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工民建工程外墙保温施工技术

2021-03-30秦立章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7期
关键词:外保温保温材料工民建

秦立章

(太原王孝雄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

0 前言

以往建筑行业的发展过于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对建筑的宜居性重视程度不足,保温施工技术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在人们入住后,住宅常常出现保温性能不佳和渗漏潮湿等现象,对外墙保温施工技术进行水平提升应当得到重视。

1 工民建工程外墙保温技术现状分析

1.1 工民建工程外墙保温特点

具体地说,工民建工程外墙保温的优势很多。①可以保护建筑主体结构。外保温结构为建筑物的外立面。自然风、雨、雪及干燥等因素可防止损坏墙体的主结构。在建筑物的老化过程中,保温结构可以降低温度应力,起到缓冲作用。对常用的高性能外墙保温材料来说,保温层能消除墙体结构外侧的裂缝和条纹,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②消除“热桥”效应。内壁、框架梁和屋面板、平屋顶和屋面板的交接处经常会存在空气的温度差,这是由于传热不均匀引起的。房间下层的“热桥”效应引起的建筑物荷载占整个建筑物的23.7%,由房间上层的“热桥”效应引起的建筑物荷载占24.3%。所以消除工民建工程的“热桥”效应意义重大;③能够改善室内环境。在工民建工程外墙采用外保温结构后,整个建筑的保温性能大大提高,同时室内的热稳定性也有所提高。建筑外墙外保温结构还能防止室外潮湿及干燥空气浸入室内环境,提高建筑外围的防潮性能,避免室内出现霉点、结露等问题。当然,外墙保温结构也有其缺陷。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保温材料没有固定好,恶劣天气的保温材料就会被风吹走,不但保温效果丧失,还会引起高空坠物的危险。另外,外墙保温结构因种种原因会产生裂缝。例如外墙温度变化、风蚀和太阳辐射引起的热膨胀和冷缩,有些保温材料由于外部因素会出现质量问题。雨水会使保温结构质量变重,受热膨胀,在长期的阳光暴晒下会脱落。

1.2 工民建工程外墙保温施工技术分类

主要包括外墙内保温技术、外墙保温技术以及复合材料隔热技术。建筑外墙内保温技术是一项较新的技术,它能保护建筑内外的温度和环境。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隔热板的保温效果也越来越好。隔热板板、水泥砂浆等材料可达到保温、节能、环保的作用。客观存在的冷桥结构导致我国建筑工程中室内外温差过大。一般而言,内保温只保护建筑物的内梁,不保护外墙。内墙受保护时,外墙受外界高温、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外墙外、内膨胀系数差异较大,室内外温度变化率也有较大差异,这不仅对保温体系的保温稳定性产生影响,甚至会造成墙体结构的破坏,不利于建筑物的长期稳定保护功能。建筑外墙保温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温度变化和温差对墙体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能增强结构稳定性,保护墙体本身。此外,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操作简便,通过改变外墙主体结构,安装并保护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基本框架,受外墙结构温差的影响较小,能够避免外界环境对建筑墙体造成的损伤,延长墙体使用寿命。在墙体中,复合保温技术一般采用承重结构的复合墙体,建筑材料一般采用砌块材料或钢筋混凝土墙体。现行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不能满足复合墙体保温的要求,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在建筑保温技术中,常采用的材料是橡胶粉聚合物、苯颗粒浆料、橡胶粉以及聚苯乙烯颗粒轻骨料混制浆料等,而利用这些材料,外墙复合墙体保温成型,保温效果较好。

1.3 工民建工程外墙保温施工易开裂

在造成工民建工程外墙出现裂缝的原因当中,材料的不合理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对工程建设而言,材料是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据悉,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标准很高,对相应材料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必须要提高材料质量,才能满足施工要求,这与材料质量管理密切相关。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其建设投资大,成本回收时间长,效益兑现时间长。这样的情况下,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不少承包商偷偷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量,通过这种方式来赚取利润。比如相应的水泥材料质量,钢筋的型式和质量都不符合要求,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同样不满足当前施工的要求。需要重点指出的是,施工过程中对牢固程度和承载能力都不能做到确切的保证,导致建筑保温施工出现裂缝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外墙面是建筑物的外立面,受空气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就目前情况来看,气候条件的不同,在许多情况下,建筑外墙的承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温差变化的情况下,外墙保温材料的热膨胀收缩,当然,这也是建筑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中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总体而言,夏冬季的温度差异会导致外墙保温材料保温性能和应力的产生差异,与此同时,随着温度的变化,对建筑外墙和外保温材料的拉应力松弛也会不断提高,而随着温度的降低,建筑外保温材料也会因拉应力的剧烈变化而导致收缩受阻,从而产生裂缝。气候变化对建筑外墙的整体质量也有很大影响。防止气候因素引起的裂缝,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好保温施工环节。

2 提升工民建工程外墙保温施工技术水平的策略

2.1 规范工民建工程外墙保温结构的施工要点

①确保建筑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建筑外墙保温施工中应当采用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物质的选择标准是能够更好地控制热对流、热辐射和热传导的传递效率。具有这些功能的材料主要有:复合硅酸盐保温材料、聚苯乙烯保温材料、纳米多孔硅、酚醛树脂、硬质聚氨酯保温材料等,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固态材料和特殊的结构,将空气的导热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同时控制红外传输性和空气对流性,达到隔热保温的目的;②注重外墙外保温施工细节。细节部位的加工在外墙保温工程中尤为重要,一些细小的划痕会严重影响工程墙体的整体质量。应对基层进行处理,然后再涂抹保温材料。在建筑基层的清理中,要用各种工具清除建筑表面的凹凸和痕迹,保持墙面整洁。测量等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竖直和弹力的墨线,将测量范围控制在2m 以下,突出粗墨线,并在两根钢筋之间画一条横线。喷涂界面砂浆前,墙面应充分湿润,然后涂抹厚度为12mm 的水泥砂,使水泥砂墙面完全干透,再涂抹面层砂浆。还要注意保温膏的合理使用,浆料能否满足使用要求是关键,搅拌保温泥浆应采用科学的配比方法和泥浆成分,搅拌保温泥浆应在4h 内使用。由于它本身的特性,4h 后,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变得更加坚硬干燥,不能使用。所以在搅拌时,要充分考虑配比、使用时间和用量,不能忽视施工需求导致使用过量。为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必须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随时监控混合料浆体的状态,确保浆体状态和密度满足使用要求。

2.2 加强外墙保温施工管理

施工技术人员要仔细核对图纸和现场实际情况。因为绝热部分的施工难以体现在图纸中,所以必须进行现场检查。在施工监察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当及时积极沟通,及时修改调整施工图纸。其次要对建筑外墙保温施工的管理要有全面的认识,对施工人员进行科学的安排,优化人员和材料的配置,防止管理混乱,为建筑安全和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外墙外保温施工过程中,应完善施工相关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检查日常施工质量,对材料、工艺进行严格控制,有效提高工民建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目前,我国传统的建筑外墙保温工程能耗大、效率低、质量差。为此,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共同努力,使外墙外保温工程顺利实施,确保施工设备的更新及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生产满足供暖要求。此外,未来是智能时代,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更新使用方法,可大大提高施工控制的准确性。在外墙外保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企业要严格控制质量,确保施工技术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要求。

2.3 外墙保温施工技术预防开裂的策略

在前期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将伸缩缝的间距控制在35cm 以内。与混凝土浇筑整体结构的钢筋混凝土屋面上,分隔缝应当间隔为5m。所述混凝土构件高自由度伸缩过程,有相应的伸缩缝设置在预制屋板的端板和边板以及墙体之间。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适当对以上的限制进行调整,依据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建筑物结构情况、施工环境和建筑材料等基本条件综合考虑的。对于外墙外保温工程,裂缝的有效控制可为外墙外保温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建筑物的纵立面很大,平面相对更加复杂,其相应的结构和刚度往往不同另外,通过将屋顶、地面、墙体等相关构造按一定的间隔,形成相同尺寸的单元格,并且由于温度的变化或收缩,每个间隔单元内相应的应力会大幅增加,从而实现裂缝的防护。对控制缝而言,在墙厚差差化变化过程中,设置相应的垂直控制缝,而此时墙体高度的突然变化使垂直控制缝发生变化,且垂直控制缝的设置不超过距相交墙或转角墙允许的垂直控制缝的一半。另外在门、窗的一侧需要设置一个或两个相应的垂直控制缝。同时,没有相应孔洞的墙体缝距控制必须保证不超过8m,且要满足墙高的3 倍左右。具有规则开孔的外墙壁应当小于6mm。控制缝到拐角处的对应距离应当低于4.5m。在合理的结构上建立有效的外墙保温技术,为外墙保温提供技术支持。施工组织合理是防止外墙外保温开裂的重要措施。相反,当建筑外墙保温存在高差和荷载差异时,就有必要对建筑任务进行划分和展开。例如首先建设大负荷机组,然后建设小负荷机组。首先建造深基坑,使施工后的相邻建筑易于接受,减少相互影响,减轻沉降。建筑物承受较大荷载时,其相应荷载必须均匀递增。

3 结语

从长远看,建筑技术不再像过去那样只追求速度和质量,而是要把可持续发展和宜居性融入建筑技术的建设之中。建设项目中,工民建工程保温施工技术优势明显,能够提升建筑的宜居性,提升室内的环境条件。

猜你喜欢

外保温保温材料工民建
神奇的纳米保温材料
超厚外墙外保温系统施工技术应用
房屋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探究
高层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体系施工工艺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简述
外墙外保温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工民建防渗漏的施工技术探讨
BIM技术在辅助工民建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浅谈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检测
外墙XR新型保温材料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