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内在的涵养”坚守初心

2021-03-20孙小云

党员干部之友 2021年3期
关键词:知足者云水淡泊

孙小云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羡,便趋欲境;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坠危机。”“木石的念头”指坚定的意志,“云水的趣味”说的是淡泊的胸怀。这句话旨在警示人们,唯有不断修炼内心,才能以刚毅的“内在”抵御各种歪风邪气。

对党忠诚,坚定信仰不动摇。“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是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方志敏在被俘期间,敌人用尽一切方法劝他改变信仰,但他不为所动,以笔为枪,在牢狱间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等名篇,向后人展现了信仰的力量。“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对共产党人来说,动摇了信仰,背离了党性,丢掉了宗旨,就会在奋进的路上迷失自我,走上腐化堕落的道路。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始终用信仰之真锤炼党性之纯,切实把对党忠诚融入灵魂、汇入行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黎 青/图

知足常乐,分外资财莫妄求。“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知足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修为。正是深谙知足之道,陶渊明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中捕捉幸福和愉悦,刘禹锡在“苔痕上阶绿”的“陋室”中谈笑风生,苏轼在生活清苦的日子里,依然恪守“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清廉道德节操。从众多落马官员警示案件中不难发现,很多落马官员的第一次“伸手”,往往就是源于心理失衡,不知足、不知止,久而久之,欲壑难填,走上了不归路。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知足常乐”的平常心态,多向革命先辈高尚的人格风范看齐,不断提升自己面对贪污腐化、纸醉金迷的强大免疫力和抵抗力,做一个安于清贫、自得其乐的人。

淡泊名利,心底无私天地宽。“名心盛者必作伪”。名利二字,若求之过切,逐之过急,必将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为官一任,必须把功名利禄抛之脑后,做到不图私利、一心为公。一辈子跟党走的退役老兵张富清,离休不离岗的花萼山守护人周永开,帮助1800 多位山区女孩走进大学的人民教师张桂梅,他们深藏功与名,甘守清与苦,选择到最艰苦、最困难的地方默默奉献,就是因为在他们心里,人民事业重于山,功名富贵淡似水,“夙夜在公”在他们身上淋漓展现。党员干部要常自砥砺“名利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校准前进坐标,把重心放在如何干好事业、为民谋福上来,要多与先进典型比学习、比奉献,少比阔气和官位。要涵养淡泊、超脱的品质,坦然看待个人的进退留转,做到进则发愤图强,退则坦然面对,留则劲头不减,转则迎接挑战,不负职责和使命。

猜你喜欢

知足者云水淡泊
宽骚云水恋歌
知足者的歌
“足”与“乐”间没有等号
知足者常乐
温暖的手
温暖的手
在云水谣收笼一个雨季
知足者常乐
人生处处可淡泊
吴小旋 淡泊的奥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