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2021-03-30杜希光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7期
关键词:蜂窝状现浇构件

杜希光

(长治市建筑工程总公司,山西长治 046000)

0 引言

施工技术通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成熟并具有多样性,对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受力要求,施工技术的选择也是多样的。对现浇混凝土技术来说,其发展时间较长,具有一定的成熟度。其方法本身施工较为便利,且养护结束后形成结构较为坚固。目前,国内的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结构和施工定式,所以,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施工方法之一。现浇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对提高建筑整体的质量有非常必要和关键的作用。

1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成因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的具体施工工序包括混凝土的制备、运输、现场的浇筑和振捣,以及浇筑振捣完成后的混凝土养护。目前混凝土制备和运输多由商品混凝土企业提供,但是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不符合规范的操作,都会对混凝土养护后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质量问题或者说质量通病有的具有比较明显的表现,还有一些是在视觉上无法判断的内部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提前进行预防。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1 出现蜂窝状疏松结构

蜂窝状疏松问题具体描述为在现浇混凝土的局部有类似于蜂窝状的结构出现。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的非弹性和硬度大等特征,蜂窝状结构的出现会影响结构整体的力学性质,可能会最大限度影响结构应力,使其无法达到结构设计的抗压、抗拉、抗剪的要求。在现浇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蜂窝状疏松结构的出现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从混凝土材料的本身配比出发,混凝土材料配比不当会造成蜂窝状结构的出现。配比不当的原因:①由于设计本身存在缺陷;②在材料制备的过程中计量不准造成的。

(2)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其中,模板的清洁程度不够或者模板的湿润度较差,也会出现蜂窝状结构。当模板的湿润度不够时,混凝土浇筑之后会因为失水过多,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疏松状的蜂窝结构。清洁不够的模板,因其表面存在硬化的混凝土颗粒,所以也会对现浇混凝土产生同样的影响。

(3)浇筑振捣工作是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关键,特别是对大体积的现浇混凝土来说。如果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时间太短,振捣不足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不密实,漏振会影响混凝土内的气体排出。气体在现浇混凝土内部形成空腔,就会形成蜂窝状结构。

1.2 构件表面不平整

现浇混凝土构件不平整通常表现为浇混凝土结构表面凹凸不平,如果不平整问题较严重,甚至会造成混凝土结构露筋。

麻面的出现非常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如果出现露筋问题,钢筋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后发生锈蚀,会极大地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现浇混凝土麻面问题的出现原因主要有三类。首先,是混凝土模板表面的清洁度;其次,是模板搭建的质量,例如搭接严密等;最后,是与振捣工作的质量有关。总的来说,麻面是由于有阻止现浇混凝土结构表面平滑的因素出现,这种因素可能是影响现浇混凝土流动

对于程度较大的表面不平整问题的出现,通常比较常见于混凝土现浇板和梁的浇筑过程中。在梁板同时浇筑时,因为需要对现浇构件进行振捣,如果出现对梁板的厚度掌握不准确,采用人工拍打等方法,容易造成表面不平整问题。其次,当混凝土养护未结束,混凝土的硬化强度还未达标准时,如果出现上人或者运料等工作,也会影响混凝土构件表面的平整程度。另外,如果模板的支撑力不够,造成混凝土下沉,也会影响表面的平整度。

1.3 现浇混凝土露筋

现浇混凝土露筋问题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说属于严重的质量问题,现浇混凝土露筋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损坏内部的结构。现浇混凝土露筋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

(1)钢筋固定工作不到位,垫块出现位移或者用量太少,造成钢筋位移。

(2)结构构件截面面积较小时,配筋率较高时造成钢筋过密问题,当混凝土骨料粒径较大时,导致水泥砂浆无法到大构件下部,造成钢筋外露。

(3)混凝土粗细骨料及水分的配比与设计配比不符。

(4)混凝土振捣工作不到位,振捣时间过短、深度较浅,在振捣的过程中设备与钢筋发生碰撞等。

(5)脱模过程中脱模不当,发生混凝土剥落。

综上所述,钢筋外露的一大原因就是钢筋发生位移,如果能够做好钢筋的固定和保护工作,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钢筋外露的问题。

1.4 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

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的原因较多,一旦发生,对构件的力学性质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对于温度和湿度的掌握不到位,也可能是由于地基的沉降、养护时间过短进行脱模等也会出现裂缝。

2 现浇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处理措施

2.1 蜂窝状疏松结构应对措施

如上文所述,蜂窝状疏松结构对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有很大影响,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可以通过预先防止和出现后处理的方法解决。

在混凝土浇筑开始之前,对混凝土的配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实际材料的配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制备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时间,观察混凝土的性状及坍落度数值。开始浇筑的过程中,特别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构件的浇筑,要注意分层下料,并且保证每一层次的充分振捣;同时,在浇筑开始前,对模板的湿润度进行检查;在浇筑时要注意检查模板的情况,观察模板在浇筑进行的过程中是否出现松动和混凝土的漏出。在浇筑完成后,脱模后如果发生混凝土构件出现蜂窝状疏松结构时,要做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如果出现蜂窝状疏松结构的面积较小,且蜂窝孔洞的直径也较小时,可以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原位修补。如果出现问题的范围较大,且程度较深时,需要清除表面疏松结构,再次清洁之后使用细石混凝土填筑并捣实。

2.2 混凝土构件表面、边缘受损应对措施

混凝土表面不平整以及棱角受损是在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类问题,除了因混凝土材料失水造成缺损以外,混凝土拆模工作的各个环节也是主要原因。另外,对于预制混凝土构件来说,如果在安装阶段起吊没有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构件之间的磕碰也会损坏构件边缘。这些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预防措施和严格控制工作时间等方法避免。

首先,开始浇筑工作之前,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模板需要洒水润湿,如果夏季温度过高,或者炎热地区施工,需要通过洒水降温。同时,模板要提前涂刷脱模剂。在现浇混凝土构件脱模时,要确认混凝土的硬化时间和硬化强度,注意拆模顺序,在必要时对棱角等部位采取保护措施。另外,在预制混凝土运输和吊装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起吊点提前检查,提前做好吊装方案,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避免起吊过程发生掉落和碰撞。

2.3 钢筋外露应对措施

钢筋外露问题的出现会影响建筑物产生结构和稳定性,特别是道路和桥梁工程来说,钢筋外露发生锈蚀严重的会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混凝土结构漏筋问题,一旦出现,便需要提出妥善的解决方案。

在混凝土开始浇筑前,需要根据施工方案中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等信息,对钢筋和垫块的位置、牢固程度等进行复核,确保钢筋绑扎位置的准确性。同时,因为浇筑过程中需要进行混凝土振捣,应提前预设振捣位置和深度,避免在振捣过程中振捣设备与钢筋发生碰撞,导致钢筋位移。在构件内部钢筋密集时,需要进行振捣位置的预留,或者可以选择尺寸、空间合适的振捣工具。检查钢筋是否存在弯折、脱扣问题,如果存在上述问题要在浇筑前及时整改完成后才能浇筑施工。混凝土分层浇筑要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可以通过设置标线的方法进行控制。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钢筋的形态,如果发生钢筋位移或者钢筋上浮的问题,也要立即进行处理。

2.4 混凝土强度问题的应对措施

混凝土的强度决定着结构承载力和稳定性。混凝土强度的控制,首先,来源于混凝土制备过程的材料配比是否准确,搅拌时间是否标准。合理的搅拌时间可以确保原材料搅拌均匀,也可以有效避免后续运输以及浇筑施工过程的离析问题。其次,合理的混凝土制备工艺,对原料的添加顺序也有严格的规定。最后,浇筑完成后混凝土构件的养护条件和时间的充足,是保证构件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关键。如果出现混凝土构件的结构强度不足问题时,要通过专业实验采取有效的结构加固措施。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现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本文对现浇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通病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结提前有效预判,从而确保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避免发生质量通病,提高结构实体的质量。

猜你喜欢

蜂窝状现浇构件
The world
颗粒和蜂窝状废弃活性炭再生方法的探究
预应力支架现浇连续梁施工技术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现浇连续箱梁一次性浇筑施工方案
预制装配与现浇模式住宅建造节能减排评测比较
板式降膜蒸发器激光焊蜂窝状波纹传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