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观维度的东北地区陆路边境文化产业建设研究

2021-03-19张丽君赵江美

开发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二连浩特绥芬河文化产业

张丽君,赵江美

(中央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

提要: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传承边境地区的历史文化,还有助于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选取二连浩特、满洲里、黑河、绥芬河4个口岸作为代表性口岸,通过实地调研、发放问卷,分析各口岸个体在文化认知、文化判断、文化情感以及文化行为等方面的差异及原因,基于微观的角度,分析东北地区陆路边境文化产业建设存在的不足。研究发现,东北地区陆路边境文化产业建设存在人才资源缺乏、旅游产业的发展受自然因素和地理区位的双重限制、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最后从深化教育合作、发展特色文化项目、拓建跨境经贸文化产业园区、打造特色文化特区等方面对建设东北陆路边境地区文化产业提出建议。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要推进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国家“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和各国战略的对接,为我国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国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能够拓宽国外市场,加长文化产业链条,促进多边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东北地区陆路边境文化产业的繁荣。同时,还有利于不断提高与蒙俄两国的政治互信度,拓宽交流合作的领域,深化合作交流的层次。因此,探索东北地区陆路边境文化产业建设路径,对于推动跨境文化产业发展、推进区域合作平衡以及创新边境口岸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动态

目前,学界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我国整体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发展路径及重要意义等方面。具体包括刻画文化产业的空间格局、探究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以及研究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出口效应的关系等方面。

对于我国文化产业空间聚集的区域特征的刻画,大多数学者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荆立群等[1]运用赫芬达尔指数分析了中国文化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和资源型地区的文化产业特征。郝挺雷等[2]基于波特的钻石理论提出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模型并进一步构建了新时代区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探究了我国文化产业创新能力在省级层面上的空间发展格局。袁渊等[3]建立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各项指标赋予权重,计算得出我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高质量综合得分并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的空间分布规律。学者们探究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路径时,不仅进行了理论分析,还采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丁立磊[4]认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文化产业创新格局,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提质增效,需要增强创新驱动力,同时优化社会文化环境。戴艳萍等[5]基于协同创新理论构建文化产业创新能力的三重维度模型,探究了文化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体系的发展特征和动力机制。孙英[6]认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新趋势,抢占5G时代文化产业制高点。左惠[7]提出文化产业的传统范式逐渐被日益强大和普及的数字平台所颠覆,文化产业价值链开始由线性结构转变为网状结构,数字平台业务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文化组织采用以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数字信息技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杨头平等[8]运用我国中部6省(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数据,对其文化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的具体举措。贺达等[9]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评估了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对中国31个省(市、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为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林存文等[10]利用全国69个城市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不同文化资源类型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周锦[11]基于江苏省的实际调研数据梳理了地方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和演进过程,对比分析了城乡文化产业政策的异同。除此之外,很多学者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出口效应进行了研究。吕洪渠等[12]基于2006—201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以对外开放的出口效应为切入点研究了城市化和对外开放两种因素对不同区域文化产业效率的不同影响。曹海峰[13]在全球化视域下分析了文化产业在国际视域下的重要作用,提出文化认同建构与文化产业发展的互动关系,积极寻求并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周荣军[14]基于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和系统GMM方法探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

虽然关于我国整体文化产业的研究较多,但是关注边境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文献较少,少有的关于边境地区的文化产业研究也仅限于省级层面,缺乏对边境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的整体性研究。曹荣[15]认为文化产业可以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发展,增强国家的文化竞争力。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边境口岸地区参与“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发展与合作具有重大意义。吕朝辉[16]探讨了新时代文化戍边的理论意蕴及实践,突出了边境文化的重要作用。张丽君等[17]通过构建口岸民族文化、口岸经济指标体系,建立经济文化协同演化模型,探究了边境口岸经济文化关系,研究发现陆路边境口岸存在口岸的文化滞后现象,边境文化产业发展落后,制约了口岸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陆平[18]通过对云南普洱民族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促成产业集群、品牌打造、产业融合、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文化金融等普洱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文化产业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在全国或省级维度,且多是从宏观的层面提出建议,而对边境地区文化产业建设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在整理归纳学术界对文化产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微观的视角,分析东北陆路边境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探究东北陆路边境地区文化产业建设路径。

三、口岸文化微观维度模型构建及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设计

本文借鉴霍夫斯坦德的国家文化模型理论,增加“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口岸”等变量,通过在东北地区选取代表性口岸,在各口岸随机抽取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进行研究性实验,并对问卷内容进行综合分析,把各问题进行归类,最后设置个体文化思维、个体文化判断、个体文化情感和个体文化行为4个一级指标,构建口岸文化微观维度模型。

1.典型口岸的选择

本文主要对我国东北地区(狭义)的陆路边境口岸进行研究。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狭义)共有35个,其中包含8个铁路口岸、27个公路口岸。2018年中国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由于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的数量较多,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本研究通过专家打分法选取二连浩特口岸、满洲里口岸、黑河口岸、绥芬河口岸作为代表性口岸进行研究。

2.问卷的设计和发放情况

(1)问卷的设计。问卷的内容包含两大部分:一是对基本人口学特征的调查,二是关于口岸个体对口岸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的认知情况调查,其中文化认同题组14题、口岸文化认同题组20题、口岸文化试验区题组5题。

(2)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课题组于2018年7月到二连浩特口岸、满洲里口岸、黑河口岸、绥芬河口岸进行调研,在学校、景区、市中心等随机发放问卷,受访者涉及多个年龄层次、多种职业、多个民族,具有代表性。4个口岸的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如表2所示。

表1 2018年中国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分布(含狭义范畴和广义范畴)

表2 4个口岸的问卷发放和回收情况

(二)口岸文化微观维度模型的构建

1.理论基础——霍夫斯坦德国家文化模型

霍夫斯坦德认为文化是同一环境中人们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它是一种群体性特征,由于教育背景、工作背景等的不同导致了这种共同心理程序的差异。根据前人对文化价值取向的研究,霍夫斯坦德在全球70多个国家的众多跨国公司中进行了十几万份问卷调查,提出了基于文化价值取向的包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与女性化、长期取向与短期取向的国家文化模型并定量分析了文化差异[19],后又采纳了彭麦克等学者对他理论的补充,增加了自身放纵与约束这一维度。这是本文进行口岸文化异质性测度的重要依据。

2.模型构建

一方面,霍夫斯坦德国家文化模型是依据单一的职业类型构建的,其包含的价值观类型有限;另一方面,霍夫斯坦德的研究是建立在国家和文化的匹配性很强的基础之上的,但实际上,国家和文化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文化既包含支配各成员价值取向的占主体地位的文化,同时也包含由此衍生出来的地域层面上、个体层面上等不同层次的文化,各个层面的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维度不同,因此国家文化模型可能无法有效地衡量所有层次上文化的差异[20]。

基于以上分析,借鉴张丽君等[21]构建的口岸文化指标体系中微观维度的设计,本文对霍夫斯坦德国家文化模型进行了如下修订:(1)口岸文化微观维度模型所设置的各项指标适用于所有人群,可以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使通过该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更具说服力;(2)研究对象从国家与国家的跨文化比较聚焦到口岸跨文化研究这一特殊地理空间。根据口岸文化这一层次的文化设立各项指标,各项指标更具针对性,同时扩大了该模型的应用范围。

3.一级指标与文化产业发展关联性理论分析

个体文化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建设文化产业提供人才保障,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深远发展。个体文化思维能力反映了口岸个体的平均综合素质水平,个体文化思维能力越强,其对已知文化的认知、应用和转化能力、对外来文化的接纳能力以及对二者的整合能力越强,这就意味着文化产业的受众群体具有进步的观念,能够较快地理解、接受和适应新事物,这不仅为文化产业提供了高水平建设队伍,还有利于培育新兴消费市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个体文化判断反映的是个体对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文化设施建设情况、通关便利程度的满意度。课题组以个体的视角切实了解口岸在以上3方面具体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稳健的外部环境。国内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便利内陆地区与口岸地区交流,增加文化产业国内投资,扩大文化产业面向的国内市场范围。对外开放程度以及通关便利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吸引外商投资,同时,随着文化交流的推进,可以丰富文化内涵,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壮大文化产业。

个体文化情感反映的是个体对本民族文化和口岸文化的认同能力。强化个体文化情感,有利于保持民族文化在文化产业内涵中的核心地位。我国东北陆路边境地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具备发展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强化文化认同能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激励个体深入了解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保证民族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主导地位不动摇,打造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个体文化行为反映的是口岸地区个体与邻国的交流情况。在本口岸从事相关工作、到访周边国家频次越高的个体,对周边国家文化的了解越多,由此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扩大文化产业的受众群体,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4.指标选取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在微观维度上设置了4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具体的指标情况如表3所示。

四、口岸文化微观维度综合指数计算及结果分析

(一)测度方法

确定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方法总体上分为主观和客观两大类,为避免主观赋权的臆断性,本文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熵值法是一种相对全面客观的综合评价方法,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可以有效地避免指标体系中某些指标的重复性信息,克服某些极端值的干扰以及消除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熵值法的内涵是若某个指标的变化程度越大,该指标的信息熵就越大,综合评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即权重越高,具体数学模型见参考文献[22]和[23]。

表3 口岸文化微观维度各级指标

(二)计算结果

本研究运用熵值法对每个一级指标中的三级指标赋予权重,以计算各口岸一级指标的得分情况。经熵值法计算后,各三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见表4,根据各三级指标的权重计算结果,计算各一级指标的得分,各口岸一级指标的得分情况见表5。

(三)4个口岸微观维度一级指标得分比较

1.个体文化思维

表4 口岸文化微观维度三级指标权重

表5 4个口岸微观维度一级指标得分情况

个体文化思维指标的得分情况为绥芬河>二连浩特>满洲里>黑河。绥芬河口岸的个体文化思维指标得分最高,表明绥芬河口岸在个体综合素质水平、民族文化认知、口岸文化认知3方面的综合水平较高,说明绥芬河口岸个体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主动地去发现、了解周边的事物,并将其所闻所感内化于心,产生自己的想法。

绥芬河口岸个体文化思维较强,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绥芬河口岸的教育普及范围较广,个体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这与绥芬河口岸职业教育的发展密切相关。绥芬河市职教中心开设了涉及商务、管理、经贸、旅游、科技、交通等领域的专业课程,为当地人民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并且绥芬河能够充分发挥口岸的优势,让学生“学能所用”,为学生就业提供保障,同时还能满足绥芬河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对人才的需求。口岸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口岸当地实施的政策和采取的行动相关。为吸引高素质教师到职教中心任教,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提高教学质量,市政府建立了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特聘教师岗位资金;为增强教学效果,中央投资建设了口语交际、导游等实训室,以“学践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二是对文化的认知能力较强,包括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对口岸文化的认知能力。绥芬河口岸的个体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较高,其在这一指标上的数据值为0.806,介于熟悉和非常熟悉之间。根据对个体认为其他文化给所属民族文化带来冲击情况的调查可以发现,该口岸在这一指标上的数据值为0.806,集中在“有一定的冲击”和“稍有冲击”这两个选项,说明在实施对外开放之后,口岸个体能够对口岸当地发生的变化有较为客观的认识,其不否认外来文化会给传统文化带来冲击,并且会有意识地保护传统文化。在对口岸文化的认知能力方面,绥芬河口岸中有大约62.5%的个体听说过口岸文化的概念,在4个口岸中位列第二,仅比位于第一的二连浩特口岸低0.001,目前在学界,“口岸文化”这一学术概念提及的较少,绥芬河口岸个体对口岸文化有所了解是由于该口岸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各类文化的机会较多,因此对各类文化的敏锐度有所提升,所以相对于其他口岸,绥芬河口岸个体对口岸文化这一概念较为熟悉。

黑河口岸在个体文化思维指标上的得分较低,其在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和兴趣、其他文化对所属民族文化带来的冲击、是否听说过口岸文化等三级指标上的数据值偏低。由此可以发现,黑河口岸的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较低,对其他文化给所属民族文化带来冲击程度的认识差异较大,有一部分人认为有很大的冲击,有一部分人认为没有冲击,这表明黑河口岸个体的民族文化认知能力较弱,对本民族文化内涵的认识较为模糊,不能清楚地判断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差别。根据统计的资料,经熵值法计算后,黑河口岸在文化资源这一指标上得分最高,但问卷调查的结果发现,黑河口岸在个体文化判断中的“口岸所在地有关部门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口岸文化场所数量与规模是否满足需求”这两个指标上的得分最低。这表明黑河口岸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是其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个体文化思维较弱。

2.个体文化判断

个体文化判断反映的是个体对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文化设施建设情况、通关便利程度的满意程度,这一指标4个口岸的得分情况为二连浩特>绥芬河>黑河>满洲里,可以发现二连浩特口岸在4个口岸中得分最高,这说明二连浩特口岸在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方面的建设现状较能满足口岸人民的需求,通关较为便利,开放程度较高。

近年来,二连浩特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所提高,在公路口岸建立了新的联检大楼,新联检区集报关报检、仓储运输等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 在文化建设方面,二连浩特口岸在旅游方面推行“文化+旅游”模式,积极打造以茶路文化、驿站文化为内涵的特色文化品牌,举办了“茶叶之路”国际文化旅游节、“茶路情”中蒙俄文艺晚会等大型活动,口岸当地居民以及国内外游客能够参与其中,真切感受到二连浩特历史文化的独特性,这对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满洲里口岸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文化建设方面略显不足,存在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对称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一是相关部门工作机制不合理,根据实地调研,笔者了解到满洲里市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局和满洲里电视台为局台合一体制,各部门工作范围的界限难以划定,还存在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缺编、工资待遇偏低的情况,导致人员工作能动性差,广播电视专业人才流失严重,公共文化发展后劲不足;二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存在相关配套设备陈旧、文化基础设施老化的现象。

3.个体文化情感

个体文化情感指标的得分情况为黑河>二连浩特>满洲里>绥芬河,结合个体文化思维指标的得分情况可以发现,黑河口岸个体文化思维较弱,但是个体文化情感得分较高;绥芬河口岸个体文化思维较强,但是个体文化情感得分较低。绥芬河口岸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较高,对与民族文化相关的活动已经习以为常,并且当地相关部门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基本能够满足个体的要求,所以个体没有其所属民族文化会没落甚至消失的危机感,因此他们对继续丰富民族文化内容、建设口岸文化的积极性较低,即体现为个体文化情感指标的得分较低。黑河口岸个体的文化情感指标得分较高,表现为个体重视对所属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对建设口岸文化的积极性较高。黑河口岸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较少,对自己尚未了解到的民族文化的内容存在好奇心,由此其更加重视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4.个体文化行为

个体文化行为得分情况为绥芬河>满洲里>黑河>二连浩特。二连浩特口岸个体文化行为得分较低,主要表现在二连浩特口岸个体与本口岸对面国家的联系较少,有过出境经历的个体仅占23.3%,口岸的发展对个体生活的影响程度不大,在口岸从事相关工作的个体仅占12.6%。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二连浩特口岸的建设水平日益提高,但是对口岸居民的影响较小。一方面,二连浩特口岸更多的是发挥通道功能,对其腹地经济发展的带动效果不显著,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较小;另一方面,蒙古国居民与中国居民的沟通不畅以及蒙古国的其他因素导致二连浩特口岸个体出境经历较少,因此与蒙古国联系较少。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现实情况可以发现,东北地区陆路边境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资源缺乏,缺少建设文化产业的专业人才队伍。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政府相关部门,笔者了解到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人口较少,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以二连浩特为例,当地政府部门对引进文化产业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相关人才引进政策较少,同时文娱部门的工作机制不合理,导致不仅不能吸引专业人才,还会让当地人才流失。此外,由于在激发文化产业市场活力等方面缺乏政策支撑和资金引导,文化项目较少,并且人们能够进行文化认知和文化活动的场所较少,导致人们对文化产业建设失去热情,不能形成人才的集聚效应,因此建设和经营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严重匮乏。

(2)受气候条件和地理区位的双重限制,文旅产业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不均衡。一方面,东北陆路边境地区文旅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具体表现为春夏时节较为繁荣,秋冬则比较冷清。二连浩特、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等地冬季气温较低,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5度左右,不能进行长时间的室外活动,导致冬季旅游业萧条,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当地冬季可供观赏的自然景观较少,游玩项目较为单一,外地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不能推广到当地。另一方面,东北陆路边境地区的区位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二连浩特、满洲里、黑河、绥芬河这4个陆路口岸所毗邻的蒙、俄国家地区人口稀少,文化交流合作意愿较弱,在文化交流合作过程中存在不配合的现象,因此其毗邻地区尚未形成优质的文化环境。

(3)区域定位偏离文化产业,文化产业起步晚。长期以来,东北地区形成了“工业为主,农业为辅”的发展格局,但是企业集中度还不够高,经济总量较小,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未能对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同时,由于东北地区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经验,导致文化产业发展缓慢。

(4)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单一,招商引资难。东北陆路边境地区文化产业的投资主要来自政府财政,许多重大的文化基础设施由于缺乏资金,导致文化设施建设缓慢。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东北陆路边境地区招商引资难,吸引外资难,尚未形成对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机制。

五、政策建议

(一)深化与蒙、俄两国的教育合作,建设高水平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

增强与蒙、俄两国在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打造双边高水平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拓宽国外消费市场。各口岸应继续坚持举办学生交流互访活动,在原有策划方案的基础上,丰富活动的形式,并把剪纸、猜灯谜、制作中国结、成语接龙等具有文化内涵且参与感强的活动融入其中,充实活动的内容。为进一步提高各国学生的文化产业专业技能,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开设与口岸建设以及对外交流相关的翻译、经济、商务、管理、信息等特色课程,为口岸文化产业建设培养专业人才。为吸引蒙、俄两国的学生来中国接受教育,当地政府可对留学生给予生活以及学习方面的补贴,建立相应的留学生专项奖学金,为蒙、俄两国的留学生入境留学创造便利条件。留学生在中国上学期间,不仅可以学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专业技能,还能感受到中国真诚友善、开放包容的人文氛围,有利于增进中国与蒙、俄两国的友好关系,吸引在中国读书的蒙、俄留学生为口岸文化产业建设添砖加瓦,同时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民心相通,拓宽蒙、俄市场。

(二)积极推进主导产业建设,为文化产业发展夯实保障基础

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发挥着重要的通道作用,蒙、俄两国的原材料经口岸运往国内其他地区,但由于口岸城市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较为缓慢,原材料难以实现落地加工,因此口岸对口岸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以二连浩特口岸为例,受水资源短缺的限制,经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口的矿产品、木材等原材料难以实现落地加工,当地产业发展缓慢,口岸经济发展水平难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二连浩特市应加快推进引水工程,向专业技术人员咨询,尽快形成完整的方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报请国家进行审批和部署,突破产业发展用水的难题。此外,二连浩特应充分发挥外向型园区产业集群的优势,积极开展跨境经济合作,打造跨境产业链,同时,优化贸易投资环境,出台外来投资者管理服务的具体方法,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对于黑河市而言,可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资源,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如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科学技术为指导建设农产品种植基地,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开发以农产品为基础的特色产品,打造集加工、生产、贸易于一体的产业园区,生产真正属于黑河本市的多品种、规模化的产品,解决黑河市只是充当国内其他地区的产品“中转站”的问题。同时,紧跟“互联网+”的潮流,线上线下同步对产品进行推广营销,最大限度地发挥口岸对城市经济的带动作用。

(三)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个体建设文化产业的自信心

首先,继续完善文娱部门的各项工作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采取大众传媒等公开途径将各单位承担的规划事项落实情况依法进行公开,增强工作内容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方便公众的监督,制定系统的职工绩效考评方法,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励职工高效高质办公。其次,积极引进“三馆”和广播电视专业人才,一是要解决文娱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编制问题;二是要充分利用国家、自治区和口岸的战略机遇和优惠政策,提高专业人才的待遇水平。再者,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水平。积极推进社区文化活动室、健身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居民提供文化活动场所,解决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供求失衡的问题,同时加强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检修工作和安保工作,保障居民的安全,进而激发个体建设文化产业的自信心。

(四)充分挖掘口岸文化资源,打造品牌文化产业

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分布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国门文化、民族文化等,各口岸依托其地理位置、自然资源、风俗习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如二连浩特口岸的茶路文化、满洲里口岸的油画文化、黑河口岸的玛瑙玉石文化、绥芬河口岸的红色旅游文化等。但是各类文化分布零散,缺乏系统的整理归纳,并且文化的载体较少,尚未形成一定规模的文化产业。为充分利用东北地区陆路边境口岸的文化资源,传播口岸文化,须对文化资源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有效的开发。首先,整理口岸已有的文化资源,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出版各类文化资源书籍,在保护文化资源的同时,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当地的文化资源。其次,积极开发多元文化传播载体。一是以文化场馆为传播载体,展览具有各类文化特点的实物,提高人们了解文化的兴趣;二是结合口岸的特点以及各口岸自身的文化特色,开发具有双重特色的文化产品,比如黑河口岸可以充分利用红玛瑙宝石资源以及锦河大峡谷、五大连池火山群等旅游资源,打造红玛瑙和五大连池冷矿泉等文化产品。再次,选择与自身实际相符的口岸文化发展模式,打造品牌文化产业。如满洲里口岸可在“旅游+”基础上探索“市场主导+文旅产业”的发展模式。目前,俄、蒙对满洲里口岸的文化需求较明显地体现在旅游消费方面,应积极把握口岸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口岸文化内涵,打造精品旅游路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玉石产业和油画产业融合可持续发展。绥芬河口岸可探索以口岸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产业+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该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商贸基础较好,可利用“数字+”等具体实践模式,深入开发红色旅游和边境旅游,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成为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国际商贸旅游名城。

(五)规划建设文化特区和跨境经贸文化产业园区,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东北陆路边境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和地区文化特色。东北陆路边境口岸可以当地特色为基础,适当布局特色文化项目,打造特色文化聚集区,建设文化特区,发挥集聚效应。在文化特区中,可以建设民族文化特色小镇,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旅产业链条,充分展现当地民族文化,打造边境口岸特色文化小镇的民族文化符号。东北陆路边境地区应积极探索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的新形式,打造跨境经贸文化产业园区,即在中、蒙、俄3国边境附近划定特定区域,在该区域内实施特殊财政税收、投资贸易配套文化产业政策,跨境海关特殊监管等具体政策,引进中、蒙、俄3国具有潜力的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形成文化产业的多元投资机制,解决文化产业缺乏建设资金、融资难的问题。同时,应在园区内制定切实可行的运营模式,保障跨境经贸文化产业园区合理有序发展。积极响应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号召,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体系优化升级。积极推进文化产业基础高级化、文化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数字化发展,提高这些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猜你喜欢

二连浩特绥芬河文化产业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八仙”过汉,转战龙江
绥芬河
什么是绥芬河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国务院批复首个外币使用特区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