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咳嗽的全科诊断策略

2021-03-19陈凯梁翠菲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13期
关键词:嗜酸全科支气管炎

陈凯,梁翠菲

咳嗽是呼吸系统病变的常见症状,也是基层门诊最重要的主诉之一。作为机体的一种生理性自我保护性反射,咳嗽动作能产生冲击性的呼气流,有助于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异物和病原体。然而,在频繁或剧烈的咳嗽下,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睡眠都会受到影响。咳嗽反射由外周感受器、传入神经、延髓咳嗽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主要包括声门、膈肌和肋间肌)组成。当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因素刺激咳嗽的外周感受器时,就会引起咳嗽。由于咳嗽反射的传入神经分布广泛,除呼吸系统外,耳、心包、胃、横膈等组织器官的病变也可诱发咳嗽,因此引起咳嗽的基础病因复杂,且涉及面广。咳嗽的这些特点增加了医生诊治的难度,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误治,造成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给患者的身体和经济带来负担。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应加深对咳嗽的认识,掌握咳嗽的诊断。本文从全科医生的角度,分析和总结咳嗽的常见病因,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出咳嗽的诊断策略,以帮助全科医生在基层门诊中早期诊断咳嗽,避免严重后果,从而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1 咳嗽的流行病学

英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中大约12%的人有咳嗽的症状,这些患者每年会因咳嗽平均到门诊就诊6次,反复的就医行为对其生活质量造成明显影响。据统计,在美国,每年有大约3 000万人以咳嗽为主诉前往医院就诊,而用于慢性咳嗽的非处方药(OCT)的费用每年可超过3.6亿美元[1]。在我国,慢性咳嗽是基层门诊最多见的主诉之一,患者可占基层门诊量的10%,而在呼吸专科中这一比例更高,可超过30%,且国内的慢性咳嗽以青年患者居多,集中在30~40岁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的咳嗽比例无差异[2]。针对华南地区的一项研究表明,咳嗽的患病率约为10%,且与急性咳嗽患者相比,慢性咳嗽患者更多以咳嗽作为主要或唯一的诉求前来就诊[3]。此外,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咳嗽也是其首发或主要症状之一[4]。

2 咳嗽的分类

咳嗽的基础病因繁多,为了临床上诊治咳嗽的规范化,主要根据咳嗽的症状持续时间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三大类,其中急性咳嗽的持续时间少于3周,亚急性咳嗽的持续时间为3~8周,慢性咳嗽则超过8周[2]。

2.1 急性咳嗽 急性咳嗽的病因除了最普遍的感冒以外,还可能是部分致命疾病的潜在信号,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性心肌梗死、自发性气胸、肺栓塞和异物吸入等。尤其在老年人中,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咳嗽可能是其主要症状[2]。因此,在基层门诊收治急性咳嗽患者时,首先要做的是排除其是否由致命疾病引起。通过仔细的医学依据和身体检查,以及适当的实验室检查,迅速做出鉴别,而不致延误病情、危及生命[5]。

2.1.1 急性致命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及诊断

2.1.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系统炎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数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性休克和代谢性酸中毒,最终导致死亡。一项22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症状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主要的症状是咳嗽(64.89%),其次才是发热(59.11%)、不寐(29.78%)、食欲缺乏(21.34%)等[4]。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指示,在疫情期间,因咳嗽前往全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应首先测量体温,同时询问相关流行病学史,包括:(1)发病前14 d有病例报告地区的旅行史及居住史;(2)发病前14 d内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有接触史;(3)发病前 14 d内曾接触过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4)聚集性发病(2 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如果患者有发热和相关流行病学史,须第一时间转发热门诊或联系定点医院,安排专人、专车转运,全科医生应主动追踪患者在定点医院的诊治情况,严格执行定点医院的治疗方案和患者治愈出院后的复诊方案。

2.1.1.2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急性、持续性的冠状动脉缺血、缺氧造成的心肌组织坏死,急性心肌梗死并不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其症状特征为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前臂,可伴有大汗、反胃、呼吸困难等症状,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不能完全缓解[6]。然而临床上有25%左右的患者症状不典型,特别是在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中,可仅仅表现为刺激性干咳[7],因此,首诊的全科医生应迅速识别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男性、年龄>55岁、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及吸烟等,同时完善心电图检查,新发的ST段抬高及ST-T动态变化往往提示急性心肌梗死。当通过临床表现和心电图检查不能排除时,应在临时处理的同时(包括休息、吸氧、心电监护等),及时转诊至上级医院治疗,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2.1.1.3 肺栓塞 肺栓塞是肺动脉被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阻塞后引起的肺循环功能障碍,是呼吸系统的常见危重症之一,其死亡率高,占我国综合医院死亡人数的15%[8]。肺栓塞的早期表现和体征往往不典型,易造成漏诊、误诊。据统计,肺栓塞的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占90%、胸痛占88%、咳嗽占50%、咯血占30%,伴有烦躁、出汗、呕吐等症状,部分患者仅表现为咳嗽[9-10],对于疑似患者应排查肺栓塞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骨折、长期卧床、近期手术史、脑卒中、下肢静脉曲张、妊娠、高龄等,常见体征包括心动过速、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肝颈静脉回流征等。接诊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时,必须警惕肺栓塞,及时转送急诊行D-二聚体和肺动脉CT等检查。

2.1.1.4 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门诊的急症之一,是由肺部病变引起肺脏组织和脏层胸膜破损,造成胸膜腔内有肺部或支气管中的空气进入的疾病。自发性气胸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性刀割样胸痛,常伴随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9]。对于有肺部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咳嗽可以是自发性气胸的诱因,也可以是自发性气胸的主要症状。全科医生在接诊疑似自发性气胸患者时,应排除气胸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龄、瘦高体型、慢性呼吸道病史、剧烈运动、咳嗽或用力排便后,常见体征可见病变侧胸廓饱满,气管向健侧偏移,病变侧胸部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低、语音震颤减弱或者消失。对于有以上危险因素者,应行胸部X线排查,患侧胸部肺组织压缩边缘及其外侧的无肺纹理区对于诊断自发性气胸有重要参考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致命性病因引起的急性咳嗽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并非引起急性咳嗽的主要病因,且多合并其他全身症状,重点是要早期识别并在进行临时处理的同时联系上级医院,第一时间转至专科进一步诊治。

2.1.2 急性非致命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及诊断 呼吸道感染作为急性咳嗽的首位病因,既可以累及上呼吸道,也能影响气管与支气管,可分别发展为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其中,普通感冒是上呼吸道受到病毒等感染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主要病原体包括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冠状病毒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成年人平均每年患普通感冒的次数可达2~6次,有50%左右的感冒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咳嗽一般持续2~3周,常伴鼻部症状,如鼻塞、流清涕、打喷嚏等。流行性感冒除了有咳嗽的症状外,还可见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及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由病毒、细菌感染或理化因子刺激造成的气管-支气管黏膜急性炎症,其中90%左右是由病毒感染引起,少部分是由细菌感染引起,近年来由理化因素(包括花粉、冷空气和油烟等)诱发的病例有逐年增多趋势。统计显示,老年人的咳嗽中有1/3是由急性气管-支气管炎引起[11],在发病早期,常常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其中病毒感染者可见干咳或咳少量白黏痰,细菌感染常咳黄脓痰。该病是自限性疾病,其全身症状往往在1周内痊愈,而咳嗽、咳痰的持续时间通常为2~3周,诊断时需要重点与肺炎鉴别。因为肺炎通常不是自限性疾病,如治疗不及时,可导致肺纤维化、肺实变甚至败血症等。胸部X线片可作为重要鉴别手段。

2.2 亚急性咳嗽 亚急性咳嗽在临床工作中并不罕见,但是对这类咳嗽的重视度却不高,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在咳嗽病程超过3周的患者里,有30%左右是亚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的病因较多,我国多项调查显示,在亚急性咳嗽中,感染后咳嗽比例为38.0%~66.5%,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比例为4.8%~22.2%,咳嗽变异性哮喘比例为3.8%~17.3%,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比例为4.3%~18.6%,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比例为4%~9.9%,变应性咳嗽比例为 4.6%~5.05%[2,5,10]。亚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及诊断包括感染后咳嗽和慢性咳嗽病因的亚急性阶段。

2.2.1 感染后咳嗽 感染后咳嗽是指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期症状(如鼻塞、流涕、头痛乏力和畏寒发热等)缓解后,其咳嗽症状仍反复,常见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痰,是亚急性咳嗽的首位病因[6]。感染后咳嗽患者近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病史,其咳嗽症状可持续3~8周。据统计,有11%~25%的患者会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感染后咳嗽,且发病率与季节相关,若在上呼吸道感染好发的季节,感染后咳嗽发病率可升高至25%~50%。该病呈自限性,通常能自行缓解,但少部分患者会迁延不愈,最后进展成慢性咳嗽。感染后咳嗽为排他性诊断,需要在胸部X线片排除肺炎或其他疾病后才可诊断[9,12]。

2.2.2 慢性咳嗽病因的亚急性阶段 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是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但应注意,上述病因导致的亚急性咳嗽也很常见[2]。若治疗及时,上述慢性咳嗽病因引起的咳嗽在3周左右即可有效改善,即便是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长期疗程,也往往能控制在8周以内;若治疗不及时则容易反复,常常进展为慢性咳嗽。在临床实践中,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间的区分较为模糊,常常可以见到由慢性咳嗽病因造成的亚急性咳嗽症状,具体诊断可参见慢性咳嗽部分。

2.3 慢性咳嗽 对于慢性咳嗽患者,咳嗽通常是唯一的临床表现或主要症状,其定义是咳嗽持续时间大于8周,且胸部X线片无明显异常者[13]。调查显示,慢性咳嗽在社区门诊的就诊主诉中排第5位,是全科医生最常接触的症状之一。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上述因素占了慢性咳嗽病因的80%左右[13]。其他病因少见,但涉及范围广,如高血压患者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的干咳副作用,或者心理情感因素引起的咳嗽,此类咳嗽可通过询问用药史或既往史鉴别,在临床上不做为首要考虑的病因。

2.3.1 咳嗽变异性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属于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主要症状是慢性咳嗽,同时伴随有气道的高反应性,占慢性咳嗽病因的30%,是我国慢性咳嗽最主要的病因[13]。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症状主要是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咳嗽,多集中在夜间及清晨发作,冷空气、花粉和油烟等刺激容易引发或者加重原有的咳嗽程度,临床上咳嗽变异性哮喘多无感染症状,一般无气喘、呼吸困难表现,既往可有个人或家族过敏史。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包括:(1)慢性刺激性咳嗽,通常集中在夜间发作;(2)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3)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可以改善症状。

2.3.2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 UACS是指鼻腔或者鼻窦在慢性炎性反应下,产生的分泌物经鼻腔倒流,从后鼻孔倒流进鼻咽、口咽部,一般以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症状。UACS涉及多种基础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其症状和体征差异大,因此,必须全面结合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只有在治疗基础疾病后咳嗽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时才能做出诊断[14]。其诊断参考如下:(1)阵发性或刺激性咳嗽,伴清喉动作和鼻后滴流感,白天多发,入睡后明显缓解;(2)有鼻、咽、喉等系统病变的症状和相关病史;(3)实验室检查提示有鼻、咽、喉的基础疾病;(4)病因治疗后咳嗽症状能改善(非过敏性鼻炎患者口服抗组胺药和减充血剂,过敏性鼻炎患者口服抗组胺药和鼻吸入糖皮质激素,慢性鼻窦炎则给予口服抗生素和鼻吸入糖皮质激素)。

2.3.3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是一种非哮喘性的支气管炎,其病理特征是气道内广泛的嗜酸粒细胞浸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3%~22%[15],其主要症状为刺激性干咳,咳嗽无昼夜规律,无喘息、呼吸困难等。患者诱导痰液检查往往有嗜酸粒细胞比例升高,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无气道高反应性。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因与变应原接触相关,如尘螨、花粉、孢子和职业化学试剂等。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症状和体征无特异性,临床上一般通过诱导痰细胞学检查进行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的诊断参考如下:(1)慢性咳嗽,主要是刺激性干咳;(2)胸部X线片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3)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可见嗜酸粒细胞比例≥2.5%;(4)除外其他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5)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有效。

2.3.4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指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消化道动力障碍,致使胃内容物容易反流至食管,造成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伴有反酸、嗳气及胃灼热感,但是有75%左右的患者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咳嗽多发生在白天,进油腻、甜食容易引发或加重原有咳嗽症状。其诊断标准如下:(1)慢性咳嗽,咳嗽集中在白天;(2)24 h食管pH值监测实验Demeester积分超过12.70分和/或反流与咳嗽症状相关概率(SAP)≥75%;(3)抗酸治疗后咳嗽明显改善或消失。对于未配置食管pH值监测设备的全科门诊,若患者咳嗽发作与进餐密切相关,伴反酸、嗳气、胃灼热等胃酸反流表现,且除外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及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疾病后,可进行诊断性抗酸治疗,即口服标准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推荐奥美拉唑20 mg,每天2次,总疗程不少于8周),若治疗后咳嗽症状明显改善,可临床诊断为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2.3.5 变应性咳嗽 变应性咳嗽又称过敏性咳嗽,其症状可见阵发性刺激性干咳,冷空气、粉尘、花粉和烟草等是常见诱因。对于慢性咳嗽患者,若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且诱导痰试验嗜酸粒细胞比例不高时,应重点考虑变应性咳嗽。其诊断标准如下:(1)刺激性干咳,无气喘和呼吸困难;(2)肺通气功能无异常,支气管激发试验阴性;(3)诱导痰嗜酸粒细胞比例正常;(4)具有下列指征之一:a.有过敏史,b.变应原皮试阳性,c.血清中总IgE或特异性IgE升高,d.咳嗽敏感程度增高;(5)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

2.3.6 其他慢性咳嗽病因 ACEI的常见不良反应为阵发性干咳,发生率为5%~25%,占慢性咳嗽病因的1.7%~12%。其诊断标准如下:(1)近期有ACEI用药史;(2)明确在服ACEI后出现咳嗽或咳嗽加重;(3)咳嗽为阵发性,多集中在夜间;(4)体格检查、胸部X线和肺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5)停药4周内咳嗽可逐渐缓解或消失;(6)停药后再服药,咳嗽可再次出现。

心理性咳嗽属于精神因素引发的咳嗽,又称心因性咳嗽,在儿童多见。其典型症状为精神紧张或情绪波动时出现的刺激性干咳,当患者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或夜间休息时,咳嗽症状常减轻或消失,此外患者往往有焦虑状态。心理性咳嗽是排他性诊断,目前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只有排除器质性的咳嗽病因后才考虑该诊断。

3 咳嗽的全科诊断策略

全科医生是我国基层医疗的“生力军”,是人民健康的“守护者”,咳嗽作为基层门诊的常见主诉,其病因众多且涉及面广泛,同时是部分危重疾病的潜在信号,因此咳嗽的诊断对于全科医生是一项需要时刻面对的挑战。多数社区全科门诊缺乏完善的检查设备,诊断主要依靠全科医生的临床思维,而准确的诊断来自以下4个基本方面: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性检查、经验性治疗[15](见图1)。

图1 咳嗽诊断流程图Figure 1 Diagnosis flowchart of cough

3.1 病史采集 需要关注咳嗽的特点、伴随症状、既往病史和用药史。咳嗽的特点包括性质、程度、时相及加重缓解因素。咳嗽的性质有干咳和湿咳,临床上大多数非感染性咳嗽都以干咳为主要症状,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而湿咳特别是痰量多、咳脓痰者应首先考虑呼吸道感染性病因,如感染后咳嗽、鼻窦炎引起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根据咳嗽时相可划分为日间和夜间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一般是日间咳嗽,而夜间咳嗽应首先考虑咳嗽变异性哮喘。采集病史时还应关注呼吸系统以外的伴随症状,如伴发热者应考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普通呼吸道感染,如伴鼻塞、流清涕、鼻后滴流感和清喉样动作时应重点考虑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伴腹胀、反酸、胃灼热等反流症状者考虑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既往有心血管病史者应警惕急性心肌梗死,有过敏病史和家族过敏史时应注意排除咳嗽变异性哮喘和变应性咳嗽。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关注有无服用ACEI类药物。

3.2 体格检查 范围需包括患者的体型、鼻、咽、喉、气管和肺部,如气管的位置、颈静脉是否充盈、鼻部咽喉情况、颈部有无淋巴结肿大、肺部呼吸音及是否有哮鸣音和爆裂音。查体时若听诊发现呼气期哮鸣音,需考虑支气管哮喘,有吸气期哮鸣音时要注意排除中央性肺癌或支气管结核;查体见杵状指时提示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同时也应注意有无心界扩大、期前收缩、瓣膜听诊区杂音等心脏体征。

3.3 诊断性检查 对确定病因具有重要作用,在全科门诊中,咳嗽的主要实验室检查手段包括胸部X线、诱导痰细胞学实验、肺通气功能、支气管舒张和激发试验及24 h食管pH值监测等。其中胸部X线检查应作为慢性咳嗽的一般检查项目,胸部X线发现异常改变者,可按照影像改变的特征决定下一步检查手段,若无异常改变,则根据慢性咳嗽的流程进行诊治。诱导痰细胞学实验、气道高反应性是诊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键手段,而且操作方法相对简单,容易实施,因此《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推荐将诱导痰细胞学、气道高反应性检查列为慢性咳嗽的首选检查[16]。24 h食管pH值监测是临床上诊断胃食管反流的常规检测手段,通过动态监测食管内pH值的变化及食管腔内的阻抗情况,可以确定胃内容物反流与咳嗽的联系。需要注意的是,在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病史、查体和病因分布的特点,有目的性地选择相关检查,构建从简单到复杂,先鉴别危重病、常见病后考虑少见病的诊疗思维。

当通过病史、查体和诊断性检查不能明确咳嗽病因或者当基层的检查条件不足时,可依据咳嗽患者的临床特点实施诊断性治疗,并评估治疗后反应,若治疗有效则提示原诊断成立;若无效需重新考虑诊断,对常见病因进行鉴别诊断,必要时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目前国内针对咳嗽的经验治疗明显过度依赖抗生素,相关研究显示,90%以上的慢性咳嗽患者曾接受抗生素治疗,部分患者更是反复、联合使用抗生素[17],这不仅难以治愈疾病,还损害了患者健康,增加医疗负担和风险。临床上,感染因素引起的慢性咳嗽占比很低,如前所述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中除了以鼻窦炎为基础病变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是由感染所致外,大部分是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其中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都跟过敏反应相关,因此针对慢性咳嗽的经验治疗可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将慢性咳嗽分为激素敏感性咳嗽(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和变应性咳嗽)和非激素敏感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分别进行经验性诊治,以增加治疗的成功率。经验治疗还需要考虑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若患者既往感冒后咳嗽反复不愈,可考虑为感染后咳嗽并进行治疗。咳嗽伴鼻塞、流清涕、鼻后滴流感及反复清喉样动作者,可按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处理;若患者咳嗽发作与进餐相关,且伴有明显的反酸、嗳气、胃灼热等,可先抗酸治疗。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经验治疗具有盲目性,应注意排除支气管恶性肿瘤和结核,对于多次经验性治疗无效的患者,应及时转诊到上级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以明确病因。

4 总结

作为咳嗽患者的首诊负责人,全科医生应掌握咳嗽背后的危急重症和常见病因,能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性检查和治疗正确评估病情。首先需要识别以咳嗽为主要症状的致命性疾病,并给予临时处理,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同时第一时间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待明确排除致命性病因后再对咳嗽的常见病因进行鉴别,对于临床常见的慢性咳嗽,即便在基层相关检测设备欠缺的条件下,也能通过合理的经验性治疗方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一些诊断不清或疗效不佳的咳嗽患者,要把握转诊条件和时机,及时转至上级医院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同时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全科医生需要向患者耐心解释咳嗽症状背后的病因,明确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以减少患者的担心,与患者建立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贡献:陈凯负责文章的构思设计与撰写,并对文章整体负责;梁翠菲负责文献复核和英文翻译、校对。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嗜酸全科支气管炎
MRI平扫在肾脏嗜酸细胞瘤与嫌色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同侧乳腺嗜酸细胞癌伴导管原位癌1例并文献复习
外周血嗜酸细胞增多与慢阻肺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及住院转归的相关性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