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工作室”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研究

2021-03-31关宏张颖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35期

关宏 张颖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现有的员工在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等方面已经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当前,很多企业开始组建“创新工作室”,以此强化对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该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专业化人才资源,通过对“创新工作室”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此完善“创新工作室”对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模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撑。

关键词:“创新工作室”;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35-0070-03

引言

“创新工作室”作为企业工会组建的经济科技创新重要载体,在提升员工创新能力和强化企业发展动力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逐渐成为企业经营发展和取得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资源。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更加旺盛,具有新兴产业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兴工科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稀缺品。而“创新工作室”对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打造了良好的平台、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还降低了人才培养的成本,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属于新兴事物,所以在“创新工作室”基础上开展的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问题,因此需要从多个层面出发,采取完善的措施优化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一、“创新工作室”对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打造了人才协同培养的平台

现代化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工科人才成为各行业企业的重要稀缺品,而如何实现对新工科人才的協同培养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创新工作室”的创建旨在为企业培育更多的专业化人才,提升员工的创新力和企业的发展动力。所以,“创新工作室”能够打造企业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平台,使其在现有基础上充分挖掘各类新工科人才的潜力,根据企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化的培养和提升,壮大企业新工科人才团队的力量,为企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二)营造了学习沟通和培养的氛围

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需要建立在良好的学习沟通和培养氛围基础之上,所以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企业工会通过“创新工作室”开展各项活动,可以使得新工科人才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在沟通交流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创新工作室”可以使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常态化,形成良性循环机制,确保企业能够随时对新工科人才进行协同培养,以此提升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成效,使其能够在“创新工作室”平台中不断进步。

(三)降低了协同培养的成本

新工科人才是伴随着现代新兴产业的出现形成的,需要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而新工科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所需的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较高。通过“创新工作室”,可以实现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实时性、全面性和专业性,最高效地利用协同培养资源,通过形成常态化机制降低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成本,对节约企业人才培养资源,提升人才培养效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创新工作室”在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一)工会组织职能发挥不到位

通常情况下,“创新工作室”是由企业工会组织构建并负责进行运营和管理的,以此发挥“创新工作室”在培训和提升员工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通过“创新工作室”对新工科人才进行协同培养过程中,存在工会职能作用发挥不到位的问题,降低了“创新工作室”应有的效能。很多企业的工会组织形同虚设,在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缺乏话语权,对员工的组织力和号召力有限,难以通过“创新工作室”充分协调各方面资源实现对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也难以将这种模式进行全面的推广,限制了企业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能力,也不利于“创新工作室”在未来的有效运营和推进。

(二)缺乏专业化人才的加入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各行业企业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撑,只有专业化人才的不断加入,才能使得企业“创新工作室”充分发挥其职能和作用。当前很多企业在通过“创新工作室”对新工科人才进行协同培养过程中还缺乏专业化人才的加入,尤其是对外部人才的吸引能力还不足。“创新工作室”由于是企业内部组织,因此其内部人才力量相对有限。很多企业没有充分吸纳同行业专家学者融入到“创新工作室”中,从而使其在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方面的专业能力存在不足;很多新工科人才难以接受到外部先进知识和技能培训,所以难以满足企业在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对专业化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因此,不断吸引外部专业化人才的加入成为企业“创新工作室”实现对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重要举措。

(三)运行和保障机制不健全

不管是企业“创新工作室”的运行,还是对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都需要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当前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健全的运营和保障机制,使其“创新工作室”在推进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方面还存在不稳定、效率低的问题。首先,由于“创新工作室”和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都属于新兴事物,企业对其接受度较低,难以深刻认识其运行机制,因此也不能从机制上对“创新工作室”实现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进行全面的机制保障。另外,很多企业在借助“创新工作室”实现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过程缺乏必要的经验借鉴,主要是以自身对人才的需求推进其运行,甚至存在与新兴行业发展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背道而驰的现象,所以其现有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也是不健全的。

(四)管理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

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创新工作室”在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过程中必须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才能使其持续发挥作用。但是,当前很多企业管理者对“创新工作室”及其在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方面的认识不到位,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认知,所以难以从思想理念和实际行动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另外,很多企业缺乏对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有效规划,对未来发展缺乏准确的定位,对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等没有清晰的认识,在借助“创新工作室”对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所以难以提升协同培养模式的有效性。gzslib202204011850

(五)缺乏有效的考评和奖惩措施

企业通过“创新工作室”实现对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其关键在于提升新工科人才的创新能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新动能。但是很多企业在实施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方面,还缺乏必要的考评及奖惩机制。首先,企业缺乏完善的绩效考评机制,对通过“创新工作室”实施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方面的方式、作用、成效等缺乏科学合理的考评,因此难以发现问题和及时修正完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另外,企业难以根据“创新工作室”在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方面的成果进行必要的奖惩,在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较低,对成果显著的部门和个人缺乏有效的激励,因此挫伤了新工科人才参与培训的激励性,也使得这种协同培养模式难以持续运行。

三、基于“创新工作室”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优化对策

(一)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职能

企业工会具有协调组织员工的重要作用,其作用发挥情况直接关系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至于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要强化对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而借助“创新工作室”开展协同培养模式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职能作用。首先,要赋予工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权利,使其承担必要的义务,保持其独立性和自主性,在其组织、领导和督促下充分发挥“创新工作室”在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从工会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完善的培训规划,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原则和基础,以对新工科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有步骤、有规划地通过“创新工作室”对新工科人才进行协同培养,并在实践中不断推广这一模式,使其逐渐成为企业实施人才培养的常态化模式。

(二)吸引更多专业化人才的加入

在现代科技信息的推动下,各类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对新工科人才的数量及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单纯依赖企业通过“创新工作室”实施对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实效,进而会耽误企业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加强对外部人才的引入。首先,在企业“创新工作室”运作过程中,不仅要吸纳内部新工科人才,还要广泛吸引同行业的专家学者,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交流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降低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成本。另外,企业还应该充分完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尤其是对新工科人才要制定专门的支持政策,从而不仅可以吸引外部人才,还能留住人才。要通过“创新工作室”实施有效的协同培养,使其模式不断得以优化和完善,为企业在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新工科人才支撑。

(三)建立健全运行和保障机制

企业通过“创新工作室”实施对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必须要有完善的运营保障机制为基础。首先,企业工会要对“创新工作室”的具体运行及其在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方面模式中的作用进行研究,从企业战略角度出发制定相应的运行机制,避免企业内部个人和部门对该模式的影响,提升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同时,企业还要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合作,借助“创新工作室”打造新工科人才协同培養合作平台,提升人才协同培养的规模经济效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另外,企业还要积极学习先进经验,根据自身在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方面的实际情况,明确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基于“创新工作室”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能够始终保持在正常轨道中。

(四)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各行业企业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而不管是“创新工作室”的构建和运行,还是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推进都需要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和认可,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基于“创新工作室”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全程参与其中,从思想和行为上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推进扫除障碍。另外,企业必须要在实践探索中不断改进和优化人才培养方式方法,管理者要加强自身学习能力,在日常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提升新工科人才对“创新工作室”的参与度,为其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其能够通过“创新工作室”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为企业成功应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挑战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撑。

(五)实施有效的考评和奖惩机制

只有通过实践的不断检验,才能明确基于“创新工作室”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推进这一模式。因此,企业应该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对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的目标、原则、计划、实施过程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对具体的培训效果和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行考评,以此明确“创新工作室”下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成果及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升该模式的长期有效性。另外,企业要完善奖惩制度,对培训效果不明显的个人和部门进行适度的惩罚,通过政策和资金方面的倾斜,对那些取得良好培训效果的个人和部门进行针对性的激励,以充分提升企业新工科人才主动参与培训和不断自我提升的能力,使得基于“创新工作室”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能够在企业发展中不断发挥作用。

结语

“创新工作室”为企业进行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企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基于“创新工作室”进行新工科人才的协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种培养模式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有效性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从本文的研究来看,今后应该从充分发挥工会的组织职能、吸引更多专业化人才的加入、建立健全运行和保障机制、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实施有效的考评和奖惩机制等方面出发,全面完善基于“创新工作室”的新工科人才协同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傅殿戈.突出“四个培训”强化代际传承——以大庆油田杨海波创新工作室为例[J].工会博览,2020,(11).

[2]   高玉辉.扬州市助推科技镇长团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合作共建[J].工会信息,2020,(10).

[3]   蒋庆华.浅谈工会工作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广西电业,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