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彪哥”调解记

2021-03-23崔晓曼

共产党员(辽宁) 2021年5期
关键词:法律援助陈某办案

文/崔晓曼

2014 年1 月7 日一大早,一老一小就来到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局门口,哭喊着要见县司法局的张彪同志。

张彪是谁?老人和孩子为什么要求见他呢?

张彪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司法局副局长,类似这样的“求见”,他已经历了不下七八次。

“彪哥” 是群众信赖的人

2009 年,张彪就面向社会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随时接听群众的法律咨询。他建立了全县第一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彪哥”个人调解工作室。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民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有事找彪哥、有事找司法。”

像前文所述,一老一小的“求见”,张彪心里很清楚一定是群众遇到了天大的难事,否则谁会选择这种极端的方式呢?张彪将二人请进了办公室。头发花白的老人还没开口就已老泪纵横,小孩儿则哭哭啼啼地喊着找妈妈。

经了解,老人女儿包某在上班途中,不慎将一位年近七旬的拾荒老人郑某撞伤,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死亡。鉴于案件的特殊性,经好心人指引,包某的母亲找到了张彪。接案后,张彪马上着手开始调查。原来,肇事方包某刚刚离婚,带着5 岁的孩子住在娘家,娘儿仨的日子过得很拮据。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的生活条件都很困难,而且肇事方包某的孩子太小,一旦包某被判入狱,将影响孩子的成长。张彪驱车往返数百公里,先后三次到双方当事人家中进行调解。经过半个月的思想工作,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肇事的包某得到了受害方家属的谅解,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就这样,他用耐心的调解换来了一个孩子找回妈妈的梦想,也挽救了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随着“彪哥”品牌的声名远播,张彪接待的人数越来越多,法律援助中心的“彪哥热线”也响个不停。为了更好地进行法律援助服务,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2012 年初,张彪走进阜新广播电台直播间,开始主播“彪哥说案例”栏目,深受广大听众欢迎。如今,“彪哥”已成为当地司法调解的知名品牌。2015 年6 月15日,全国首例公益性法律服务商标——“彪哥”商标注册新闻发布会成功举行。2018 年初,法律援助动漫形象大使——“彪哥”卡通形象正式发布。以张彪命名的“彪哥”品牌得到广泛传播。

“彪哥” 是敢于担当的人

张彪是一名部队复转军人,1984 年分配到阜蒙县司法局工作,至今已有37 个年头。特别是自2003 年担任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以来,凡是涉及群体性案件,或是县委、县政府等上级部门交办的疑难复杂案件,以及各乡镇遇到的棘手问题,张彪都全力以赴。用张彪的话说:“这些案件直接关系到群众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形象,关系到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015 年6 月,在一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沿途管路铺设需征占大巴镇元宝洼村、富荣镇富荣村部分村民的土地和房屋,村民与项目单位在补偿费用上产生分歧继而引发多起阻工事件。按照上级要求,张彪带队先后入户走访30 余次,历时一年半,妥善处理了多起阻工事件和补偿纠纷,保证了管线的顺利施工贯通。

张彪(中) 在受助村民家中走访

2018 年4 月,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京沈客专”工程回填施工中,因施工设备和材料运输占用和损坏了乡村道路等原因引发部分群众阻工。此时,“京沈客专”全线工程已接近尾声,如果不能按时回填,将直接导致整个线路无法顺利通车。为了做好群众思想疏导工作,防止矛盾激化,确保工程按期竣工,县委县政府指定张彪带队负责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危难之中显身手。张彪带领工作组深入一线,召开群众大会,倾听群众诉求,梳理出13条群众合理诉求,逐条制定解决办法。张彪制定任务书、时间表,挂图作战、逐条销号,用一周时间做通了群众思想工作,确保了“京沈客专”按时通车。张彪自豪地说:“每当我坐高铁路过这个路段时,心里总有一种自豪感,因为这里也有我的一份付出。”

37 年来,张彪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不等不靠不拖,协助政府处理各类重大疑难信访案件300 余件,接待当事人3 万余人次,为政府节省或减少经济损失上亿元,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大局稳定。

“彪哥” 是热心善良的人

“群众在我们心中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中就有多重。干我们这一行,对待群众要动真情,要把群众芝麻粒儿大的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做,尽己所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好事、办实事。”这是张彪常讲的一句话。

2012 年,东梁镇田家村村民陈某在煤矿打工时双腿折断造成高位截瘫。35 万元的矿方补偿款,除去治疗费用后剩下的15 万元被前妻卷走。接案后,张彪反复劝说和教育陈某的前妻。最终,15 万元的赔偿款“失而复得”。了解到陈某的生活日渐窘迫,张彪主动与陈某结成帮扶对子,经常为他送去生活用品。下乡执行公务时,也会到陈某家中坐坐。看到陈某的轮椅有些破旧,他二话没说,联系县残联为陈某送去了一辆崭新的轮椅;2017 年3月,发动“彪哥”爱心团队为陈某捐款;2018 年初,组织机关年轻同志到陈某家开展扶贫慰问;每年春节前夕,张彪都想着为陈某送去米面油……这场充满温暖的爱心之旅,因为一份责任与担当而延续至今。

长期以来,张彪将法律服务模式由“在家等”变为“下去帮”,其一系列高效、务实、贴心的举措,切实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多年来,他与同事妥善处理农民工欠薪案件300 余件,帮助农民工讨回被拖欠劳务费5000 余万元。

“彪哥”办案有独到的方法。张彪善于工作创新,在办案中学习办案,在办案中总结办案。他首创并推广“四级联调”和法律援助诉讼引导机制,通过在县法院、交警队和看守所建立法律援助工作室,以援助介入案件、以调解解决矛盾,推动全县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了县、乡(镇)、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 有效运行率100%。这些工作方法在引导群众依法维权,妥善处理各类信访疑难案件和重大突发事件中,得到了一次又一次验证。

参加工作以来,张彪主动放弃了500 多个休息日,跑遍了全县36个乡镇的300 多个村,行程10 多万公里,累计办理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案件3800 余件;积极参与协助全县重大人员伤亡案件善后处理相关案件50 件,涉案人数80 余人次。

“最美公务员”、辽宁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接踵而来的荣誉是对张彪37 年勤勤恳恳工作的褒奖,他用实际行动树立起为百姓动真情、办实事的“彪哥”品牌,践行着维护公平正义、坚持司法为民的“彪哥”精神,展示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优秀品质。

猜你喜欢

法律援助陈某办案
“假离婚”导致人财两空
“假离婚”导致人财两空
开启中国法律援助新时代
六旬保姆上班第一天腰椎骨折索赔近9万元
最高检出台司法办案组织办法
强行求欢致女子跳车身亡如何定性
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服务最基层群众
确实的拼图
什么是法律援助?
抢钱的破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