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美育课程的综合性教学探索
——以《中国青花瓷》教学设计为例

2021-03-16陈沛捷郑苑婷

陶瓷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青花瓷青花美育

陈沛捷,郑苑婷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揭阳市,522000)

1 大学美育课程综合性教学探索的必要性

大学美育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通识课程教育。当前,我国正全面抓紧构建现代化美育体系,高校公共美育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面对诸多观念的变革,对高校教师的知识构建与教学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代教师应如何上好大学美育课,这是现阶段教育研究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由于大学美育的学科概念范围较广,涵盖了文学、绘画、工艺美术、建筑、舞蹈、戏剧等内容,美育的课程设计往往要与艺术欣赏、艺术创作互相借鉴与融合,才能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要与人类的情感相关联,才能引起“共鸣”,最终达到美化自身、完善人格的美育目的。因此,传统单一的艺术教学方法(示范——练习——指导——评价),可能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发展需要。程式化的美育技能教学较难在课堂中实现情景交融、情感升华的教学效果,因此,美育课程的综合性教学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改思路。美育课程的综合性教学,即把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节或两节课当中,丰富课堂的结构和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主题下能够发现艺术通感、产生艺术联想、实现艺术升华。

要实现大学美育课的综合性教学改革,我们要重新设定美育课程的教学结构程序,丰富固有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进而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组织上,课堂首先要摆脱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感受不同的艺术作品,将理性教育转化为感性教育。其次,在教学目标上要有针对性,遵循合理性原则。因为美育的提升工程,往往指向的是精神层面的提升,用中国传统哲学观点来形容就是“形而上在谓之道”。美育之道,实为一种精神内化的过程,它高于各种知识与技能。因此,我们在开展美育教学的时候,我们要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收获。因此,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有目的性,不能过于空泛,缺少深度。此外,为了让学生对教学主题理解得更加深入,教学策略也要秉承综合性原则,创设综合化的教学环境,将教学过程融入多学科的艺术知识,最后再将各种知识进行整合提炼,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或人文思考。至于如何将这些教学因素调动起来,这里不应有固定的模式,这有赖于长期在一线从事美育教学的教师的经验探索。因此,本研究拟对一次大学美育课的教学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思考美育教学策略的转变,希望能够对大学美育课堂的改革起到以小见大、抛砖引玉的示范作用。

2 课堂的设计背景

2.1 学生的美术技能水平

大学阶段是人生从青春期走向成熟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敢于尝试去追求事物的真理,因此,他们经常以再现自然为准则,以“像”或“不像”作为衡量美术作品好坏的标准。大多数学生对写实的人像画充满兴趣,他们想努力地去表现“写实”,却由于缺乏在二维平面表现三维空间的训练,很多人往往画得并不“像”,所以大学生常常否定自己的美术作品。我们称这个时期为“拟写实期”阶段。当他们认为写实的“自然主义”之路走不通的时候,有些人就尝试走“理想主义”的道路,即把作品的风格卡通化,按照大众所认同的瘦、高、健、美的路线去塑造人物造型,而其他物体的造型,则尽量忠实于原有的视觉形象。如果我们不设主题让学生独立去表现一个画面,他们经常会依赖手机图片或外界的客观形象进行临摹创作,他们较多地关注“外界”,而较少表现自己的“心象”。因此,美育课教学主题的设置既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学生在审美认知水平

大学生的审美认知水平受审美环境的影响,如网络媒体、校园氛围、社会环境等。如果我们将外在的审美环境划分为高雅的、大众的、低俗的三个不同的层次,则大部分学生处在大众审美认知阶段。因为大学时期是人整个教育环节中距离社会文化最近的阶段,而且,大众文化所带来的感性娱乐和审美趣味也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大学生倾向于在轻松、直观、感性、娱乐之中审视美、感受美、鉴赏美[1]。尤其当今进入了大众消费时代,很多的艺术品都被视为“消费品”,艺术的精神价值容易被忽略,甚至社会还经常出现诸多媚俗的审美导向,这都会对大学生的审美认知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美育课的主题设置也要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学生感受到何为高级的审美层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导向。

3 实施过程的论证

中国的青花瓷器以产量多、工艺精、装饰美享誉中外。本节课以讲授《中国青花瓷》为例,通过90分钟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青花瓷的发展历程及审美特征,并独立创作一件青花瓷器,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能力与表现能力。《中国青花瓷》的教学设计以上半部分为审美教育,下半部分为技术教育进行课堂设置:

3.1 创设情境,播放音乐

让学生闭上眼睛,聆听《青花瓷》歌曲选段,感受柔美的曲调,唤醒学生对青花瓷这一中国元素的艺术通感。以歌词“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思考青花瓷的原始的艺术形象[2],教师出示一件青花瓷作品,引出教学主题。

表1 课堂教学步骤设置

3.2 讲述概念,了解青花

教师简明扼要地讲述出青花瓷的主要特征,并结合实物,分析青花烧成后的颜色特征及釉面特征。

3.3 联系生活,辨别真伪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节课从“青花瓷”的概念中,引出鉴别“釉上彩”与“釉下彩”的课题。从制作步骤、烧成温度及表面质感的角度,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判断自己家庭常用瓷器的类别。

3.4 追根溯源,作品赏析

为了加深对青花瓷的认识,教师可结合历代青花名器讲解青花的起源及发展历史。由于美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自觉去追寻高级的审美,摒弃庸俗的审美,因此,欣赏对象的选择一定要极具象征性与审美性。教学过程中可列举唐代巩县窑的青花碗、元代至正年款的青花云龙象耳瓶以及明清两朝代表性的青花御窑瓷器[3],分析展示几件“国宝级”的瓷器,让学生感受到青花瓷广采博收、至精至美的面貌。

3.5 总结特征,审美分析

教师向学生提问:“上述的青花瓷器作品中,哪件让你的印象最为深刻?为什么?”这种设问,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瓷器的认知,一方面可以通过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教师在总结的基础上提出:“青花之美主要来源于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生产条件、审美风尚、民族特点的不同,青花瓷展现出了不同的时代样貌,但是从整体来说,青花之美主要涵盖了材质美、功能美、造型美、装饰美四个层次,这四个方面相互影响,互为支撑,形成了青花瓷高贵典雅的的审美特征。”

图1 学生进行青花创作实践

3.6 观看舞蹈,形成感知

为了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使学生的审美认知从具象层面提升到抽象层面,这部分引入了舞蹈作品欣赏环节,让学生欣赏第十一届全国优秀舞蹈作品《青花赋》的选段。通过对肢体语言的感悟,直接将学生带入感性体验,让大家感受人们如何运用肢体动作这种表现语言来美化和提炼青花瓷之美。

3.7 窑火煅烧,主题升华

人文艺术主题的升华,是美育课堂的灵魂。艺术作品的审美要与人生的境遇相关联,才能引起人们深度的生命思考。因此,教师可以展示青花瓷烧成前与烧成后的对比图,以“窑火煅烧”为引,认为灰暗的钴料只有经历过窑火的高温煅烧,才能呈现出蓝艳可人的青花效果。而精彩的人生,只有经历磨砺与苦难才能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有抵达辉煌的希望,只有经历各种挑战,才能玉汝于成。在课题中巧妙运用借代的艺术手法,触及学生的灵魂,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境遇,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3.8 聆听朗诵,自我提升

当课堂进入到感性教育阶段的时候,教师应该顺从其美,让学生聆听文学朗诵《燃烧青春》,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心灵的对话。在聆听感受的过程中,使大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地修炼自己,如何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课程内容“从青花的煅烧,走向青春的修炼”,完成学生的自我提升。

3.9 直观演示,学画青花

在唤醒学生的审美经验之后,开始进入到审美体验环节。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了解青花瓷的创作过程,教学中采用示范演示法,让学生认识青花瓷的创作步骤,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调料、勾线、混水的方法。然而,直观演示只是作为教学手段,它并非教学目的,因此,直观演示的过程不能太长,这容易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所以教师可采用视频播放的手段,录制一些青花创作过程的示范,让学生能够通过视频较快掌握青花创作的方法。另外,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前准备好素坯盘、青花勾线笔、分水笔、青花料、海绵、铅笔等材料,通过直观演示,激发起学生跃跃欲试的感觉。

3.10 形式分析,方法讲解

古代的青花装饰由于偏装饰性与工艺性,对青花绘制的技术要求很高,容易让学生“望而生畏”。因此,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展示并讲解更多的现代青花作品,内容上由简入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形式参考,尤其是一开始要选择一些巧于布局又笔画简单的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点、线、面所营造出来的形式美。教师可以选择边分析边总结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多种风格的作品分析,让学生形成独立的理解并思考自己作品的创作方式。

3.11 创作实践,教师指导

在学生进入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打稿和创作时的注意事项,并鼓励学生勇敢表现艺术形态。要知道创作亦难尽善尽美[4],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配以优美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愉悦的艺术氛围中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3.12 展示评价,激励拓展

由于课堂所完成的作品都是未经烧制的半成品,所以,教师要强调让学生轻拿轻放,最后将作品进行集中展示。教师在点评的过程中,要细心挖掘每件作品的闪光点,即使一些作品很稚嫩,教师也要进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的信心。此外,对学生存在的不足教师也要提出相关建议,以便学生认识问题并能对作品更好地进行完善。最后,教师要总结课堂核心内容,并鼓励学生立足生活,并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使人生充满趣味与意义[5]。

4 教学成果的总结

一次优秀的美育课,并不是孤立于生活的,《中国青花瓷》的教学设计,必须与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密切相连。一位优秀的教师,他必须首先具备深厚的人文艺术知识与丰富的人生阅历,并且能够用平实亲切的语言,精彩生动的案例,将美与生活串联起来,帮助学生认识、读懂、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使学生在提升审美水平的同时,能够继承与弘扬我们优秀的文化,方能实现美育效能的最大化。

《中国青花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相结合的理念,教师在课堂中引入了音乐、美术、朗读、舞蹈、影视等不同艺术形式,丰富了课程的主题内容。做到既能准确清晰地传播知识,也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实践技巧。在理论教学阶段,通过艺术欣赏、联系生活、激发兴趣、互动交流、知识传授等手段,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国青花瓷制作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自发感受到青花瓷的典雅之美,锻炼学生的“眼力”[6],最终实现美的升华。在创作指导阶段,引导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青花瓷器作品,并要求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在训练技巧的过程中,要肯定“技巧的重要性”,但也要鼓励学生创作富有形式美与趣味性的作品,使学生获得变通能力与创造能力,避免学生长时间进入“临摹的状态”而处在被动学习的局面。总而言之,审美教育与技术教育要在美育课堂中相辅相成,多种艺术形式要互相借鉴与融合,才能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而这种体验要与人类的情感相关联,才能引起“共鸣”,最终达到美化自身、完善人格的美育目的。

猜你喜欢

青花瓷青花美育
寻迹青花,邂逅古瓷窑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一朵青花,绽放在时光中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青花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纯净的青花瓷
美育教师
青花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