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涡阳北平城遗址的调查

2021-03-29张红张东孔令利

大众考古 2021年9期
关键词:护城河城门北平

张红 张东 孔令利

北平城遗址位于安徽涡阳县曹市镇徐楼村东南,遗址南有淝河,北、东有殷家河,西有曹青河(人工水系)。

北平城遗址平面大致呈正方形,尚存部分城垣。城内地势低洼平坦。城外有护城河,据说1970年前后,河内有鱼,当地农民经常用网捕捞,现在已淤积填平。北平城遗址1990年被公布为涡阳县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长城考古队曾于1992年对遗址进行过实地调查,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也对遗址进行过考察。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亳州市文物局及涡阳县文物管理所对遗址进行了细致的实地调查和信息采集,在城南农民挖土的断崖距地表约0.8米处发现大量建筑构件及生活器具残片等。后来当地村民于城内取土沟的断崖上也发现了很多板瓦和瓮的残片。

2016年春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应亳州市文物局及涡阳县文物管理所的邀请,对北平城遗址进行了初步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

城垣建筑

此次勘探面积约49万平方米。通过对城垣的钻探,发现城垣的平面形状基本上呈圆角方形,东北—西南走向,方位角约16°。城垣外有护城河环绕一周。城垣东西长约470米,南北长约455米,现存城垣顶宽约24米,墙基底宽约43米。整个北平城的面积(含护城河)约为40.95万平方米,城内面积约为14.2万平方米。

城垣直接堆筑于生土面上,系生土面经过夯打加工后随生土面的地势夯筑堆积而成,每面城垣由主墙体(黄褐色夯土)和内、外护坡(灰褐色夯土)组成。主墙体的底部构筑有两种方式。一是先将含有很多料姜石的生土面夯实,然后铺黄褐色土夯打逐层堆筑而成。二是先将含少量料姜石的生土面顺城垣走向下挖厚0.2—0.5米、宽22—24米的基槽,基槽为斜壁平底。然后在基槽内铺垫一层深灰色(或灰色)、含较多褐色水锈、比较纯净的粘土,再夯打并逐层堆筑黄褐色土。内、外护坡的底部也是将生土面夯打、夯实,然后铺垫灰褐色土,包含黄色、灰白色土,夹杂少量料姜石,经过夯打逐层堆筑而成。四面主墙体的夯土堆积,开口距地表的平均深度0.2—0.3米,底距地表的平均深度1.8—5.2米,现存夯土堆积平均高度1.6—4.9米。四面墙体内、外护坡的夯土堆积开口距地表的平均深度0.4—0.7米,底距地表的平均深度1.5—3.9米,现存夯土堆积的平均高度0.3—3.5米。

城门

东、南、西、北四面城垣中间位置上都有一城门缺口,宽约4米。缺口通道与城垣是一起夯筑的,通道两边应该是通过版筑的方式夯筑的。通道底部经过了夯打,有的探孔发现有经过踩踏的路土。

东、西城门之间发现一条贯穿城内的道路并与城门相连,路宽5米左右。南、北城门之间没有勘探到与之相连接的道路,缺口通道与护城河之间也没有勘探到路土。

护城河

护城河总平面大致呈圆角方形。东、西、北面护城河宽度均约为70米,南面护城河的宽度约75米。东、西护城河与城垣的间距均约10米,南、北护城河与城垣的间距均约25米。东、西护城河的长度约为650米,南、北护城河的长度约为630米。护城河与城门缺口之间呈圆弧形内凹,与城门的蘑菇形外出口相呼应。东、西护城河的内凹部分与城门的间距约15米,南、北护城河的内凹部分与城门的间距约30米。

护城河开口距地表0.4—0.5米,底距地表0.8—2米,护城河自深0.4—1.5米,河内堆积大致分两层。护城河总体为斜壁圜底的结构,近城墙处河底较深,有宽3—5米的深水区,河底加深0.5—0.8米。

城内遗迹

城内发现了夯土台基、一段墙基、环城路及连接东西城门的道路、灶、窑、水井、排水沟、灰坑等8种遗迹现象,并未发现宫殿、手工业作坊及居民区等。

在城内发现了27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夯土台基,分别编号为TJ1—TJ27,主要分布在城内东部及东北部,西北部及西南部没有发现。其中TJ15、TJ19、TJ21、TJ22、TJ23分布在城内东北部,初步推断可能为东汉时期的房基或军事训练的场地,其余台基初步推断可能为西汉时期的房基或搭建的临时住房(岗哨房)或者军事训练的场地。

在西南部发现了一条南北走向的排水沟,编号G1,南部近环城路,北部几乎与东西路相连。初步推断可能为东汉时期的排水沟。

在排水沟底部的北半部发现了一段南北向的墙基,编号QJ1,开口于G1下,初步推断年代可能为西汉时期。

在西部及中南部发现了2个灶,编号Z1、Z2,分别坐落于TJ1、TJ4上,应该是与台基为一体的堆积,为驻兵做饭所用。

在西部发现1座陶窑,编号Y1,初步推断可能为东汉时期废弃的陶窑。

在西南部发现1口水井,编号J1,初步推断可能为东汉时期废弃的水井。

在城墙内发现了环内城墙一周的环城路,编号L1,初步推断可能为东汉早期或西汉时期的路。

在城内的中部发现一条贯穿城内东西与东、西城门缺口通道相连的道路,编号L2,初步推断可能为东汉早期或西汉时期的路。

在城内发现了86个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灰坑,分别编号H1—H86,主要分布在城内的南部,分布在北部的较少。开口于②层下的灰坑有21个,主要分布在城内的西南、中南及东北部,初步推断可能为东汉时期废弃的垃圾坑。有64个灰坑开口于③层下,初步推断可能为东汉早期或西汉时期废弃的垃圾坑。1个灰坑(H53)开口于④层下,分布在城内的中部TJ9的边缘,初步推断可能为西汉早期或战国晚期废弃的垃圾坑。

城址的年代与性质

根据内、外护坡底部堆积出土的少量泥质绳纹(素面)灰色(红色)陶片分析,初步推斷城墙护坡的年代可能为西汉早期。根据城内地层堆积的土质、土色以及出土碎陶片的陶质、陶色及绳纹的装饰风格等,初步推断北平城的始建年代应为战国晚期或西汉早期,西汉、东汉时期继续使用,东汉晚期由于战乱及自然灾害等原因废弃。

北平城遗址的位置,与史书记载的汉代山桑城基本相合。东汉末年,封文钦为山桑侯于此,所居之地俗称北平城。《水经注?阴沟水》载:“东南流,迳山桑邑南,俗谓之北平城。”《太平寰宇记》卷十七云:“北平城,在(临涣)县西南五十二里。”

但是通过考古调查及勘探,北平城遗址内没有发现宫殿、手工业作坊及居民区遗迹,发现了多处夯土台基及一段南北向墙基,夯土台基可能为两汉时期搭建的岗哨或军事训练的场地。因此,初步判定北平城遗址的性质不是汉代地方诸侯驻地,应该为驻军场所。

在北平城遗址东南方向10公里处的檀公城城址与北平城基本为同时期,两个城垣的构筑方式基本上一样。檀公城为汉山桑县故城,范围很大,经考古勘探其作为汉代地方诸侯治所的可能性更大。两城之间距离很近,应该有内在的联系,北平城应是为檀公城服务,保护檀公城的军队驻扎之地。

(作者张红为涡阳县文物管理所所长、副研究馆员;张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徽工作队队长;孔令利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技师)

猜你喜欢

护城河城门北平
我爱家乡的河
“老干妈”的商标护城河
黑夜过桥
遥想右北平(散文)
北平的零食小贩
“晨钟暮鼓”怎么敲
《巴菲特的护城河》:为投资资金找一条护城河
“失踪”的南纪门重现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