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浸润式”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1-03-21张燕美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数学素养教学策略教学

张燕美

[摘  要] 纵观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大部分教师有意无意地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养成。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打造“浸润式”课堂,将“生活元素”“文化元素”“时代元素”“思想元素”浸润其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情感等包装在各种情境中,全方位提升其数学素养。

[关键词] “浸润式”教学;教学策略;数学素养

纵观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大部分教师有意无意地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养成,着力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往往容易忽略数学知识带来的思想、方法、情感等隐性价值,导致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不充分。因此,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浸润”,将“生活元素”“文化元素”“思想元素”“时代元素”浸润其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数学情感等包装在各种情境中,全方位提升其数学素养。实践证明,“浸润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链接他们的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让课堂变得鲜活、丰盈、润泽、时尚起来,彰显课堂活力。

一、鲜活——用“生活元素”浸润课堂

对于生活化教学有两种理解:一是数学教学应回归生活,即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最终服务于生活实践;二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超越生活。笔者则认为“生活元素”浸润课堂,是指在设置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反馈教学效果时都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数学课堂变成体验生活的媒介,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设置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目标,不局限于掌握知识和技能;第二,选取联系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改造枯燥的数学知识,筛选学生易于理解的生活素材;第三,选择直观生动的教学方法,多角度联系生活;第四,教学结果的评价也要着重实际的运用能力,不再以分数为唯一的结果评价标准。

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对浸润了“生活元素”的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只有將“生活味”和“数学味”对接为一体,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才能够让学习变得鲜活,让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摇晃的桌椅怎么固定”,通过观看视频发现木匠师傅是斜着钉了一根木条,摇晃的桌椅便不再摇晃。斜着钉木条使木条和桌椅之间构成了一个三角形,起稳定桌椅的目的。学生再拿三角形框架做实验,发现怎么拉扯也不会变形。由上述两个例子学生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结论。接着,教师请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学生很快找出了:自行车的车梁与两个车轮之间的支架构成三角形、高压线上的三角形支架、东方明珠塔上的若干个三角形支架等。

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又服务于生活。这个环节中,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摇晃的桌椅怎么固定”,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然后让他们寻找在生活中运用此结论的实例。从利用生活知识设计教学活动,再将知识运用投射到实际生活,这样一种用“生活元素”浸润课堂的教学,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生活化”的意识。

二、丰盈——用“文化元素”浸润课堂

数学家吴文俊曾有“数学教育和数学文化分不开”的观点。何谓数学文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给出这样的解释:数学文化中呈现出来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构成了现代文明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数学文化是以数学学科体系为辐射的,以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理论、数学知识等为触角的动态系统。

将数学文化浸入数学教学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将“文化元素”浸润数学课堂,可以营造一种史蕴文化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课堂的探究变得丰盈起来,让师生在文化的熏陶中产生共鸣。

例如,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后,教师可以这么设计流程,浸润数学文化。首先,介绍完美数。以“6”为例,它的因数有1、2、3、6,除了6以外的所有真因数的和等于它本身,这时“6”就是一个完美数。接着,教师请学生寻找第二个完美数。有的学生根据6=1+2+3,猜想完美数是不是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在尝试之后,学生欣喜地发现了“28也是完美数”,它等于1+2+3+4+5+6+7,“28”的因数有1、2、4、7、14、28,1+2+4+7+14=28。最后,教师介绍数学家们发现的其他一些完美数:496、8128等。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设计多种形如制作手抄小报、数学文化主题节、数学文化宣讲会等综合实践活动。在这样的数学文化浸润中,“文化元素”融合在学生的学习之中,数学文化蕴含的思想与方法从学生眼前飘过,在他们心中流过。数学文化的魅力在学生心中播下数学的“种子”,在“触摸”和“体验”中他们经历着丰厚的文化之旅,他们的精神生活被激活,数学潜能被牵引,数学修养在升华。

三、润泽——用“思想元素”浸润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的教学内容也要体现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掌握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光明大道。数学知识有形,而数学思想无形,散落在每个知识里。教师首先得从思想上提高对“数学思想重要性”的认识,经历“浸润→积累→反复→自发”的过程,由此将“思想元素”浸润到数学教学中,使数学教学变得润泽起来。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博大与丰富,体会到数学思想的温度与厚度,体会到数学思想是学习数学的灵魂,体会到只有把握住隐藏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能轻松驾驭数学的学习。

例如,在教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后,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竞赛环节——“看谁的方法多”,计算900÷25。经过思考,学生想出了六种方法:

(1)竖式计算;(2)900÷25=(900×4)÷(25×4);(3)900÷25=9×(100÷25);(4)900÷25=900÷5÷5;(5)900÷25=900÷100×4;(6)900÷25=1000÷25-100÷25。

利用这个契机,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说出各种方法的计算依据,再比较不同计算方法的异同点,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在这六种方法中,第一种是最基本的笔算方法,后面五种方法都是简便计算。简便计算的五种,又分为如下几种状况:第三种、第四种、第六种都是把被除数或者除数进行拆分,第二种属于“商不变性质”的运用,第五种则类似于“补偿”策略——多除了就要补乘。虽然途径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是根据数据特点,结合运算律、运算性质等,将原来难以口算的算式转为容易计算的算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评价和反思几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探究了数学方法背后的数学思想。

在数学课堂中,浸润“思想元素”,既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有利于他们对思维空间的拓展。在经历数学知识的掌握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简便计算等相关数学知识,还习得了观察、比較、反思等思维方式,这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数学素养。从数学思想的浸润中,感知数学的魅力。

四、时尚——用“时代元素”浸润课堂

新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不断涌现,给数学课堂也带来了新的气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用“时代元素”浸润课堂,让数学课变得时尚起来。实际经验告诉我们,把新媒体技术带入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学习引向深入。在连接数学与新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不断扩展他们的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时,单凭教师枯燥地讲解,没有生动的平移或旋转画面,学生很难理解其数学含义。这时,教师就可以浸润“时代元素”,利用好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多媒体呈现的平移画面带给学生的直观感知是:沿直线运动(包含平移的方向),平移前后的对应点间的距离就是平移的距离。利用多媒体呈现的旋转画面带给学生的直观认知是:沿某一点展开(旋转中心),可以顺时针转多少度,也可以逆时针转多少度(两种旋转方向和旋转度数)。

引入多媒体教学,因为有了声、光、影的加入,使得数学教学更加多元化,也富有时代的气息。当然,教师还可以将手机、平板电脑等带入课堂,助力数学教学,从而让学生学习数学“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此外,教师还可以收集网络中正面的数学资源,以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浸润“生活元素”,可以让课堂变得鲜活;浸润“文化元素”,可以让课堂变得丰盈;浸润“思想元素”,可以让课堂变得润泽;浸润“时代元素”,可以让课堂变得时尚。“浸润式”教学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思维,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它能“春风化雨”般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678500589261

猜你喜欢

数学素养教学策略教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数学建模竞赛促进大学生数学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于当下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方案
初中数学教学之二三思
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