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发生新生儿便血影响因素的回顾性分析

2021-03-22河南省林州市妇幼保健院456550陈苏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期胎龄胃肠道

河南省林州市妇幼保健院(456550)陈苏巧

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经肛门排出,粪便颜色为鲜红、暗红或者柏油样形状[1]。便血病因较为复杂,不同疾病引起便血的发病率不同,且出血颜色决定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速度和血在肠道停留时间,其中急性大量出血可引起休克,严重可引起死亡,慢性少量出血可引起贫血[2]。新生儿对于消化道出血耐受性相对较差,即使为少量出血,仍可引起低体重新生儿产生危及生命安全的并发症。因此需了解引起新生儿便血的影响因素,予以早期干预以减少新生儿便血发生风险。本研究选取我院接收的新生儿2009例,回顾性分析新生儿便血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9月期间接收的新生儿2009例作为研究对象,男性1004例,女性1005例,年龄3~28d,平均(15.68±6.13)d,胎龄24~42周,平均(32.95±4.16)周,分娩方式:自然分娩1020例、剖宫产989例。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年龄≤28d;完整临床病历资料者。②排除:非消化道出血假性便血,如吞咽血液引起便血、口腔、鼻腔或者牙龈出血时咽下血液等;服用药物后产生黑便等。

1.3 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便血新生儿的日龄、性别、胎龄、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等一般资料进行统一收集、分析。由护理人员担任调查人员,在收集数据之前均经统一课题培训,经考核合格后进行调查。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新生儿便血发生率。②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③新生儿便血多因素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是以新生儿便血为因变量,性别、日龄、胎龄、出生体质量、围生期状况、分娩方式等作为自变量,首先经单因素分析P<0.05变量送至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中,后经逐步后退法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予以鉴别,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便血发生率 本研究选取2009例新生儿中发生便血70例,发生率为3.48%(70/2009)。

2.2 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 不同性别、日龄、分娩方式、出生体质量等的新生儿便血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胎龄<37周、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便血发生率比其他因素高(P<0.05),具体见附表1。

附表1 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n(%)]

2.3 新生儿便血多因素分析 以新生儿是否发生便血作为因变量,将围生期状况、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日龄、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经单因素分析P<0.05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结果显示,围生期窒息、胎龄<37周属于引起新生儿便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具体见附表2。

附表2 新生儿便血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新生儿便血属于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疾病中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多种因素均可引发,对患者健康生长以及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影响[3][4]。因此需予以积极有效预防措施以降低新生儿便血发生几率。目前,临床针对诱发新生儿便血因素并未有统一标准,仍需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便血发生率为3.48%,随后通过调查问卷方式对新生儿便血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7周、围生期窒息新生儿便血发生率较高(P<0.05),提示伴有胎龄<37周、围生期窒息等状况的新生儿发生便血风险较高。为进一步确定胎龄<37周、围生期窒息与新生儿便血之间关联性,予以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围生期窒息、胎龄<37周属于引起新生儿便血独立危险因素,由此可知,临床应针对围生期窒息、胎龄<37周新生儿予以早期干预以降低新生儿便血发生几率。新生儿窒息可造成多器官缺血、缺氧,进而导致多个脏器功能受损,其中最先受到缺血、缺氧损伤的器官为胃肠道,窒息可减少胃黏膜血流量,或者降低胃黏膜的抗酸腐蚀功能,增加胃酸与胃蛋白酶,加上缺血、缺氧导致体内的血液重新分布,为确保重要脏器供养,肌肉、胃肠等多个非生命器官的血流量下降,导致上皮细胞的能量代谢异常,引起消化道黏膜坏死与缺血,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造成便血,此外,缺氧时可分泌大量自由氧,加上再灌注损伤可进一步加剧肠黏膜损伤程度。临床应尽早恢复血液循环,并予以积极抗感染治疗,同时酌情延迟开奶时间,以免因喂养过早而加剧对胃肠道损伤,同时便血、腹胀新生儿可予以禁食和胃肠减压等措施,以确保胃肠道获取适当休息,缓解胃肠道出血状况。胎龄<37周新生儿各个系统器官尚未发育成熟,故胃肠壁肌层发育相对较差,黏膜下层组织较为脆弱,屏障功能未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极易产生肠道感染,加上胎龄<37周新生儿在分娩期间具有较高窒息发生风险,引起肠壁缺氧损伤,进一步提高细菌侵入机会,加上肠动素较为缺乏,导致肠蠕动功能较弱,加剧肠道功能紊乱风险,延长食物停留时间,进而形成良好的细菌生长环境,加上部分胎龄<37周新生儿肾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保碱功能较弱,早期极易产生酸中毒,而人工喂养可引起晚期的代谢性酸中毒,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引发便血,此外,造血系统尚未成熟,血管相对较为脆弱,血小板数目少于足月儿,进一步加剧出血风险。因此针对胎龄<37周新生儿需严格控制开奶时间,针对分娩期间具有窒息或者伴有胃肠道损伤者应延迟开奶,在情况允许条件下,由微量喂养开始,自少到多,首先喂温开水,后喂5%糖水,早产稀奶到早产儿配方奶,缓慢过度,注意不可加量过快。此外,针对性予以干预外,应在妊娠期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如下:①增强妊娠期健康宣教,通过多途径、多方式开展宣教,提高孕妇认知度;②对护理人员开展针对围生期产生窒息患儿救治措施,尽早恢复新生儿自主呼吸系统功能,以免发生严重缺血、缺氧。

综上所述,新生儿便血属于新生儿时期一种常见急重症,部分患儿病情危重,可引起失血性休克,临床应尽早寻找病因并予以针对性干预,且围生期窒息、胎龄<37周属于诱发新生儿便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重视孕产期的保健,以预防早产,并合理喂养以免诱发感染。

猜你喜欢

生期胎龄胃肠道
初产妇围生期健康素养水平及其与分娩恐惧的相关性
助产士围生期一体化护理对提高初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分析
围生期抑郁症筛查与管理研究进展
加速康复外科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在肝移植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进展
不同胎龄新生儿心电图特点与临床意义的对比分析
78例小于胎龄儿的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