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治疗肩袖损伤临床研究进展*

2021-03-27黄艳能毛忠南

光明中医 2021年3期
关键词:肩袖肌腱肩关节

黄艳能 毛忠南

肩袖损伤是指构成肩袖的肩胛下肌腱、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出现炎症、部分或完全撕裂,导致肩关节出现疼痛、压痛及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临床最常见的是冈上肌腱损伤,易误诊为肩周炎,治疗不及时还可引起患肢肌肉萎缩或肌力下降。据相关统计,肩袖损伤约占肩关节疾病的17%~41%[2],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可能与中老年患者肩关节退变有关。也与肩关节在内旋或外旋中立位时血供不足和长期肩峰撞击有关,青少年患者则多有外伤史。目前西医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常见手术治疗有开放性手术和关节镜手术2种,关节镜手术多用于中型、大型撕裂者,开放性手术适用于巨大型撕裂者;保守治疗则针对肩袖腱炎和小型撕裂患者,以消炎、止痛等对症处理为主,尚无其他更好的办法。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外敷和各种中医特色理疗,其中,针灸以其特有的优势为临床广泛应用,现将对各种针灸治疗进行分类总结。

1 常规针刺疗法

针灸为一种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具有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有研究表明,针灸能促进局部组织代谢,加快炎症吸收,减轻组织水肿,从而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病情。杨晓勇[3]选取肩三针配合局部阿是穴,采用沿肩袖肌肉走行方向多向透刺的针刺方法,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100%,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组33%。李建宇等[4]采用单穴(右侧太冲)、单次针刺治疗30例创伤性肩袖肌腱炎患者,24 h内治愈20例(66.7%);24~48 h内7例(23.3%);48~72 h内2例(6.7%);72~96 h内1例(3.3%);总有效率为100%。认为采用单穴、单次治疗创伤性肩袖肌腱炎,能充分发挥针刺镇痛后续效应。樊若等[5]选取左侧太冲穴周围的疼痛敏感点,向足跟方向斜刺,1次治愈28例,占75.67%;2次治愈6例,占16.22%;3次治愈3例,占8.11%;总治愈率100%。

2 电针疗法

施玉敏等[6]研究中治疗组用电针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对照组仅予以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均低于对照组,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及肩关节活动度(ROM)均高于对照组,电针结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能有效缓解患者肩关节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陈明腾等[7]研究中电针组用5Hz疏密波治疗,康复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6周,电针组VAS评分、UCLA评分改善均优于康复组,表明电针在改善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疗效更佳。

3 针刀疗法

针刀治疗虽为一种有创操作,但在松解组织粘连,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林春强等[8]将4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小针刀治疗组和理疗组(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80%,肩部疗效评定、VAS评分、肩关节功能(Harrman评分)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结果显示针刀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理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袁凤祥[9]治疗组采用针刀配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给予理疗、封闭和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后随访3个月、6个月、12个月,发现治疗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出针刀能松解软组织粘连,调节应力平衡,减轻局部炎症,改善肩关节功能,且镇痛效果明显,治疗后复发率低,近、远期疗效均可,优于传统针刺治疗。郑建平等[10]分别在结节间沟喙肩穹下方交界处、肩峰外下方肱骨头上方施以小针刀治疗后再进行手法松解,3周后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UCLA评分和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郭花珍[11]在其研究中治疗组予以针刀治疗,对照组予以封闭注射,对比治疗前后及2组间UCLA评分,针刀组治疗后UCLA评分升高更明显,组间对比升高也更显著,疗效较封闭治疗更优。

4 特色针刺疗法

王斌等[12]采用康复训练时观察组联合锨针疗法,治疗6周后观察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66.7%,对比治疗前后及组间VAS评分、UCLA评分,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UCL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锨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疗效更好。邓建伟等[13]将6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2组,在进行激光治疗的同时,治疗组配合杵针治疗和等长收缩运动,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后2组的VAS评分有明显差异,杵针配合等长收缩运动具有较好的疗效。肖斌斌等[14]将浮针治疗和常规封闭疗法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且研究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机制可能为浮针通过作用于浅筋膜中的疏松结缔组织,改变细胞离子通道,从而发挥缓解疼痛和促进组织修复的功能。刘焱[15]研究中穴取局部阿是穴,观察组采取“卧针”斜刺法,对比组直刺,结果观察组治愈16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85%;对比组治愈8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65%。张春侠[16]先沿经筋循行路线寻找到阳性结筋病灶点,然后用长圆针行关刺、恢刺法以松解表层和周边组织粘连,24例患者中20例肩关节活动完全恢复正常,讨论认为:长圆针解结疗法既可松解肌肉、筋膜组织粘连,也可减轻局部卡压,对减轻肩关节疼痛效果明显。

5 针刺联合康复训练

郭长利[17]在物理康复锻炼基础上,试验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后3周、6周,试验组VAS评分、压力疼痛阈值(PPT)、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CMS功能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针灸配合康复锻炼能更好地促进肩袖损伤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施小成等[18]在关节松动术的基础上结合双侧条口穴进行针刺,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结合对肩袖损伤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此外,还有温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小针刀联合康复训练等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疗效,临床可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用。

6 针刺联合西医治疗

对于肩袖损伤,临床不仅仅单用中医或西医疗法,大部分都将中西医结合起来治疗。如贾琼珍等[19]治疗组将针刺与冲击波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予以针刺,治疗组患者VAS评分、UCLA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认为针刺结合冲击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症吸收,对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的疗效更好。林景雄[20]研究中对照组予以痛点穴位利多卡因急性封闭,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刺,采用VAS评分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改善更明显,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痛点穴位封闭联合针刺治疗创伤性肩袖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万建华等[21]将单纯封闭组、单纯针刺组和封闭加针刺组进行对比研究,治疗后封闭组有效率76%,针刺组70%,封闭加针刺组84%,且封闭加针刺组的VAS评分低于其他2组,认为普鲁卡因穴位封闭可有效抑制局部炎症及疼痛,针刺可改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水肿吸收,两者结合治疗肩袖损伤疗效确切。

7 总结

肩袖,又名旋转轴,是牵引肩关节做旋内、旋外、上举动作的主要肌腱,也是维持肩关节稳定的重要组织,肩袖损伤则是构成肩袖的肌腱复合体出现炎症或撕裂损伤,以肩关节夜间痛、过举痛、抬举无力为主要表现,随其损伤程度不同,治疗亦不同,肩袖完全撕裂时,宜采取手术治疗,只出现炎症或部分撕裂时,多采用保守治疗。在中医学中,本病属于“痹证”“肩痹”范畴。古人认为,凡感受外邪致经脉痹阻不通者均属痹证。《素问·痹论》曰:“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又《素问·长刺节论》中提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由此可见,痹证多由风、寒、湿邪所致。有医家认为痹证的形成也与人体营卫腠理疏松、气血瘀滞有关,如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痹证》中认为“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气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涩,久而成痹。”

针灸作为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和阴阳的作用,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在治疗肩周炎、肩袖损伤等肩关节疾病中,效果明显。但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①肩袖损伤的疗效评价标准缺乏客观性,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指数(SPADI)、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等评价标准均为主观性评分,不够客观,影像学检查结果较为客观,但目前以MRI检查为多,操作时长、价格高昂、有禁忌症且不能进行动态观察[22],而肌骨超声检查价格较低,操作简便,可以动态观察,但目前没有完全普及和完善,以后应在超声技术方面加强研究,为肩袖损伤提供一种价廉、安全、客观的检查方法和评价指标。②特色针法治疗肩袖损伤具有一定疗效,但机理尚不明确,应加强作用机制研究。综上所述,肩袖损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一,有待我们去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肩袖肌腱肩关节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肩袖损伤基因表达变化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重新认识肩关节骨折脱位
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