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体验”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2021-03-23何跃华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11期
关键词:班会生态班主任

何跃华

记得曾经在生态体验教育网上看到过刘惊铎教授在报告《道德体验——深入未成年人的心灵体验》中写到:“德育不是要教会学生道德知识,而是要开启学生的道德智慧,而且只有在道德体验过程中才能生成良好的道德智慧。”

真正接触“生态体验”理论是在那次对全校教师进行的“生态体验”教育理念培训活动中,从那时起我才对“生态体验”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培训过程中,刘教授的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说,一定要把学习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学习才能变成一种快乐。同时他还指出,只有能够震撼学生心灵、获得生命感动的德育才是有效的德育。

此次培训使我认识到:“生态体验”教育模式就是将体验者置身于一定的生态情境之中,全身去感受和领悟,经历身心沉浸和内心感动的过程。“生态体验”理念注重的是把知识学习与体验者的生命意义关联起来,从感悟生命个体的生存实践出发,其活动强调通过“体验”和“感动”让教育产生更好的实效。

一、“生态体验”教育模式的尝试

初当班主任时,是在一所中等职业学校,由于班级里有些学生自卑、逆反、行为问题多,对他们的说教很难达到效果,而“生态体验”教育模式下的“体验”与“感动”正是教育这些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于是,学校决定由我班向全校开展一次家长、学生和教师的亲验活动主题班会:生态体验——‘孝伴人生,将生态体验教育模式在学校进行尝试。

当听到这个消息后,作为班主任的我便立即通知全班同学,然后组织班委会成员在一起,研究活动内容,制定活动方案,分析班会的流程、表现形式等,并让同学们分组共同讨论,收集各类资料,各自为班会出一份力。在全班同学三番五次的细心讨论后,主题班会终于有了初步的流程,其中包括小品、散文朗诵、故事讲述、歌曲演唱等。紧接着的工作便是每个节目和整个班会流程的一次次排练,每排练一次,同学们就被节目中的情景感动一次,这也正是让充满热血和激情的他们亲身体验后所产生的结果,因为其中有他们的真情和汗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经过近两个星期的反复排练和修改后,在一个雨后阳光明媚的下午,在我校的体育馆里,“生态体验——‘孝伴人生”主题班会在《让爱住我家》的音乐声中拉开了帷幕。

班会分为“他山之石”“生命叙事”“活动体验”“智慧人生”四个主要环节。在“他山之石”中,课件播放出一组反映父母辛劳的图片,主持人的旁白让同学们的情感开始受到了触动。接着,几位同学分别讲述了《永不倒塌的雕像》以及《二十四孝》中的故事,同学们的表情渐渐凝重起来,接下来,“生命叙事”开始了,在学生朗诵完《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后,主持人请几位同学讲述了自己被打的经历,并现场邀请他们的家长述说了打孩子时的感受,此时,在家长哽咽声音的讲述下,同学们开始流泪,想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活动体验”是班会的中心环节,三位同学表演了小品《种瓜得豆》,其中“女儿”不孝的情节令人心酸,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指责小品中的“女儿”。到场的家长们也讲述了自己的孩子在家让父母感动的事,现场气氛一度非常温馨。师生都融入到爱的氛围中。接着,同学们向在场的父母献上两份礼物,第一份是“最想给父母说的话”,多名同学哽咽着向在场的家长念出事先想好的心里话;第二份礼物是向父母献花、拥抱,一组女同学则在一旁合唱《鲁冰花》。现场真情的互动,几乎让所有人热泪盈眶,有的同学和家长甚至泣不成声。

在班会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智慧人生”时,一位年长的女教师语重心长地说:“今天的主题班会,是我到深圳工作以来最让我感动的一次教育活动,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会对自己的父母更怀感恩之心。当然,我们还不能说已经完全理解了‘孝的真谛。为了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家庭幸福,为了建设我们大家的和谐社会,希望‘孝深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让‘孝伴随我们一生……”

最后,班会在《感恩的心》音乐声中结束。

活动结束后,在许多教师和家长的交流中,他们都一致认为此次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而且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我真的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活动会对这么多人有如此大的触动!这使我想到了刘教授说的一句话:“体验是无害的,只有真正体验过,才能体会其中的甘苦。”

课后,我详细阅读了同学们写的亲情故事,他们或提到了自己的父母、老师、爷爷、奶奶或姐姐、弟弟,甚至亲戚、邻居,有误会、有愧疚,从隔阂到理解,从麻木到感动。在阅读同学们的文稿时,我一次次泪蒙双眼,很多同学说:“老师,我会永远记住这节亲情课,感谢你给了我们情感的灵光,生活的启迪。”有的同学说:“老师,通过这节课,我们更加理解你了,我们原来有很多相似之处,你的真诚、坦白,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做人,你是最好的老师……”

二、“生态体验”教育活动后的影响

经过此次“生态体验”模式的主题班会后,我班的同学都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他们能站在家长与老师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了,开始反思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毛病,开始主动去关心集体,关爱同学,主动问候父母亲人;尤其是以前叫嚷着父母不理解他们、跟父母沟通存在困难的同学,一个个都沉默了,他们开始去理解父母,开始不再带着抵触情绪去与父母交流。一位同学说:“以前觉得爸爸、妈妈关心我们是他们的义务,是应该的,所以一直忽视他们的悉心照顾,也几乎没有想过孝顺父母是要从小就开始的,今天上完这个主题班会课后,才发现自己好无知,好幼稚,同时也好后悔,以后我将尽自己最大所能让他们开心幸福。”有的同学说:“老师,通过这节课,我们更加理解父母和老师,也知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老师,谢谢你……”这时,当我看着他们一张张懂事的脸时,我非常高兴,真的很感谢学校的安排,感谢刘教授的生态理念。

在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教育注重面向个体,教师既要尊重个性、发展个性,又要规范个体行为。人是有情感的,在人的情感当中存在着愿意与不愿意、喜欢与不喜欢。一个个有个性的学生是否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是否能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工作的好坏。回首此次班会课,不管是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有所触发、有所感动,它成功地为我们大家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学生与家长真正实现了面对面、心与心的交流与沟通,使学生了解了父母,父母也更了解他们的孩子。记得有家长感动地说:“现在学校里搞起体验式教育,注重孩子和家长的参与实践,让孩子在体验中自己教育自己,让家长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和能力的表现,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把孩子放在有這种体验环境中的学校,我们真的非常很放心。”还有位家长打电话很幸福地跟我说道:“非常感谢学校,感谢老师能将‘生态体验教育模式带进课堂,那天,让我读懂了我的孩子,也让我的孩子懂得了如何去做一个孝顺的孩子,真的谢谢你们!”

这次“生态体验”教育模式的主题班会感动了每一位同学,让他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深刻体验。同时,班会通过“体验”与“感动”带给了学生来自心灵的震撼。这种震撼所产生的教育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三、“生态体验”教育理念对于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我们的教育对象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期,对他们进行说教教育很难达到效果。通过此次“生态体验”式主题班会让我领悟到:对学生的教育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一定要用心去研究,把教育做到学生心里去,这样的教育才能被学生真正接受,“生态体验”教育模式下的“体验”与“感动”正是教育这些学生的最有效方法,而且其效果将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内心深处、永生难忘。所以,作为中职学校的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利用“生态体验”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学生成长的经历,将他在学校以外生活中的各种角色体验唤醒(比如在家长会上和父母一起回忆父母间的情感交流,班会上回忆社会生活中的体验经历等等),多给学生提供“生态体验”机会,诱发其生态体验,让他们在体验中自己教育自己,从而收获无穷鲜活的生命感动。

“一个学生不会拿一支笔在自己的脸上乱画,而却可能在一些公共设施上乱画,这是因为情感基础不一样。”为此,我们应着重强化,培养学生发展的敏感性,善于创造学生体验的时机;调动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家校共育”的教育格局,共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体验中了解感受社会,找到人与社会的情感基础和动力,体验到生活中的和谐与美丽。

让处于生态体验情境中的体验者适时进行反思性表达,这也是非常重要、非常科学的。学生在每一项体验活动之后都需要不同形式的表达,一是为了感悟与反思,同时也为了互相交流与学习。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多为学生的倾诉与表达提供机会和途径。可以经常在课余时间走进学生,主动听取学生的心声,每天让值日班长记录当天学习生活情况,不定期与學生进行心灵沟通,甚至QQ聊天、邮件往来等等,在学生最希望表达和倾诉的时候,都能成为他们的倾听者。

总之,只要有体验,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会收获丰富的人生。生态体验文化所产生的教育能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对学生的一生将会产生持久的影响,打下深刻的烙印。所以,“生态体验”教育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班主任在工作中应尽量为学生多创设情境,诱发其生态体验,让他们收获无穷鲜活的生命感动。

猜你喜欢

班会生态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