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将绘本阅读引入低段语文教学的尝试及收获

2021-03-19易芳李春张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8期
关键词:品格图画表达能力

易芳 李春 张艳

摘 要:绘本通过绘画和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不同向度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是一种最能激发低段学生阅读兴趣的课外读物。将绘本阅读引入低段语文课堂,有利于促进学生品格的塑造,更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达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提出了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开展绘本阅读的可行性策略,阐述了绘本阅读对学生成长的意义。

关键词:绘本阅读 品格塑造 审美能力 表达能力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8.002

绘本是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的图画故事书,这一类书籍对现在的儿童来说并不陌生。在国外,绘本是家庭中必不可少的读物,绘本阅读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许多专业人士从事绘本创作,其中不乏大师级的作家、画家。在我国,绘本最开始是被幼儿园所接纳,然后被更多家庭接纳,用于儿童早期阅读和教育中。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區、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接触到绘本后,产生了将它引入教学中的想法。从2019年起,笔者作为学校《小学语文多元化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课题之“绘本馆”课程开发与研究的负责人,带领组员就“将绘本阅读引入低段语文课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探索与实践

1.课程资源开发

语文素养是指中小学生具有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等人格修养。“绘本馆”课程把“阅读、欣赏国内外经典绘本,提升阅读能力”,“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补白、续写、创编等写作训练,提升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作为课程目标。根据低段学生的特点,制定了“认识身体”“爱与被爱”“亲近自然”“爱上阅读”“传统文化”等十个主题。以绘本的阅读与创编为主,根据绘本的内容、风格等特点,设计一系列适合低段学生的课程内容。将绘本阅读引入低段语文课堂,通过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绘本教学实践

在教学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封面,看图猜故事。然后走进绘本,品读感悟,体会此绘本的语言特点——反复。低段的学生喜欢语言反复的故事,在反复的语言里,他们获得心理安全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小兔子表达爱的句式,进行说话训练:()有多(),我就有多爱你。学生联系生活说出:“花有多漂亮,我就有多爱你。”“天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小路有多长,我就有多爱你。”语言表达得到了有效训练。

教学绘本《我爸爸》时,教师用讲述、猜读、看画面读等方式与学生共读整本书。教师学生在书中找到自己爸爸的影子,感受到父爱平凡而伟大。在此基础上,学生尝试进行绘本创编——《我爸爸》。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构思,罗列出爸爸的兴趣、特点,再用“我爸爸像……一样……”的句式表达出来。学生给文字配上相应的插图,加上封面和封底,完成绘本创编。在此过程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创造力也被激发。

“绘本馆”课程还引入“群文阅读”的概念。教师推荐相关绘本,以“一篇带多篇”的形式,让家长与孩子共读绘本,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课堂上,教师以“课内多篇”的形式,将两本或几本有关联的绘本一起教学,开拓了课堂的边界,增大了课堂的容量。

二、收获与影响

将绘本阅读引入低段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均是受益者。笔者真切地感受到,绘本阅读给带给教师与学生的影响:

1.绘本阅读能促进学生品格的塑造

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情趣。小学低段的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德育内容,教学时要避免简单说教。绘本通常是一个短小而富于深意的故事,加上精美的图画,绘本与教材联结,有1+1大于2的效果。

比如在学习培养学生勇敢独立的课文时,教师给低段学生拓展补充了绘本《怪兽的字典》。绘本中的怪兽乐观勇敢,它的字典里没有“困难”这个词,他的精神影响了身边很多小伙伴。学完了这册绘本,学生像绘本中的怪兽那样,把字典中“困难”一词“划掉”了,明白了面对困难不要害怕,而应该去战胜它。这样的教学形式新颖有趣,教学效果也更好。对学生的品格塑造起促进作用的优秀绘本很多,教师如果能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对学生的品格塑造会大有益处。

2.绘本阅读能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语文这一学科包罗万象,生命教育理应包含其中。绘本作为优质课程资源,能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著名编辑陈赛说“关于人生,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来自童书”,在这里“童书”绝大部分指的就是“绘本”。在“绘本馆”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把《爷爷变成了幽灵》《爷爷有没有穿西装》《外婆住在香水村》这些以儿童视角讲述如何面对死亡的经典绘本,带到课堂上与学生共读,主动跟学生“谈谈死亡”;教师用绘本《我的爸爸叫焦尼》与学生探讨离异家庭的问题,学生明白了也许生活不能事事如意顺心,也许希望和现实之间总会有阻隔,但只要有爱,生命就是完整的。这些经典绘本,是生命教育的宝贵资源,是来自成人世界的善意。

3.绘本阅读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课标》在“学段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借助读物中的图画来阅读”这一要求。绘本通过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在绘本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一本好绘本的生命。绘本中的插画都是插画家们精心绘制的,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画的色彩与细节。从儿童的发展特点来说,读图是他们的强项,图画是他们进入故事国的密码,绘本对低段学生的吸引力更为直接。低段学生的识字量不多,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没有了文字障碍,心态变得轻松而享受。大师们的绘画,让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欣赏优秀绘本是一种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和美好体验。这种润物无声的审美教育,更能滋润稚嫩的心灵,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绘本阅读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儿童在六岁左右,语言表达能力就已经和成人非常接近了。他们迫切需要比口语更严谨、更简洁、更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的书面语言,进一步锤炼语言和提升表达能力。绘本的语言不仅规范而且通常具有重复性,这种循环往复的表达,非常适合低学段的学生学习书面语言。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读量的增大,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绘本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再创造。而这时,恰恰是训练写作的良好时机。

如《逃家小兔》这册绘本,就非常适合进行写话训练。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想象小兔子接下来又想变成什么?兔子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学生在互动过程中不仅理清了故事发展脉络,更根据图画对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了心理活动的补白,接着,学生拿出纸笔对故事进行续写。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写出的故事非常动人且富有想象力,这样的写作课,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绘本没有一句教条,却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没有一丝说理,却能启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在绘本中,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生活中的影子和情感的共鸣点。“生活即语文”,绘本来源于生活,蕴含着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实践证明,将绘本引入小学语文低段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有想象力、有创造力、有高尚品格、有高雅审美的人。

参考文献:

[1] 闫学《绘本课程这样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2] 葛琦霞《当绘本遇见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9年。

[3] 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易芳,1984年生,女,湖南怀化辰溪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李春,1980年生,女,湖南怀化溆浦人,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张艳,1987年生,湖南怀化辰溪人,一级教师,大学专科,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怀化市人民路小学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多元化实践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的研究成果,编号:XJK19CJC112)

猜你喜欢

品格图画表达能力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创新写作教学,培养表达能力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谈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加强联想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