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糖监测系统联合糖尿病学组在糖尿病患者精准护理中的应用初探

2021-03-28杜俊艳陶慧温萌苗晓琦许英张艳卢玉彬

中外医疗 2021年2期
关键词:学组内分泌科精准

杜俊艳 ,陶慧 ,温萌 ,苗晓琦 ,许英 ,张艳 ,卢玉彬

1.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门诊部,甘肃兰州 730207;2.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零医院体检中心,甘肃兰州 730050;3.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甘肃兰州 730207;4.火箭军第六十四基地医院内分泌科,甘肃兰州 730030

糖尿病是一组代谢性的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糖尿病实则就是经常性的血糖偏高所导致各种组织产生功能障碍,特别慢性损害的是心脏、肾、血管、心脏、眼、神经等。2017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PD)发布的全球糖尿病地图(第 8 版)显示,全球约 4.25 亿人罹患糖尿病[1]。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者数最多的国家,患者数接近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2]。2017 年程文炜等[3]研究指出中国有半数以上(55.1%)中老年人健康受到糖尿病威胁,此外,空间异质性是糖尿病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东北和北部地区是主要集中的重点防治地区。一项调查显示目前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1%左右,估算糖尿病患者数量1.14 亿[4]。因血糖高引发的并发症不仅成为致残、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医疗费用的上涨的因素之一,一项研究显示1 856 份糖尿病住院患者住院费用人均 7 779.08 元,中位数 6 935.42 元[5],遏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点就是控制血糖[6]。临床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的高低、认知态度的差别、护理行为的优良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该文通过探索适合糖尿病患者护理的方法,现将该院血糖监测系统联合糖尿病学组在糖尿病患者精准护理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1 血糖监测系统

近年来,血糖信息系统管理被国内外各大医学中心所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管理的发展趋势是血糖监测的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7]。2008 年,以色列医学中心通过血糖监测系统对超过150 000 个血糖数据的分析显示,使用血糖监测系统以后,糖尿病院患者平均血糖由(1.44±5.83)mmol/L降至 (10.33±5.11)mmol/L(P<0.001),所监测范围内患者血糖监测值由5.55%上升到61.60%,低血糖事件呈稳定局势[8]。美国田纳西大学曾展开调查,数据显示,大约38%的住院患者患有高血糖症[9];国内研究也显示,通过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血糖,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10-12]。2005 年,广东省人民医院启动了院级信息床边血糖监测系统(BGMS)。通过对这些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可以显著提高管理住院患者的血糖,这也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调整医疗策略。此系统为糖尿病患者设置唯一的操作识别码,并每天严格的进行质量控制。在避免琐碎的手工操作和人为失误的同时,大幅地保证床边血糖数据的精准性,对血糖数据的实时现场存储、上传、审核和数据共享也得以实现。而此研究博士医生糖尿病管理系统是糖尿病全程管理的平台,相较血糖动态监测系统,除能实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数据,当血糖等数值超出范围时发出警报外,还可发送患者定期更新的数据给医生,协助医生调整治疗方案,促进医患之间的沟通,同时还可以减少医患沟通成本。

该院糖尿病管理系统是在原有住院管理系统(his)的基础上开发的,主要由网络服务器、血糖管理系统、HIS 系统和终端血糖监护仪组成。血糖监测系统使用模式系统提供两种浏览血糖的模式: 第一类是按照患者浏览,第二类是全院血糖浏览,同时进行全新联网功能,有各种血糖数据图、血糖记录等,对所有患者的血糖数据和病理情况了然于心。

2 糖尿病学组

组建糖尿病研究学组[13-14],组长为内分泌科护士长。纳入标准:①能够积极参与糖尿病护理有关的各项活动;②具有优秀的健康教育和沟通能力,掌握医生护士与患者沟通时的注意事项及心理方面的疏导方法;③具有5 年工作经验的本科学历、8 年以上工作学历的大专或持有中级职称;④掌握糖尿病知识要点,具有较高护理水平;⑤了解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在国内、外的进展;⑥清楚并同意整个糖尿病研究过程要一站到底,不要半途而废。经过选拔,确定糖尿病学组由22 名成员组成,平均年龄(38.32±1.2)岁,均为本科学历。

2.1 糖尿病学组组员需掌握的内容

2.1.1 理论内容 理论内容包括糖尿病的血糖控制标准、流行病学、饮食控制的重要性与诊断标准、患者自我管理内容、用药护理、低血糖的处理方法、胰岛素种类和保存方法以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等。

2.1.2 技能内容 技能内容包括血糖水平的规范监测、胰岛素的正确注射方法、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及流程等。

2.1.3 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教育主要内容有为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交流的方式和技巧,为患者提供锻炼方法、饮食注意事项、药物和血糖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疾病相关知识知晓和掌握情况等进行健康教育和评估的方法[15-17]。

2.1.4 实践内容 选择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内分泌科室作为地点对小组成员进行护理实践内容反馈,引导小组成员将理论知识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巩固小组成员理论知识,提高护理操作技能水平。

2.2 实施护理工作

护理学组人员对患者实施全面、优致的护理服务,同时开设糖尿病教育门诊,由糖尿病学组成员坐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一患对一医的指导与健康治疗。主要内容是心理咨询和健康引导、饮食及运动指导、化验结果解读、血糖仪及胰岛素笔等的规范使用指导等,并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特点,创建并管理相关健康档案。

3 精准护理

精准护理,这种管理模式是单指在护理管理中对每项内容进行精细化,强调优化护理程序,建立统一考核标准,全面发挥护理在整个医疗工作的中的时刻性和全面性的作用,使得护理质量切实得到改善,提高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对整个护理工作的满意[18]。李杨杨[19]在分析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术期精准护理的效果中指出,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围手术期开展精准护理效果显著。张玉敏[20]在研究中发现对于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来讲,应用精准护理措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强其舒适度,此举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徐玲[21]在精准化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的护理效果发现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精准化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排尿,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樊玉[22]在结肠癌患者癌性贫血的精准化护理中得出精准化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结肠癌患者癌性贫血的预后情况,需要引起重视。因此,精确护理能保证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精确的针对性护理相当重要。

3.1 组建护理小组

以护士长或主管护士为研究组组长,选派护理技能优秀的护士组成精干的护理小组,护患比例控制在1对3 或者1 对4 之间; 制定相应的患者从入院治疗到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全方位护理计划,建立每个患者的患者管理档案。针对不同患者,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详细地记录,仔细观测。

3.2 精准护理小组工作

编制住院护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成立住院服务需求研究小组。以舒适理论为架构依据,拟定档案表,内容按照对环境舒适、生理舒适、心理舒适与社会文化舒适的界定,开放式问卷调查。

患者入院时进行健康康复教育,告知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和相对应的治疗措施,并让其认识到重要性和必要性,知晓患者的基本病情和医学心理,与患者良好沟通,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住院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规范系统的护理。注意调整和控制患者的饮食,加强基础护理,同时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与家属沟通,协助患者共同完成康复。

开展营养指导,对明确患者明确能吃什么、能吃多少;确定合理的锻炼方式,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当的、有针对性的锻炼;确定糖尿病康复目标,从各个方面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重点和方式;明确以护理为首要目标,指导护士准确监测患者血糖,规范药物治疗实施,有效完成康复。

该院成立专业的糖尿病学组,开展精准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期配合此系统应用。血糖监测系统与糖尿病研究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是指该医疗机构互联网住院管理平台与血糖监测数据管理系统相结合。医院任何一个科室的患者都能及时接受糖尿病医护人员的系统管理,包括制定治疗方案和准确的糖尿病护理。管理系统通过对患者量身制定的措施,实现医院“非内分泌科内分泌科”的无缝疾病监管。引进糖尿病血糖监测系统,组织糖尿病学组团队,由糖尿病学组探索一条从工作实际出发,优化护理程序建立统一标准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指导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患者的生活环境和临床资料,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为糖尿病患者的医疗与营养进一步结合提供建议和依据。

虽然目前世界上开发的血糖管理质量评价模型很多,但在我国尚未得到推广和系统应用。国内临床医生对血糖管理现状的评价和改进也受到一定影响。该研究不仅涵盖血糖监测系统,同时联合糖尿病学组的应用,更加精准地实施糖尿病学组应用血糖监测系统通过对患者主动、持续个性化服务与管理,实现医院“非内分泌科-内分泌科”的无缝疾病管理,该研究旨在了解内分泌科血糖管理的概况,探讨基于bgms 数据调整血糖管理策略对提高住院患者血糖管理质量的价值,并探讨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血糖管理质量提供建议和依据。

猜你喜欢

学组内分泌科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内分泌科护理手册》
——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与应对措施
CORESTA2019年农学&植病学组联席会议关注可持续发展、植保、低烟碱烟草等主题
睡眠质量评价学组第二届学术会议圆满闭幕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二首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全军传染病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委员会各专业学组成员名单
临床药师内分泌科药学服务实践与体会
应用个案追踪法持续改进内分泌科输血安全管理的临床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