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红山文化用玉之源看“敖汉玉”发现的意义

2021-03-15杨妹

东方收藏 2021年3期
关键词:红山文化

摘要:敖汉地区出土的兴隆洼玉器开创了中国史前制玉、用玉之先河,之后的红山文化玉器兼有兴隆洼玉器的特点。故此,通过对玉矿原料的研究考察,证实了敖汉是红山文化时期采玉、制玉、用玉的中心,红山人制作玉器的原料取自敖汉,这些原料即“敖汉玉”。“敖汉玉”的发现,改写了敖汉乃至蒙东地区玉石文化的历史,夯实了敖汉是红山文化中心地带的观点。

关键词:红山文化;玉源;敖汉玉

敖汉旗地处燕山山脉与松辽平原的地理过渡带。“敖汉”系蒙古语,汉语为“大王”之意。明万历年间,元太祖成吉思汗十九世孙岱青杜棱从蒙古宗室察哈尔部分离出来,占据老哈河中游南岸,号所部为敖汉,自此敖汉地始有“敖汉”之名。敖汉部形成之后,于公元1627年正式归附后金。公元1638年,清廷按满洲八旗制把敖汉一部整编为敖汉一旗。自此,敖汉旗产生。敖汉旗是全国文物大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远承8000年古老文明。境内有从1万年前延续到2000年前未出现时代断层的七种史前文化,其中以敖汉地名命名的有小河西、兴隆洼、赵宝沟、小河沿四种史前文化。

1982年发现的兴隆洼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7400年,该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时代较早、保存最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列为20世纪全国十大考古发现,被誉为华夏第一村。大量玉器的发现是兴隆洼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此后历次兴隆洼遗址考古发掘中,陆续出土玉玦、玉匕形器、玉斧、玉锛等不同形制玉器。专家们通过大量研究考证认定,以兴隆洼玉器为代表的西辽河流域制玉、用玉进入初始阶段,开创了中国史前制玉、用玉之先河。这些玉器比俄罗斯沿海州、日本北陆地区早1000多年,比国内凌家滩、良渚文化玉器早3000年左右。兴隆洼作为世界玉文化的源头,已经成为中国考古界的共识。

此后稍晚的红山文化,其年代为距今约6500—5000年,敖汉旗已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530余处,是红山文化遗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见证了红山文化孕育、形成、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红山文化已进入初级文明社会,玉器是它的核心内涵,也是红山文化5000年文明最重要的物质载体。红山文化出色继承了本地区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的传统,同时受到来自东北平原诸多史前文化、中原地区仰韶文化及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的影响,文化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开创了玉文化发展繁荣的新时期。其中一些重要玉制器物中,都可以看到兴隆洼文化的影子。红山文化晚期,玉器的种类和数量显著增多,玉雕技术取得飞跃性进步。线切割技术始于兴隆洼文化,在红山文化晚期依旧流行,技法更加娴熟,不仅用于玉料的切割,在制作斜口筒形玉器、曲面牌饰等器类上也被广泛使用。另外,红山文化晚期的玉雕匠人掌握了锯片状切割技术,器体扁薄、形体较大的勾云形玉器、玉凤等均采用锯片状切割技术进行加工。红山玉器独特的造型、精湛的雕工,展示了红山人高超的制玉技术和审美观念。敖汉地区馆藏红山文化玉器颇多,其中玉猪龙被专家誉为中国龙的雏形,玉蚕、玉鸮、玉龟等表达了红山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這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和形成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谈到红山玉器的存世数量,不可避免的就要想到一个问题,它的制作原料从何而来?多年来,人们对红山文化玉器制作材料来源说法不一,有辽宁岫岩玉说、有新疆和田玉说,也有俄罗斯玉之说。内蒙古新州博物馆在对馆藏玉器研究中感触到,敖汉境内发掘的史前兴隆洼、赵宝沟、红山、小河沿文化遗址及大甸子遗址中,都出土大量精美玉器,遥想远古时期,洪荒遍野,交通困难,到几千里甚至万里之外采集原料,制作器物,很难实现,据此提出红山人制作玉器是“就地取材”才属合理,亦即敖汉地区存在玉矿的可能。

根据这一设想,内蒙古新州博物馆配合敖汉旗政府,从2009年开始,在敖汉地区围绕红山文化遗址展开寻玉工作。经过近3年潜心研究和艰苦的野外调查,2012年,在敖汉旗东南部山区河床区采集到透闪石河磨玉料,并在距此5公里的山上发现原生玉矿,经河北地质矿产开发局检测矿料,鉴定结果为透闪石岩,透闪石成分含量大于98%,工艺名称为软玉。2013年10月,敖汉旗人民政府委托内蒙古物华天宝矿物资源有限公司对2009年以来发现的透闪石玉矿点进行深入调查。该公司提交的勘察报告指出:经过地质调查、勘查,敖汉旗的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均产于太古界建平群中。经薄片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及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调查区内发现的透闪石玉矿物成分主要为透闪石,一般含量90%以上,最高达99%,次要矿物为方解石、阳起石、绿泥石、绿帘石、石英、白云母及其他微量矿物磷灰石、褐铁矿。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氧化镁和氧化钙。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构造,少量为片状构造。颜色大致可分为白色、黄白色、黄绿色、墨绿色。透明度为半透明、微透明和不透明,以微透明和不透明为主。光泽以油脂光泽和玻璃光泽为主。

调查区内蛇纹石玉出露范围基本与透闪石玉一致,也是分布在建平群大营子组中。蛇纹石玉矿物成分主要为蛇纹石(含量达50%左右)、方解石,次要矿物为白云母及少量绿泥石。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和氧化镁。构造类型主要为块状构造。颜色大致可分为黄色、黄绿色。透明度为微透明和不透明,以不透明为主。光泽以油脂光泽和玻璃光泽为主。

分析对比,这些透闪石玉、蛇纹石玉均产自太古界建平群大营子组地层中,与闻名于世的岫岩玉具有大致相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模式。成矿范围长度达50公里,储量丰富。

为进一步查明这些玉料和敖汉史前文化玉器的关系,国家级权威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祥教授,北京大学赵朝洪、员雪梅教授等到矿山、博物馆实地考察,并将所采集到的玉矿石标本与敖汉旗境内发现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等新石器时代玉器进行比对分析,得出了材料质地基本相同的结论。同时,通过对敖汉境内贝子府镇、兴隆洼镇、金厂沟梁镇等多处史前文化遗址调查,发现了玉器坯料及半成品和残器,推断是专门制作玉器的场所。从而印证了敖汉就是红山文化时期采玉、制玉、用玉的中心。至此,远古时期红山人制作玉器的原料取自当地的推测得到证实。鉴于所发现玉料与红山文化的密切关系,经征询参与调查勘探的地质、考古专家意见,命名为“敖汉玉”。

“敖汉玉”温润细腻,光泽感强。它依托敖汉厚重的历史文化,经过千百年传承,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用敖汉玉制作出的敖汉玉雕作品吸取史前文化元素,反映出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成为具有独特文化符号的作品。敖汉玉雕运用本地区世代相传的玉雕技艺,使红山文化玉雕的传统手工技艺得到挖掘和抢救,让濒临灭绝的红山文化玉雕技艺得以传承活化。

“敖汉玉”的发现证实,有许多红山玉器是用当地玉料制成的,玉料的来源像史前文化一样是多元的,不是唯一的。它改写了敖汉乃至蒙东地区玉石文化的历史,丰富了敖汉地区史前文化内涵,夯实了敖汉是红山文化中心地带的观点。

“敖汉玉”的发现丰富了中国史前玉文化研究内容,为考古学家研究中国东北地区史前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了新的视角,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佐证。通过“敖汉玉”研究,探查红山文化时期人类对玉石的选材标准、制作工艺、使用范围等,进而研究红山文化时期人类的审美取向和社会发展水平,推动红山文化研究不断向更深层次发展。

(作者杨妹,单位:赤峰博物馆)

猜你喜欢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中的玉雕发展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器及相关问题研究
红山文化英译立项研究现状
红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红山文化两大人物造像系统功能分析
赤峰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
“红山文化”盗墓笔记
从红山文化中的图腾崇拜探索早期宗教的产生与发展
红山文化彩陶纹饰的应用