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养殖中如何有效地防控传染性疾病

2021-03-28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0期
关键词:猪种养猪猪舍

徐 阳

(光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224100)

目前,我国生猪养殖正逐步由散养向规模化发展,随着市场对猪种质量要求的提高,猪种品种也在发生变化,生猪的生殖模式和养猪场的选址的改变,会给猪群的健康养殖和防治带来许多困难,分析生猪养殖中如何有效地对传染性疾病进行防控对规模化生产优质猪品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发病特征

猪瘟是危害最大、感染力最强的疾病。这些病毒一旦扩散,危害就会更加严重。另外,近年来大多数传染病都是不典型的。在猪群中,长期免疫可有效控制猪群疾病,提高免疫能力,但也可引起某些致病微生物的变异,具有较强的病害。

因为大部分农场都在农村地区,有些农民知识有限,缺乏养殖技术。为防病,不按规定使用消毒剂、抗生素等药物,使动物产生抗药性,使细菌产生抗药性,使动物的某些器官在免疫过程中受损,如有可能发生感染性疾病,就不能及时处理。

传染病大多为新病,因为交通不方便,长途运输已成为主要的运输手段。由于远距离的动物运输日益增加,检疫的强化不够严格,某些地区的检疫设施不能及时更新,从而造成局部感染。非科学、非强化管理、饲料选用标准不明确、生猪抗药性降低、环境不及时彻底清洁等,都进一步加剧了该病的发生[1]。

2 健康养殖

2.1 环境选择

无论是分散养殖还是规模化养殖,养猪场的选择都十分重要。猪的健康生长离不开良好的养殖环境,为选择猪的存栏量,不仅要考虑猪舍的高度和运输条件,还要考虑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水源、供电、通风系统,以及供暖系统、粪便处理和污水处理等。

2.2 饲料管理

当前我国的生猪养殖主要是从散养向规模化转变,规模养猪不仅要满足猪生长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而且要做到科学饲养。饲料质量在养猪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在选育猪饲料时,应根据猪种、性别和生长周期选择预混料和投喂,这不仅能降低养猪饲料成本,而且能从根本上保证饲料质量,使猪健康生长。

2.3 品种选择

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情况来看,分别选择了长白猪、长白猪和三元杂交猪。其次,猪种的选择也要反映市场对生猪的质量要求,所以在选择猪种时,要选择肉质鲜美、瘦肉率高的品种。猪种选育要考虑饲料利用率,而提高饲料利用率是实现猪快速生长的重要保证,可确保猪种肥效。

3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3.1 制订科学免疫方案

抗菌素治疗是我国防治猪病的常用手段,但其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药物残留、耐药性等。有鉴于此,农场主应根据当地养猪场的疾病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以防止和控制猪的疾病,由公共兽医机构发布的猪的疾病状况,以及猪的品种、性别、身体和生长状况。另外,上述免疫计划还应使农民能够监测免疫计划下的猪的免疫反应,并对免疫反应不理想的猪进行再免疫。在疫苗的选择和使用方面,农民要获得合格的疫苗,疫苗种类要合理,免疫效果要与猪的体重相适应。在集中免疫期间,要做好集中免疫设备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接种期间交叉感染[2]。

3.2 加强养猪管理工作

伴随着我国养猪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养猪方式已逐渐成为传统。而且要实现产业化、标准化、标准化要求,养殖户要科学、有效地饲养生猪。如养殖户要随时监测温度变化、猪舍内湿度变化和空气循环,以确保养猪环境安全。在进行生猪养殖过程中,为了有效地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饲养人员,需要在对生猪进行饲养的过程中严禁使用泔水进行养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严格执行禁止泔水饲养的政策落实对采用泔水进行生猪养殖的养殖户,依法进行处罚。在生猪养殖中预防传染性疾病还需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工作,对于生猪养殖过程中的运输车辆、附属设备、猪圈等区域中存在的有机物质进行及时地清理。同时养殖人员还需要在进出饲养基地时,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在消毒过程中可以通过选择浓度在3%的邻苯基苯酚、福尔马林、氢氧化钠、次氯酸盐等消菌物质开展消毒工作。在对猪舍进行消毒时,可采用碱类消毒剂(火碱、生石灰和草木灰)、双链季铵盐类消毒剂(百毒杀,双季铵盐络合碘)、醛类消毒剂(甲醛)、氧化剂(过氧乙酸)、卤素类消毒剂(漂白粉、碘伏)等开展消毒工作,同时在条件允许下也可以采用暴晒的方法对猪舍进行消毒。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为了避免传染性疾病在生猪养殖中的爆发,饲养人员还需要对猪舍内的猪开展全面检查,重点检查猪舍内猪的体温、分泌物、四肢、尿液、皮毛等区域,并将检查频率控制在每天两次,对于发生病状的病猪,需及时地对病猪进行处理,在第一时间对病猪进行灭杀,采用土埋或是焚烧的方式杜绝病猪对猪群中的其他猪造成影响。

3.3 强化无害化

猪场饲养猪时,必须对猪粪、尿液等多种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猪舍内使用一次性手工具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母猪和死猪胎盘等废弃物可无害化处理,猪粪可发酵,用于植物浇灌。为保证猪舍环境卫生和致病微生物繁殖,养殖户要定期消毒、灭蚊,消灭苍蝇和蟑螂能够有效限制流行病的传染。相关部门还需严格根据我国的传染性疾病防控要求进行拉网式监测,各地动物疫病防控机构需定期进行样品的采集和检验,了解该地区生猪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而掌握传染性疾病在生猪饲养中的流行规律,只有对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情况进行有效的预测,才可以事先做好预防控制措施,避免传染性疾病在这些地区流行。为了实现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控,各个部门需要进行联合防控作业,在联合防控作业中,每个部门都需要履行自身的职责,认真落实自身的任务,严格根据现有的纪律章程,保证传染性疾病防控工作中的各项细节得以实现,提高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性疾病防控水平。

3.4 加强育种者的继续教育

养猪大户在猪的健康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养猪大户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猪的品质,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养猪技术培训,使教师熟悉猪瘟和各种疾病,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防治措施。例如,应该组织临床兽医学、兽医微生物、兽医传染病和兽医药物等专业课程,并让有一定兽医经验的农民分享养殖经验。在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过程中还需重视相应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培养,只有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才可以在生猪养殖中对第一时间发现疾病,从而对传染性疾病进行有效控制。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需要在未发生过疫情的地区,进行相关从业人员的防疫知识培训,提高这部分从业人员对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的认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培训,并保证相应的培训计划有效落实,提高养猪场的疫情监测机制。

4 结语

猪病的发生是多方面的,养殖户应严格控制猪场用水、养殖环境、饲养关系、种猪引进、免疫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为确保生猪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保证饲料质量,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应对生长发育障碍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研究,并加强对养殖技术人员的培训。

猜你喜欢

猪种养猪猪舍
可视化中国地方猪种地理分布图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河南精旺猪种改良有限公司
国外猪种大量引进导致本土猪种濒临灭绝的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以玉山黑猪为例)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养猪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