术水平提升的空间还特别巨大,随着网络应用全球化,卫星、航天、航海等多领域也离不开“互联网+”的应用,疫情下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网络教育,拓展网络应用新领域,让网络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2.2 在创新创业中,努力开拓粮食生产新局面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由于土壤、气候、人口分布等种种因素制约,大米、小麦、玉米等多种粮食仍需大量进口,疫情爆发后,世界多地又发生了严重的蝗灾、水灾、旱灾,许多粮食生产大国纷纷取消出口计划,并深感“饥饿离我们并不遥远”,非洲缺粮国家许多老人、儿童死于饥饿,解决粮食供给问题迫在眉睫。高校疫情后的创新创业教育,应围绕“科学育种、多产粮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进行深入拓展,在实质上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用科技发展农业,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农业,在从事农业发展过程中成为专家,我国地域辽阔,农业发展极不平衡,机械化水平不高,“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还是成千上万农民劳动场景的真实写照。创新一定要付出代价,特别是疫情当前,因为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这一代人必须有担当,农业是第一产业,投资期限长,风险大,产出少,见效慢,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要做实质性的创新,才能在粮食问题上有大的改观,但这一改观也许要到下一代才能收货到成果。疫情让我们成为负重前行的一代人,这是历史的机遇,也是历史的责任。这些年高校毕业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一直缺少优秀的人才投身其中,但今天疫情的大爆发,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世界上所有国家得以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再多一些袁隆平式的农业专家,带领广大农民,用科学技术代替传统播种,我们才有希望把农业大国变成农业强国,才能做到“粮食满仓,遇灾不慌”。

2.3 大力促进新鲜食品烘干、保鲜、储存产业发展

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由人传人、由物传人,其顽固性和传染力实在惊人,现在已经发生变异的病毒更加狡猾,感染者无症状、潜伏期延长、需多次核酸检测才可能被发现,有人已经三次感染,且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欧美国家已经二次爆发,我国虽然在总体上控制了病毒的发展,但境外输入、进口食品每天都在严重干扰着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疫情防控一旦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居家学习、工作,减少外出依然是我们今后生活的常态,让新鲜食品保鲜、延长保质期,是疫情下所有新鲜食品产业链上的企业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等极易腐烂变质的新鲜食品不可能像疫情前那样,通过现有的交通模式、消费模式很快交付到需求者手中,避免食物浪费,保证需求者消费需要,是高校在疫情爆发后创新创业遇到新难题,同时也是新机遇。马云曾经说过:真正的创新,一定是没有人带路的,一定需要有人担当,做没有风险的创新,就是扼杀创新,把风险控制为零才是最大的风险。疫情过后新鲜食品流通环节明显增加,只有集结全产业链的力量,持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创新性的产品。从市场出发,从客户需求出发,研制更多更好的有机、健康的“土特产”和融合现代科技的各类加工食品,只有创新才能谋发展。

2.4 在创新创业中积极防护疫情,大力发展医学人才及物资储备

疫情在全球爆发后,最忙碌的是医生,最短缺的是医院的病床和医用物质,口罩、防护服、病毒检测仪的缺失让病毒迅速蔓延,让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消失,病毒在我国虽然的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在中国之外,病毒却依然肆虐,培养医学人才、加快疫苗投产速度、加强医用物资储备、提高公共卫生防疫水平,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高校在疫情之后必须扎实走稳的创新创业之路。我们不仅要保障那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热点产品的供给,还要在此基础上根据病毒的变异进一步做好应对准备,整合“大健康”全产业链,打造高科技智能化、精准个性化、标准专业化、融合国际化的“大健康”产品和科技的全球药品、医疗器械、公共卫生防疫产品、养老康复及辅助产品、营养保健食品、医疗服务、医疗美容、医疗旅游、健康护理产品等。促进医学事业和医疗行业可持续性发展,强化大众公共卫生意识,进而助力全球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和优化创新。

2.5 突破传统模式,针对疫情下世界新局面,做好服务贸易

2013 年9 月和10 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非欧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疫情爆发后,我国在自身防控疫情的同时,还将珍贵的医疗用品、医疗技术与沿线国家分享,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疫情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做好服务贸易,结合纷繁复杂的世界局面,用前沿科技与尖端技术在服务行业的创新成果,展示“大国担当的精神”。服务贸易展涉及金融、物流、咨询、物业管理、供应链管理、零售和文化旅游等领域,疫情使我们那些曾经的合作伙伴发生了巨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揭示未来办公、数字化转型、智慧企业管理的无限可能,实现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把握时代发展机遇,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合作,。

3 解读疫情下的世界格局,用创新创业佳绩助力中华民族振兴

3.1 在疫情笼罩下,世界多地沦陷,经济难以复苏

疫情在全球爆发后,美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率先突破一千万、印度紧随其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已经接近九百万,巴西近六百万、俄罗斯、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都接近二百万,且感染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封城甚至封国措施正在被强制采用,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体制不同,中国抗击病毒的成功经验很难被复制推广,由于不能把尊重生命与发展经济统一起来,短期封锁后的复工、复产极易造成病毒的反复扩散,经济倒退又会进一步导致疫情的再爆发,加之世界多地蝗灾、火灾、洪灾等自然灾害频繁,且在经济复苏举步维艰的情况下,有的国家面对疫情不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总想将疫情损失转嫁他国,在病毒肆虐之时,仍然搞聚集、搞游行,拿国民的生命当儿戏,用民众的生命为当权者谋取政治利益,“新型冠状病毒”在莫种意义上来说,它不仅仅只是一个侵害健康的病毒,同时它还是一面“照妖镜”,它用现实折射出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民主和文明。

3.2 众志成城我们在抗疫中创业创新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拿绿卡”曾是无数身居海外华人的梦想,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让“中国国籍”成了世界上最难获取的国籍,“中国大陆”成了世界上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政府”成了世界上最有领导力的象征,“中华民族”成了世界最了不起的民族,我们从来没有这样骄傲过,从来没有为自己是中国人这样自豪过。如今世界各国面临抗击新冠疫情与经济复苏的双重挑战,我们却逆流而上,在2020 年11 月5 日-11 月10 日,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在上海成功举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议期间参展商、采购商供需对接成果显著。向全世界传递了强有力的信息:中国将持续对外开放,中国致力于任何形式的多边主义,中国未来十年进口额有望超过22 万亿美元,这为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信心。消费市场巨大,这市场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我们一定要抓住契机,在创新创业中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论

本文探讨了人们在疫情当下的实际工作、学习状态为依据,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新模式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探讨疫情防控下解决企业人员、物流、新材料的需求础上进行创新创业模式的实践探索,探索出以快速振兴经济为导向的适合各高校全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型发展模式,希望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让中国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仍然继续发展,呀期待这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美好的明天!

猜你喜欢

病毒疫情
病毒
战疫情
感冒病毒大作战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病毒来袭
病毒,别跑
疫情当前 警察不退
待疫情散去 春暖花开
病毒,快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