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物学科研学旅行的实践、问题及建议

2021-03-18郝琦蕾王宁宁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学生物研学旅行实践能力

郝琦蕾?王宁宁

摘 要 研学旅行是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结合生物学科特点,在中学生物学科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分析了研学旅行应注意安全、研学目标设置、研学地点选择、教师专业能力提高、重视实践性等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 研学旅行 中学生物 实践能力

研学旅行是一种体验性、探索性、综合性的学习活动[1]。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参观、游览,而是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在亲近社会和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2]。《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指出研学旅行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性活动[3]。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广阔的自然界是生物教学的天然“实验室”,走进大自然可以开展多项探究活动。生物学课程资源多种多样,可利用图书馆、博物馆、少年宫、科技馆、动物园、良种站、养殖场、高等学校及其他科研机构等进行生物教育教学活动。生物学科的学习不应该囿于学校、教室、书本,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在“游”中学、在“实践”中学,培养其动手实践能力。

一、中学生物学科开展研学旅行的价值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生物学课程高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经历,强调学习的过程是主动参与的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动手和动脑的活动,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加深对生物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提升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4]。首先,生物学科与研学旅行结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实现深度学习。其次,在生物学科开展研学旅行,学生走出校园,关注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深入思考并提出问题,开展科学探究,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最后,在生物学科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即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如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加工过程,理解现代生物技术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并亲自制作创意饼干,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学生参观海洋馆和动物园等,了解生物多样性,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学生参观煤炭博物馆并观看煤炭的形成过程演示片,了解化石矿物演变的历程;学生参观巨鑫农业,采摘并品尝水果蔬菜等,了解绿色植物的生命周期,加深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理解,明白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参观醋园,观看醋的生产过程,了解发酵技术。

二、中学生物学科研学旅行的实践探索

山西晋中市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是教育部专项基金项目支持的山西省五个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之一,晋中市各初中学校分批次在该基地组织下进行研学旅行。2019年9月16日至 2019年9月20日作者随山西晋中市某县初中二年级学生一起,参加了为期五天的研学旅行活动。此次研学旅行主要分为八个活动主题,学生在丰富的探究活动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有了较大提升,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以下列举了与生物学相关的五个主题活动。

1.探究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及其与生存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总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5]。随着人口迅速增长,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人类生存最重要的基础——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生物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要理解什么是生物多样性,怎样做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本次活动主题是“邂逅大自然之《生物多样性》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进身边的环境,寻找大自然的美丽,调查并关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了解生物濒危的原因并提出保护的建议,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2.探究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一章,这部分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特征非常重要。教师带领学生来到明乐庄园,开展以“探究动物运动与行为”为主题的活动,了解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了解动物的社会行为,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等;了解动物的繁殖行为。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提高了对生物学的兴趣,培养了观察、搜集资料、比较分析等能力。

3.探究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其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对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绿色植物分布广泛,其中粮食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开展以“探究生態系统中的绿色植物”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带领学生走进巨鑫农场,调查并关注绿色植物生长条件、瓜果蔬菜成熟周期,思考如何提高瓜果蔬菜的产量等。带队老师讲解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学生通过认识瓜果蔬菜,明白植物的生长周期,理解外在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理解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爱护绿色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4.探究生物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越来越多地影响人类生活,认识和理解生物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以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为活动主题,组织学生参观太谷鑫饼记,调查了解发酵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食品腐败的原因,探究食品保存的方法等。学生观看鑫饼记师傅制作太谷饼的过程,了解生物技术如何应用到食品加工中;学生通过动手制作各种独具创意的太谷饼,培养了实践能力。

5.探究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学生在最后一天参观了榆次科技馆,观看人类认识宇宙的历程、生命起源与进化等影片,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并理解生物进化理论;使用运动器械了解运动与健身的关系;进入科技改变生活展区,了解生物技术如何影响人的生活等,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社会生产和发展中的应用。

三、中学生物学科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安全保障不足

研学旅行是一种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因此保证学生安全是研学旅行的首要问题。教育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担心出现安全事故,地方教育部门不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没有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有些学校不敢轻易组织学生外出研学[6]。研学旅行要想顺利进行,必须有明确的安全责任追究制度,保障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安全,以及出现安全事故由谁来负责等。

2.研学目标不够具体

泰勒曾指出:目标将成为选择教学材料、勾勒教学内容、形成教学步骤及准备测验和考试的标准[7]。

研学旅行活动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但当前研学目标不够具体,如价值体认感悟、责任担当体会、问题解决策略和创意物化想象、认知能力、头脑风暴等,影响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成效。

3.研学地点单一

当前研学旅行的资源局限于博物馆、科技馆、植物园和动物园等社会公益性场所,其他行业机构的介入不够,社会教育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8]。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特点,必须注重所选区域能更好地服务于研学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9]。

4.教师专业能力不高

生物研学旅行主要围绕生物学科展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内容也涉及到多个学科,因此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较高,否则很难实现其教育目标。学生提出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予以回答,将错失教育学生的良机[10],游而不学,研学旅行将流于形式。随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对带队教师是个考验。带队教师是学生安全的保障者,是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体验性学习的专业指导人员。

5.实践性重视不够

“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应以做为中心。”[11]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课程,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真实情境下体验和建构知识。但是一些研学项目,教师讲得过多,学生真正动手做得较少,实践性不足。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没有很好地体现生活化、实践性的特征。

四、中学生物学科研学旅行的建议

1.建立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明确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合理的风险承担机制,引入社会保险机制,减轻学校后顾之忧。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建立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的签约机制。家长参与学校研学旅行方案制定过程,参与审议和安全监督,最大程度保障研学旅行安全有序地开展,从而提高研学旅行的成效。

2.实现研学旅行课程化

研学旅行课程化可以有效地解决现阶段研学旅行较盲目与无序的状态,有助于研学旅行规范化实施,科學合理的课程开发是保障研学旅行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12]。在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体验,更多地让学生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学总体计划之中,设置显性课程,制定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规范、科学地实施,不但可以实现研学旅行的目的,而且可以推动其常态化开设。

3.选择合适的研学旅行场地

研学现场是“社会或自然现场”,是学生真实体验的活动场地,场地的选择要围绕研学旅行的教育目标。研学地点的选择既要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更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内容要具有探究性。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研学旅行的重要价值追求。教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研究、实施研究、得出结论、表达交流与分析评价,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和动手实践,从而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

4.提高带队教师专业能力

带队教师是研学旅行的实施者,不但是学生安全的保障者,而且是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性和体验性学习的专业人员。研学旅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突发事件,带队教师的应急处理能力十分关键,因此要对教师加强综合技能培训,将带队教师培养成“专业的学科教师+优秀的研学辅导员”[13]。

研学旅行作为校内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或自然现场,提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研学旅行活动中学生了解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技术发展现状,开阔视野,养成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保护意识,参与保护环境的实践活动,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并培养探索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殷世东,汤碧枝.研学旅行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J].东北师大学报,2019(02):156.

[2] 徐艳.学之思之,行之得之—校本课程《矿石之美》的综合性研学旅行[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19):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1612/t20161219_292360.html.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2.

[5] 毕润成.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246.

[6] 熊丙奇.研学旅行要靠依法治校护航[N].中国教育报,2016-12-21(002):1.

[7]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3-4.

[8] 李臣之,纪海吉.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与出路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18(09),57.

[9][10] 吴振华,袁书琪,牛志宁.地理实践力在地理研学旅行课程中的培育和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3):106-107.

[11] 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405.

[12] 殷世东,程静.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化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4):118.

[13] 郝琦蕾,王宁宁.研学旅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教育评论,2020(01):118.

[作者:郝琦蕾(1968-),女,山西临汾人,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王宁宁(1991-),女,河南商丘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生。]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中学生物研学旅行实践能力
中学生物细胞相关知识的解读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网络环境下海南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