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包虫病诊疗研究

2021-03-28吴建国

今日畜牧兽医 2021年1期
关键词:包虫病驱虫圈舍

吴建国

(秦皇岛市抚宁区农业农村局城关动物防疫监督站 066399)

牛羊养殖作为西北地区最主要的支柱型产业,如果没有做好牛包虫病的有效预防而造成感染, 很容易对当地养殖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牛包虫病主要发布在牛脑位置,受到寄生虫影响而导致脑中产生大小不一的包囊,会对牛造成严重压迫,产生各种不良反应。 但是绦虫寄生位置各不相同,病情发病严重程度也存在显著差异,导致牛包虫病防治受到严重挑战,为了有效预防牛包虫病的发病,积极面对牛包虫病发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有效解决。

1 流行特点

牛包虫病主要发病在狼狗等犬科动物肠道中随着动物粪便排出,而残留大量的绦虫卵,如果牛羊饲料和饮水受到粪便污染,就会造成大量的绦虫虫卵进入到牛羊体内,虫卵发育为幼虫随着血流到达牛羊脑或者其他部位继续发育并寄生于此部位。

2 临床表现

在感染牛包虫病以后,不同的感染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发病初期会发生脑膜炎或者脑炎,牛的体温快速升高、心率加快,这一阶段牛会非常的亢奋,出现跑动跳跃等情况。 到了感染中期, 牛脑的包囊压迫性也越来越强, 牛行为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回旋、跛行、摇晃等。 如果感染的是急性脑炎,会直接造成牛死亡。 在感染晚期,发病逐渐缓慢,患病牛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等症状,根据寄生虫不同的寄生位置,也会产生明显的临床表现差异。 例如:幼虫寄生在牛的小脑部位,会导致病牛出现肌肉痉挛,行为不协调等症状,而如果寄生在牛眼睛部位会导致牛失明。 如果寄生在脊髓部位会导致牛瘫痪,大小便失禁等。慢性型多在死后尸检发现,死前无典型症状,症状严重的病牛可伴随呼吸困难、 咳嗽等症状。 幼虫寄生在肝脏中可导致肝脏肿大,触碰有明显疼痛反应,反刍明显减少且伴随消瘦症状。 该病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牦牛患病之后体重下降,饲养周期延长, 部分可能由于实质器官功能衰竭而出现死亡结局。 同时由于幼虫寄生在牦牛的腑脏中,检疫不严格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卫生安全事故。 此外,该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对饲养人员的健康安全也会造成较大的威胁。 有相关研究指出,包虫病高发地区养殖人员患病率为1%,且该病只能采取手术治疗,且术后复发率较高,对饲养人员的健康安全造成了较大影响。

3 治疗措施

在确诊以后需要立即将病牛隔离,利用药物进行治疗。采用阿苯达唑20mg/kg。 口服每天一次,连续服用7~10d 左右即可,而还可以利用吡喹酮30mg/kg, 口服一天一次, 连续用药3~4d 即可。 这两种药物都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发病之前一定要做好预防性驱虫工作,有效控制牛包虫病的暴发。

如果药物治疗没有效果,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首先要确定手术的具体部位, 根据牛的旋转方向一般主要寄生在大脑前端。 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手术区进行软化,将被毛全部去除利用消毒水消毒擦干,所有器械都需要经过浸泡消毒,将刀口绕指压变软部位边缘切U 字形切口, 利用钳子夹住u 型皮肤与脑骨扒离提起, 利用灭菌纱布压迫止血, 这时脑包虫会向外冒出。 在脑骨切开后,如果没有冒出脑包虫,则可以提前准备5mL注射器接上3~5cm 的塑料短管,插入切口至脑部,如果有弹性说明包虫还在切口内部,可以利用吸取的方式,将刀从切口取出,利用钳子撷取直至全部取出脑包虫后,利用火烧尽。 利用95%的酒精1mL 注入患处,将伤口缝合包扎以后,做好术后管理。

4 防控措施

4.1 制定严格的检验制度

目前在牛包虫病防疫的过程中,由于检验制度不断完善,能够及时发现牛包虫预防存在的问题,检疫人员需要总结经验,对现有的检疫制度进行完善,改进检疫规范制度,例如在处理病死牛尸体时,如果没有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要求,很容易造成二次传播, 加强对病死牛的监督管理, 从源头上做好牛包虫病的防控。 最后各地区检疫站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疫计划,定期针对养殖场的圈舍、水源以及养殖动物的具体状况进行全面检查,避免病牛乱丢的情况。

4.2 加强卫生管理

圈舍作为牛居住最主要的场所,加强建设管理,确保牦牛健康生长, 通过定期做好圈舍清洁及时对建设中的粪便水源进行清除,保证室内通风效果,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对牛进行清洗避免寄生虫在牛的体表寄生,养殖人员自身在进入养殖圈舍内,不时要做好消毒工作。 与宠物相接触,避免寄生虫传染给牛。

4.3 加强宣传工作

在预防牛包虫病的过程中, 需要向广大养殖户进行宣传与教育,可以通过举办集中培训班的方式,加大对养殖户的宣传教育水平,让他们真正认识到牛包虫病的主要危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增强人们对牛包虫病的关注,做好预防工作,牛包虫病作为牛最常见的寄生虫疾病,对牛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造成养殖户经济损失,积极重视牛包虫病的养殖与预防, 在饲养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圈舍卫生干净整洁,做好通风,避免生水中的寄生虫进入到牛体内,增强牛的抵抗力。 在疾病防治时要根据流行特点,做好预防驱虫工作,及时发现病毒的异常症状。 采取科学有效地防治措施,减少牛包虫病的发病几率。

5 结语

牛是饲养的重要品种,为饲养产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收入,但牦牛容易患上对牛健康成长和农民经济利益影响。 因此必须对预防和治疗牛包虫病, 加强饲养过程中的管理, 确保牛舍卫生,干净整洁的饲料和水源,为牛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期间,每年12 月至1 月要根据牛包虫病的流行性实施预防性驱虫,药物驱虫后要加强驱虫一次。 彻底清除幼虫。加强隔离工作,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动物性疾病,可以减少疾病发病率。

猜你喜欢

包虫病驱虫圈舍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香榧驱虫述古今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冬季发酵床与加温舍养猪环境观察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管好种公猪可提高受胎率
部分漏缝地板的母猪圈舍可铺设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