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宣帝杜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2021-03-1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考古与文物 2021年1期
关键词:帝陵长约陵园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

杜陵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汉宣帝刘询的陵墓,位于西安市东南的鸿固原上。陵区范围较大,北至西安市黄渠头村北,西至春临小学、曲江文化运动公园南北一线,南起长安区大兆街道东伍村、常兴疙瘩、甘寨堡一带,东到浐河西岸的三级台地上,东西长约5.5、南北宽约5.3公里(图一)。

2011年2月20日~2013年5月14日,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对汉宣帝杜陵进行了全面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勘探总面积为257万余平方米,包括杜陵陵园、陵邑、陪葬墓。杜陵陵园内探明有帝陵陵园1座,皇后陵园1座,祔葬墓57座,建筑遗址6座,外藏坑100座;陵邑位于陵园西北部,在陵邑范围内发现建筑遗址4处,还有陶窑等遗迹;杜陵陵区发现75座陪葬墓。另外,杜陵之南约7公里的少陵原上有汉宣帝的第一任皇后许皇后的少陵,史称杜陵南园,应该也属于杜陵的一部分,但又相对独立。本简报中的杜陵陵区范围仅指杜陵陵园及陵邑、陪葬墓区,不包括少陵。

一、地层关系

杜陵所在的鸿固原,地势高亢,地形开阔平缓。由于20 世纪70 年代平整土地,局部地形略有改变,如原来的斜坡地可能被修整成台阶状。现以陵园西园墙南段地层为例说明地层关系(图二)。

第①层 耕土层。厚约0.2 ~0.3 米,土质松散,呈黄褐色,含大量植物根茎。

第②层 扰土层。 距地表深约0.2 ~0.3、厚约0.4 ~0.5 米,土质较致密,呈浅黄色,含零星瓦砾及瓷片。

第③层 早期堆积层。距地表深约0.6 ~0.8、厚约0.9 ~1.2 米,土质致密,呈深褐色,含白色钙丝。

第④层 踩踏层。距地表深约1.5 ~2米,呈黑褐色层状,厚约0.1 米。

第⑤层 垫土层。距地表深约1.6~2.1米,土质较杂,包含黑色、红褐色颗粒及水锈颗粒,厚约1.2 米。⑤层以下为生土。

距现地表深0.6 ~0.8 米可见夯土墙,夯土墙残高约1.1 ~1.2 米,夯墙底部发现踩踏面,踩踏面之下深1.2 米见生土。推测原来此处地势较低,修建陵园时垫了约1.2 米厚的土,之后修陵人在此层面活动,形成踩踏面,园墙则直接修建在此踩踏面上,园墙修成后又在墙两侧垫土加固墙基并抬高地面。

从杜陵陵园内的地层情况分析,修建陵园前曾大范围平整地面,低洼的地方垫土较厚,陵园西部的垫土厚于东部,西部原地势较低。

二、陵区布局

陵园位于陵区东南部,地势相对较高;陵邑位于陵区西北部,地形平坦舒缓;陪葬墓区位于陵区东部、东北部、北部,位于浐河西岸的三级阶地上(图三)。

(一)陵园

勘探表明,杜陵陵园有一重夯土园墙,园墙外有一重围沟,陵园已探明宣帝陵园、王皇后陵园,建筑遗址6 处,外藏坑100 座,祔葬墓(园)57 座及陵园内道路等设施(图四)。

1.园墙、围沟

陵园夯土园墙现仅存墙基。北园墙仅在帝陵封土以北约623 米断崖处发现25 米长的一段;西园墙距帝陵封土约221 米,仅中部偏南的一段保存下来,长度约533 米;南园墙距后陵封土约469 米,中部一段长约1046 米、最东端一段长约77 米保存较好;东园墙仅余陵园东南角的一段,长约88 米。根据园墙遗迹可知,陵园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约1769、南北宽约1420 米,西、南园墙大部分厚3.5 米,南墙东端及东墙南端的一段厚2.8 米,北园墙厚4 米。夯层厚约0.08 ~0.1 米,土质呈黄褐色,结构致密。

图一 杜陵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二 杜陵陵园西墙地层图

围沟破坏较严重,仅存东南角,围沟距陵园园墙约36 米。平面呈曲尺形,东围沟长约874、东西宽约15 ~32 米,南围沟东西长约104、宽40 ~46、深约1.5 ~2 米。围沟宽度差距较大,可能是后期局部沟沿坍塌所致,推测原宽度为15 ~20 米左右。

由于园墙破坏严重,北墙与西墙没有发现园门遗迹。东园墙与东神道对应处发现一处夯土基址,该基址位于东园墙的北延长线上,平面呈南北向曲尺形,应是与陵园东门相关的建筑基址。南神道与南园墙对应处也发现一座建筑基址,很可能是陵园南门的东半部基址,西半部可能被破坏。

2.帝陵陵园

(1)陵园

帝陵陵园位于杜陵陵园的最西侧,封土四周围绕夯土墙形成陵园,四面园墙上各设一门,北门、南门分别位于北墙、南墙正中,西门、东门位置略偏南。东门阙与北门阙曾进行发掘,为双出阙[1]。封土位于陵园中部偏南,墓穴压于封土之下。陵园内发现31 座外藏坑,长短不一,呈放射状分布在封土四周(图五)。

图三 杜陵陵区平面图

陵园呈长方形,南北长443、东西宽418 米。园墙仅保留墙基,西北角被破坏,其余保存较好。夯土墙基距现地表深约0.8 ~1.2 米,地下保留高度约为1 ~1.2 米。西、南、东三面墙厚约4米,北墙厚约3.5 米。夯层厚约0.08 ~0.1 米,夯土呈红褐色,土质致密。

(2)封土与墓葬形制

图四 杜陵陵园平面图

封土位于陵园正中略偏南,距北墙148 米,距南墙123 米,距东、西墙均为120 米。封土呈覆斗形,顶部平坦,底部和顶部均呈正方形,底部边长约162、顶部边长约50、高约29 米。

帝陵为“亚字形”墓,墓室未勘探情况不明。在封土四侧正中各发现一条斜坡墓道,平面呈梯形,靠近封土的一端较宽。西墓道封土之外部分长68.5、宽8 ~27 米,开口距现地表约6.5 ~13.4 米,东端深29.6 米处见底部踩踏面。南墓道封土之外部分长约34、宽约8 ~15、开口距现地表约8 ~10.5、墓道北端底部深约17.8 米。东墓道封土之外部分长约34、南北宽约8 ~22、开口距现地表约9 ~14.5、墓道西端底深约25 米。北墓道封土外部分长约34、开口距现地表约10.5 ~15、宽约8 ~19.6 米。南端墓道底距现地表深约24.5 米。

3.皇后陵园

(1)陵园

皇后陵园位于帝陵陵园的东南,陵园园墙呈近方形,南北长约333.6、东西宽约328 米。园墙的地下墙基保存较完整。夯土墙基距现地表深约0.5 ~1.1 米,残留墙基高约0.6 ~1.1、墙宽3.6 米,夯层厚约0.08 ~0.1 米。夯土呈红褐色,致密坚硬。四面园墙上各辟一门。陵园内靠近西门处发现3 座外藏坑(图五)。

东门址曾进行发掘,亦为双出阙[2]。

(2)封土与墓葬形制

封土基本位于陵园中部,覆斗形。顶底部皆近方形,顶部长约50、宽约45 米;底部长约148、宽约144、高约24 米。封土未勘探。

封土四周经勘探,东、北侧未发现墓道,南侧因条件限制无法勘探,仅在西侧发现一条墓道。平面呈梯形,斜坡道,开口距现地表深约0.6 ~1.2 米,封土之外东西长约48.7、南北宽约10 ~29 米,底距现地表深约2.5 ~25 米,内填较致密的黄褐色五花土,含礓石、草木灰。墓室未能勘探,情况不明。

4.外藏坑

本次勘探,在杜陵陵园内发现100 座外藏坑,其中31 座分布在帝陵陵园内,3 座在皇后陵园内,2 座在帝陵陵园南墙外,4 座在帝陵陵园北墙外,其余60 座分布在帝陵陵园外东神道北侧。位于帝陵陵园北墙外的2 座外藏坑曾进行了发掘[3]。

图五 杜陵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平面图

帝陵陵园内的31 座外藏坑围绕封土呈放射状分布,封土西侧分布13 座、南侧6 座、东侧7 座、北侧5 座。这些坑大小不等,较小的坑长9 ~15、宽2.5 ~7.5 米;最大的坑长83、宽度5.8 ~10 米。开口距现地面4.5 ~10.5 米,底深约11.2 ~13.2 米。外藏坑内填较致密的五花土,底部见板灰。

皇后陵园内的3 座外藏坑分布在西门内,为单坡道长方形坑。3座坑长21~33、宽1.8~6.5米,开口距地表约1.2 ~1.5 米,主体坑底深8 米。内填较致密的黄褐色五花土,坑底见板灰。

帝陵陵园东墙外、东神道北侧分布着60 座外藏坑。这些外藏坑长短、宽窄不一,最长的东西长295、宽1.5 ~5 米,最短的东西长11、宽1.5 ~5 米。外藏坑形制分为单坡道、双坡道、无坡道,以单坡道为主,坡道多向西。小、中型坑多有一个坡道,大型坑通常两端各有一个坡道。外藏坑开口距地表约1.5 ~3、底距地表约6~8.7米。内填五花夯土,底部见板灰、漆皮、陶器残渣等。

5.祔葬墓

杜陵陵园内有57 座祔葬墓,主要分布在皇后陵园以东,位于杜陵陵园的东南部。这些墓葬大多有东西向长方形墓园,均为“甲”字形墓,有8 座墓道在墓室北侧,其余墓道在墓室西侧。现有封土的15座,其余的经勘探均发现封土遗迹。封土大多数为覆斗形,少数圆形。多数墓园内发现建筑基址,其中25 座墓葬有1 座建筑基址,7座墓葬有2 ~3 座建筑基址,其余墓葬没有发现建筑基址,或是原有但已遭破坏(图六)。

根据祔葬墓的分布位置、墓园规模,可将其分为5 组:

图六 杜陵祔葬墓分布平面图

第一组墓葬包括M1、M3,位于皇后陵东南侧,封土与墓园规模仅次于皇后陵。M1 的墓园园墙都已破坏,据其东南、南侧的2 座墓园基本可确定其墓园园墙范围,东西长约230、南北宽约168 米。封土底边南北长76、东西宽75、高约18 米,封土外墓道长约35.5、宽约3.6 ~25、深约1.8 ~12.4 米。

第二组墓葬包括M2、M4 ~M11,共9 座墓,位于皇后陵东南,封土、墓园规模较第一组小,如M7墓园东西长约101、南北宽约91.7米,封土为覆斗形,底呈正方形,边长50、高约10米,封土外墓道长约22、宽约3 ~4.2、底距现地表深约1.8 ~8 米。封土东南发现一处夯土基址,南北长20、东西宽13.2 米,在夯土基址四周发现33 个柱础石,应为墓旁建筑。

第三组墓葬包括M12 ~M26,共15 座墓,这批墓葬位于第一、二组墓葬的东侧,墓葬规模稍小于第二组墓葬,如M22 墓园东西长约70、南北宽约41.5 米,封土已不存,经勘探地下存有封土遗迹,底为长方形,东西长约25.7、南北宽约22 米,推测为覆斗形封土。墓道东西长约19、南北宽约2 ~4、深约2.4 ~8.5米。墓道南北各发现1 座夯土基址,北侧夯土基址东西长9、南北宽8.5 米,南侧夯土基址东西长9.9、南北宽9.6 米。

第四组墓葬位于第三组墓葬之东,包括M27 ~M42、M43 ~M49,共两列23 座墓。两列墓葬皆南北成列,靠近陵园东墙,封土、陵园规模很接近。如M32 墓园东西长约70、南北宽约30 米,封土已不存,经勘探,原封土底部呈椭圆形,东西长约27、南北宽约18 米,应为圆丘形封土。墓道东西长约26.5、南北宽约1.5 ~5.6、底距现地表深约3 ~11 米。

第五组墓葬包括M50 ~M56,共7 座,位于皇后陵园的东侧北部,东西向排列。据目前的勘探资料,这7 座墓都没有发现墓园,除M52 墓道在墓室西侧外,其他6 座墓墓道都在墓室北侧。如M55,封土呈覆斗形,底部平面呈正方形,边长约38、高约11 米,夯筑。墓道呈斜坡状,封土外部分南北长约35、东西宽约2 ~9.8、底距现地表深约1.9 ~12 米。

6.建筑遗址

杜陵陵园内共发现6 处建筑遗址,分布在陵园内各处。

1 号建筑遗址 在帝陵陵园南墙外东侧,平面形制呈南北向长方形,四周围绕夯土墙,北墙与帝陵陵园南墙东部共用,南北长378、东西宽175 米。遗址北部曾进行发掘,为一组院落式建筑,院落中央略偏东有一道南北向夯墙将院落分为东西两部分,分别为寝殿建筑、便殿建筑[4]。此次勘探,在之前已发掘部分的南部又发现了建筑遗址。

2号建筑遗址 位于皇后陵园南墙外西侧,其北墙与皇后陵园南墙西部共用,其余三面环绕夯土墙,南北长354、东西宽128 米。该组建筑的北部曾进行发掘[5],本次勘探在南部又发现一部分建筑基址。

3 号建筑遗址 位于1 号建筑与2 号建筑之间,东距后陵寝园约52.6 米,在本组建筑最东侧发现的一段残长108、宽1.8 米的夯土墙基,推测该组建筑原四面围有夯土围墙,现存遗址南北长约152、东西残宽约35 米,由北向南有多重院落,院落之间有隔墙。

4 号建筑遗址 位于帝陵陵园东北约143米处,现存残长120、残宽110 米的夯土基址,保存状况较差,夯土厚度约0.1 ~0.2 米。其北侧60 米处发现一段长153、宽10 米的夯土基址,推测是4 号建筑的外围墙。

5 号建筑遗址 位于祔葬墓M1 墓园东墙之外,为一组坐东朝西、二进式院落建筑,四面有夯土围墙,东西长约108、南北宽约102 米,中部有一道南北向的夯土墙将院落分为东西两部分。周边发现柱石、鹅卵石铺成的散水、砖瓦堆积遗迹。

6号建筑遗址 位于4号遗址东南约122米,保存状况较差,现存遗址东西长约260、南北宽约52 米,有东西向的2 处墙址和南北向的4处墙址,自东向西大致可分为4 个院落。

7.陵园内道路

西汉帝陵陵园内连接帝陵陵园各门与相应外陵园各门之间的道路为神道。杜陵陵园内东神道保存较好,东西长约1400、南北宽约4 ~11米,道路踩踏面距现地表深约0.3 ~1 米,踩踏层厚约0.03 ~0.2 米,帝陵陵园东门附近踩踏面较宽、较厚,踩踏面下发现致密的浅褐色土路基。

在陵园东南部的祔葬墓园之间发现一条曲尺形道路,北端东西走向,至祔葬墓园东起第二列之西变为南北走向,东西走向段长72、宽约2 米,南北走向段长309、宽约2 ~18 米,踩踏路面距现地表深约1.2 ~1.6 米,踩踏层厚约0.05 ~0.3 米。祔葬墓园东起第二列墓园门均开在墓园西墙上,此路主要为此列墓园使用的道路。

在陵园南部还发现一条南北向道路,位于外陵园南门址之东,路南端连接到陵园南墙内侧,或与南墙内缴道相通,向北延伸至1 号建筑遗址与3 号建筑遗址之间。道路用鹅卵石铺砌,距现地表深约0.8 米,南北长约228、东西宽约2 米。

图七 杜陵陪葬墓M12 平面图

(二)陪葬墓

杜陵发现75 座陪葬墓,主要分布在陵园东部、东北部及北部。现存封土的45 座,封土形状有覆斗形、椭圆形,有的遭破坏成不规则形;有的墓葬外环绕围沟或夯墙形成墓园;有的墓旁发现夯土基址,原应配祠堂类建筑;有的墓旁有陪葬坑;已探明墓葬形制的均为“甲”字形,墓向四面都有。现从中挑选2 座有代表性的陪葬墓介绍如下:

1.M12

位于杜陵陵园东围沟之外、东司马门道之南。现地表不见封土,勘探发现封土底部遗迹,厚约1 ~2 米。墓葬为“甲”字形,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总长约38.5 米。墓道在墓室之北,平面呈梯形,南北长约23、东西宽约1.6(北)~3.5(南)米,底距现地表深约2.5 ~12 米。甬道位于墓道南部,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3.5、南北宽约2.5 米。墓室位于甬道南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3、东西宽约10、底距现地表深约12 米(图七)。

墓葬周有园墙,在墓葬东西两侧各发现一段夯土墙。西侧夯土墙长11、宽3、高约0.6 米,东侧夯土墙长7、宽3、高0.6 米。

在墙基之内、墓道东西两侧发现夯土基址4 座,大小不等,最大的长约18、宽约9 米,最小的长约5、宽约3 米,可能祠堂类建筑。

在夯土基址东部发现一座陪葬坑,为长方形方坑状,南北长约11、东西宽约6 米,底距现地表深约3.8 米。填土深褐色,土质致密。

2.M74、M75

位于杜陵陵区北部,南距杜陵陵园北墙约2.7 公里。2 座墓处于同一墓园中。现地表已不见园墙,经勘探,墓园西墙保存完整,长约187 米;南墙残长约100 米,据2 座墓排列空间推测,南墙可超过200 米,原墓园应为东西向长方形。修建园墙时先向下挖深约0.4 ~0.6 米的基槽,再在基槽内夯筑园墙,墙厚约2.4 米,现存墙基高度约1.4 米。墓园西北角有一段夯土墙较宽,宽约8.6 米,此处应为角阙类建筑。北墙东端向北直角折出一段,长约37 米,可能为园门所在(图八)。

2 座墓相距10 米,都有封土。西侧的M74封土南北长约45、东西宽约43、高约10 ~15 米;东侧的M75 南北长约45、东西宽约37、高约10 ~13 米。2 座墓方向一致,墓道在墓室南侧。

2 座墓都只有一条墓道,M74 墓道开口距地表深约1.5 米,平面呈梯形,底呈斜坡状,封土外南北长约35、东西宽约3 ~8 米,底距现地表深约2 ~11 米,内填致密五花夯土;M75 墓道开口距现地表深约2 米,平面呈梯形,底呈斜坡状,南北长约38、东西宽约4 ~10 米,底距现地表深约4 ~11 米,内填致密五花夯土。2 座墓的墓室均压在封土下未能勘探,墓室情况不详。

图八 杜陵陪葬墓M74、M75 墓园图

( 三) 陵邑

杜陵陵邑位于陵园西北。西汉从汉元帝渭陵开始不再起陵邑,而成帝的昌陵虽有陵邑规划,也修建了一部分,但最终被废弃。杜陵作为西汉最后一座有陵邑的帝陵,此后高官豪强们不再“随帝徙陵”,应该大多留居在杜陵邑,所以杜陵邑规模较大。关于杜陵邑的范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做过调查,划定了陵邑的北部区域[6]。本次勘探,基本明确了陵邑的范围。陵邑范围大致西至公田四路、曲江文化运动公园东侧南北一线,南至春临五路、东至三兆村之西、北至缪家寨、宁安路东西一线之南侧,东西3、南北3.2 公里,在此范围内现已发现部分夯土围墙、围沟、4 处规模较大的建筑基址、陶窑等。

1.围墙、围沟

帝陵封土北部约1600 米处发现一段南北向夯土墙基,南北长约360、宽约3.5、残存高度约0.5 ~0.8 米。根据其形制与位置,应为陵邑东墙。

其东约13 ~18 米处发现一条南北向沟,宽约17 ~44 米,此沟可能是陵邑围沟。此沟向北延伸后向西偏,进入东墙内,从陵邑4 号建筑南侧、西侧绕行后向北延伸。围沟进入东墙后变窄,围绕4 号建筑的沟宽约5 米,推测此遗址围沟与陵邑围沟连通,借用了陵邑围沟水源。

陵邑东墙以西约103 米处发现一段东西向夯土墙基,长约1075、宽约3.7、残高约0.5 ~0.8米。据文献记载,陵邑内分为诸多里坊,此夯墙可能是里坊间的隔墙。

2.建筑遗址

陵邑1 号建筑 位于雁翔路西、五典坡村南侧,这是一处规模较大的建筑遗址,现存遗址东西长约267、南北宽约117 米。由于遗址破坏较严重,现存遗迹较破碎,推测是以夯土墙围绕、间隔的多重院落式大型建筑。

陵邑2 号建筑 位于裴家埪小区东北,东北距陵邑1 号建筑约810 米,现存遗址范围东西长约145、南北宽约120 米,遗址破坏较严重,在此范围内发现多座夯土台基及多条夯土围墙、隔墙,勘探时地表有大量汉代砖瓦残片,推测此处也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

陵邑3 号建筑 位于陵邑2 号建筑南约480米处,现存遗址范围东西长250、南北宽约71 米。西部是一座夯土基址,东西长110、南北宽71米,遗址西部被砖厂取土破坏,勘探时地表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残片,还发现2 件陶排水管道。此基址东北连接一条夯墙向东延伸,长约140、宽约6 ~10 米。此夯墙正好位于陵园西司马门道北侧向西的延长线上,参考平陵邑布局,此段夯土墙可能是杜陵邑的南墙。

陵邑4 号建筑 位于帝陵陵园以北约2 公里处,现发现遗址的南面、西面有围沟,南围沟不平直,从陵邑围沟向西约100 米后向南曲折约35 米又向西50 米后北折。西围沟长约150 米。没有发现东、北侧围沟,可能已遭破坏。在围沟内有4 座夯土基址,并有较大范围的砖瓦堆积,应该也是一座规模较大的建筑。

3.陶窑

在陵邑中部发现1 组2 座陶窑,位于雁翔路西约70 米,西安绕城高速北约80 米。2 座窑共用一条通道,通道平面呈梯形,东西长约8、南北宽约1.4 ~1.6、底深约2 ~2.5 米。Y1 窑室位于窑道东端北部,平面呈圆形,直径约2.5米,窑室内发现大量绳纹板瓦、筒瓦、器物口沿、红烧土块;Y2 窑室位于窑道东端南部,平面呈圆形,直径约2.5 米,内填大量砖瓦块、红烧土块。

另外,在陵园东边的陪葬墓区范围内还发现9 座陶窑,形制相似,窑室内有残砖瓦等。应是为修建杜陵或陵邑提供建筑材料的砖瓦窑。

图九 “长乐未央”瓦当拓片

三、采集遗物

2012 年勘探杜陵时,在后陵封土之南采集到数件瓦当(编号前缀DL)。2020 年5 月,配合基本建设,在西安市雁翔路之东、南三环之南、杜陵邑南路之北的一处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勘探,此地位于杜陵邑东北部,发现西汉建筑遗址,地面有不少西汉砖瓦及陶器残片,皆泥质灰陶,火候较高。器类有板瓦、筒瓦、瓦当、空心砖、陶罐、陶瓮等(编号前缀DLY),一并介绍如下。

图一〇 “长乐未央”瓦当(DLY 采∶1)

图一一 “长乐未央”瓦当(DL 采∶1)

图一二 “长乐未央”瓦当(DL采∶2)

1.长乐未央瓦当 5 件。标本DLY 采∶1,当心残,可见内区当心外的四个连珠纹,外区以双线划为四等分,可辨“乐”“央”二字。瓦当残径6.5、边轮宽1.4 厘米(图九,5;图一〇)。标本DL 采∶1,当心残,可辨圆形当心,周围连珠纹。外区以双竖线四等分,“乐”字完整,“央”字余下部。瓦当残径8.8、边轮宽1.7厘米(图九,1;图一一)。标本DL 采∶2,余约四分之一。可辨圆形当心,外区以双竖线四等分,“未”字完整,可辨“央”字头。半径10、边轮宽约1.4 厘米(图九,2;图一二)。标本DL 采∶3,残余不足四分之一。可辨“乐”字。残径8、边轮宽1.4 厘米(图九,3)。标本DL 采∶4,残余一角。外区一组双竖线,可辨“乐”字底部。残径8.5、边轮宽1.8 厘米(图九,4)。

2.空心砖 1 件。标本DLY 采∶2,残块保留空心砖的正侧两面,纹饰相同。空心砖主纹饰是变形卷云纹与方框内套环形连珠纹,两者相间分布,边缘的三角形空白处饰环形连珠纹,其外一周饰内凹的单线菱形纹,再外一周饰连续的双线棱形纹。砖内侧不平整,有手指按压痕迹,两面交接处从内侧糊泥加固,因而较厚。残长16、残宽9.5 厘米,砖壁较厚,约4 厘米(图一三、一四)。

图一三 空心砖纹饰拓片(DLY采∶2)

图一四 空心砖(DLY 采∶2)

图一五 筒瓦、板瓦、井圈纹饰拓片

3. 筒瓦 7 件。标本DLY采∶3,筒瓦上部。肩唇明显,内壁唇与身交接棱较深。外饰细绳纹,近唇部绳纹被抹掉,内饰布纹。残长19、直径13.5、唇长约4 厘米(图一五,2;图一六)。标本DLY 采∶7,残。肩唇不明显,内侧无棱。外饰纵向细绳纹,唇身交接处抹光,内饰布纹。残长33.5、直径14.7、瓦唇宽3.7厘米(图一五,1;图一七)。

4.板瓦 6 件。标本DLY 采∶12,外饰竖向粗绳纹,口沿处为斜向粗绳纹,内饰斜向绳纹。残长22、残宽24、厚1.8 厘米(图一五,3;图一八)。标 本DLY 采∶11, 外饰竖向粗绳纹,口沿宽约2.3 厘米抹光,抹光带与绳纹间隐约有似细木棍划出的界线。内侧基本抹光,隐约可见细绳纹。瓦残长17、宽23.3、厚1.6厘米(图一九)。标本DLY 采∶10,外饰竖向粗绳纹,内饰斜向粗绳纹,经抹光,但纹饰仍较明显。瓦残长19、残宽30、厚1.6 厘米(图一五,4)。标本DLY 采∶26,外饰竖向绳纹,内饰“八”字形席纹。残长14、残宽13、厚1.6 厘米(图一五,5)。标本DLY 采∶27,外饰竖向粗绳纹,内侧纹饰磨损不清。内侧有一长方形戳印,字迹模糊,似为“宫二”。残长13、残宽10.5 厘米(图二〇)。

图一六 筒瓦(DLY 采∶3)

图一七 筒瓦(DLY 采∶7)

图一八 板瓦(DLY 采∶12)

图一九 板瓦(DLY 采∶11)

图二〇 板瓦内“宫二”戳印(DLY 采∶27)

5.井圈 1 件。标本DLY 采∶13,残,存留口沿的一部分。器形厚重。外饰斜粗绳纹,内饰小方格纹,似为竹编模具留下的痕迹。残高17、残宽28.5、厚2.7 厘米(图一五,6、7)。

6.陶罐 1 件。标本DLY 采∶15,余口肩部。断茬处有生烧,火候不太高。卷沿,短颈,圆肩。残高约8.5 厘米(图二一,2)。

7.陶盆 2 件。标本DLY 采∶14,余部分口腹部。宽平沿,口沿下有三周刻划弦纹,其中二周为一组、一周分布在其下方。沿宽4.7、残高11 厘米(图二一,4)。标本DLY 采∶17,余部分口腹部。宽平沿,口沿下有二周细线刻划弦纹,其下有二周斜向左下方的刻划弦纹。沿宽约4、残高约8.7 厘米(图二一,1)。

图二一 陶器

8.陶瓮 1件。标本DLY采∶16,余部分口沿。卷沿,直口,器壁较厚,器形应该较大。素面。残高14.5、器壁厚2.4 厘米(图二一,3)。

四、结语

杜陵是西汉第七位皇帝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据《汉书·宣帝纪》记载:“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将军、列侯、吏二千石、訾百万者杜陵。”[7]《汉书·元帝纪》记载:“黄龙元年十二月,宣帝崩。”“初元元年春正月辛丑,孝宣皇帝葬杜陵。”[8]至汉宣帝入葬,杜陵共修建了18 年。

杜陵是考古工作开展较多的西汉帝陵,1982 ~1985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陵工作队对汉宣帝杜陵开展了较大规模的考古调查、钻探和发掘,首次确认西汉帝陵为“亚”字形竖穴土圹木槨墓,发掘了帝陵、后陵的陵园、门阙和寝殿、便殿遗址,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研究成果[9]。

2011 ~2013 年西汉帝陵考古队的工作是在当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之上开展的。秉承“全方位调查、大面积普探、重点区域详探、关键部位试掘、高精度测绘及资料数字化”的工作思路,重点对杜陵遗址的范围、规模,特别是陵园的有无进行了探索,最终发现了破坏严重的杜陵陵园,细化了陵园内部的结构布局,确认了陵园东南部的“祔葬墓”群,同时也深化了对陪葬墓区、陵邑范围、布局及内涵的认识。

由于多种原因,此次勘探的成果未能展开细致的试掘验证,因此其资料的有些细部数据有待于发掘证实。

领 队:焦南峰

调查勘探:马永嬴 刘振东 张翔宇 曹 龙 杨武站 王 东 杨 云

绘图修图:丁浩宇 谭青枝

照 相:赵汗青 王文渊

执 笔:谭青枝 曹 龙 马永嬴 杨武站 王 东

审阅校订:焦南峰

[1]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陵工作队.1982 ~1983年西汉杜陵的考古工作收获[J].考古,1984(10).b.刘庆柱,李毓芳.西汉十一陵[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c.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杜陵陵园遗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2]a.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陵工作队.1984 ~1985年西汉宣帝杜陵的考古工作收获[J].考古,1991(12).b.同[1]b. c.同[1]c.

[3]a.同[1]a. b.同[2]a. c.同[1]b. d.同[1]c.

[4]同[3].

[5]同[2].

[6]同[1]b.

[7]班固.汉书:宣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5.

[8]班固.汉书:元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65.

[9]a.同[1]a. b.同[2]a. c.同[1]b. d.同[1]c. e.刘庆柱,李毓芳.汉宣帝杜陵陵寝制度研究[C]//中国考古学论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建所40 年纪念.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猜你喜欢

帝陵长约陵园
赞少先队员清明祭扫革命先烈墓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南京明孝陵成功申遗15周年“明代军士”穿越巡游帝陵
边走边看
树枝变虫虫
厘米和米的争吵
9年后甘肃再探秦西垂陵园
浅论西汉帝陵制度
陵园艺术雕塑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