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患者血清睾酮浓度变化与进展为CRPC 关系的研究

2021-03-19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去势低浓度高浓度

前列腺癌是欧美等发达国家最为常见的老年男性肿瘤性疾病,致死率位于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名[1]。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人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该疾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发现时就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研究表明[2],前列腺癌和雄激素水平存在关联,可使用降低血清睾酮浓度的方式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治疗。以往,临床中对前列腺癌常使用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进行检查,并以此作为治疗中指导指标。血清睾酮是维持男性生理功能及前列腺发育的重要激素,目前其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治中的应用较少。为探究指导前列腺癌更好的治疗指标,笔者特选收治的36 例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 年1 月—2018 年1 月间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36 例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患者入组前睾酮水平最高点将患者分为低浓度组(1.7~2.0 nmol/L)13 例、中浓度组(2.1~2.3 nmol/L)11 例和高浓度组(>2.3 nmol/L)12 例。其中低浓度组:年龄45~81 岁,平均(57.95±16.38)岁,平均病程(14.75±5.63)月,BMI(20.34±1.45)kg/m2;中浓度组:年龄45~79 岁,平均(56.96±13.56)岁,平均病程(13.89±4.94)月,BMI(19.78±1.12)kg/m2;高浓度组:年龄45~82 岁,平均(58.01±13.97)岁,平均 病程(15.06±4.96)月,BMI(19.67±1.38)kg/m2。三组患者年龄、病程及BMI 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得到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组及排除标准

入组标准:入组患者均经过穿刺或电镜病理检查后确诊为前列腺癌;T 分期为T3、T4或M 分期为M1;入组时PSA ≥20 μg/L;

排除标准:患者于进行内分泌阻断治疗前进行了根治术治疗;于内分泌治疗同时进行了放疗、局切、靶向药物等姑息治疗的患者。

1.3 方法

入组患者均行最大量持续性雄激素阻断疗法。患者初始治疗方案均为比卡鲁胺片(英国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150050,规格50 mg/片),每日1 次口服;每次50 mg;皮下注射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英国Astra Zeneca 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00314,规格3.6 mg/瓶)3 瓶每次(10.8 mg),每90 天注射1次。

入组患者均于内分泌阻断疗法开始前测得基础睾酮水平;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开始后每月的第3 d、7 d、14 d、21 d 测量血清睾酮水平,患者均于采集日晨起空腹抽取肘正中静脉血5 mL,抗凝后送检,仪器选用美国贝尔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U58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记录各次测量数据并整理。

1.4 观察指标[3]

分组时血清睾酮水平1.7~2.0 nmol/L 记为低浓度、2.1~2.3 nmol/L 记为中浓度、>2.3 nmol/L 记为未去势,在随访中若患者血清睾酮水平<1.7 nmol/L 则记为转化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记录各组患者3 年内转化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例数,计算进展率;记录各患者的转化时间记为进展时间;本研究纳入患者观察至2020 年5 月,记录患者从内分泌阻断治疗开始直至死亡时间记为总生存期。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经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选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均取P<0.05 记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3 年内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比例

观察各组患者3 年内进展情况,低浓度组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2 例(15.38%),中浓度组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4例(36.36%),高浓度组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8例(66.67%)。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的去势抵抗期前列腺癌比例依次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1 所示。

2.2 各组患者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

低浓度组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平均进展时间为(27.95±5.78)周,总生存期为(68.85±9.98)个月;中浓度组的平均进展时间为(22.75±4.96)周,总生存期为(49.94±8.39)个月;高浓度组的平均进展时间为(16.69±3.87)周,总生存期为(31.48±6.62)个月。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的平均进展时间、总生存期依次递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如表2 所示。

表1 各组3 年内进展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的比率

表2 各组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 ()

表2 各组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 ()

2.3 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 相关性分析得出,患者最高血清睾酮水平同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间呈显著正相关(r=0.823,0.671,P<0.05)。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选择雄激素剥夺疗法中的内分泌阻断疗法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有学者研究表明,将内分泌阻断治疗作为前列腺癌局部进展期的首选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存在明显改善,但当治疗进行至16 个月左右时,由于机体抗雄性激素药物作用的耐受,使得其药效逐渐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进展,预后不良。因此,如何延长前列腺癌患者对抗雄性激素药物的敏感时间是患者长期生存的重要前提,对临床治疗意义重大[4-5]。

研究表明[6],与内分泌阻断治疗方案对比,使用间歇性雄激素阻断方法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治疗,仅可以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并未给患者总生存期带来正面收益。由此可见,变换给药方式并无法提高治疗效果。有文献报道[7],维持该疾病患者机体时刻处于较低的雄激素水平,疾病的进展就会明显变慢,多数患者可因此获得较长的生存期。另有研究报道[8],无论是接受手术治疗还是使用内分泌治疗,多数患者血清睾酮值水平均会于治疗后3 周左右降至最低点,随后会出现小幅度反弹,并于6 周左右保持稳定[9]。

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10],维持去势后的血清睾酮在0.7 nmol/L左右时,患者预后最佳。但国内学将去势后血清睾酮进行分类,水平维持在<1.0 nmol/L 为低浓度去势,1.0~1.7 nmol/L 为高浓度去势,高于此值则不达标准[11-12]。本次研究结果发现,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及高浓度组进展率依次增高,低浓度组、中浓度组、高浓度组的平均进展时间、总生存期依次递减。经Pearson 相关分析显示,患者最高血清睾酮水平同进展时间及总生存期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

由此可见,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预后与去势后的血清睾酮水平存在一定关联,使用该指标对局部进展期前列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进行指导,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期,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使用。

猜你喜欢

去势低浓度高浓度
水环境中低浓度POPs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细粒级尾砂高浓度胶结充填试验研究与工业应用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二 用低浓度阿托品治疗儿童近视,您了解多少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竹制品废水
高浓度高气压在烧结用石灰气力输送中的应用
改良长效低浓度骶管阻滞用于药物中期引产43例
低浓度氯气综合利用的探讨
大畜去势经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