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中的疗效

2021-03-28王振志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期
关键词:肋骨外伤重症

王振志

重症胸外伤是心胸血管外科手术中相对常见的疾病[1]。因外力对胸部的撞击导致多处肋骨骨折,并且引起患者的呼吸窘迫,以及肺组织、胸膜和肋间血管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同时,患者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导致弥漫性损伤,进而引起肺水肿以及肺不张。根据相关研究得知,重症胸外伤的死亡率较高,其合并肋骨骨折的风险较大。骨折面积越大,对患者呼吸功能的造成严重的影响。若不给予及时的治疗,则会对患者的生命以及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现今,肋骨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效果较好,有助于胸腔康复,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由于手术操作具有一定局限性以及术野不清晰,且手术创伤大等[2]。一部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为了加快患者的早日康复,本次对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中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其研究结果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于2017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6 例重症胸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 例。对照组男26 例,女27 例,年龄19~53 岁,平均年龄(32.45±6.85)岁,其中因交通事故所致为15 例,高空坠落12 例,暴力殴打11 例,其他15 例。研究组男25 例,女28 例,年龄21~54 岁,平均年龄(32.56±7.15)岁。其中因交通事故所致为15 例,高空坠落15 例,暴力殴打10 例,其他13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标准,并排除患有其他器官严重功能性障碍疾病,以及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悉,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采取给予吸氧、扩容补液呼吸循环等常规治疗,并采取CT 检查对其损伤情况予以确认后,进行对症治疗。

1.2.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具体为:患者采取右侧卧位,三方核对后麻醉,清点器械,协助消毒铺巾。用23 号刀切开皮肤,用电动刀分离予以止血,并用拉钩完全暴露手术区域。取左后外侧肩甲下斜纵行切口,长约10 cm,切开皮肤以及浅筋膜,并采取钝性切开分离肌层。肋骨的断裂端从上到下露出。见肋骨后外侧骨折。选择合适的记忆金属环抱器,将其放入冰水中,浸泡3~5 min,使其能塑性;成型后,迅速将其放在骨折端,然后用温盐水纱布湿敷。露出肋骨的骨折端,去除周围的血块,切开部分肋间肌,剥去骨膜然后从上到下复位肋骨。使用相应型号的记忆金属环抱器置于盐水中,并展开四对齿臂。扣紧肋骨的骨折端后,用50℃热水盐水纱布进行热敷,张开的牙臂缩回以固定骨折端。环抱装置使其自动拧紧。固定好后,放置左胸腔引流管并将其连接到封闭的胸腔引流瓶。清点仪器以及纱布后,关闭胸腔,逐层缝合切口,手术后返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采取治疗后,其相关症状均已改善;有效:患者采取治疗后,其相关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采取治疗后,其相关症状均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疼痛评分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数越低则说明患者疼痛较轻。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胸廓畸形、肺部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显效38 例(71.70%),有效14 例(26.42%),无效1 例(1.89%),治疗总有效率98.11%。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为21 例(39.62%),有效19 例(35.85%),无效13 例(24.53%),治疗总有效率为75.47%。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51,P=0.001<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研究组疼痛评分(7.45±1.45)分,对照组疼痛评分(7.42±1.36)分,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0,P=0.913>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2.57±0.34)分,低于对照组的(5.72±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246,P=0.000<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肺不张1 例,比例为1.89%;肺部感染1 例,比例为1.89%;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对照组发生肺不张4 例,比例为7.55%;胸廓畸形3 例,比例为5.66%;肺部感染4 例,比例为7.55%;并发症发生率为20.75%(11/5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02,P=0.008<0.05)。

3 讨论

重症胸外伤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优于生活不断提高,科技不断的发展,从而使得交通事故频发,且多是重症外伤的主要导致原因。该病具有病情长,有病情恶化趋势,患者较容易并发肺不张、胸廓畸形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肺功能造成严重额损害。若正常人遭受胸部创伤,其肋骨骨折的可能性能够超过90%[3]。通常重症胸部创伤的患者有单发或多根肋骨骨折。此时患者较容易出现复杂的气血胸,以及肺挫伤。从而加大了治疗难度。当对重症胸部创伤患者予以治疗时,患者的肋骨骨折会增加疼痛反应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而对患者的健康以及术后康复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重症胸外伤患者予以治疗尤为重要。

在重度胸部外伤患者的常规治疗中,通常对患者采取呼吸机支持、胸带加压包扎等措施。但该方法存在稳定性差,以及骨折移位的危险性高情况,则会对患者造成长久性的痛苦,从而影响着患者的恢复[4]。通过采取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能够有利于患者的骨折端进行快速的固定,从而改善了患者的正常胸廓结构,有助于缓解患者骨折端对肋间神经的刺激。确保患者呼吸能够顺畅。同时可显著缓解其疼痛感,并对对其呼吸予以改善,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时间。对患者采取此种放方法予以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予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防止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的7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疼痛评分(2.57±0.34)分,低于对照组的(5.72±1.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77%低于对照组的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周学海[5]的研究中得知,治疗前,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从其结果中可以看出,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重症胸外伤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对患者的预后质量予以提高,对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该研究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通过以上结果比较可以充分证明,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治疗重症胸外伤中的疗效要显著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对重症胸外伤患者采取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降低术后疼痛。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肋骨外伤重症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一根肋骨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迷人肋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严重肝外伤27例诊治分析
胸壁外伤合并胸壁疝1例
日安,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