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2021-03-17张紫霓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神经内科常规实验组

张紫霓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的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增加,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大多数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些留下后遗症的患者在长期的治疗和长期的护理当中,不但要遭受身体上的肢体功能障碍、生活无法自理、语言表达障碍,精神上也受到折磨,逐渐产生心理焦虑、抑郁甚至是轻生的念头。因此,对于此种高发病与多发病,人们越来越期望治疗与护理的效果能与时俱进,能最大程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身体的恢复,所以在新形势下,对于护理的要求也逐渐变高,以往常规的护理方式虽然能满足基本的监测病情、基础护理,但无法完全将护理人员的价值体现。对于神经内科脑卒中的患者来说,康复护理就是一种适应当代医疗环境和人民需求的一种新型护理方法,其是基于神经内科的常规护理之上的一种护理方式[1-2]。本文中选取的120例研究资料有60例名接受了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康复护理,与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相比,差异明显,现将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为时间段,选取这一时间段因为脑卒中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的120例,将120例脑卒中的患者进行编号,然后用电脑的随机数字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的对照组60例和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联合康复护理的实验组60例;对照组的60名脑卒中的患者中有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64~83岁,平均75.29岁;实验组的60名脑卒中的患者中有男29例,女31例,年龄在61~84岁,平均73.16岁,两组患者的病情资料和其他一般资料在经过对比后表现出差异不明显的状况,P>0.05,差异不具有可比性;120例患者都得我院诊断为脑卒中,且都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生活自理能力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但排除了会对本次的研究造成其他影响的疾病和患者;研究项目经伦理审批,患者本人和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

1.2 方法。60例对照组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的60例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康复护理:

(1)心理的康复护理,对于脑卒中的患者来说,心理压力和心理所受的创伤一点不比身体所受的创伤小,患者往往会因为疾病的突然发生,发生之后遗留的后遗症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导致心情低落、焦虑、抑郁等等不良的负面情绪,情绪间接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进程,因此,对于患者的心理康复护理也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管床护士应该多主动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到患者目前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产生的不良情绪及时做疏导,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并告知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的重要性。

(2)病情的检测,脑卒中的患者因为疾病的特殊性,即使患者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长期的不活动、长期的卧床会易产生相关并发症,由于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在这个时期比较弱,所以更易引发感染、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因此要想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就需要对相关的并发症进行预防,对患者家属进行一些日常护理指导,鼓励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活动,同时注意勤翻身,防止压力性损伤等。期间,实施延续性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①出院前7天,开展群体性健康教育,对患者讲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家庭康复方法以及生活方式等知识,提高患者和家属认知。②病情评估:出院前3天,专职护士对患者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建立卒中患者个人档案。准确记录患者的治疗、饮食、恢复、精神状态等情况,后期以作参考。③制定居家康复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病情情况,为其制定每日活动常规表,用生动形象的图片作为日常活动提示,如洗手、上厕所、喝水等,告知家属,每天要严格按照常规活动表提醒患者,逐渐增强患者记忆力,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要制定活动训练计划,颈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等上肢活动以及手指关节的活动,卧位和坐位时均可训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适合居家反复练习。④出院随访:出院一周电话随访,了解基本情况。出院后两周开始,网络视频访视,对患者的饮食、康复训练、用药等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定期筛查脑卒中危险因素。

(3)康复锻炼,康复锻炼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肢体功能锻炼,在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前,先协助医生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在患者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锻炼过程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锻炼强度应该控制在患者接受的范围内;对患者脑部功能的锻炼,鼓励患者多练习说话、写字、读书、看报等,多对脑部功能进行锻炼,告知患者家属与患者多交流并且多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4-5]。

1.3 观察指标。120例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后,对其Barthel量表评分和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进行比较分析,Barthel量表评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高;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若比治疗护理前降低91%及以上,则说明患者治愈,若比治疗护理前降低在46%-91%,则表明护理效果显效,若在46%以下,18%以上,则表明有效,在18%以下无效,治愈+显效+有效=总体有效率;护理满意度从患者出院时匿名填写的护理满意度上进行判定,按照分数高低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体满意率=很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2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Barthel量表评分对比:对照组的平均分为60.17分,实验组的平均分为70.28分,实验组的60例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的缺损评分情况:对照组有19例治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和10例无效,总有效率=83.3%,实验组有23例治愈,24例显效,10例有效和3例无效,总有效率=95%,两组差异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的对比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如表1所示,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前两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实验组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的比较分析(,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的比较分析(,分)

3 讨论

对于脑卒中的治疗和护理,目前是临床上的治疗重点和护理重点,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作为老年人的高发疾病之一的脑卒中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同时根据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近年来,脑卒中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这主要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压力所致。在后遗症大几率遗留的前提下,如何做好患者的康复护理就是新形势下对于脑卒中患者护理的诉求,因此,本文中的120例患者有60例接受了康复护理,所呈现的护理效果优于未采用康复护理患者的护理效果[6]。

综上所述,神经内科中对脑卒中患者使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较好,能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能对患者的神经进行有效锻炼,也能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值得推荐使用。

猜你喜欢

神经内科常规实验组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遮光处理对微藻繁殖及其水质指标的影响
常规之外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