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与防控

2021-03-27于新友毕宁宁李天芝李书光肖跃强刘吉山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痘病毒结节性皮肤病

于新友,毕宁宁,李天芝,李书光,肖跃强,刘吉山*

(1.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滨州 256600;2.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山东 滨州 256600;3.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 滨州 256600)

牛结节性皮肤病(Lumpy skin disease,LSD)又称牛结节疹或牛疙瘩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LSDV)引起的一种牛急性、亚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肤出现结节,母牛流产、产奶量下降,公牛不育[1]。此外,还可致牛和其产品出口受阻及高额的疾病防控成本,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牛是LSDV的天然宿主,各年龄和品种牛均易感,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不是人兽共患病[2]。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常见于吸血节肢动物繁殖旺盛的夏、秋季节。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必须报告的动物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3]。1929年,赞比亚首次报道该病[4],后传入中东、东欧、中亚等世界其它地区。2019年8月12日,我国新疆哈萨克自治州首次确诊该病存在[5],随后福建、安徽、浙江等均有相关报道。LSDV只有一个血清型,不同毒株的毒力不同。本文对牛结节性皮肤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较全而的阐述,以期为该病的诊断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1 病原学

LSDV属于痘病毒科羊痘病毒属[6]。病毒粒子有无囊膜,呈砖块状或椭圆形,直径约为260~320 nm。病毒基因组为双链DNA,与绵羊痘病毒基因组的同源性高达96%,大小约151 kb,由156个假定基因组成[7]。病毒只有一种血清型[8],同绵羊痘病毒和山羊痘病毒间存在一定交叉免疫保护性。

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尤其在寒冷干燥冬季,可存活较长时间。痂皮中及坏死皮肤结节中病毒可存活1个月左右,37 ℃条件下5 d内病毒滴度几乎不变,55 ℃ 2 h或65 ℃ 30 min病毒可被杀活,阳光直射下病毒很快被紫外线杀灭。4℃下组织中病毒可存活6个月,病毒最适存活pH范围为6.6~8.6[9],对强酸和强碱耐受性低,对含脂溶剂和去污剂敏感,乙醚、氯仿、十二烷基硫酸钠均能有效灭活病毒,常规消毒剂1%甲醛、2%氢氧化钠、0.5%季按盐、2%苯酚、2%~3%次氯酸钠可迅速灭活裸露病毒,脱落伽皮中病毒很难被杀灭[10]。在阴暗潮湿环境中病毒可存活数月。

病毒可用羔羊和犊牛肾上腺细胞、睾丸细胞等原代细胞培养,也可在仓鼠肾细胞、牛肾细胞等传代细胞培养,主要在细胞浆内生长繁殖,病变产生慢,通常在接种后10 d出现。病毒可鸡胚培养,经绒毛尿囊膜途径,产生痘斑,但不致死鸡胚。该病毒超声波破坏细胞后,可释放病毒到细胞外。

2 流行病学

LSDV主要感染牛,各品种和日龄牛均易感,奶牛易感性高, 除牛外,家兔、绵羊、山羊、长颈鹿和黑羚羊等均可感染[11],尚无人感染病例。该病潜伏期为2~5周,一般为28 d。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6~9月份高温、多雨季节为疾病高发期,多为散发。发病率在2%~45%,死亡率不超过10%,病牛病毒血症可持续12 d,康复后可获得终生免疫,血液可带毒3周以上,公牛感染后精液排毒长达5个月。病毒随病牛唾液、眼鼻分泌物、乳汁、精液、脱落伽皮等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及饲草、饮水等,通过消化道感染其它健康牛,也可通过蚊、蝇等吸血昆虫叮咬传播或污染的针头机械传播,还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因痂皮内病毒很难杀灭,养殖场一旦爆发该病后,扑杀病牛,再次引入无免疫力牛时,半个月内很容易再次发病。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患病牛临床表现与个体状况和感染病毒毒株和剂量有关,临床表现通常为病牛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消瘦,呼吸困难,口腔有溃疡灶,流涎,眼鼻分泌物增加,流血性或脓性鼻涕,鼻镜干燥,眼角膜发生疼痛性溃疡病变,严重时导致失明,不爱运动,浅表淋巴结尤其是肩胛下淋巴结和股前淋巴结肿大。四肢及乳房部位水肿,体温升高至41 ℃以上,呈持续稽留热型。体温升高48 h后,病牛体表头颈部、乳房、外阴等皮肤出现直径1~5 cm结节,7 d后结节明显,小结节可自动消失,大结节破溃后可反复结痂,一般一月左右可恢复,个别病例会在皮肤上留下永久性疤痕。奶牛产奶量下降, 母牛出现流产,发情延迟等,公牛出现暂时或永久性不育。

剖检可见牛口腔及消化道黏膜出现溃疡和糜烂,心肌充血、出血,心脏肿大,肝脏肿大,边缘钝圆,胆囊肿大3倍,外表有出血点,气管内有黏液,肺脏出血、肿大,胃肠黏膜出血,肾脏表面有出血点,淋巴结出血、肿大,周围呈胶冻样浸润。

4 诊断

根据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及特征性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需要注意的是,得和一些类似的疾病做出鉴别诊断,如牛伪结节性皮肤病、嗜皮菌病,牛皮蝇感染,蚊虫叮咬、荨麻疹,牛丘疹性口炎。牛伪结节性皮肤病的结节主要是浅表性结节,临床表现一般较温和,病程短、病变轻微,症状与结节性型皮肤病早期症状类似。嗜皮菌病由刚果嗜皮菌感染引起,潜伏期2~7天,早期病变为浅表性非溃疡性表面结构。精神、食欲基本正常,一般1周内可自愈。牛皮蝇感染由牛皮蝇幼虫引起的疾病,可引起牛消瘦,产奶量下降,病牛瘙痒,恐惧不安和局部疼痛,影响牛的休息和采食在牛背部皮下可摸到长圆形的结节,皮肤上有小孔,结缔组织囊内可见幼虫。蚊虫叮咬和荨麻疹皮肤病变与LSD相似,但病变更浅、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牛丘疹性口炎病变仅发生在口腔黏膜。

如要进行确诊,最好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确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病毒分离鉴定、透射电镜观察、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等。病毒分离时可选取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或皮肤结痂等样品,样品与生理盐水比例为1∶ 5研磨成混悬液,反复冻融3次,充分释放病毒,12 000 r/min离心3 min,取上清液0.22 μm滤器过滤除菌,接种易感细胞,出现细胞病变后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进行鉴定,也可用电镜观察病毒粒子特征。病毒分离耗时长,成本高。在疾病暴发期间,可用琼脂扩散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检测机体情况进行诊断,而在疾病安静期,很难通过血清学监测动物群状况,因此时以细胞免疫为主,并且当前可用的血清学检测敏感性低。分子生物学检测尤其是荧光PCR检测是当前病原临床快速检测的方法,已经广泛用于各种疾病快速检测,应用效果好,科研工作者已经开发出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荧光PCR检测试剂盒,检测时病料可选取皮肤结痂、唾液、鼻拭子、抗凝血等,样品要新鲜,及时送达实验室。

5 防控措施

对该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主要以疫苗接种免疫预防为主,国内无商品化LSDV疫苗,但可用山羊痘弱毒疫苗代替进行预防控制,一般5只份羊痘疫苗,皮内注射,一年一次,一旦从外地调牛,要尽快防疫羊痘疫苗。不从疫区引种,引种后要做好牛群隔离和检疫工作,隔离30 d,检验合格后才能混群饲养。提升牛场生物安全水平,禁止外来无关访客进场,如确需要进场者,至少隔离24小时后再进入。人员做好登记和消毒工作。场区门口设消毒池,消毒药定期更换,无关车辆不许进入场区。加强牛群饲养管理,饲喂优质营养全价饲料,保证牛只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摄入充足,禁止饲喂霉变饲料,饮用清洁干净饮水[12]。禁止牛场内饲养猫、狗等其他动物,不同日龄牛群不要混养。开展灭蚊、蝇工作,消灭场内传播该病的其他吸血昆虫及幼虫,清理节肢昆虫易滋生的环境。场内做好防鼠措施,定期请专业人士开展灭鼠工作。场区内外及周边环境定期清理和消毒,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含量,降低牛场感染率。牛舍以及周围环境要定期进行消毒,尤其是在发病高峰期或者存在疫情威胁的情况下,要增加消毒次数,且要注意定期更换消毒液的种类[13]。养殖生产一线人员定期做好相关培训,发现疑似病例后尽快诊断,及早上报。

牛场发病后,限制牛群移动,牛群全面监察排查。挑选病牛并隔离,同时对舍内及周围环境、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健康牛紧急接种10倍剂量的山羊痘病毒活疫苗皮内紧急接种免疫。上报上级兽医主管部门,按要求实行区域封锁和管制。病牛按规定扑杀,并进行焚烧活深埋等无害化处理。牛场环境全面彻底消毒。

猜你喜欢

痘病毒结节性皮肤病
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成功分离猴痘病毒
牛结节性皮肤病的防控措施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防治皮肤病 对症食药膳
鼠痘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