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平凉段水土保持与治理的基本成效和主要短板

2021-03-24刘瑞芳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治理水土保持

刘瑞芳

摘 要:近年来,平凉市高度重視黄河流域平凉段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并将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精心实施各类项目,持续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全市区域内生态环境得到大幅度改善,初步探索出了西部欠发达地区和自然条件脆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新路径。但距离新的时代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标准严要求,特别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求愿望还存在较大差距和诸多困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河流域生态建设的重要论述,对照国家和省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平凉段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旨在全面分析平凉市水土保持与治理的基本成就,以此为起点,探讨更为可行的水保措施。

关键词:黄河流域;平凉;水土保持;治理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1.020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黄河流域部分省份,实地调研查看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治理情况,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党中央和国务院把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重大国家战略,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所有这些都为黄河流域开发建设指明了工作方向,同时也为加快区域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黄河干流虽没有在平凉流经,但是平凉境内的泾河、葫芦河等,都是黄河中上游重要的二级支流和三级支流,这两大流域作为黄河上游比较重要的二级支流和三级支流,发挥着水源涵养和补给的作用,在全市经济社会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据初步统计的数据显示,平凉市水土流失面积仍然较大,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80%。年均输沙量也维持在较高水平,目前最新数据为7472万吨,六盘山以东泾河流域年均输沙量为3013万吨。可以说,黄河流域平凉段生态环境保护面临非常严峻的局面。

1 平凉市水土流失与治理的主要成效

对于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平凉市上下高度重视,从新中国成立之后,平凉市就数十年如一日地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不遗余力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夯实了基础。

(1)坚持以综合施策综合治理为基本原则,治理区生态环境整体情况持续向好。近年来,平凉市抢抓政策机遇,精心实施流域综合治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梯田建设项目、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等一系列项目建设,目前,已经从传统的小流域治理扩展到坡耕地综合治理,从沟道治理扩展到沟道整治及塬面保护和生态修复,基本覆盖了平凉市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截至2019年底,平凉市初步治理面积超过了7000平方米,其中梯田面积达到了413.66万亩,淤地坝127座、塘坝13座、水窖66735眼、涝池9837个、谷坊2873座、沟头防护3136道。同时,在国家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背景下,平凉市全面加快新农村建设,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塬面保护工程等方面早安排早行动,水土流失治理在优化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农村面貌、防治面源污染等方面探索出了新路径。

(2)坚持以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为主要路径,系统自我防治得到明显改善。坚持综合治理、精准施策、定向发力的工作原则,依托原有的良好生态环境,充分发挥原有自然生态本身的自我修复作用,带动改善已经受到损害的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这种理念引导下,积极组织实施封山育林育草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在关山林区及林缘区、太统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水利及文化风景名胜区开展了封育保护,取得了良好成效,人民群众对生态环保重要性的认识日渐提高,全社会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至2019年底,平凉市累计营造水保林3705.3km2,实施退耕还林554.8km2,栽植水保经济林110.5km2,荒坡种草253km2,封山育林299.6km2,封坡育草97.7km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3.6%。

(3)坚持以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为基本保障,人为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有效控制。始终坚持坚守生态底线,全面加快法制化制度化的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水土流失的框架体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国务院省市有关法规条例框架范围内,平凉市针对水土保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政府的主体责任,突出了规划的法律地位,已经逐步走上了依法防治的良性轨道。严格贯彻落实“三同时”制度要求,各级对照国务院水利部和甘肃省相关规定要求,加大对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严格设施验收程序和指标,全面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监管,有效预防了人为水土流失。

(4)坚持以加快推进水保监测和信息化建设为基本载体,“智慧水土保持”管理机制初见成效。水保职能部门积极适应信息化发展新形势,不断加大“3S”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在水土流失监管、综合治理、监测评价中的应用,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逐步强化,各类手段的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截至目前,已建成了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3个水蚀监测点,部分县(市、区)初步建成了淤地坝、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预报站点。这些项目的实施和基础设施改善,特别是信息化手段的快速引入,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水土保持工作探索出了经验,同时也有效带动了“智慧水土保持”监管能力的不断增强。

(5)坚持以推进科技创新为基本着力点,水土保持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平凉市能够依托市内外科研院所开展了一大批水土保持科技攻关项目,并与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院联合开展了“基于土壤水分的植被承载力研究”课题,探索了黄土高原典型区域土壤水分在植被承载力方面的影响机制;先后建成了水利部泾川县田家沟、庄浪县榆林沟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以陇东地区淤地坝建设、坡改梯、坡面水系、雨水利用、水土保持林草引种繁育栽培试验为主要内容,总结推广出了务实管用、适用于平凉市的水土保持实用技术,科技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贡献率不断提升。

2 平凉市水土保持和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题和困难

多年以来较为频繁而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对平凉市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同时,由于以前多年的水土流失问题,导致黄河河道淤积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工作推进力度的不断加大,水土流失、生态恶化等一些突出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是,随着各类开发建设工程的实施又带来了一些新问题,一些地方进行高强度的自然资源开发,超前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仍然存在,并且愈演愈烈,人为破坏成为全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又一突出的问题。

一是水土流失防治任务依然艰巨。受到原有的自然条件限制,加之市域内经济水平普遍不高,经费投入受到巨大影响,平凉市水土流失防治存在不平衡和重治理轻预防、重建设轻管护的问题。目前,全市水土流失治理大部分只是初步治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平和成效仍较低,林草覆盖率普遍较低,沟头溯源侵蚀严重,对沟道的综合治理相对滞后;一些项目工程等主观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现象比较突出,局部地方生态恶化趋势加重,地区生产生活与生态环境修复矛盾突出,严重的暴洪灾害时有发生,水土流失强度大、治理进度滞后,治理程度和质量远远不能满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二是水土保持投入不能满足治理要求。平凉市水土保持和治理的人财物投入受制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黄河流域平凉段区域经济总量较小,区域发展综合实力较弱。以2018年GDP与GDP增速为例,平凉市的GDP落后于咸阳市、宝鸡市、庆阳市、天水市、白银市,和咸阳市、宝鸡市的差距分别高达1981.25亿元和1869.96亿元。从增速看,平凉市所有市州中相对于2017年增速最低,仅为1.62%,远远落后于庆阳市的14.42%和白银市的13.72%。在这种情况下,从财政的总盘子里要给水土保持和治理划分的部分就很少。另外,由于国家和省级的投入力度比较小、补助标准相对低,市和县一级得财政普遍比较困难,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困难非常大,达不到综合治理的新要求,治理进度缓慢。从历年来的投入程度对比分析可以看出,经费问题仍然是当前制约全市水土保持和改善工作的主要问题。

三是水土保持科技投入有待加强。当代水土保持工作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更为紧密,后者对前者的决定性作用表现更为强烈。水土保持和治理一方面需要社会科学所做出的精准分析,另一方面需要自然科学在技术手段上予以强有力地支持。然而,平凉市科技投入总体不足,水土保持科技投入与建设生态文明、提高水土保持防治效果的新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侵蚀沟治理、城乡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水保林草开发利用、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水保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旱区水土资源利用与高质量果园建设等方面研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较高层次和水平的科研成果少、转化率低,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推广缓慢,严重制约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进程。

四是水土保持监管能力和手段还存在不足,监测与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科学检测是确保水土保持和治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也是当代水保工作的重要一环。然而,平凉市水土保持监管监测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运用整体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特别是和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水土流失监测与水土保持监管能力和手段不足,数字化水土保持、智慧水土保持缺乏长序列的定点定位动态监测数据支撑,给进一步开展工作造成了无的放矢的困难局面,严重影响了工作的延续性和科学性。

五是社会公众水土保持意识有待提高。水土保持和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职能工作部门持续不断地推进,最根本地是要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意识,从点点滴滴上对水保工作进行支持。目前,平凉社会公众虽然能够基本遵循《水土保持法》和《生态保护法》,但是由于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单一,路径不宽,广大人民群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思想认识、法制观念和社会氛围等仍然比较欠缺,对照各级安排部署的高标准严要求仍有较大差距,还远未形成水土保持和治理的社会共同意识。

差距也就意味着发展空间。问题既是导向,也是我们改进工作的原点和方向。在当前由高速度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黄河流域平凉段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任务依然非常艰巨,既面临巨大的挑战,又蕴藏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平凉市应在摸清家底明确思路的前提下,本着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崇高情怀,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和项目支撑,使黄河流域平凉段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贡献新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毓骅.汤峪河流域径流小区水土保持监测点运行管理情况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9.

[2]崔瑞萍.甘肃水土保持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水土保持,2014.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治理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水土保持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