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法治课与少先队活动的有效整合

2021-03-27

中文信息 2021年1期
关键词:自我保健少先队员法治

(青岛大学路小学,山东 青岛 266003)

在我国目前时代发展的背景下,道德与法治的融合属于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在不断向着法治建设一体化的方向前进,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加强他们的道德法治素养是学校必须要重视的工作。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不仅要提升少先队员的道德修养,向少先队员灌输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向少先队员渗透一些法律知识,让其可以具有基础的法治意识。

一、有效结合实际生活

在新课程标准下,明确规定了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具备基础的法律知识与法律意识,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民主意识。新课程标准中,将道德与法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道德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法律知识。所以,教师可以在开展少先队员活动的过程中,通过讲解公开课的形式向学生普及基础的法律法规。同时也可以在生活的实际场景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明确在生活中体现度较高的法律法规。法治源于生活,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开设可以紧密结合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法律知识。

比如,在小学一年级中学过的一篇文章,名为“学会自我保健”,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必要时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明确自我保健的必要性,掌握一些简单的保健方式。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我思考,交流一些对于自我保健的想法,增强学习知识的融入度。教师在开展少先队员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标准,让学生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1]。

二、合理利用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快地融入课堂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情境教学一定要具有真实性,教师应该构建真实的情境,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课堂中。学校可以制定电台栏目,加强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让学生做电台栏目的主持人,用“童言童语”描述班级近期的状况,可以充分体现出课堂与生活结合的有效性,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到一定的法治意识[2]。

例如,在三年级所学的“我想要我能要”一文中,教师可以将教室打造成超市的样子,让学生全面扮演其中的角色,如售货员,理货员与顾客等,用创新情景的方式,让学生模拟购物、售货的流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可以理解到父母的收入来之不易,劳动的艰辛,学会体谅父母,而且在购物时遇到不合理的情况,可以学会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去维护自身利益。

在四年级时所学的“面对欺负与威胁”一文时,因为文章与时代热点的呼应度较高,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通过充满新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为学生制定两个思考方向,分别是面对威胁时如何做,面对欺负时如何做。

教师也可以通过改编故事,扮演角色创建情境的方式,带领学生进入到情境里,让其思考采取怎样的手段才可以面对欺负与威胁,并明确具体做法,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可以在情境中学习法律知识,了解自我保护的手段。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

目前,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我国教学必备的辅助工具,在为学生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工具,为学生精心准备课件,向学生播放一些图片,动画,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道德与法律意识,用信息化的方式促进教学的进度[3]。

比如,在学习“大好河山任我游”一文时,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我国一些名胜古迹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对我国一些著名景点有一个粗浅的认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于祖国大好风光的热爱程度[4]。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外出旅游的途中,保护公共设施,文明旅游,并且要尊重法律,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结语

总而言之,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少先队活动有效融合,需要学校做出长期的建设,将家长,教师以及社会的力量积极凝聚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少先队员的健康发展。如今,国家已经开始不断加快法治建设的征程,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于学生情感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双向灌输。教师要不断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构建科学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将其融入少先队员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形成优秀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使学生可以做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自我保健少先队员法治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助你健康每一天自我保健APP答读者问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自我保健
——未来医学及身心健康之路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试析复发性生殖道感染与妇女自我保健水平的相关性
自我保健在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的作用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