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窦娥冤》和《李尔王》看中西方悲剧异同

2021-03-16杨珺轲

锦绣·中旬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窦娥冤李尔王悲剧

杨珺轲

摘要:西方古典悲剧从古希腊悲剧发展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伴随着悲剧辉煌的发展历史,出现了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等许多著名的悲剧理论家。他们的悲剧理论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成熟和完善。中国悲剧起源较晚,关于中国古典悲剧起源在中国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意见。本文通过对两部中西方悲剧的对比,试图找出二者的异同,能够在其中发现造成这种异同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关键词:《窦娥冤》;《李尔王》;悲剧

一、中西方古典悲剧的相同之处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总是模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所以悲剧在主人公的选择上必须是正面人物,“正面人物”是个比较宽泛的的概念,它既包括那些英雄人物,也包括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他们共同的品质特征是进步、纯洁、敢于反抗,正面人物是多种多样的,悲剧的主人公内心深处充满了真理与缪误、进步与落后的激烈斗争,他们敢于和不公的命运斗争,敢于做自己和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然而这样做的结局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真制服了假、美战胜了仇、善推翻了恶,维持了自己内心深处最本来的想法和坚持的东西,然而最后在现实中却献出了生命或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如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和关汉卿的《窦娥冤》,虽然两个主人公在最后都实现了自我救赎和激烈的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但是却双双殒命令人唏嘘不已,正是因为悲剧的主人公都选择了“正面人物”并且最后都落得了凄凉的下场,所以引起了人们的同情心,产生了悲剧效果。其次在悲剧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都是用善的失败和毁灭来否定恶的存在,用没有来反衬有的特点,在悲剧的发展中,各种力量相互斗争,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斗争中,正义和善良都被打败,主人公的命运也遭到毁灭,虽然邪恶和残忍能摧毁一个人的肉体,但是却不能摧毁人的精神,人的死亡只是具体形式,但是他所蕴含的精神却狠狠的打败了邪恶,如窦娥含冤受罚,却敢大胆的怨天地不公、怨世道不公、怨人心不古,最后虽然被残忍杀害,但是她身上所爆发出来的勇气和人性光芒却永远存留在天地之间,能够“感天动地”,并彻底的战胜了那些要迫害她的人;在《李尔王》中虽然所有不幸的结局都有李尔的个人原因,他自己也受到惩罚而死亡,但是他也在斗争中不屈不挠,能够进行自我反思,能够持续不断的勇敢和命运抗争,最后也能获得“虽败犹荣”的结果。

总之,中西方悲剧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是有悲剧效果以及主人公为了实现自我和反抗都付出了巨大代价,能够用正义的失败反衬邪恶的成功的丑陋,获得人们的同情和引发人们深刻的思考,也正是由于悲剧的这种特殊性,它不但给人莫大的审美愉悦,还会给人以真的启迪,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勇敢的实现自我的目标和在面对困难时能不屈不折的斗争,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最后也能获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二、中西方古典悲剧的不同之处

中西方古典悲剧最大的不同在于主人公社會地位的选择上,西方的选择必须是王公贵族或者是英雄人物,如《李尔王》的主人公李尔就是国王,在斗争开始以前就取得的成功,成为一国之君;而中国的人物选择就没有过多的限制,既可以是个王侯将相,也可以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如《窦娥冤》的窦娥是一个很平凡的小市民,并没有过多的作为和成功。而且西方古典悲剧的主人公大多是力量型、进攻型的男性角色,是为了强化悲剧的冲突。而中国古典悲剧强调的是忍耐,主人公一般是受迫害的、弱小的女性角色。而且人物的反抗方式是不同的,西方悲剧通过矛盾冲突表现斗争双方迫害与反迫害的关系,其斗争往往旗鼓相当,难分难解,通过主人公的积极的斗争,表现其崇高的精神和品质;而中国悲剧斗争双方主要表现为迫害与被迫害的关系,主人公往往为某种传统的观念所束缚,从而导致了其悲剧命运,悲剧表现的是人物命运的悲惨。西方人物往往都是敢于主动反抗,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中国的人物往往是逆来顺受,最后逼不得已不的不反抗,这其中也反映的中西方的文化差异,西方强调勇敢和自我救赎,而中国更多的则是强调了隐忍和顾全大局。

其次就是中西方古典悲剧的故事结局不同。别林斯基认为:英雄在结尾必须死去,“如果没有这个牺牲和死亡,他就不能成为英雄,便不能以自己为代价实现永恒的本体力量,实现世界的不可逾越的生存法则。”由此可见西方悲剧的结局是英雄用生命去斗争来获取胜利,结局陷入死亡的僵局。与之相反,中国的悲剧结尾往往是皆大欢喜,是冲突的和解,以《窦娥冤》为例,虽然窦娥死亡了,但是他鬼魂借助做官的父亲进行了复仇,最后正义得到伸张,善恶终有报。西方古典悲剧的复仇往往都是只能通过人的力量来积极抗争,最后因人物的死亡和复仇失败作为结尾。从而而中国的复仇可以添加一种“神秘力量”的辅助,人虽然死亡,但是会有“鬼神”帮助其完成复仇计划,从而复仇成功。中国这种结局也是对悲剧主人公被动受苦的肯定和满足观众的心理平衡。

结语

最后,综上所述,我认为造成中西方古典悲剧差异的最大因素还是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西方古典悲剧最开始的上映只是为了满足宫廷贵族的娱乐,观众受众小,大多是些有身份的人物,他们不愿意关心那些小人物的生死和命运,换句话说那些人物的生死不是很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不能有很强的代入感,所以人物的选择必须是英雄人物和贵族等,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感同生受的进入戏中,激发他们的兴趣和观剧需求;而中国古典悲剧的观众大多是平民百姓和市民,如果悲剧的主人公选择不是他们身边的一些普通人反而是些王公贵族,那么他们没有那些贵族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感和抵触情绪,从而拒绝观看。为了满足各自观众的不同需求和维持自身的发展,所以中西方古典悲剧在主人公的选择上就造成了差异。另外,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造成了中西方古典悲剧的故事发展和结局的差异。从本质上看西方属于个体文化,而中国属于整体文化,所以在悲剧中的表现就会截然不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也造就了不同的文化产品,只有博采众长,去糟粕、取精华才能使自身不断向前发展,获得一个光明的未来和灿烂的成果。

参考文献

[1]豆家乐,曹若男.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的悲剧主题在当代的思考[J].戏剧之家,2020(36):33-34.

[2]郑天楠.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管窥西方孝亲观[J].名作欣赏,2020(21):158-161.

[3]狄晨芳.论中西古典悲剧的差异──以《窦娥冤》和《俄狄浦斯王》为例[J].参花(上),2020(04):62.

(云南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窦娥冤李尔王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On the Imagery of Heath in King Lea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rchetypal Criticism
画家的悲剧
The Challenge to Samuel Johnson’s Literary Theory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浅谈
话剧《离去》
《窦娥冤》人物悲剧命运探究浅析
近视的悲剧
品味元杂剧《窦娥冤》的人物形象和风格特征
死亡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