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2021-03-30郭春雨

建材与装饰 2021年9期
关键词:后浇带放线模板

郭春雨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常用技术,在实践中,为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及把握好相关施工技术要点。

1 后浇带施工的概念及意义

后浇带是指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根据相关建筑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设置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上的混凝土带,其目的是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受自身收缩或沉降不均影响而形成有害裂缝。因此,后浇带施工的主要意义在于缓解温度收缩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和解决沉降差对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硬结过程中即会出现温度收缩的情况,已竣工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更会发生热胀冷缩,从而导致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有害裂缝,但通过后浇带施工则可有效避免该问题。在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将主体和基础部分与裙房结构视为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为保证建筑整体的最佳状态效果,可通过后浇带施工来将主体和基础部分与裙房结构暂时分开,从而先完成主体和基础部分施工,再有效处理剩余大部分的沉降量,同时利用混凝土浇筑的方式对其进行连接。

2 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设计要求

2.1 确保后浇带可有效防止有害裂缝的形成

后浇带施工的最直接目的就在于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有害裂缝,因此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设计中,需确保后浇带可有效防止有害裂缝的形成。建筑中任何设计工作都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要求进行,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设计也不例外,只有根据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所设计的后浇带,才能有效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充分发挥对有害裂缝形成的预防作用,具备良好的抗震功能。

2.2 确保后浇带的形状不会发生改变

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设计中,需确保后浇带的形状不会发生改变。具体来说,首先,在后浇带浇筑前严禁拆卸模板;其次,在拆卸模板时应对支架和模板同时进行拆卸;最后,混凝土材料等相关施工材料也均需进行严格选择,保证材料符合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2.3 确保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设置合理

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设计中,为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需确保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设置合理。若后浇带之间的距离设置不合理,如距离过短或距离过长的话,则可能会给建筑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同建筑工程的后浇带之间的合理距离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具体距离参数设计中,一方面需严格参照相关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另一方面还需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为此,在设计前先要做好实地考察工作。此外,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宽度也不能过大,以800mm 左右为宜,在控制合理宽度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加合理地控制后浇带之间的距离。

3 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3.1 技术资料准备

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前,应先做好相关技术资料准备,具体包括图纸会审资料、设计变更资料、工程洽商记录等。并且,不但要准备好相关技术资料,还要根据这些技术资料制定一套完善合理的施工计划安排及指导方案。

3.2 测量放线准备

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前,测量放线准备非常关键,其直接影响实际施工质量。测量放线的数据依据是施工图,其实质是将施工图转换为实际工程。在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测量放线实践中会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若不能有效控制其误差的话,则会给施工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例如,在混凝土浇筑步骤中常会出现混凝土厚度方面的误差,所以为切实保证测量放线精度,应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来进行相关操作。常用的测量放线方式有两种:①直线段法,其通常是利用经纬仪来进行测量定向、利用测距仪来进行定位放线;②曲线法,其通常是综合利用圆线、弧线、直线等进行测量放线,并利用横竖轴双坐标进行辅助定位。

3.3 施工现场准备

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前,应先做好施工现场准备,确保施工现场道路通、给排水通、电力通、电信通以及土地平整等。由于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中涉及的材料和设备较多,在施工现场准备中需重点规划好施工区域和材料堆放区域,从而保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能够有效开展、各类材料能够有序供应。

3.4 机械设备准备

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中会应用到相关机械设备,因此在施工前应先做好机械设备准备:①保证质量和性能合格;②保证型号符合相关要求;③保证状态良好、能够正常运行。

3.5 施工材料准备

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中需应用到混凝土材料等相关施工材料,为保证实际施工质量,在施工前应先做好施工材料准备。混凝土材料主要由水泥、掺合料、砂骨料以及外添剂组成,为获得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方案,需提前对混凝土进行反复抗压强度试配;最后,还需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及水泥水化热温差值、最高温差值等参数来合理估算出最大温度的收缩应力值。

4 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4.1 模板支撑技术要点

模板支撑技术是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的关键技术之一,如果模板支撑安装不稳定的话,则会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柱箍的安装是模板支撑技术的重点,柱箍安装应遵循由上到下的程序,并结合柱高、断面尺寸等参数合理计算确定柱箍间距。例如,如果柱箍类型选用的是双钢管柱箍的话,则为保证柱箍与模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通常需要利用木楔进行加固处理;在柱箍安装完毕后,还需要利用钢管等配件来进一步固定柱模,并确保柱模支撑为对称固定。若梁板支柱的柱断面过大,可以选择以高强度的对拉螺杆来连接柱箍与模板,并结合实际情况合理控制拉螺杆之间的距离,预防发生胀模现象。

4.2 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环节中,首先要确保混凝土浇注遵循合理的操作次序和“边浇筑、边振动”的施工原则;其次要采用分层浇注方式进行浇筑,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斜向分层浇筑、全面分层浇筑或者分段分层浇筑等;再次要有效预防泌水现象,发现泌水后及时清理;以及还要在操作时注意快插慢拔,合理掌握好振距,防出现漏振和过振等问题。此外,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为预防其表面形成塑性裂缝,应在1~6h 后需进行二次浇灌或二次压光处理。为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可对砂石材料进行相应的抗直射、防直射处理,或是通过冰水搅拌的方式来给砂石降温;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也要做好相应的保温及温度监测工作,避免因拉伸强度不均匀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为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湿度,在混凝土处于凝结阶段时就要开始进行灌水处理;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也要及时对其开展洒水养护工作,一般常温浇灌完毕后的6~18h 内即要开始进行洒水养护,总养护时间需大于等于28d,如果是重点部位还需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注意第一周的养护最为重要。

4.3 模板拆卸技术要点

通常在混凝土浇筑完毕的1 个月后即可对模板及底梁板进行拆卸,注意在模板拆卸前先保证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关设计要求。在具体的模板拆卸过程中,需避免损伤、划伤到混凝土结构表面和边角处,确保模板拆卸完毕后后浇带的板底是完整无损的。其次,需注意避免在模板拆卸过程中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冲击荷载。此外,在模板拆卸完毕后,还需现场集中堆放和清理拆卸下来的模板。

4.4 钢筋处理技术要点

钢筋是建筑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施工中,钢筋处理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只有处理好钢筋问题,才可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而钢筋处理的关键在于严格按照施工图标准要求对钢筋进行有效绑扎和固定,避免钢筋在模板支撑设置或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离。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设计中,需确保后浇带可有效防止有害裂缝的形成、形状不会发生改变、相互之间的距离设置合理。而在超长结构后浇带的施工实践中,需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及把握好相关施工技术要点,这样才能够切实保证施工质量。

猜你喜欢

后浇带放线模板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基于后浇带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
一种多功能变压器自动收放线装置
超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放线施工技术分析
考虑悬垂绝缘子串偏斜的张力放线计算研究
针对建筑施工中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
铝模板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