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肾脏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及临床意义*

2021-03-30李超强朱凯欣黄美燕徐军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单核细胞外周血炎性

李超强,朱凯欣,黄美燕,徐军发

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1.生殖医学科;2.检验科,广东东莞 523110;3.广东医科大学检验医学研究所,广东东莞 523808

慢性肾脏病(CKD)是临床常见病之一,2010年我国CKD患病率超过10.8%[1]。CKD病理表现为肾小球、肾小管炎性物质浸润及内皮细胞、系膜细胞不良增生,导致肾组织萎缩和纤维化。研究显示,CKD患者血液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胎盘转化生长因子(TGF)等细胞因子异常表达[2-3]。IL-37是一种新型细胞因子,在多种炎症疾病患者血浆中检出水平升高。笔者前期研究发现CKD患者血浆IL-37水平升高,有效治疗后血浆IL-37水平降低[4]。但IL-37在CKD中的作用机制不明确,本研究通过检测CK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并分析血液相关指标,进一步探讨IL-37在CKD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确诊的36例CKD患者作为CKD组,其诊断和分期标准依据2014年慢性肾脏病指南[5],患者入院前未接受过治疗,未合并糖尿病、肝炎、肺结核、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选取来自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健康体检科的2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KD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7.92±14.15)岁。对照组中,男12例,女10例;年龄(41.50±10.77)岁。两组年龄、性别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将经药物或血液透析等治疗大于10 d的18例CKD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仪器与试剂 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天津市灏洋生物制品科技有限公司),1640基础培养基(美国Gibco公司),IL-37检测试剂(美国BD公司),尿酸(UREA)、尿素氮(BUN)、肌酐(CREA)试剂盒(德国罗氏公司),胱抑素C(Cys-C)试剂盒(广州科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Thermo公司),迈瑞518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中国迈瑞公司),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德国罗氏公司)。

1.3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 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血3 mL,按照迈瑞518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操作方法进行相应血常规指标和CRP水平检测。

1.4肾功能指标检测 采集肝素抗凝血3 mL,分离出血清,按照COBAS C50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操作方法进行BUN、CREA、UREA和Cys-C水平检测。

1.5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检测

1.5.1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 采集EDTA-K2抗凝血10 mL,300×g离心5 min,去血浆留血细胞沉淀。用等量无菌1×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稀释血细胞沉淀并混匀,在15 mL离心管中,于人淋巴细胞分离液的液面上方沿管壁缓慢加入等量血细胞悬液,300×g离心20 min。用无菌吸管吸取白膜层加入含10%1640培养基1×PBS中,计数后,取1×106个细胞于两管流式上样管中,300×g离心5 min,弃上清液,染色后作流式细胞分析。

1.5.2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检测 按IL-37流式细胞试剂盒的操作方法进行,上机检测后,根据单核细胞在流式细胞仪中的前向散射(FSC)及侧向散射(SSC)散点图的特征,进行单核细胞的设门,记录标本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

2 结 果

2.1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及其他指标情况 CKD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47,P<0.05)。CKD组血液中性粒细胞数(NE#),单核细胞数(MO#),血清CRP,BUN,CREA、UREA和Cys-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细胞数(L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KD组与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及其他指标的比较[M(P25,P75)]

2.2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指标情况 18例患者经治疗大于10 d,平均14.2 d,治疗后组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低于治疗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BUN、CREA、UREA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血清Cys-C水平,血液MO#、NE#、LY#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及其他指标的比较[M(P25,P75)]

2.3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与其他血液指标的相关性 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与血液中MO#(r=0.396 4,P<0.05)、NE#(r=0.343 5,P<0.05)及血清CRP水平(r=0.507 6,P<0.05)呈正相关,与LY#,血清BUN、CREA、UREA和Cys-C水平无相关性(P>0.05)。

3 讨 论

CKD是免疫炎性介质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细胞因子生成和激活是疾病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研究显示,IL-1、IL-6、IL-8、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人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血浆内皮素1(ET-1)和内核因子-κB(NF-κB)等细胞因子异常分泌,可活化酪氨酸蛋白激酶(JAK)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TAT)信号途径,刺激肾组织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加重肾组织炎性反应[6-7]。IL-8和IL-17还可直接诱导大量中性粒细胞和T细胞浸润肾小球,加重肾组织局部炎症和免疫损伤[8]。TGF-β可上调Smad7蛋白,激活NF-κB,诱导足细胞凋亡;也可促进Ⅰ型胶原合成,直接诱导肾脏组织纤维化[9]。ET-1、TGF-β和IGF-1可作用于肾组织,使肾系膜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堆积,肾小球动脉硬化,引起水钠潴留,造成水肿、高血压等临床症状[10-11]。因此,多细胞因子多途径参与了CKD的发生与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CK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明显升高,经药物或血液透析治疗后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下降,与CKD患者血浆IL-37水平的研究结果相似[4]。提示血浆IL-37与单核细胞内IL-37有密切关系,血浆IL-37或来源于单核细胞[12],且血浆和单核细胞中的IL-37均参与CKD的发生、发展。IL-37在CKD中的机制可能为:可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激动剂,减少肾脏IL-1β、IL-6、IL-18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产生[13];也可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影响炎性细胞的募集和Th1/Th2平衡[14];与IL-18Rα链非竞争性地形成复合体,抑制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途径,使得γ-干扰素(IFN-γ)的合成下调,抑制树突状细胞活性,从而延缓抗原提呈过程,抑制其免疫应答[15]。此外,成熟的IL-37还可以进入细胞核与Smad3蛋白结合,形成复合体,调节基因转录来抑制促炎因子的产生。总之,IL-37可通过抑制促炎因子表达、阻断信号转导、诱导抑炎因子表达等途径抑制炎症。因此,IL-37检测是评估CKD治疗效果的辅助性指标。

血清中BUN、CREA、UREA和Cys-C联合检测能有效反映患者肾功能状况,是患者药物治疗或血液透析后常规检测的生化指标。本文跟踪检测18例患者,结果显示,患者经药物或血液透析后,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血清BUN、CREA、UREA水平呈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血清Cys-C水平、血液MO#、LY#、NE#变化不明显。这提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降低与肾功能改善相关。本研究结果也显示,CK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与肾功能指标中BUN、CREA、UREA、Cys-C无相关性,这提示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与CKD进展不一定呈正相关,与之前研究结果相似[4]。可能原因为跟踪例数少,没有对CKD的分期进行分析,但是随着CKD向终末期进展,机体并发症增多,自身免疫应答更紊乱,刺激IL-37表达的机制和途径也更复杂。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在炎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炎性反应会使外周血NE#、MO#和LY#不同程度地升高,参与抵抗病原侵入、吞噬异物、杀灭病菌等,并释放大量趋化因子、IL-1、IL-6、TNF-α等。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发生炎症或感染后,血浆CRP水平会升高,而且在急性、亚急性与慢性病理状态下,CRP有不同特征性的改变[16]。CKD是一个慢性炎性过程,患者体内炎性介质的持续存在和炎性反应刺激体内NE#、MO#和LY#反应性增多,参与肾组织的免疫防御,以阻止或延缓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细胞的免疫应答[14]。在相关性分析中,CKD患者血液NE#、MO#及血清CRP水平与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呈正相关。提示IL-37与炎性细胞水平密切相关。此外,本研究发现CKD患者血液中LY#略有升高,可能提示淋巴细胞更多转化为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具有免疫性杀伤作用。抑炎因子IL-37、炎性细胞、炎性因子等不断作用于肾脏组织,最终造成肾组织的免疫损伤及CKD形成。

综上所述,CK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升高,与血液MO#、NE#及血清CRP水平呈正相关。经临床药物或血液透析有效治疗后,CKD患者肾功能改善,外周血单核细胞内IL-37水平下降。

猜你喜欢

单核细胞外周血炎性
单核细胞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CD16+单核细胞变化与强直性脊柱炎的相关性研究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外周血G6PD活性检测对于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癌患者的诊断预后价值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什么是外周血管超声检查
多发性硬化症的单核细胞致病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