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止农村大学生成为社会“夹心层”

2021-03-17闫肖锋

中国新闻周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夹心公平家庭

闫肖锋

一项调查显示,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有成为社会“夹心层”的趋势,主要表现为,在就业上“高不成,低不就”,生活中同时面临在城市立足难和在家庭期望压力下返乡难的“两难”境地。他们在社会结构中处于尴尬地位,的确值得反思和亟待破解。

在城乡二元结构下,教育几乎成为农村家庭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一些家庭几乎倾其所有供一个孩子上大学。农村大学生是家庭的荣耀,背负着父老乡亲的期待,如果他们“没脸回家”,那将是对这些家庭的巨大打击,也让贫困代际传递,甚至导致新的“读书无用论”。

我们决不能让农家子弟输在教育机会上,输在职场上,最终输在人生上,否则将有违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价值观和共同富裕的初心。

为此,首先要倡导教育扶贫。众所周知,农村出来的大学生眼界不是很宽,在人际关系上不是很擅长,且容易感到自卑。这是如何造成的?是城乡教育不均衡的结果。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步伐加大,更多的农家子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他们主要集中在二本、 三本和专科院校,进入重点大学、一线城市的机会寥寥。结果是,农村大学生难以进入待遇和前景较好的企事业单位,这又进一步加大了其人生晋级的难度。

这就要求我们的义务教育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在教育资源分配上要下大决心破除既得利益樊篱。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制要确保乡村的教育水平、设施与大都市同一标准,确保优秀校长、教师到乡村小学轮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机会均等、教育立国。

扶贫先扶智,要着力解决教育资源均等化问题,不能让贫困人口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要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就要对现行教育资源多数集中在中心城市、普通城市又集中在个别重点学校这个格局作重大调整,否则公平教育就是一纸空文。

其次,要打造公平、公正的就业市场。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来自普通农民家庭,他们在城市并不掌握资本、信息、人际关系等社会资源,他们毕业后就面临自食其力、还助学贷款甚至资助家庭的现实压力,还面临在城市成家立业的长远压力。为了能毕业后迅速找到“饭碗”,一些人选择收入不高、前景有限的职业,这就进一步固化了其“夹心层”的窘境。

这就要求学校和社会对农家子弟给予就业培训,从安排充分的实习机会做起,这要借鉴精准一对一扶贫的经验。對那些热门的企事业单位,一定要求其公开、公平、公示,让所有招聘在阳光下进行,还要将招聘工作纳入反腐倡廉的范畴。

第三,要为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创造条件。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吸引了一部分有热情的农村大学生返乡创业,“一人成才,稳定一个家庭”“一人学技能,全家脱贫困”。但无论做村官也好,回乡创业也罢,政府必须为农村大学生搭桥,对接城里的优势资源和平台。

总之,防止农村大学生成为社会“夹心层”已是一项紧迫任务,需要相关部门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从长远看,更是要彻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教育公平、机会公平的阳光洒向广大农村。

猜你喜欢

夹心公平家庭
愿你金榜题名,更愿你被公平对待
笨柴兄弟
家庭“煮”夫
必须公平
有心更有爱
恋练有词
中药夹心面条
“夹心饼干”的生活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