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十字路口的特色小镇

2021-03-15王莹

记者观察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镇特色旅游

王莹

但丁在《神曲》中写道:在人生的中途,我在一座幽暗的森林里迷了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今的特色小镇,在国家发展的中途,特色小镇在一座一座幽暗的森林中迷了路。

近年来,特色小镇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算陌生了。2016年2月,《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发布,提出加快培育特色小城镇,发展具有特色优势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信息产业、先进制造、民俗文化传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镇。当时提出的目标是“到2020年要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然而,在已经过去的2020年却没有收到满意的答卷,特色小镇似乎站在了发展的十字路口。

01

2020年9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明确对违法违规的特色小镇予以整改或淘汰,对以“特色小镇”之名单纯进行大规模房地产开发的,要坚决淘汰除名。

这是继2019年国家发改委总结了在浙江德清2019年全国特色小镇现场会上发布的工作成果,集中推介了五大方面的“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树典型之后,再一次正面引導、纠偏纠错,力求回归特色小镇本质、目标和路径,推动特色小镇健康发展。很明显,此次整改是在新的认知与高度上重启,试图扭转原来无序、畸形、扭曲式的发展。

从2016年国家定调以后,特色小镇便策马扬鞭,以头也不回的速度站上了风口。国家层面的推动、政策红利、资本入局……特色小镇发展一时风光无两,也给特色小镇今天面临的尴尬境地埋下了隐患。

在国家政策的引路下,各地掀起一股“小镇风”,无论是有历史底蕴的古村落,还是有自然风光的山水间,哪怕是极具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也不愿错过发展的东风,不论有特色没特色,冠上“特色小镇”的名字,稍微一改造,就摇身一变成为特色小镇。然而,很多地方只是把特色小镇看作一个发展的契机,并没有实地对小镇进行考察,只是一窝蜂地涌入,在申报特色小镇无果后又一窝蜂地涌入下一个项目,徒留下被改造的“半拉子小镇”,在原地落寞地等待下一轮改造。

失败的项目有之,成功的项目也不在少数,这些成功的项目顺利进入住建部公布的特色小镇名单,成为特色小镇建造的“模范生”。其中存在的问题可能是,一个古城成功了,吸引了后来者竞相模仿,一条街道、一座古建筑都可成为古城建造的开始,大拆大建,“千城一面”。就像“抄作业会抄到名字”一样,本强调“特色”的特色小镇却在“照猫画虎”中变得千篇一律,不仅没学到成功者的精髓,反而丢失了地区本来的特色。有的地区明明有传统建筑资源,却在发展中一味追求“山清水秀”,人造湖、假山与传统建筑群显得格格不入;而有的地方天然山美水美,却在建造中“大费心思”,将休息的凉亭、商铺甚至公厕都建造成古风建筑,打破了大自然的和谐……

“有特色要建造,没有特色创造特色也要建造”,于是,意大利风情小镇、米兰风情小镇、巴黎小镇……纷纷拔地而起,但这些斥巨资打造的风情小镇在成为人们的拍照打卡地后,很快便会被遗忘,姑且不说经济效益如何,大部分可能连成本都难以收回。

更有些急功近利者大搞“形象工程”,有的小镇三五个月便告竣,但却没有具体的发展规划,短则几个月,长则数年,经营者人去楼空,项目一蹶不振,最后只落下一个毫无生机的建筑群。还有一些“特色小镇”长期停留在纸面上,投资运营主体缺失,未开展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和规划、用地、环评等前期工作,如淮南市“剪纸小镇”、宝鸡市“功夫小镇”、临泽县“戈壁农业小镇”等仅是停留在项目概念阶段,未落地开工建设就宣告项目失败。

在众多纷纷入局特色小镇建造的资本中,房地产企业来势尤为迅猛。据统计,在2018年年初,有超过20家房企明确提出特色小镇计划,签约落地项目已超过80个,其中华夏幸福、华侨城、绿城落地项目均超过10个。此外,各地所谓的旅投、交投、水投、建投等国字号以及民间资本也开始涉足文旅小镇,虽然名为科技型服务小镇、特色农业小镇、文旅小镇、产业小镇,但其本质上却是地产小镇。

有些投机取巧者挟“政策”而乱市场,借特色小镇之名,行地产开发之实。有资深从业者直言,“有的企业挂羊头卖狗肉,假小镇真地产,忽悠政府勾地割韭菜,剩个烂摊子不了了之,影响了行业的口碑和声誉”。

相比于刚提出建造特色小镇时的热情,在时间的留白中,许多特色小镇的建造成为资本的附庸,在产业与商业之间摇摆不定。

02

中国管理科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马牧青曾在采访中表示,他认为特色小镇“做偏了”,“特色小镇和旅游小镇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特色是旅游的必备条件,但并不因此而存在‘特色旅游小镇。”

其实,旅游资源作为当地仅有的资源本来就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底气,但当前许多发展旅游的特色小镇陷入发展泥沼的原因在于其为了旅游而旅游,生搬硬造一个所谓旅游小镇。在发展中往往是什么受欢迎建什么、什么火修什么,网红玻璃桥、索道、漂流、吊桥……过度注重旅游项目的建设,甚至景区买的纪念品都“隔空相撞”,不管在什么景区买纪念品,都像是进了义乌小商城,没有一丝特色的流水线纪念物,唯一的特色就在于不同景区“身价”不同。

马牧青表示,旅游也是一种产业,但不能背离特色小镇的主流方向,舍弃特色与高端产业,一窝蜂地、扎堆地去搞旅游小镇。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因酒得名的茅台镇在产业和旅游中找到了新的平衡点。不同于一些执着于旅游业的小镇,茅台镇是个地地道道的产业小镇,在发展中,“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茅台镇整合区域资源,发展酱酒文化、盐运文化和长征文化,成为集工业旅游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

马牧青认为,旅游小镇可以是特色小镇的一个子项,旅游可以作为特色小镇的产业、社区、贸易、文化等诸多功能和生态、生产、生活、生命等多元诉求之一。但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流方向不应是旅游小镇,而应是产业小镇。旅游小镇建得再多,也代替不了特色小镇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如果片面地、单纯地、一味地去搞一些所谓文旅类小镇,那么特色小镇建设就失去了意义。

在特色小镇的发展过程中,产业发展是核心,是其经济发展、空间规划优化、人口合理聚集、环境和谐宜居的重要支撑。“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特色小镇想要走得更远应该从自然资源、人口结构、产业基础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实现特色产业的选择、导入、培育及运营。

站在产业发展潮头的是浙江省。在多年的小城镇发展与探索中,浙江形成了几个区域内专业性强、产业高度集中的特色小镇,这也为国内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提供了发展思路。浙江利用当地的区域特色产业基础,叠加文化、旅游、社区功能等要素,真正打造出了一系列独具特色、各有所长的特色小镇。

2020年,余杭梦栖小镇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第四批省级特色小镇,是中国第一个工业设计小镇,其产业发展定位为“设计+”,以推进设计服务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为目标,以“科技+文化+金融+人才”为重点,紧盯高端装备制造前端的工业设计,兼顾智能设计、商业设计等各类设计产业,加快推进创新设计产业集聚、创新和升级。

如果说浙江省在搭载新兴产业上从不掉队,那诸暨大唐镇的袜艺小镇就是其在传统制造业掀起的新一波浪潮。袜艺小镇依托“全球最大袜子生产基地”,将袜子制造与文化、艺术、设计相结合,形成了整合研发、制造、销售、物流、文化传播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袜艺小镇,打造成了全球唯一以“袜艺”为主题的特色小镇。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的浙江横店镇也在特色小镇的建造中跑出了自己的模式,1996年以来横店影视城建立了明清宫苑、香港街、广州街等十余个影视拍摄基地,成为国家级影视产业示范区,带动区域内经济、旅游、教育多项发展。以产业链思维培育特色小镇,“浙江模式”成为了全国各地借鉴的样本和经验。

03

让市场接受、让政府认可,小镇是有机会的。

面向“十四五”,在城乡融合发展大趋势的推动下,特色小镇有望成为城乡要素跨界配置、产业协同发展、城市人口下乡消费的新支点。

就城市规划来说,特色小镇将成为国内城市群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規划编制咨询意见专家组成员樊纲在采访中指出,城市化是“十四五”发展的重要支柱,现阶段是城市化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城市化的特点就是城市群的形成。在几大城市群的格局中,特色小镇围绕大中城市形成三类布局,即城市依托型小镇、网络节点型小镇和孤点分布型小镇。三类小镇依据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分别承接了城市不同的功能转移,在一个大城市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特色小镇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载体,是国内产业升级的起始端与消费的终端。在一些发达国家,特色小镇已成为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经济活力点。在国内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特色小镇将成为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在经济内外双循环中,特色小镇既是产业升级的起始端,处于产业链的上游,也是最终的消费端。

此外,在承载人口城镇化与人口转移方面,特色小镇也将成为新的“容器”。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23年,国内老龄人口将达到3亿以上并呈持续增长态势。比起大城市的拥堵与嘈杂,生态宜居的特色小镇也将成为老龄人口转移的目标地。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产物。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次政策机遇,挂上特色小镇的牌子就能够争取到资金政策的支持;也不能按照城镇体系的分工,只给中心城市做配套,承接中心城区淘汰出来的落后产能。本质上,特色小镇是一种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综合体,是一项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只有遵循规律、规范发展,目光长远、脚踏实地,才能打造出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机制“新而活”的宜业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小镇经济。

猜你喜欢

小镇特色旅游
什么也没有小镇(1)
小镇小镇真热闹
旅游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穿毛衣的小镇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