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分析的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发展策略

2021-03-16宋颖汪雁楠刘丽婷黄宝祥

南方林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种苗种质树种

宋颖,汪雁楠,刘丽婷,黄宝祥★

(1.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2.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珍贵树种是指木材材质优良或树木的其他部分具有特殊用途,资源稀有或市场紧缺,经济价值较高,且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或收藏价值,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一类树木[1]。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市场对珍贵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通过发展珍贵树种,培育高蓄积、高质量、高价值的珍贵树种资源林,促进造林珍贵化与效益化,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系统稳定性意义重大[2]。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提出,珍贵树种林木产业经济已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积极推进珍贵树种资源培育,增加木材战略储备,发挥森林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逐步加大中高端产品,如高档红木家具,树木精油,工艺雕刻艺术品等制成品的供给,提升其文化内涵和收藏价值,是未来林业产业的一大趋势。积极发展珍贵树种产业,不仅是保障木材供应安全、促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助力城市绿化与乡村美化工程的有力措施[3],利用珍贵树种资源改善修复乡村自然生态系统、建设特色景观通道、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农户增收致富,是实施乡村振兴生态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有效途径[4-8]。

随着社会对珍贵木材的需求日益加大,且国外资源也日益枯竭,国际社会压力增加[9],为了缓解珍贵树种森林资源匮乏以及用材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降低木材行业的对外依赖程度,提高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多次组织召开全国珍贵树种发展论坛,要求加快珍贵树种资源培育步伐,这给珍贵树种种苗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近几年来,各地已逐渐开始了珍贵树种的培育研究工作,涉及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与利用,良种快繁与壮苗培育,组培、扦插繁殖等技术领域,并建立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优良种苗繁育基地,以丰富的种质和科研材料作为发展珍贵树种种苗产业的有力支撑。

1 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发展优势与劣势因素分析

1.1 优势因素分析

1.1.1 自然条件优越

我国幅员辽阔、纬度跨度大、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从南至北地跨热带至寒温带5个温度带,由东至西拥有平原至高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地形、地貌。我国林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拥有187个木本科,1 200多个木本属,9 000多种木本植物,其中,特有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等古老类群珍稀树种,银杏(Ginkgo biloba)、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等珍稀孑遗裸子植物,生物多样性和树木种质资源均较为丰富。从珍贵用材树种的品种资源来看,我国也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另外,已有多个外来树种,如柚木(Tectona grandis)、檀香(Santalum album)、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等,均引种栽培成功。

为了适应建设珍贵树种培育基地的需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于2017年颁布了《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由名录中各树种对应适生区域作图分析(图1),得出我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的适生区分布规律,以纬向变化为主,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上升,在广西和云南分布最广,其次是广东、福建两省,因南部地区所处纬度较低,气候类型丰富,自然地理环境优越,且林木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因而能给予珍贵树种较为优良的适生环境与条件。

图1 主要栽培珍贵树种数量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map of main cultivated precious tree species

1.1.2 资源基础丰富

我国有丰富的珍贵树种资源,据《中国树木志》载,乔木树种中特种优良经济用材树种达1 000余种,另外,引种成功的国外优良树种约100种。其中处于优势种地位,具有优良材质、用途广泛、生长适应性强的优良树种有430种,属于特类及一类材树种有55种[9]。在《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中,所列珍贵树种共192个种,其中有红木类8种,常绿硬木类74种,落叶硬木类84种,针叶类26种,丰富的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为种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1.1.3 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得到重视

林木种质资源是种苗产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是国家战略性资源[10]。珍贵树种种质资源的调查保护和培育利用,关系到森林质量和林业生产力的提高,更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对优质、高效和多样化珍贵用材林的需求[11-13]。2007年,国家林业局颁发了《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办法》,2008年制定了《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标准,2009年建立了第一批13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2014年出台了《全国林木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保存利用规划》(2014-2025),2016年公布第二批86处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一系列政策出台与落实,推动了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体系的形成,也为珍贵树种资源提供了高效、持续稳定的保护和利用。

1.1.4 珍贵树种种苗培育技术不断提高

叶圣陶说:“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中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读是写的一项基本功的训练,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去读文本,真正学到作者写作精华,用好文本这个范文集。

多年来,随着各地对珍贵树种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初步建立了一批以珍贵树种种苗培育为主要攻关对象的人才队伍和科研单位,研究涉及良种选育、容器育苗技术、无性繁殖技术及提高苗木产量和质量技术等领域。目前,在苗木工厂化生产的轻基质配比研究[15-17]、施肥处理对苗木生长质量的效应研究[18-21]等方面均取得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另外,一些珍贵树种在组织培养也取得较大成功,红椿(Toona ciliata)、红豆树(Ormosia hosiei)、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等树种已初步构建或完善组织培养繁育体系[22-26],能够为工厂化生产珍贵树种种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目前,针对珍贵树种育苗栽培技术的研究较为全面且系统化,一些珍贵树种的无性繁殖技术探索也渐成体系,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继续深入研究珍贵树种的种苗繁育关键技术,通过制定相关标准与规程,建立覆盖良种收集、繁育、引种、苗木质量检验、贮藏和流通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对于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1.5 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发挥效益

自2005年起,国家启动实施珍稀树种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先后在全国开展了60多个珍贵树种基地培育建设示范工作。2012年国家下达珍贵树种培育示范建设任务13.32 hm2,建设示范基地93个。2013年下达建设任务13.22 hm2,建设示范基地102个,目前已在有序建设和推进中,且取得了初步成果。各省市地区均十分重视珍贵树种优良种苗基地建设,2007年,福建省林业厅下发了《关于加快珍贵树种资源培育的通知》,2011年在《福建省“十二五”林业发展专项规划》中,对珍贵树种基地建设进行了专门的规划,提出要积极扶持材质优良、育种成熟的珍贵乡土用材林基地建设。广东省于2007年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珍贵树种的意见》,并重点发展乡土珍贵树种的种苗繁育技术,建立了一批以珍贵树种为主的优良乡土树种采种基地、省级种苗示范基地和中心苗圃,培育的珍贵树种苗木在城乡绿化美化、营造乡土珍贵阔叶林中得到推广应用,重点工程造林已基本实现良种化。

1.2 劣势因素分析

1.2.1 珍贵树种种苗生产周期长,成果推广力度不足

相对于速生树种,珍贵树种苗木培育的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其培育周期较长,技术要求及成本高,因前期良种繁育和基地建设相对滞后,良种选育起步晚,还未能较好地适应产业化、专业化生产发展的要求。在科研培育方面,成果推广力度不足,种苗基地管理水平也参差不齐。

1.2.2 缺乏宏观总体规划战略,种质资源保存力量不集中

林木种质资源管理工作具有战略性、长期性、基础性和公益性等特点,资源调查、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都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目前,珍贵树种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工作正逐步开展,但总体上宏观调控力度不够,其科技资源配置、监管机制及审评制度尚不能适应当前珍贵树种苗木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各方科技力量较分散,整合程度还不高,在资源的有限投入下,难以避免地出现重复采集与研究,尚缺宏观总体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种质资源和高效培育技术的系统研究。

1.2.3 珍贵树种种苗工厂化生产规模与技术发展滞后,集约化育苗投入高

工厂化育苗属密集性行业,投资大、费用高,但在实际的种苗生产实践中,其有利于完善种苗的繁育、选育和改良等各种相关技术手段和措施,代表了育苗新技术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良种壮苗产业化的重要基础[27]。对于珍贵树种的苗木生产,其工艺化和工厂化均有待提升,国内一些较大型的育苗工厂所采用的设施、设备多从国外进口,投资较大,运营成本高。且在育苗生产经营主体中,国有苗圃特别是保障性苗圃,是珍贵树种苗木生产的骨干,其担负着良种培育、新技术引进和重点工程苗木供应的重要任务[28],同时,其聚集化、规模化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均亟待提升。

2 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因素分析

2.1 机遇因素分析

2.1.1 政策机遇

目前,我国林木种苗建设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历史性时期。2018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2018-2035年)》。《规划》提出,到2035年,规划建设国家储备林2 000万hm2年平均蓄积净增2亿m3,年均增加乡土珍稀树种和大径材蓄积6 300万m3,这对珍贵树种种苗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9]。近几年,全国各地围绕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国土绿化、乡村绿化美化行动、生态治理修复工程、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规划,开展重大林业项目的建设,例如,东北地区“三北”五期工程(2011-2050年)、湖南省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2018-2035年)、浙江省珍贵彩色森林建设工程(2015-2020年)、江西省建设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2013-2020年)、云南省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项目和珍稀及特殊林木培育项目(2013-2020年)等,均给予珍贵树种种苗繁育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对景观优美、生态效益好、珍稀彩化类、乡土阔叶类珍贵树种的种苗市场前景可观[30]。

2.1.2 市场机遇

我国珍贵树种种类繁多,种质资源相当丰富,但由于人工栽培起步较晚,各树种的栽培技术成熟程度深浅不一,市场上,珍贵木材仍较大程度上依赖进口。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快珍贵树种资源培育,逐步建立起我国的珍贵木材战略储备,以保障国家珍贵用材安全[31]。当前我国林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市场需求对种苗生产经营活动的导向作用越来越强,然而目前,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仍是我国苗木供需市场面临的一个较大问题[32]。据统计,2018年全国可出圃苗木430亿株,而当年造林绿化实际用苗量为165亿株,剩余的265亿株90%以上是松、杉、杨、槐等树种。在一些中小规格苗、速生苗以及常用工程苗相对过剩的同时,珍贵树种、乡土树种、优质经济林品种等苗木供不应求[33]。

2.2 威胁因素分析

2.2.1 种苗信息化建设滞后,市场调控能力不足

种苗信息化是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4]。当前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发展还未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主要原因是对市场上的苗木种类、数量、质量等情况把控不够,对苗木培育缺乏长远规划与针对性,故而总体上存在种苗规模化繁育技术水平不高、育苗规划不合理、市场供需不协调等问题。

2.2.2 地方种苗发展缺实施细则,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目前苗木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在国家相关政策与各地发展纲要的指导下,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已有了发展重点与方向,但尚缺更系统的区域布局与发展细则。珍贵树种种苗产业规划应与生态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国家木材资源战略储备等规划相并而行,而地方林业部门、造林单位、苗木生产基地等是规划实施的首要执行者,依据各地实际情况与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全面规划,完善具体实施方案与工作细则,对珍贵树种种苗产业的有序发展极其重要。

3 基于SWOT分析的珍贵树种种苗产业的发展对策

表1 珍贵树种种苗产业SWOT矩阵Tab.1 SWOT matrix for precious species seedling industry

3.1 打造信息交流平台与网络,加快信息互通与技术指导

精准而有效的种苗信息化管理是实现苗木供需平衡的重要保障[28]。结合珍贵树种造林需求、苗木资源与市场动态,建立种苗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扩大珍贵树种种苗行业信息交流,加快信息化建设,强化信息服务。借助互联网络等现代化信息手段,利用好各级林业门户网站、种苗行业APP、官方网站等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引导和双向交流,及时发布产业发展政策、资金扶持方向、种苗供需最新动态等信息。完善种苗供需信息网络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加强种苗培育现状预测预报和余缺调剂工作,及时、有效地整合各地珍贵树种苗木基地资源,拓展种苗行业渠道,实现珍贵树种种苗市场供需的动态预警与宏观指导;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部门、造林单位、苗木公司之间传递、交换苗木管理、产、供、销等信息,便于加强技术指导与规划实施,从而推进珍贵树种种苗产业化进程。

3.2 着眼全局统筹规划,加强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建设

根据各地区的林区现状和长远布局,充分整合、运用现有资源和力量,对具有现实和潜在开发利用价值、最具代表性和遗传多样性的珍贵树种种质资源进行重点保护、收集、研究和利用。制定科学规划,合理分配任务,建立完备档案,逐步形成国家、省两级和原地库、异地库、设施库3种方式的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存体系。利用国家种质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共享,提高珍贵树种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争取以有限投入获取最大效益,避免资源投入的重复与浪费。

3.3 发挥良种繁育基地作用,加强区域性良种筛选与储备

加强区域性珍贵树种繁育基地建设是提升苗木供需能力,加快区域特色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种苗繁育基地在充分发挥本地品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发展需求和气候土壤条件,有选择地对优良珍贵树种品种进行资源储备与开发研究,优化树种结构,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发挥基地的聚集作用和规模效益,培育出品种齐全、规格合理且质量较高的良种壮苗,切实提高珍贵树种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创新及良种繁育能力。

3.4 种苗繁育与造林绿化相结合,保证市场供需平衡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我国绿化市场呈现繁荣之势。据《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分析,未来对彩叶树种、容器苗木需求量加大,对苗木标准的要求也有所提升[35]。要强化造林单位与种苗生产单位的衔接,做到造林早规划,任务早下达,种苗早准备[36],同时,品种培育要面向生产、注重实效。种苗生产单位可依据珍贵树种造林规划与城市绿化建设,通过宏观调控措施和信息引导,制定生产计划,鼓励实行订单生产,定点育苗,定点使用,以保证种苗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和品种对路,确保造林使用种苗的优质高效,满足珍贵树种营林建设的实际需求。

3.5 总体规划与方案细则并行,保证战略实施成效

珍贵树种种苗繁育工作涉及范围广、时间周期长、标准要求高[37],林业系统各级部门应由政府主导,在各项方针政策的引领下,强化彼此间的协调与分工合作,依据珍贵树种的生长特性与种苗繁育现状,结合各地发展实际与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出发展珍贵树种种苗产业的细则与实施方案,将各项任务分解至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确保落实,由此保证规划目标的实施质量与成效。

4 结语

种苗是建设生态林业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保障,发展珍贵树种种苗产业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对珍贵木材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应当正确认识当前珍贵树种种苗产业的发展形势,稳抓机遇,紧跟林业新时代的建设步伐,在生态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国家储备林建设等方面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种苗种质树种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吉林省省级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名单(第一批)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