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班幼儿科学区活动中的教师支持策略

2021-03-29韩金萍

幸福家庭 2021年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科学幼儿

韩金萍

大班科学课程的设计是让幼儿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去领略大千世界的奇妙以及奥秘,深化幼儿对于自然界的理解,感悟生命的真谛以及宇宙的浩瀚。众所周知,大班科学课程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和生活性,也正是实验赋予了科学知识生命的力量。开展科学实验教学对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实验教学效果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幼儿的科学理论素质。由此,在新课改背景之下,大班教师需要在教学之前精细考量、认真备课,懂得在教学中采用高效的教学手段,对于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有效调动和激发。

科学实验教学中问题提出在幼儿学习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更好地发挥问题提出对于科学实验教学的价值,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自身学识,开拓知识视野,把握问题的设计原则,与教学课堂相辅相成,积极引导幼儿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分析,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良好方式与心态,促进科学教学工作的和谐稳定开展。下面主要介绍科学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原则。

问题设计难度应循序渐进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注意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不要一开始就抛出一个难度系数较大的问题,对于幼儿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调动幼儿的课堂积极性,进而使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级增加问题难度,层层递进,引导幼儿更好地把握科学实验课堂的学习内容,培养幼儿清晰的科学逻辑思维,增加其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对于基础知识与重难点内容进行深刻的认知与区分,有利于幼儿把握课堂教学,做课堂的小主人,充分发挥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幼儿更好地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

设计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综合性

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问题的针对性,综合性,是否与课本内容紧密联系,是否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本节知识学习的重难点,从而促进幼儿学习。提问这一环节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学习,幼儿通过思考与探寻,加深对于知识的深刻认知与理解,增强自己在科学科目学习上的能力。教师在提问时,首先需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这样问,这样问的目的是什么,是否可以突出这堂课的中心主旨。同时,教师也应该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幼儿是否能很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促进幼儿积极的思考,使问题充分发挥自身价值。教师需综合上述因素,多角度进行思考设计,促进课堂教学高效和谐开展。

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

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促进新思想的产生。”这句话强调了问题对于思维创新的重要性。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国家对于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幼儿创新性思维成为学校主要的改革措施之一,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设计较为新颖的问题,注意问题的开放性以及对于幼儿的启发性,确保幼儿可以在基础内容的学习上发散思维,促进幼儿进行更好的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在原有的课本内容上进行知识延伸,最好可以与当下社会热点内容相结合,启发幼儿的思维模式,使幼儿可以更好地对于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设计的问题要与实际生活切合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与当今时代的发展以及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幼儿更好地理解问题,在生活中寻找答案,不仅有利于增强幼儿的自主能动性,促进幼儿对于科学实验的学习,同时坚持了幼儿为主体的课堂地位,将课堂与生活联系起来,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认真设计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指出,幼儿才是教学的主体,必须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给予幼儿独立学习的机会,在实验时不能只是盲目进行,应该科学地按照教学计划对于课程内容进行有序拓展。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科学课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实验过程中不能忽略的地方,需要以此为切入点调动幼儿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该课程,并更积极地深入课堂学习中。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小班科学教师要激发幼儿潜在的兴趣,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验教学。教师也可以采用实物演示的方式进行操作。比如在讲解磁铁原理时,教师可以表演一个磁铁魔法实验,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后,教师可以把这个神奇的原理告诉幼儿。原来,在魔法过程中,纸板身后放置了一个磁铁,别针被所吸引,不仅不会掉下,还会在纸上移动。这种趣味实验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实验中设置问题

科学理论探索,可以创新幼儿的思维方式,更好地培养大家的探索热情。新课程还提出,要留给幼儿时间思考,在锻炼中充分发挥幼儿的潜能,使科学理论实验的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理论化。开启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最佳方法就是对他们进行启发式的问题教学,只有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幼儿才会发散他们的科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地将问题插入实验教学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比如,为了让幼儿对声音传输有更深的了解,我们可以让一部分幼儿将耳朵贴在墙上,在让另一部分幼儿在远处敲打墙壁,然后问他们是否可以听到敲墙的声音,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听觉感受,因為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所以有些幼儿也许会感觉到他们听到的声音变大了;一些幼儿还会问为什么他们听到的声音忽远忽近。为了让幼儿的思维进行充分发挥,老师可以让他们自由讨论自身提出的观点,以便幼儿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固体中声音传播的具体特征。

采用游戏教学方式

对于年龄段较小的幼儿来说,游戏教学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我们把基本的教学内容与幼儿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融合在一起,这样可以快速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大班科学实验课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竞争性游戏来进行教学,将大班科学教学的内容融入新的游戏中,在讲解杠杆原理时,为了使一些幼儿对杠杆教学内容感兴趣,教师可以用比力气这类竞争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在游戏之前,老师需要把幼儿分成两个小组,要注意男女生力量上的差异性,尽可能把力量不相同的男女分在一起。乍看男生多的小组能赢,但是,教师需要利用幼儿的这种心态,这种分组的基础上,需要规定新的竞争方式。首先,让男生靠近门轴,让他们用力量和气力向内推门,让女幼儿靠近门把手,让她们用力向外推门。此外,还需要告知幼儿们在游戏过程中应遵守规则,不能够越线。经过这样的设计,比赛结果让每个人都感到惊讶,因为获胜者是女孩子多的那组。很多幼儿会对于比赛的结果感到好奇,而教师是要利用幼儿的好奇心来加深他们对杠杆原理的认识。因为当幼儿产生好奇心时,他们一定会自己记忆相关知识,教师可以把一些难题通过游戏环节展现出来,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科学知识,也可以达到娱乐教学的目的。

根据幼儿兴趣,设计综合课程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大班幼儿天性好动,玩心较大,对于事物的好奇心较重,为保障大班科学教学能够顺利高效的开展,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幼儿兴趣,在课程设计安排时立足于幼儿层面,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课堂地位,探索发展适合幼儿自身高效学习的授课模式,合理科学地设计综合课程,引导幼儿通过趣味、直观、形象的综合课程,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能动性,大大增强自身的科学学习意识,提升自身的综合学习能力,确保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标教育改革,为自己更高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联系现实生活,探索综合课程

大班幼儿进行科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科学理论知识学习了解自然界的真谛,探索未知的科学奥妙,培养在实际生活中解决多方面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科学课堂教学时,能够深化幼儿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幼儿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增强幼儿的科学课程学习能力。例如二位数加一位数的算理就是“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只有明白这一基本算术理论,幼儿在进行算数运算时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相同位数不对齐”进行运算的错误发生,合理规范幼儿的运算法则。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铅笔,一捆铅笔数量是10根,首先摆出12根,紧接着在12根底下在摆出8根,询问幼儿一共有多少支铅笔,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将2根与8根相加,突出根与跟相加的运算特点,其次再进行捆与捆的相加,让幼儿明确只有相同位数的数才可以相加,加深幼儿对于算理的感知。

在大班材料投放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方法极为重要,教师应在这方面加大努力。在特定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需要仔细设计教学内容,并在实验中采用游戏教学方法,以逐渐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如城镇健康幼儿园)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科学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