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语双文化视域下中医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2021-03-26李艳微

中国医药导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语英语教学院校

李艳微 包 磊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2.大庆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8 年3 月11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即将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共同的生态环境。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双语双文化者成为了这一时代不可或缺的人才[1-2]。双语者是通晓两种语言,双文化者是指双语言者对于两种文化的掌握、理解和接受。双语是双文化的基础,要想成为一个双文化者,首先必须成为一个双语者;双文化是双语的目标,语言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而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文化转换[3]。中医院校中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才任务中有其优势和必要性,中医文化就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医文化元素,能够使学生在通晓中英文语言的同时,将中西医文化进行对比、融合,最终成为中医院校英语教学所培养的双语双文化人才,适应国内外社会发展的需要[4-5]。

1 双语双文化图式理论综述

图式(schema)就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称为图式。图式理论是指将个人的背景知识、经验结构存储于人的大脑中。图式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提出,后来被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所重视并提出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的概念。笔者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资料查询,总结2002 年—2019 年的433 篇文章,发现众多学者对图式理论进行研究。研究方向多集中于翻译研究、外语教学、文化交际、语言和文化迁移等领域。根据国内外学者对图式理论的研究,图式被分为语言相关的、非语言的和文化的图式[6]。文化图式理论是图式理论的重要分支,作为成功交际的重要基础理论框架,也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文化图式即人脑中关于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文学艺术、规范,律法,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文化内容的知识结构,是建立在之前经验上的一种关于某一特定文化的知识组织模式和知识结构,用于理解和感知人类社会中的各种文化现象[7]。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持两种文化的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头脑中形成的知识结构、个人经历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不同文化的认知图式也会有很大的不同,由此影响双方对于同一信息的选择、理解和加工。双文化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在培养学生双语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双文化能力,建立双文化图式结构,使学生在面对异国、异族文化时,能够持尊重、理解和接受的态度,有助于面对当前的国际形势,更有助于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于世界各地,发扬光大[8-9]。

2 中医院校双语双文化能力培养的意义和必要性

中国的中医药已经传承几千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其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科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因此,中医院校的英语教学承担着传承并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的艰巨任务,将中医院校的学生培养成双语双文化者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使命。

2.1 中医院校双语双文化能力培养的意义

2.1.1 培养双语双文化能力有助于增强医学生的使命感 五千年的悠久历史积淀,使中华民族不仅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而且也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化。如“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气吞山河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困难,医护人员会义无反顾挺身而出,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带给别人,筑起一道守护生命安全的坚强防线。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认为中国的医护人员“不仅是在保护自己国家的人民,也是在保护世界其他地方”。翻开中华民族的医学史,“医者仁心”“医道无私”的理念世代相传。从古至今,医师的使命都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把医师比作“白衣天使”,不仅蕴涵着人们对医师的期望和要求,也承载着社会赋予医师的神圣使命。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上,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使命担当和职业素养。在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铭记:自己担负着为13 亿人的健康服务这一崇高神圣的使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的医学文化和培养学生的医者使命感显得更有意义[10-11]。

2.1.2 培养双语双文化能力有利于传承中医优秀传统文化 中医药一直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下,中医药发展既要传承,更要创新;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连续3 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高度重视与亲切关怀。由此可见,在中医院校培养医学生的双语双文化能力,尤其是中医文化的意识养成对于传承中医传统文化意义深远[12]。医学生作为中医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精通英汉双语的同时,也要成为熟知中西医文化的双文化者。中医院校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语言习得、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与世界接轨,更应该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并向世界传播,成为兼具中西语言和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实现英语学习的真正意义[13-14]。

2.2 中医院校双语双文化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2.2.1 中医院校双语双文化教育是实现中西文化交流的必要条件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个民族既有自己的语言,又有自己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像一面镜子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又像一个窗口揭示着该文化的内容;而文化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语言新陈代谢的生命泉源[15]。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比如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等等。中西医文化也存在很大差异,西医文化根植于海洋型地理环境和西方思想文化背景下,中医文化根植于大陆型地理环境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下。西医的认知方法是分析还原法,解剖形态观察法和实验研究法;而中医的认知方法是系统分析法,哲学思辨法和取象比类法。每个民族的特有文化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特性,洞察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差异。在中医院校开展双语双文化教育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途径和条件[16-17]。

2.2.2 中医院校双语双文化教育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必要条件 中医药学是五千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科不是单纯的自然学科,它蕴含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思想中,也拥有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的灵魂,贯穿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史学、哲学、天文地理等多门学科。人文素养亦称为人文精神(Humanism),是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和人的尊严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养是大学生最基本的内在品质,是其他品质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掌握专业知识,熏陶人文品格的根本条件。中医院校的双语双文化教育是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重要的中医典籍不仅包含了重要的中医文化思想,也蕴含了人文知识价值。通过双语双文化学习促使学生养成中医文化素养的意识,也可以用西方的文化图式去领悟及模仿前人的辩证思想,实现双语双文化教育的最终目标。

3 双语双文化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模式在中医院校中的实施策略

3.1 制订以“双语双文化”为核心的教学目标

2007 年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性质和目标,即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语言综合运用技能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结合为一体的教学目标便是以“双语双文化”能力为核心的教学目标[18-19]。该目标要求学生能用英语流利、准确地就通用领域或专业领域的传统文化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篇幅较长、有一定语言难度的中西方文化习俗。双语双文化的宗旨是使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大学英语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养成积极的中西文化意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双语进行理解和传承中西方文化。

3.2 运用“双语双文化”对比的教学方法创新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中可融入中西文化对比的教学方法,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欧美的春夏秋冬与中国相差1 个月左右,英国的夏天风和日丽,因而有莎士比亚的名作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和Shall I compare there to a summer’s day? 的诗句。原因就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West wind 在英国显然是温暖的春风。南北半球气候颠倒,南半球的国家在过圣诞节时正值夏季,因而有Green Christmas 的景象,而不是北半球常见的White Christmas。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会对双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这反过来有助于掌握这两种语言。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20]。

3.3 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双语双文化”能力的培养

教师可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双语双文化能力培养的方向,构建适宜的跨文化交流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文化体验活动,感知并反思文化行为,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笔者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将教学活动分为课堂内外和线上线下4 个方面。课堂内部教学活动时受教者和施教者之间面对面的语言文化交流,可以通过讲授式、谈话式、研讨式、竞赛式和角色扮演式等多种方式进行双语的中西方文化学习。课外的教学活动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双语交流感受双重文化,体验文化内涵[21-22]。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开启新征程,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体验式情景教学活动,共同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弘扬长征精神。活动结束后,让学生用英语写出对于中国先烈艰苦奋斗精神的真切感受。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明确学习目的。学生可以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网易云课堂、超星学习通等网络资源探索中西语言和文化的内涵,同学之间进行分组,针对某一主题进行讨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完成双语双文化能力的养成。

3.4 建立“双语双文化”学习评价体系

双语双文化学习评价体系可以分为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教师评价三种方式。具体评价措施可以通过双语的学习日志、学习档案、学习资料夹等形式。教师可在学期开始时向学生介绍课堂文化教学安排并要求学生开始制订文化学习档案,用于课后文化反思以及相关文化学习计划的制订和资料搜集。学期初,教师可以指定双语双文化学习评价体系表交代双语双文化学习的评价内容,让学生在学期过程中有针对性地系统学习,并在学期末安排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活动,进行双语双文化内容的学习总结和评价。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早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纵观当今社会对学生英语能力的需求,实用能力早已排在了首位,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必然趋势[23-24]。大学英语教学不仅应当引导学生学习地道的英语,更应当帮助学生从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变,具备用英语向世界展示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能力。而大学生的双语双文化能力培养则是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猜你喜欢

双语英语教学院校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