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超常发力让农民工不再忧“酬”烦“薪”以“新常态”根治欠薪“老顽疾”

2021-03-20张玉芳

四川劳动保障 2021年2期
关键词:根治监察四川省

文/本刊记者 张玉芳

内江返乡农民工在新居门前贴“福”迎春。图/轩视界

对于农民工来说,辛苦劳动的报酬是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重要保障。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根治农民工欠薪问题,是广大农民工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

2020 年5 月1 日,我国第一部为保障农民工群体权益制定的专门法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为根治农民工欠薪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从“治欠保支”到“根治欠薪”,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下,国家对农民工工资清欠治理力度加强、举措“加码”。

作为劳务输出大省,我省一直高度重视治理农民工欠薪工作,开创超常举措,“铁腕”治欠:以贯彻落实《条例》为统领,搭建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畅通线上线下投诉举报渠道,探索川渝、川贵区域联动执法机制……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的“新常态”,切实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民工欠薪案件数、涉及人数、涉及金额分别下降96%、94%、93%。

“新法规”:为根治欠薪提供法治保障

“相比以前,我们在执法时‘腰杆’更硬了!”《条例》施行后,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副总队长傅文涛对根治欠薪信心更足了,“依法治欠,有法‘撑腰’”。

傅文涛为何如此激动?这要从《条例》出台之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在执法时面临的“困境”说起。

时间回到两年前,2019 年春节前夕,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接到了一起欠薪投诉:在四川某水电工程项目工地务工的6 名异地籍农民工被用人单位拖欠了近20 万元的工资。

依据当时的相关规定,在明确了欠薪主体后,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可以向欠薪行为人下发整改指令,拒不整改的,在证明该欠薪行为人属于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的情况后,可以向公安机关以“恶意欠薪”作行刑移送。而在当时,由于执法效能低下,傅文涛和同事们虽然为农民工讨回了报酬,但追讨过程较为“复杂与曲折”。

“当时我们没有调查权限和手段,执法难度较大。”傅文涛说,新颁布施行的《条例》赋予了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查询相关单位金融账户和相关当事人拥有房产、车辆等信息的权利,在执法时能直接依法调查欠薪行为人的现实经济状况。同时,《条例》还规定了加强对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等措施,从源头上降低了欠薪发生的可能性。

在傅文涛看来,《条例》把实践中成熟有效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措施上升成为了法律规范,让治理欠薪的好经验、好做法具有更强的贯彻力和执行力,能为守护农民工“钱袋子”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链接:《条例》中明确,人社行政部门可对违反《条例》规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或企业进行处罚。《条例》五十四条明确规定,有以实物、有价证券等形式代替货币支付农民工工资、未编制工资支付台账并依法保存,或者未向农民工提供工资清单、扣押或者变相扣押用于支付农民工工资的银行账户所绑定的农民工本人社会保障卡或者银行卡三种情形之一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2 万元以上5 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 万元以上3 万元以下的罚款。此外,为破解建设领域欠薪难题,《条例》第四章规定了加强工程建设领域劳动用工管理、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资金、工资保证金保护等措施,从源头上降低了欠薪发生的可能性。

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副总队长傅文涛在集中接访现场处理群众投诉。张玉芳/摄

集中接访现场。供图/富顺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

“新手段”:“大数据”监控+专项治理

“监管平台上显示县内在建工程项目有预警,请问是怎么回事?”2020 年12 月,四川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相关负责人点开“四川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大数据可视化平台”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内江市资中县某在建施工项目有一个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当即向相关部门询问情况。当地劳动监察人员进行调查核实后发现,原来是该项目劳资人员没有把工资支付表上传完毕,因此系统显示了预警。

“平台可对全省在建项目的参建单位、班组管理、工人打卡、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例行在线检查,从而实现对在建工程项目工资支付制度进行预警监控和全程监管,及时排查欠薪隐患。”四川省人社厅劳动监察处处长张开荣说,该平台的建立,是落实《条例》对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管的实践。通过数字化手段,利用“大数据”监控,加强源头治理及事中、事后监管,能规范用工市场秩序,提高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治理的精准性。

据悉,自2020 年平台试运行以来,共纳入监管在建项目4505 个,其中政府投资类项目1443 个,在场工人172.64 万名,录入监管档案193494 份,累计消除预警信息453684 条。

在利用“大数据”对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进行全程监管的同时,我省各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还分时段开展了系列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有重点、有规划的对相关企业及在建工地进行检查,确保农民工工资支付相关制度贯彻落实。

自贡市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检查。

达州市开展根治欠薪法律服务冬季专项行动。

“每月按时领到工资了吗?”“有没有拖欠工资情况?”2021 年1 月7 日,在内江市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中,内江市人社局执法人员正在东兴区某项目施工现场向农民工了解工资发放情况,并重点检查了该项目工地农民工工资发放登记表、劳动合同签订、按月打卡发放等制度的落实情况。

“为确保每次检查有效,劳动监察部门会针对不同时段的欠薪特点,有重点地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张开荣介绍说,2020 年年初开展了春季专项行动,重点是推进疫情防控和根治欠薪工作;年中开展了夏季专项行动,以各类在建工程项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为重点检查对象,排查欠薪隐患;2020 年11 月至2021年春节前,开展了冬季专项行动,以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和国企项目为重点,全省进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拉网式”排查,及时发现欠薪苗头。

如今,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已成为我省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常态举措,有效推动了各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的落地落实。

“新途径”:“线上+线下”扩宽投诉举报渠道

2021 年1 月17 日22 时30 分,农民工张某通过电话向眉山市仁寿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称:仁寿县某建筑工地拖欠自己与10 名工友的工资。接到投诉后,仁寿县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立即组织劳动监察员连夜赶赴某建筑工地项目部,一边召集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劳务公司了解情况,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尽快按规定支付工资;一边安抚农民工情绪,组织人员清理核查应支付的工资。1 月18 日10 时左右,总承包企业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将包括张某在内的11 名农民工的工资支付到账。从接到举报到兑现工资,仅用时不到12 小时。

为进一步拓宽农民工维权渠道,我省各地人社部门开设了24 小时投诉举报电话,安排劳动监察人员全天候值班值守,接听和解答农民工的投诉举报,力争让农民工诉求得到快速有效的反馈。

2021 年初,四川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新华社深度合作,在新华社APP“全民拍”专栏搭建了川籍农民工欠薪求助通道。“‘全民拍’平台每一条求助、诉求都由专人负责收集、转办、跟踪、反馈,切实保障农民工按时足额拿到工资,持续推动根治欠薪工作。”张开荣说,“全民拍”收到欠薪维权举报投诉后,会直接推送给四川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四川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指派专人对欠薪线索进行跟踪督办和查办,及时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目前,已处理新华社“全民拍”川籍农民工欠薪举报投诉线索40件,为农民工追讨劳动报酬43.5 万元。

除了开拓“线上”投诉新渠道外,2021 年年初,我省还在“线下”开展了集中接访活动。

农民工领到被拖欠的工资。图/轩视界

“项目早已完工,但一直没有结算我和工友的工资。”2021 年2 月3 日,农民工欧超带着工资单据等欠薪证据材料来到四川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接访室反映情况。了解到欧超此前未向项目所在辖区投诉,接访的傅文涛在详细做完记录后答复称:“今天我们就把这个案件转到项目所在辖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支队,两天内他们就会主动跟您联系解决欠薪问题。”

内江市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正在核实农民工工资发放情况。

2021 年春节前,四川省、市(州)、县(市、区)人社部门联合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动开展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集中接访活动,并向社会公布省、21 个市(州)和各县(市、区)集中接访的联系电话、地址、时间安排。“现阶段,我们强调工作落实,对于重点案件进行督办。”傅文涛说,集中接访期间,针对农民工欠薪举报投诉,工作人员能当场答复的问题及时答复;不能当场解决的,则向投诉人明确责任单位、解决时限;对不属于受理或管辖范围的,及时引导或按规定登记移送。

“目前,川籍农民工欠薪维权渠道正不断扩宽和畅通。”张开荣表示,我省还将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持续对举报投诉渠道的畅通情况进行监督抽查。

“新模式”:省际区域协作 扩大“朋友圈”

立足新阶段、贯彻新理念、构建新格局,中央和省委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根治农民工欠薪打开了新的一扇门。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古溪镇李某向遂宁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投诉称:遂宁某汽车零部件公司拖欠其工资。接到投诉后,遂宁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执法人员与重庆市潼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执法支队取得联系,并在其协同下前往古溪镇调查取证。最终,在遂渝两地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协同工作下,李某拿到了自己被拖欠的3600 元工资。

甘孜州劳动保障监察人员检查在建项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落实情况。

绵阳市开展劳动保障法规宣传活动。

“多亏有重庆相关部门的帮助,我们调查取证容易多了。”遂宁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负责人表示,依托川渝两地共建“经济圈”,建立区域联动机制,打击欠薪违法行为,是该起欠薪案的“破题”关键。

“主动融入发展新阶段,积极构建区域联动新格局,我们更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劳动保障违法案件,维护两地劳动者合法权益。”张开荣说,2020 年6 月,四川省人社厅同重庆市人社局签署了《川渝劳动保障监察合作协议》,双方在信息共享、维权联动、案件协查等方面进行了加强合作。

根治欠薪“顽疾”,我省正在积极扩大“朋友圈”。2020年12月,我省还与贵州省签订了劳动保障监察合作协议,提高了异地执法效率。

“对外,我省深化省际区域协作,积极扩大‘朋友圈’;对内,则加强省内区域协同、建立联动机制。”在张开荣看来,我省通过内外协作,进一步加强了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维护力度,能更有力地打击欠薪违法行为。目前,川南经济区自贡、泸州、内江、宜宾四市以及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遂宁、巴中六市也进一步加强了劳动保障监察区域合作,共同治欠。

为进一步打击恶意欠薪行为,我省在加强区域协同、协作的基础上,还对重大欠薪案件采取了上提一级办理的举措。

2021 年2 月2 日,南充市高坪区某项目的劳务公司因拒不配合结算导致工人工资拖欠。随后,该事件的处理从高坪区提办到南充市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办理。经过南充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和南充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联合对该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后,该劳务公司最终完成结算手续,工人被拖欠的工资也陆续发放到工人手中。

“上提一级办理主要是为了强化区县对重大案件的执法力度,维护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傅文涛说,今年我省首次明确提出了提级办案,把重大欠薪案件上提一级办理,并实行厅、处领导包案,不结案不销号,进一步织密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安全网”。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省人社厅提供)

编后语:在治欠“新常态”中,一直以来实行的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制度,也发挥着有力的震慑作用。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列入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库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由相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依规对欠薪企业实施联合惩戒,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限制,让欠薪企业“一处违法、处处受限”。“黑名单”制度加大了企业违法成本,能有效督促欠薪企业将拖欠工资及时发放给农民工,同时也能对其他企业起到威慑作用,让他们受警示、明底线,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树立“不敢欠”“不能欠”“不愿欠”的意识。

治理欠薪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常态化”加大长效治理欠薪工作力度,并有针对性地拿出“新举措”,多管齐下,共同发力,才能有效化解矛盾,推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治,让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劳动尊严得到捍卫,而这也是贯彻落实“人民至上”重要思想的有力体现。

猜你喜欢

根治监察四川省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山西: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明代监察逾权对新时代国家监察制度的历史借鉴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日本:一招根治乱停车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新设的监察委与纪委有什么不一样
江西:网上监察“阳光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